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虹口區(qū)。
原告: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虹口區(qū)。
上述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卉,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秀華,上海市凌云永然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1、吳某某訴被告王某2法定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2日立案審理。因案情復雜,本案于2019年5月5日轉為普通程序,由審判員周俞、審判員吳艷、審判員沈佩鷗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王某1、原告吳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卉、被告王某2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秀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1、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由原、被告按照法定繼承方式繼承被繼承人王石巖名下位于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房屋產權;2.判令由原、被告按照法定繼承方式繼承被繼承人王石巖名下交通銀行楊浦支行(尾號0582)銀行賬戶內的余額。上述遺產應由原告吳某某獲得二十四分之十七份額,原告王某1獲得二十四分之四份額,被告王某2獲得二十四分之三份額。事實和理由:被繼承人王石巖與原告吳某某系夫妻關系,生育原告王某1、王亭飚兩個子女。被告王某2系王亭飚的獨生女。被繼承人王石巖于2018年8月27日死亡,王亭飚于2015年7月7日死亡。被繼承人王石巖的父母均已先于其去世。被繼承人王石巖死后留有位于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房屋一套以及交通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銀行存款。其中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房屋雖登記在被繼承人王石巖一人名下,但系其與原告吳某某的夫妻共同財產。被繼承人王石巖去世后,其名下養(yǎng)老金卡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尾號8659)發(fā)放喪葬費20,264元,原告吳某某將該賬戶內的余額20,353.12元全部取出,用于給被繼承人王石巖辦理喪事,辦理喪事共花費24,000余元,現(xiàn)同意與喪葬費相互抵銷,不再要求被告分擔喪葬費。被繼承人王石巖生前未訂立遺囑或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原告吳某某與被繼承人王石巖生前共同生活,對被繼承人王石巖照顧較多,因此要求多分遺產?,F(xiàn)原告訴至本院,作如上訴請。
為證明自己的訴訟主張,原告向法庭遞交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登記薄信息、王石巖死亡證明、王亭飆死亡證明、南湖社區(qū)居委證明、戶籍證明、(2017)滬0109民初10804號民事判決書、殯葬服務申請單及收據(jù)。
被告王某2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對繼承人范圍無異議。對遺產范圍有異議,除了原告主張的兩項遺產外,在王亭飚的遺產繼承案件中,本案被繼承人王石巖及原告吳某某夫婦繼承遺產近五十萬元,現(xiàn)該筆款項不知去向。同意被繼承人王石巖去世后發(fā)放的喪葬費20,264元與原告辦理喪事花費相互抵銷,不再要求分割。不同意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屬于被繼承人王石巖與原告吳某某的夫妻共同財產,原告吳某某曾與被告王某2就原由王亭飚承租的租賃房承租權涉訟,在該案的一審、二審階段原告吳某某均表示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屬于被繼承人王石巖的個人財產,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系爭房產應當作為被繼承人王石巖的個人財產進行繼承。不同意原告吳某某多分遺產、被告王某2少分遺產,原告王某1長期在國外生活,被告父親王亭飚作為在國內的兒子,經常照顧被繼承人王石巖與原告吳某某,盡到贍養(yǎng)義務,被告王某2作為王亭飚的代位繼承人不應當少分。被繼承人王石巖生前未訂立遺囑或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故被繼承人王石巖的遺產應當按照法定繼承進行分割。
為反駁原告的訴請,被告向法庭遞交(2016)滬0109民初24613號民事調解書、法庭審理筆錄、協(xié)議書兩份、收條、民事上訴狀、審理筆錄、民事判決書。
原告吳某某、王某1對被告辯稱發(fā)表補充意見如下:一,系爭房產系94方案購買的產權房,因當時的政策因素登記在被繼承人王石巖一人名下,原告吳某某在他案中的陳述并非放棄系爭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而是放棄作為系爭房產共同產權人申請登記為房屋產權人的權利,因此系爭房屋應當作為被繼承人王石巖與原告吳某某的夫妻共同財產處理;二,考慮原告吳某某無給付能力,兩原告協(xié)商由原告王某1取得被告王某2相應產權份額,并由原告王某1向被告王某2支付相應房屋折價款。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繼承人王石巖與原告吳某某系夫妻關系,生育原告王某1、王亭飚兩個子女。被告王某2系王亭飚的獨生女。被繼承人王石巖于2018年8月27日死亡,王亭飚于2015年7月7日死亡。被繼承人王石巖的父母均已先于其去世。被繼承人王石巖死后留有位于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房屋一套。
審理中,本院依職權調取被繼承人王石巖名下交通銀行(尾號0582)銀行賬戶自2018年8月27日至2019年2月25日的銀行流水明細,截止2019年2月25日該賬戶余額為31,276.3元,原、被告對該賬戶余額予以確認,同意作為遺產分割。本院依職權調取被繼承人王石巖養(yǎng)老金賬戶發(fā)放情況,被繼承人王石巖養(yǎng)老金卡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尾號8659)銀行賬戶,發(fā)放喪葬費20,264元,其中包括多發(fā)的最后一筆養(yǎng)老金4631.9元。原告認可被繼承人王石巖的該養(yǎng)老金卡由原告吳某某保管,在被繼承人去世后共取現(xiàn)20,353.12元。原告向本院遞交上海保壽殯葬服務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21日出具收據(jù)一份,載明現(xiàn)金收取王石巖喪葬費24,000元。本院依職權調取被繼承人王石巖醫(yī)保賬戶情況,顯示被繼承人王石巖醫(yī)保賬戶現(xiàn)余額為0元,原、被告均予以確認。
