熊陽某
楊漢文
胡運中
王慶(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
王某某
周少英(湖北吳都律師事務所)
李景珍(湖北吳都律師事務所)
方桂珍
上訴人(原審被告):熊陽某。
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漢文。
上訴人(原審被告):胡運中。
三
上訴人的
委托代理人:王慶,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周少英,湖北吳都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李景珍,湖北吳都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原審被告:方桂珍,系上訴人胡運中之妻。
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為與被上訴人王某某、原審被告方桂珍合伙協(xié)議糾紛一案,不服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
(2014)鄂鄂城民初字第00383號
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湛少鵬擔任審判長、審判員陳萍、宋光亮組成的合議庭于2014年8月2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及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的委托代理人王慶、被上訴人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景珍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方桂珍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0年9月30日,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熊陽某、楊漢文及案外人呂某四人簽訂了工程合伙協(xié)議書
一份,該協(xié)議約定:為了共同做好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中南部鐵路通道DK145+500至DK150+400、DK824+85至DK828+500段工程,經(jīng)熊陽某、楊漢文、呂某、王某某四人協(xié)商,該四人各占工程股份的20%,胡運中技術股20%,中途進退股須經(jīng)其他股東同意,第一期投入股金4,000,000.00元,每人投入1,000,000.00元;熊陽某負責該項目的財務及上下銜接關系,王某某負責協(xié)調(diào),楊漢文負責生產(chǎn)、技術、質(zhì)量,呂某負責物資采購及財務支票等。
2010年10月12日,胡運中與熊陽某就中鐵十局青島公司在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中南鐵路通道項目簽訂協(xié)議書
一份,該協(xié)議約定:甲方(胡運中)收到乙方3,000,000.00元的合同履約金時,必須保證資金安全;甲方不出資金,占該項目的20%股份,乙方經(jīng)營管理;甲方在該項目分期提起總造價的2%上交給中建六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并負責乙方人員的合法身份等。
2010年10月,被告胡運中以中建六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與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工程分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專業(yè)分包合同一份,承接了該公司在河南省濮陽市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工程,承包范圍為DK145+500~DK828+700里程段的路基、橋涵等工程。
2010年10月15日,中建六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發(fā)出(20101014)字(武)[函],內(nèi)容為“致中國中鐵十局集團公司相關單位:經(jīng)協(xié)商我公司與貴局簽訂了鐵路中南部通道部分項目,詳見合同。
特委任下列同志組成項目部成員:熊陽某(責任人)、陳旭東(技術施工)、王某某(協(xié)調(diào))、曾勝利(協(xié)調(diào))、呂某(物資)、楊漢文(施工)、於慶紅(技術)、方家魁(安全)、張輝(物資),其中項目負責人有權代理公司簽署并處理與之一切相關的事宜”。
后原告王某某、被告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及案外人呂某五人按約定出資,并共同對上述工程進行施工。
合伙期間因意見分歧,原告王某某、被告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及案外人呂某五人于2012年3月31日經(jīng)協(xié)商,原告王某某和呂某退出合伙,由被告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三人繼續(xù)合伙,由被告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三人共同支付原告退伙款項2,000,000.00元,五人并于同日共同簽訂了一份聲明,該聲明內(nèi)容為“原熊陽某等五人合作中南通道工程作廢,現(xiàn)由胡運中、熊陽某、楊漢文三人共同合作,股份平攤。
原胡運中與熊陽某簽訂的股份協(xié)議作廢”。
同日,被告熊陽某、楊漢文、方桂珍三人共同向原告王某某出具2,000,000.00元借條一張,約定還款期限為4月30日1,000,000.00元整,8月30日500,000.00元整,12月30日500,000.00元整。
2012年4月30日,被告方桂珍通過銀行向原告賬戶轉款400,000.00元;2012年5月3日,被告楊漢文通過銀行向原告賬戶轉款200,000.00元。
本院認為: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原審被告方桂珍于2012年3月31日共同向被上訴人王某某出具金額為2,000,000.00元的借條的事實屬實。
但熊陽某、楊漢文、方桂珍與王某某之間是否存在真實的借貸事實?所“借”資金是否系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應向被上訴人王某某支付的退伙款項?是本案在二審中主要爭議的焦點。
被上訴人王某某為證明2,000,000.00元的借條是基于其中途退出合伙,合伙人協(xié)商所形成,且方桂珍、楊漢文已支付部分退伙款項600,000.00元的事實,向法院
提供了退伙聲明、借條、銀行轉賬清單等證據(jù)予以證明,原合伙人呂某及涉案工程會計涂瑞林亦出庭作證予以證實。
現(xiàn)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上訴稱“借條并非基于退伙結算所出具,方桂珍、楊漢文分別向王某某轉賬400,000.00元、200,000.00元與本案無關”,亦應提供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明。
而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jù)證明其上訴理由成立,也不能對其出具的借條沒有收回的事實做出合理解釋。
故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關于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被上訴人王某某與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及案外人呂某協(xié)商達成退伙協(xié)議,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向王某某出具了借條,承諾支付王某某退伙款項2,000,000.00元,系合伙人自愿調(diào)整其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未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在合伙人之間具有法律效力。
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關于退伙未經(jīng)結算,原審判決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本案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第一百七十四條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18,448.00元,由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原審被告方桂珍于2012年3月31日共同向被上訴人王某某出具金額為2,000,000.00元的借條的事實屬實。
但熊陽某、楊漢文、方桂珍與王某某之間是否存在真實的借貸事實?所“借”資金是否系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應向被上訴人王某某支付的退伙款項?是本案在二審中主要爭議的焦點。
被上訴人王某某為證明2,000,000.00元的借條是基于其中途退出合伙,合伙人協(xié)商所形成,且方桂珍、楊漢文已支付部分退伙款項600,000.00元的事實,向法院
提供了退伙聲明、借條、銀行轉賬清單等證據(jù)予以證明,原合伙人呂某及涉案工程會計涂瑞林亦出庭作證予以證實。
現(xiàn)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上訴稱“借條并非基于退伙結算所出具,方桂珍、楊漢文分別向王某某轉賬400,000.00元、200,000.00元與本案無關”,亦應提供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明。
而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jù)證明其上訴理由成立,也不能對其出具的借條沒有收回的事實做出合理解釋。
故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關于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被上訴人王某某與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及案外人呂某協(xié)商達成退伙協(xié)議,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向王某某出具了借條,承諾支付王某某退伙款項2,000,000.00元,系合伙人自愿調(diào)整其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未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在合伙人之間具有法律效力。
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關于退伙未經(jīng)結算,原審判決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本案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第一百七十四條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18,448.00元,由上訴人熊陽某、楊漢文、胡運中負擔。
審判長:湛少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