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樂清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謝靜宇,上海新松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熊萬里,上海新松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樂清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謝靜宇,上海新松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熊萬里,上海新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樂清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敏,上海市誠至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上海翔馬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新橋鎮(zhèn)書林路XXX號。
法定代表人:王某某,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謝靜宇,上海新松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陳某某訴被告王某某股權轉讓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2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本院于2018年3月22日組織雙方進行證據(jù)交換。后因本案的審理須以另一案【案號:(2018)滬0117民初5878號】的審理結果為依據(jù),故本案中止審理。中止事由消除后,本案恢復審理。本院根據(jù)兩原告的申請依法追加上海翔馬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馬公司”)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本案于2019年1月14日公開開庭審理。原告王某某、陳某某及其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暨第三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謝靜宇,被告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兩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被告王某某配合第三人翔馬公司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將被告王某某享有的20%股權變更登記為原告王某某享有19%、原告陳某某享有1%。事實和理由:兩原告系夫妻關系,被告王某某系原告王某某的弟弟。王某某、王某某與XXX于2004年4月26日共同出資設立翔馬公司,王某某享有20%股權,王某某享有51%股權,XXX享有29%股權。2012年7月22日,XXX因病去世。2012年12月17日,兩原告與王某某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約定王某某將其占翔馬公司20%股權以1,3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兩原告,辦理XXX的股權繼承手續(xù)后再辦理本次股權轉讓手續(xù)。2015年5月7日,XXX的股權繼承手續(xù)辦理結束。2017年11月9日,兩原告聯(lián)系被告要求辦理本次股權轉讓手續(xù),被告無理拒絕。本案審理過程中,原告王某某于2018年10月24日向被告支付股權轉讓款1,300萬元。
被告王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翔馬公司原經營期限至2014年4月25日,兩原告?zhèn)卧毂桓婕癤XX的簽字制作股東會決議延長了經營期限,現(xiàn)被告已經就相關股東會決議申請公司登記機關予以撤銷。如果撤銷延長經營期限的登記,翔馬公司的主體資格滅失,故本案應當中止審理。根據(jù)股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兩原告應當先支付股權轉讓款,2015年5月XXX的股權繼承手續(xù)辦妥,兩原告的付款條件即已成就,但兩原告一直怠于履行,構成違約,給被告造成了損失。因現(xiàn)在翔馬公司的股權價值已經遠超過當時的價值,產生了溢價,故應當按照兩原告支付股權轉讓款時的股權價值進行計算,之間的差額就是被告的損失。因此,被告提起反訴,要求兩原告支付被告違約金2,700萬元(股權價值以法院委托評估為準)。
兩原告針對被告的反訴辯稱:不同意被告的反訴請求,兩原告不存在違約,付款及辦理股權變更手續(xù)應同時進行,對于延后辦理手續(xù)雙方達成了事實上的默契,雙方均未向對方進行催告。如果法院認為兩原告存在違約,被告的損失應為實際損失或可得利益損失,即資金占用損失,可以參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被告的損失與股權價值漲跌無關。且雖然被告有損失,被告也從中獲益,無償使用了翔馬公司的廠房及土地。
