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新會,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霍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王汝楠,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日本東京。
上述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正平,上海歐森律師事務(wù)所律師所律師。
上述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龔德義,上海歐森律師事務(wù)所律師所律師。
被告:王某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王曉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張丹,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松江區(qū)。
被告:張澤軒,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理人:張丹,系張澤軒父親,身份情況同上。
被告:張嘯弦,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普陀區(qū)。
上述六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崢嶸,萬商天勤(上海)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上述六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揚,萬商天勤(上海)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與被告王某康、張某某、王曉鳳、張丹、張澤軒、張嘯弦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新會及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正平,被告王曉鳳及六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崢嶸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王某康、張某某共同向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支付上海市楊浦區(qū)眉州路華三新村XXX號底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的動遷補償款150萬元。事實和理由:王某康、張某某系夫妻,共生育三個子女:張龍、王曉鳳、王新會。張丹系張龍之子,張澤軒系張丹之子,張嘯弦系王曉鳳之子,霍某某與王新會系夫妻關(guān)系,王汝楠系二人之子。系爭房屋系王某康所有的私房,2018年11月系爭房屋被征收,共獲得動遷補償款4,278,011元,系爭房屋的居住困難戶認(rèn)定結(jié)果為王某康、張某某、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五人,故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系居住困難,王某康、張某某有義務(wù)進行安置。根據(jù)政策規(guī)定,每人最低保障面積為22平方米,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三人共有66平方米,根據(jù)安置房屋所在地的松江地區(qū)的房價折算,每平方米為2萬余元,乘以66平方米,即為訴請的150萬元。
王某康、張某某、王曉鳳、張丹、張澤軒、張嘯弦共同辯稱,不同意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的訴訟請求,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既不是產(chǎn)權(quán)人,也非實際使用人,無權(quán)取得任何拆遷補償利益。本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條件,系按面積計算的動遷補償款,并未因為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的因素多獲得補償費用。王某康、張某某系房屋的權(quán)利人,且常年實際居住,動遷利益均應(yīng)由王某康、張某某享有。王新會結(jié)婚時,王某康、張某某將永定路XXX弄XXX支弄XXX號底層房屋(以下簡稱永定路房屋)給了王新會,王新會將永定路房屋交給其單位,調(diào)配了上海市楊浦區(qū)市光四村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市光四村房屋),享受過福利分房。而王某康、張某某的其他子女均未獲得過父母的房屋,王某康、張某某對王新會已經(jīng)盡到了義務(wù),沒有必要再解決其居住問題,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家庭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王汝楠長期在日本工作生活。王某康、張某某需要該筆動遷款購房居住,不同意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認(rèn)定事實如下:王某康、張某某系夫妻,共生育三個子女:張龍、王曉鳳、王新會。張丹系張龍之子,張澤軒系張丹之子,張嘯弦系王曉鳳之子,霍某某與王新會系夫妻關(guān)系,王汝楠系二人之子。
系爭房屋系王某康所有的私房,2018年10月,楊浦區(qū)115街坊房屋征收居住困難戶認(rèn)定結(jié)果公示表公示的系爭房屋居住困難人數(shù)為5人,分別是:王某康、張某某、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2018年11月23日,王某康作為被征收人與上海市楊浦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明確共獲得征收補償款4,278,011元,其中房屋價值補償款2,635,320.4元(包含評估價格1,462,708元、價格補貼438,812.4元、套型面積補貼733,800元)、房屋裝潢補償款2,990元、搬家補助費1,000元、家用設(shè)施移裝補貼2,000元、均衡實物安置補貼598,000元、均衡實物安置補貼加獎239,200元、放棄產(chǎn)權(quán)調(diào)換一次性補貼100,000元,不予認(rèn)定建筑面積的材料費補貼50,000元、按期搬遷獎50,000元、集體簽約獎150,000元、按期簽約獎449,500元、該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條件。系爭房屋征收補償款實際發(fā)放至王某康名下。
動遷時,系爭房屋內(nèi)有9人戶口,分別為:王某康、張某某、王曉鳳、張嘯弦、張澤軒、霍某某、張丹、王汝楠、王新會。
系爭房屋由王某康、張某某長期實際居住直至動遷。王新會2歲時搬入系爭房屋居住至結(jié)婚搬出,20年前王某康、張某某至安徽工作,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搬入系爭房屋居住了一段時間,后王某康、張某某回滬,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搬出系爭房屋后未再實際居住。王汝楠現(xiàn)在日本工作生活。
系爭房屋的違章建筑系由王某康、張某某出資搭建,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并未出資。
審理中,就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是否享受過福利分房一節(jié),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表示的確曾將王某康、張某某給己方的永定路房屋調(diào)配了市光四村房屋,享受過福利分房。但既然動遷組將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列為困難人口,也是有政策依據(jù)的,故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居住困難,王某康、張某某應(yīng)對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進行安置。
本院認(rèn)為,系爭房屋系私房,權(quán)利人為王某康。2018年11月23日,王某康與動遷單位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共獲得征收補償款4,278,011元,并明確系爭房屋不符合居住困難戶條件。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雖被認(rèn)定為居住困難人口且戶籍在系爭房屋內(nèi),但王汝楠在日本工作生活,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長期未在系爭房屋內(nèi)實際居住。且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曾享受過福利分房,故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不屬于系爭房屋的被安置人員,無權(quán)獲得房屋動遷款?,F(xiàn)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要求王某康、張某某共同支付動遷補償款150萬元的請求,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本院難以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8,300元,由王新會、霍某某、王汝楠負(fù)擔(dān)。
如不服本判決,王新會、霍某某、王某康、張某某、王曉鳳、張丹、張澤軒、張嘯弦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王汝楠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金??瑋
書記員:崔藝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