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河南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葉亞軍,上海法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周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君靜,上海共識久久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童立,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葉雯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安遠路XXX弄XXX號。
法定代理人:王吉林(系葉雯芳女兒),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黃浦區(qū)會稽路XXX弄XXX號。
原告王某某訴被告周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陳菊芳適用簡易程序?qū)徖?。審理中,本院依法追加葉雯芳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本案于2018年9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葉亞軍、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君靜和童立、第三人葉雯芳的法定代理人王吉林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雙倍返還定金合計人民幣10萬元。事實與理由:原告在上海祥呈投資有限公司(下簡稱“祥呈公司”)居間服務下,擬購買被告代理出售的第三人葉雯芳名下位于上海市青浦區(qū)鳳馬塘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三方并于2017年6月29日簽訂《房地產(chǎn)居間買賣協(xié)議》,同日,原告向被告支付定金5萬元。因被告并非實際產(chǎn)權人,原告要求被告出示授權委托書等文件均遭被告拒絕,且被告拒絕與原告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原告認為被告構成無權處分,依據(jù)雙方所簽居間協(xié)議第五條第二款之特別約定,被告應當按照定金金額向原告賠償。在與被告溝通且向工商等部門投訴均未果的情況下,故原告訴諸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被告周某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當時系爭房屋產(chǎn)權人為第三人葉雯芳,被告已經(jīng)取得了第三人的授權。雙方未簽訂正式買賣合同的違約責任在原告,是原告不愿再購買房屋。
第三人葉雯芳述稱,不同意原告訴請。第三人葉雯芳的法定代理人王吉林已代表其授權給被告出售系爭房屋。
經(jīng)開庭審理查明:葉雯芳系王吉林母親,王吉林系周某母親。2016年8月1日,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6)滬0107民特120號民事判決:一、宣告葉雯芳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二、指定王吉林擔任葉雯芳的監(jiān)護人。該判決為終審判決。
2017年6月29日,第三人作為出售方(甲方)、原告作為買受方(乙方)、祥呈公司作為居間方(丙方),三方簽訂《房地產(chǎn)買賣居間協(xié)議》,約定乙方向甲方購買位于上海市青浦區(qū)鳳馬塘205弄8號804室房屋,建筑面積76.85平方米,總價款為275萬元。乙方簽署本協(xié)議時,直接向甲方支付購房定金5萬元;乙方與甲方簽署買賣合同后當日,支付甲方97萬(其中包含乙方已支付給甲方的全部購房定金);乙方申請貸款178萬元由銀行直接劃入甲方指定的銀行賬戶內(nèi)。第五條第二款約定:若本協(xié)議由代理人簽署,代理人確認已事先獲得委托人授權或事后得到追認。若代理人無權代理或提供的有關證明和資料不實,致使本協(xié)議無法履行的,則由代理人承擔法律責任,代理人應按定金金額向無過錯方賠償?shù)取5谑畻l約定,甲、乙雙方于2017年7月30日至丙方處簽署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協(xié)議另對其他事項作出約定。被告在協(xié)議落款處的甲方代理人處簽字。同日,被告出具收據(jù)確認收到原告支付的定金5萬元。后原告未與第三人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