第三人翔馬公司述稱:同意原告的意見,同意辦理相應的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
經審理查明:翔馬公司注冊設立于2004年4月26日。翔馬公司2004年4月16日的章程規(guī)定:翔馬公司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股東為XXX(已故)、王某某(XXX之子)、王某某(XXX之子),認繳的出資分別為580萬元(29%)、400萬元(20%)、1,020萬元(51%),法定代表人和財務負責人均為王某某,營業(yè)期限為10年。
2012年7月22日,XXX去世。2012年8月23日,XXX的繼承人簽訂《分書》1份,對于XXX的遺產和家庭財產進行了分配,其中涉及翔馬公司的部分約定:翔馬公司中原有XXX持有的二車間和擴建車間二空地分配給王某某,原所屬王某某的擴建車間三仍屬王某某所有;翔馬公司輔助用房歸王某某所有,AB線西側空地歸王某某,AB線東側空地歸王某某,BC線北側空地歸王某某,BC線南側空地歸王某某;翔馬公司XXX29%股份在辦理公證時按照王某某繼承9%,王某某繼承20%進行,此比例僅用于辦理公證所用,實際仍按上述約定持有各自物業(yè),今后王某某辦理好獨立產權證,王某某在翔馬公司的股份清零;分配之后王某某所持有的翔馬公司廠房和土地需要辦理獨立產權證,王某某無條件配合辦理。
2012年12月17日,因翔馬公司的工業(yè)用地和地上建筑物無法分割,王某某無法辦理獨立房產證,故各繼承人簽訂《分書補充協(xié)議》1份,約定:翔馬公司原屬XXX所有的二車間和擴建車間二空地調整為由王某某繼承,輔助用房仍歸王某某繼承,即XXX持有的翔馬公司29%股權連同10畝地(含地上建筑約5000平方)全部由王某某繼承與所有。
2012年12月17日,王某某與王某某、陳某某(王某某之妻)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1份,約定:王某某將其持有的翔馬公司20%的股權作價1300萬元轉讓給王某某和陳某某;在辦理好XXX的股權繼承手續(xù)后,雙方再辦理本次股權轉讓;王某某和陳某某應在本協(xié)議生效后并在辦理股權變更工商登記手續(xù)前將轉讓款以銀行轉賬方式轉到見證人朱玉琴賬戶,待股權變更工商登記手續(xù)辦理完畢后,由朱玉琴將轉讓款支付給王某某;本協(xié)議生效后,翔馬公司的債權債務和王某某無關;如有任一方違約,違約方將支付另一方800萬元違約金。
2013年2月20日,因上述分書和分書補充協(xié)議遺漏繼承人,XXX的各繼承人又重新簽訂《遺產分配協(xié)議書》1份,對于翔馬公司的股權仍約定由王某某繼承。
后因故,就遺產繼承事宜部分繼承人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院于2015年4月10日出具民事調解書,其中確認XXX名下翔馬公司29%的股權由王某某繼承。
2015年4月29日,翔馬公司根據(jù)上述民事調解書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將登記由XXX享有的29%股權變更登記由王某某享有,并提交由王某某和王某某簽字的股東會決議、章程和承諾書。王某某和王某某在承諾書中承諾:本次提交的文書中所有簽名均是本人所為;以后所需簽名均以本次為準;以前在工商檔案里所有簽名本人予以認可。雙方確認,上述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于2015年5月7日辦理完畢。
另查明,翔馬公司在2014年4月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辦理營業(yè)期限延長,并提交了2014年4月11日的股東會決議,決議公司營業(yè)期限由10年變更為50年。股東會決議上顯示有XXX、王某某和王某某的簽名字樣。審理中,翔馬公司確認上述股東會決議中XXX和王某某的名字由王某某的妻子陳某某代簽。
翔馬公司在2017年11月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辦理經營范圍變更,并提交了2017年11月21日的股東會決議。股東會決議上顯示有王某某和王某某的簽名字樣。審理中,翔馬公司確認上述股東會決議中王某某的名字由王某某的妻子陳某某代簽。
2018年4月8日,王某某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2014年4月11日和2017年11月21日的股東會決議不成立,并要求撤銷相應的登記。同年8月7日,王某某向本院申請撤回起訴。后王某某又向松江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申請撤銷上述兩次核準變更登記行政許可。2018年9月30日,松江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受理王某某的申請,至今未作出決定。
又查明,翔馬公司在2015年初對公司廠房進行了擴建。
本案審理過程中,王某某于2018年10月24日向王某某支付股權轉讓款1,300萬元。
以上事實,由兩原告提供的結婚證、《分書》、《分書補充協(xié)議》、《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民事調解書、翔馬公司工商登記材料、施工合同等,被告提供的舉報信、受理通知書等,當事人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在于:1、本案是否需要以松江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決定作為審理依據(jù)?2、哪方存在違約?違約責任如何確定?
