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第三人)王某某,男。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慶軍,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馬雪峰,該公司法律顧問。
原審被告雙鴨山市雙某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云輝,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邱志峰,該公司辦公室主任。
上訴人王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礦集團)、原審被告雙鴨山市雙某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雙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雙鴨山市尖山區(qū)人民法院(2015)尖民初字第23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第三人王某某原系被告雙某公司職工。雙某公司原系原告雙礦集團下屬子公司。2013年5月31日,王某某與雙某公司協(xié)商解除勞動關系,協(xié)議約定:“雙某公司與王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王某某在企業(yè)工作年限為30年10個月,經濟補償金按照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平均工資*工作年限計算,雙某公司應給付王某某經濟補償金143385元?!?013年8月26日,雙某公司制作經濟補償金計算表一份,計算了包括王某某在內的雙某公司職工的經濟補償金數(shù)額。該表體現(xiàn),王某某于2013年4月領取獎金18000元,2013年5月領取獎金37500元,全年工資55500元。全年月平均工資4625元,應領取經濟補償金143375元。2013年12月19日,王某某在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上簽字。雙某公司將經濟補償金143375元發(fā)放給王某某。王某某于2014年10月29日向雙鴨山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1、獲得經濟補償金217447.02元;2、獲得額外經濟補償金108723.51元;3、立即為王某某辦理檔案和社保關系及住房公積金轉移手續(xù)。雙鴨山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4年12月14日作出雙勞仲字【2014】第224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被申請人雙鴨山雙某工程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支付申請人王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207493.33元,被申請人已支付給申請人143385.00元,還應給付申請人64108.30元。此款本裁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第三人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負連帶責任。申請人請求額外經濟補償金本委不予支持。二、被申請人及第三人在本裁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辦理申請人的檔案和社保關系轉移手續(xù)。裁決后,雙礦集團不服,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第三人王某某在與被告雙某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未上班工作,其經濟補償金計算表中體現(xiàn)的獎金數(shù)額系為發(fā)放經濟補償金所作,該獎金并未實際發(fā)放給王某某。第三人王某某與被告雙某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后,雙某公司已為王某某辦理了檔案轉移手續(xù),但社保關系轉移手續(xù)尚未辦理。
原審法院認為: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本案被告雙某公司系原告雙礦集團下屬的子公司,雙某公司應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故雙礦集團要求不承擔第三人王某某經濟補償金連帶給付責任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依法予以支持。雙鴨山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雙勞仲字【2014】第224號仲裁裁決書體現(xiàn)的雙某公司給付王某某經濟補償金的數(shù)額,系以與王某某同在雙某公司工作,同工種職工李強工資標準計算,因王某某在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月未上班,沒有實際工資收入,故該仲裁裁決書以此工資標準計算經濟補償金于法無據(jù)。王某某在其與雙某公司簽訂的解除勞動合同書中體現(xiàn),雙某公司應給付王某某經濟補償金143375元。王某某雖稱,該協(xié)議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但并未提供相關證據(jù)予以佐證,故對其辯解意見,本院依法不予采納。上述143375元經濟補償金已發(fā)放給王某某,雙某公司不應再承擔給付王某某經濟補償金64108.30元的責任。因雙某公司并未少支付王某某經濟補償金,故王某某要求雙礦集團及雙某公司按月工資7110元標準給付其經濟補償金并要求雙礦集團及雙某公司給付其額外經濟補償金、精神損失費的主張,于法無據(jù),本院依法不予支持。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未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保關系轉移手續(xù),雙某公司與王某某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后,始終未為其辦理社保關系轉移手續(xù),故該公司應及時履行為王某某辦理社保關系轉移手續(xù)的法定義務。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雙鴨山雙某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不承擔按照月工資7110元標準給付第三人王某某經濟補償金、2008年1月1日前按經濟補償金50%標準,2008年1月1日后按經濟補償金2倍標準給付第三人王某某額外經濟補償金、給付第三人王某某經濟損失費81284.68元的責任;二、被告雙鴨山雙某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為第三人王某某辦理社保關系轉移手續(xù);三、原告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不承擔連帶給付責任。
本院經二審審理確認一審查明事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王某某在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月未上班,沒有實際工資收入,其要求比照公司同工種在職人員工資標準7110元給付經濟補償金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根據(jù)王某某與雙某公司簽訂的解除勞動合同書,雙某公司應給付王某某經濟補償金143375元并以實際履行完畢,王某某要求再給付經濟補償金81284.68元的請求,于法無據(jù),不予支持。王某某要求雙某公司支付獎金55500元,該訴訟請求本院于2015年9月10日作出(2015)雙民終字第227號民事判決予以駁回,故本院于本案對其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上訴人王某某要求雙某公司為其辦理檔案及社保關系轉移手續(xù),該訴訟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圍,本院不予處理。綜上,上訴人王某某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但判項表述不正確,本院予以糾正。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雙鴨山市尖山區(qū)人民法院(2015)尖民初字第236號民事判決;
二、原審被告雙鴨山市雙某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給付上訴人王某某經濟補償金143375元(該款項已實際履行完畢)。
一審案件受理費1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均由上訴人王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周立波 審 判 員 曹紅霞 代理審判員 薛 龍
書記員:王甜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