審理中,因原、被告對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房屋現(xiàn)值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本院依法委托評估機構對該房屋現(xiàn)值進行評估。上海百盛房地產估價有限責任公司于2019年4月10日對系爭房產作出估價報告,確認該房屋現(xiàn)值為2,700,000元。評估費7560元,由原告預付。原告對評估程序無異議,認可評估結論,但認為評估的房屋現(xiàn)值略高;被告對評估報告無異議,認可評估結論。原、被告一致同意系爭房屋產權歸兩原告所有,兩原告向被告支付相應房屋折價款。
另查,被告王某2于2017年就原由王亭飚承租的上海市虹口區(qū)乍浦路XXX弄XXX號四層前間、四層前小間、四層中小間、四層后間、四層后小間、四層大衛(wèi)生間房屋承租權起訴原告吳某某,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于2017年11月16日作出(2017)滬0109民初10804號民事判決,后本案原告吳某某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8年1月26日作出(2018)滬02民終470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該案一、二審已明確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系94方案購買獲得產權,登記在被繼承人王石巖一人名下。原告吳某某在該案上訴狀中寫到:“事實上,延吉七村房屋由上訴人丈夫王石巖于1994年9月購為產權房,上訴人當時便與王石巖約定,該房屋產權由王石巖一人擁有,產權登記亦在王石巖一人名下。即便認為口頭約定還有存在爭議的可能性,但該房屋的產權登記也已距今逾二十年,超過了民訴法規(guī)定的最長訴訟時效期間,上訴人實際上已不可能對該房屋主張權利?!痹鎱悄衬吃谠摪付復徆P錄中陳述:“上訴人是系爭房產的實際居住人。上訴人他處無房,居住困難?!倍徟袥Q書第五頁寫到:“延吉七村房屋登記在上訴人丈夫王石巖名下,系夫妻共同財產。即使上訴人放棄該權益,亦屬于其對自身權益的處分,不影響法院對其曾獲得福利性質住房的認定?!?br/> 本院認為,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的,按照協(xié)議辦理。本案中,各方當事人對繼承人范圍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雙方當事人一致同意被繼承人去世后發(fā)放的喪葬費與原告辦理喪事的花費相互抵銷,本院予以確認。本案遺產范圍為原告主張的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房屋產權及被繼承人王石巖名下交通銀行楊浦支行(尾號0582)銀行賬戶內的余額,被告雖認為還有其他遺產,但未能向本院提供證據(jù)證明,故對被告的該節(jié)辯稱,本院不予采信。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經本院委托評估機構評估,該房屋現(xiàn)值為2,700,000元,本院予以確認。被繼承人王石巖名下交通銀行楊浦支行(尾號0582)銀行賬戶各方當事人一致確認為31,276.3元,本院予以確認。審理中,被告同意系爭房屋產權歸兩原告所有,被告取得相應房屋折價款。兩原告協(xié)商一致由原告王某1取得被告王某2對應房產份額及被繼承人銀行存款,由原告王某1支付被告王某2對應房屋折價款及銀行存款折價款。
本案主要的爭議焦點為:系爭房產是否應當按照被繼承人王石巖與原告吳某某的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原告吳某某訴稱,其在(2017)滬0109民初10804號上訴狀及(2018)滬02民終470號庭審筆錄中的陳述表達的是放棄原告吳某某作為系爭房產94方案同住人申請作為登記產權人的權利,并非表達放棄系爭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被告辯稱,原告吳某某在該案中已明確放棄系爭房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本院認為,系爭房產應當按照被繼承人王石巖與原告吳某某的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理由有二:一,被告王某2辯稱原告吳某某與被繼承人王石巖約定系爭房屋產權由被繼承人一人擁有,但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應當堅持審慎的處理原則,且原告吳某某否定其與王石巖之間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過約定,以現(xiàn)有證據(jù)也不足以證明原告吳某某與王石巖之間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過約定;二,系爭房產系由被繼承人王石巖根據(jù)94方案購買的產權房,按照當年政策僅可登記一人為產權人,原告吳某某既可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主張系爭房產共同產權,亦可作為房屋受配人申請登記為系爭房產產權人,而原告吳某某在他案中并未明確其放棄的是系爭房產為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還是申請登記產權人的權利,在本案中原告吳某某明確其放棄的是登記作為共同產權人的權利,結合原告吳某某上訴狀所說房屋產權登記已逾二十年,原告實際不可能對該房屋主張權利,本院認為原告吳某某的訴稱更具信服力,故本院對被告的該節(jié)辯稱,不予采信,對原告吳某某的訴稱予以采納。綜上,系爭房屋以被繼承人王石巖與原告吳某某的夫妻共同財產處理為宜。
對于原告吳某某要求多分遺產,本院考慮其與被繼承人系夫妻關系,且原告吳某某未就其盡到較多贍養(yǎng)義務提供證據(jù),故對原告吳某某的該節(jié)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五條、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上海市楊浦區(qū)延吉七村XXX號XXX室房屋產權歸原告吳某某、原告王某1按份共有,其中原告吳某某占該房屋三分之二產權份額,原告王某1占該房屋三分之一產權份額,原告王某1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被告王某2房屋折價款450,000元,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所產生的相關費用由原告吳某某負擔三分之二、原告王某1負擔三分之一;
二、被繼承人王石巖名下的交通銀行楊浦支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銀行存款31,276.3元及利息歸原告王某1所有,原告王某1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吳某某20,851元、被告王某25213元。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28,650元,由原告吳某某負擔19,100元,由原告王某14775元,由被告王某2負擔4775元。評估費7560元,由原告吳某某負擔5040元,由原告王某11260元,由被告王某2負擔126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沈佩鷗
書記員:周??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