針對爭議焦點1,被告認為翔馬公司在2014年4月經營期限已屆滿,兩原告?zhèn)卧靀XX和被告的簽字制作了2014年4月11日的股東會決議,延長了經營期限,故股東會決議的效力直接影響本案的審理。對此,本院認為,2014年4月11日的股東會決議上有原告王某某、被告王某某及XXX的簽名字樣。兩原告確認被告及XXX的簽字并非其兩人本人所簽,而是由原告方代簽。對于被告的簽字,兩原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簽字受被告的委托,故無法認定系被告委托原告方簽字。但被告在2015年4月辦理XXX股權繼承手續(xù)時,向松江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出具承諾書,承諾“以前在工商檔案里所有簽名本人予以認可”,也即被告對于2015年4月之前在工商檔案中的簽字進行了追認,故被告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又對其簽字提出的異議不成立。對于XXX的簽字,股東會決議形成時XXX已經去世,縱觀對XXX享有的翔馬公司股權的繼承情況,自2012年12月17日的《分書補充協(xié)議》起,該部分股權均約定由原告王某某繼承,僅僅因為某些原因未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手續(xù)。因此,原告王某某是XXX名下股權的實際享有人,其為了翔馬公司的繼續(xù)存續(xù),在未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的情況下,冒簽了XXX的名字,并未損害其他股東或繼承人的權利。況且,在將XXX享有的股權變更登記為王某某享有后,王某某對該股東會決議也予以了追認。因此,本院認為,翔馬公司的各股東對于翔馬公司延長經營期限達成了合意,故翔馬公司依法存續(xù)?,F(xiàn)松江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受理了被告提出的要求撤銷2014年4月11日的股東會決議的申請,但該局僅僅是對股東會決議進行形式上的審查,即使該局因形式上存在瑕疵撤銷了該股東會決議,但不影響翔馬公司依然存續(xù)的事實。因此,本案無需以松江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決定作為審理的依據(jù)。
針對爭議焦點2,根據(jù)兩原告與被告簽訂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雙方應在辦理好XXX的股權繼承手續(xù)后,再辦理本次股權轉讓手續(xù),且兩原告應先將股權轉讓款1,300萬元支付給見證人,雙方再辦理工商登記手續(xù)。本案審理過程中,雙方均確認XXX的股權繼承手續(xù)于2015年5月7日辦理完畢。協(xié)議書對于支付股權轉讓款的具體時間沒有約定,故應當在繼承手續(xù)辦理完畢后的合理期限內支付。但兩原告直至本案審理過程中的2018年10月24日才向被告支付股權轉讓款1,300萬元,已構成違約。兩原告認為,協(xié)議書未約定具體付款時間,且被告也從未催討,故雙方對于延后付款及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達成合意,兩原告不存在違約。對此,本院認為,被告未進行催告并不能說明被告同意推遲付款,兩原告也未提供其他證據(jù)證明其主張,故對兩原告的該項意見本院不予采信。兩原告構成違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協(xié)議書約定,如有任一方違約,違約方將支付另一方800萬元違約金。被告認為,按照現(xiàn)在的翔馬公司資產計算相應的股權價值,與原定股權轉讓款之間的差額即為其損失,遠超過約定的800萬元的違約金。對于被告的上述計算方式,本院無法認同。違約損失是指違約行為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可得利益損失)。直接損失是指財產上的直接減少,本案中即為逾期期間的資金占用損失。而間接損失應為違約方違約時預見到或應當預見到的可能造成的損失。被告主張的股權價值之間的差額并非被告的間接損失,也不能為兩原告所預見。因此,被告計算損失的方法缺乏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根據(jù)協(xié)議書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等,本院認為協(xié)議書約定的800萬元違約金并未過高,故兩原告要求減少違約金的主張本院亦不予采信。
被告收到了兩原告支付的股權轉讓款,且兩原告對于各自的股權比例已經進行明確,故被告應當按照協(xié)議書的約定配合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第三十二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反訴原告)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配合第三人上海翔馬實業(yè)有限公司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將被告(反訴原告)王某某享有的20%股權變更登記為原告(反訴被告)王某某享有19%、陳某某享有1%;
二、原告(反訴被告)王某某、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支付被告(反訴原告)王某某違約金800萬元。
如果付款義務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訴案件受理費80元,反訴案件受理費88,400元,合計訴訟費88,480元,由原告(反訴被告)王某某、陳某某負擔67,800元(已付),被告(反訴原告)王某某負擔20,680元(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徐??霖
書記員:蔣??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