2017年8月22日,原告通過微信方式向被告送達律師函,稱被告一直未向原告出示可以出售房屋的授權書,已構成無權代理,原告有權解除《房地產(chǎn)買賣居間協(xié)議》,要求被告雙倍返還定金并承擔違約責任。后雙方協(xié)商未果,本案原告曾起訴本案被告,本院立為(2018)滬0118民初9259號案件,因原告未按期繳納案件受理費,本院于2018年6月26日裁定該案按撤訴處理。
以上事實,由以下證據(jù)證明:原告、被告及第三人的陳述,原告提供的房地產(chǎn)買賣居間協(xié)議、定金收據(jù)、律師函、微信聊天記錄,被告提供的(2016)滬0107民特120號民事判決書、戶口本,上述證據(jù)并經(jīng)庭審質(zhì)證,本院予以確認。
審理中,雙方當事人存在如下爭議焦點:一、被告是否有權代表葉雯芳與原告簽訂《房地產(chǎn)買賣居間協(xié)議》;二、雙方未在約定期限內(nèi)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的違約責任認定。
原告稱,一、簽訂居間協(xié)議時,被告和中介均未向原告出具委托書,被告之所以在合同代理人處簽字,僅是因為中介提供的協(xié)議文本為格式文本。雖然原告認可王吉林為葉雯芳的監(jiān)護人,但不認可王吉林有權出售系爭房屋,其除了為被監(jiān)護人的利益之外,不得處置被監(jiān)護人的財產(chǎn)。被告和王吉林雖為母女關系,但不代表被告就可以處置王吉林甚至其外婆的財產(chǎn)。原告在交付定金后曾致電中介要求查看被告可處分系爭房屋的委托材料,但被告一直未出示過委托書。2017年7月27日商談合同細節(jié)問題時,原告見到王吉林,王吉林當時給原告看了指定監(jiān)護的判決書,王吉林雖然同意出售系爭房屋,但一直也未向原告出示承諾書和委托書。故原告堅持認為被告無代理權。
二、未網(wǎng)簽合同的原因不在原告,是被告在2017年7月30日已準備將系爭房屋出賣給別人,不愿出售給原告。原告已于2017年8月22日向被告發(fā)送律師函,當天本案買賣合同解除。被告無代理權且原告不知收款賬戶,因此不能認定原告未按約簽訂合同、支付首付款的責任在于原告?,F(xiàn)被告已將房屋另行出售,若法院認定被告有代理權,則原告變更訴請,要求第三人雙倍返還定金。
被告稱,一、2017年6月初,王吉林代葉雯芳決定賣房時,已寫好授權委托書交給被告。在簽訂居間協(xié)議時,被告已經(jīng)將具備代理權的資料全部給原告看了,故被告認為居間協(xié)議合法有效。2017年7月27日,原告、被告和王吉林三方見面時,王吉林事先已出具委托書給被告,并到場確認了被告的代理權,且房產(chǎn)交易中心也已確認王吉林有權處置系爭房屋,原告當時要求葉雯芳本人出具委托書的要求毫無道理。二、依據(jù)協(xié)議約定,原告需在2017年7月30日之前簽訂合同并支付首付,但原告明確表示不再購買系爭房屋,未按時簽約和付款,故被告認為系原告違約,所簽協(xié)議在2017年7月30日已解除,不同意退還定金。
為此,被告提供:1、王吉林出具的委托書1份,2017年6月王吉林出具的承諾書1份,以證明王吉林作為第三人的監(jiān)護人,已授權被告出售系爭房屋。
2、祥呈公司出具的情況說明,以證明居間協(xié)議當天,被告向原告出示了相關委托手續(xù),后原告違約表示不再購買系爭房屋。
被告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如下:對證據(jù)1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均不予認可,原告庭審中第一次看到委托書,該份委托書未載明委托日期、委托期限、可以代收定金和房款的事項,委托內(nèi)容簡單,被告和中介都沒有向原告出示過,簽訂協(xié)議的時候,王吉林無權出售房屋,授權無效。對證據(jù)3,真實性不予認可。該份說明落款時間為2018年6月27日,系為訴訟而特別制作,且無經(jīng)辦人員簽名。說明中將“購買方”寫成了“出售方”,制作粗糙不嚴謹。第三人對證據(jù)均無異議。
第三人稱,一、因葉雯芳已臥床9年,需要較多醫(yī)療費和護理費,故需要出售房屋以籌集資金。王吉林已代葉雯芳授權被告簽訂協(xié)議,并認可被告所簽協(xié)議,被告已將5萬元定金交付王吉林。王吉林確實在2017年7月27日見到過原告,當時給原告看了所有她想看的材料,但當時原告要求王吉林的弟弟妹妹出面,王吉林認為是原告不信任的表現(xiàn),沒有答應。因原告表示不再購買系爭房屋,被告之后憑著庭審中出示的授權材料以同樣的價格在2018年春節(jié)之前將系爭房屋出售給他人。二、原告未在2017年7月30日簽訂合同,雙方關系就此終止,不同意返還原告定金。
審理中,被告申請張懷亮出庭作證。張懷亮當庭陳述稱,其系祥呈公司的銷售人員。2017年初春節(jié)過后,被告將系爭房屋掛牌銷售,后原告有意購買,雙方進行洽談。大概在2017年6、7月份雙方簽訂居間協(xié)議,具體日期記不得了,被告到場并拿出了判決書、產(chǎn)證、承諾書、委托書(后證人又表示不記得當時有無出示過承諾書和委托書),王吉林未在場,原告支付了定金,并約定7月30日之前網(wǎng)簽合同。承諾書是在中介打印好給被告的,但是記不清何時給的,7月27日前是有承諾書的。2017年7月27日,中介約好原、被告還有王吉林簽合同,王吉林帶來了判決書,她當時對出賣房屋沒有意見。因網(wǎng)簽合同需要產(chǎn)權人在場,若有產(chǎn)權人的委托書和法院指定監(jiān)護的判決書,代理人和監(jiān)護人也可以代表,當天下午中介還去交易中心和稅務機關詢問此事,得到的口頭回復是可以。后來,原告因擔心系爭房屋產(chǎn)權不清晰就未簽訂合同。中介在2017年7月30日之前還在一直約談原告,但是未果。后原告就先發(fā)短信說不購買系爭房屋了,中介也收到了原告發(fā)送的律師函。
原告認為證人陳述存在矛盾、不清晰,且不記得是否向原告出具過承諾書和委托書。被告稱王吉林有無權利出售房屋不是合同內(nèi)容,證言可以證明是原告不買房屋。第三人稱,王吉林和原告見過兩次,見面時均帶齊所有的材料。
本院認證如下:關于證據(jù)1,均系王吉林出具,王吉林對此予以認可,本院予以確認,故本院確認王吉林曾授權周某出售系爭房屋并自愿承擔相關責任。關于證據(jù)2及證人證言,均屬證言,雖然證人對簽訂買賣居間協(xié)議時有無向原告出示過王吉林委托書前后陳述矛盾,本院不予采信;但是三方當事人及證人均確認2017年7月27日,原、被告及王吉林在磋商房屋買賣合同時,原告認為王吉林、周某無權代表第三人出售系爭房屋,拒絕簽訂合同,故對該節(jié)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審理中,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一致確認協(xié)議中約定的定金性質(zhì)為履約定金,協(xié)議第五條第二款針對的是代理人無權代理時的賠償責任。
審理中,本院查實,2017年8月7日,王吉林作為葉雯芳代理人,就系爭房屋出售事宜與案外人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并于2017年9月18日將系爭房屋過戶至買受人名下。
本院認為:針對爭議焦點一,葉雯芳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王吉林作為指定監(jiān)護人代表葉雯芳委托周某出售房屋,無論周某有無向原告出示過書面委托書和承諾書,王吉林在2017年7月27日磋商時到場已向原告確認周某可代表葉雯芳出售房屋,故周某有權作為葉雯芳的代理人出面與原告簽訂房地產(chǎn)賣居間協(xié)議。王吉林稱出售房屋是為了給葉雯芳籌集資金用于醫(yī)療護理,未損害被監(jiān)護人的利益,原告對此不予認可,但并未舉證證明王吉林授權周某出售房屋違背葉雯芳真實意思或損害葉雯芳合法權益。故周某代表葉雯芳出面與原告所簽的《房地產(chǎn)買賣居間協(xié)議》合法有效,葉雯芳和原告均應按約履行。原告以周某無權代理葉雯芳為由,要求周某返還定金5萬元、賠償5萬元的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針對爭議焦點二,原告已按約支付葉雯芳定金5萬元,本案當事人一致確認該定金為履行定金。原告認為葉雯芳2017年7月30日已準備將系爭房屋出賣他人,違約責任在葉雯芳,對此周某和王吉林均予以否認,原告并未舉證證明,故本院對原告上述意見,不予采納。原告在2017年7月27日磋商時,以王吉林、周某無代理權為由拒絕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之后也未在約定期限內(nèi)至中介處簽訂合同,違約責任在于原告,葉雯芳有權沒收定金,故對原告要求葉雯芳雙倍返還定金的訴求,本院不予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300元,減半收取計1,150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菊芳
書記員:胡敏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