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德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燕亭,上海市勛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傅晟旻,上海市勛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虹口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付杰,上海眾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德某、王某某與被告王某(以下簡稱被告一)、被告陳某某(以下簡稱被告二)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20年1月2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同年3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德某、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燕亭,被告王某、被告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付杰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德某、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兩被告歸還借款50萬元;2.償付以50萬元借款為本金,從2015年11月6日至實際還款日按年利率6%計算的利息。事實和理由:兩原告系夫妻關系,兩原告與被告一系父母女兒關系,兩被告原系夫妻關系。兩被告于2010年8月11日登記結婚,2015年兩被告為購買本市虹口區(qū)東體育會路XXX號XXX室房屋向兩原告借款,同年11月4日,兩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條,明確兩被告于2015年11月向兩原告借款50萬元,兩被告以每月歸還7,000元的形式按月歸還,所有欠款最晚于2020年6月1日前還清。次日,原告向被告二賬戶轉賬30萬元,同月27日,原告又向被告二賬戶轉賬20萬元。2018年1月,兩被告起訴離婚,于2018年4月20日虹口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8)滬0109民初653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準予兩被告離婚。后被告一不服提起上訴,2018年8月24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8)滬02民終6099號民事判決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19年6月,兩被告就離婚后財產(chǎn)糾紛向虹口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于(2019)滬0109民初17479號案件中,兩被告均確認案外人的債務另案處理。根據(jù)兩被告承諾,截止2019年9月,兩被告應歸還322,000元,但經(jīng)原告多次催討,兩被告對借款均予以回避,故提起訴訟。兩原告提供了借條以證明其主張。
被告一辯稱,對兩原告請求事項和訴稱事實無異議,同意兩原告意見。
被告二辯稱,對兩原告提供的證據(jù)無異議。向兩原告借款50萬元屬實,借條系兩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出具,雙方未約定利息。借條約定了兩種還款方式,雖約定了每月7,000元但未明確具體日期,僅明確最終還款日期是2020年6月1日,故債權尚未到期,而被告可以提前歸還,但不適用年利率6%利息。原告從2015年按年利率6%計算利息,則已過訴訟時效;且在雙方關系僵化后,原告也未通過任何方式向被告主張過權利。
經(jīng)審理本院確認事實如下:兩原告系夫妻關系,兩被告原系夫妻關系,兩原告與被告一系父母女兒關系。2015年11月4日,兩被告因購房所需與兩原告出具借條,明確,兩被告于2015年11月向兩原告借款50萬元,借款人以每月歸還7,000元形式按月歸還,所有欠款最晚于2020年6月1日前還清。次日,原告向被告二賬戶轉款30萬元,同月27日又向被告二賬戶轉款20萬元。2018年1月,被告一就兩被告之間婚姻關系向虹口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8年4月20日,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2018)滬0109民初653號判決書判決準許雙方離婚,并對子女撫養(yǎng)、探視、財產(chǎn)分割作出判決。嗣后,被告一提起上訴,2018年8月24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8)滬02民終6099號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19年10月,兩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兩原告與兩被告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依法有效,當事人應根據(jù)誠信原則履行自己的義務。兩被告向兩原告借款時系兩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鑒于原、被告之間特殊的親情、姻親關系,且兩被告借款用于購買房產(chǎn),故雙方對借款未約定利息,系老人對子女置業(yè)行為的支持。借條雖約定每月歸還7,000元,但未明確起始日期,而兩原告也未提供證據(jù)證明曾向兩被告主張過每月7,000元還款,可見兩原告對兩被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是否每月歸還7,000元并未堅持,只要兩被告于2020年6月1日前還清即可,否則部分錢款涉及訴訟時效問題,這顯然不符合兩位老人對子女置業(yè)行為支持的初衷,被告作為小輩也不會以此賴老人錢款。兩被告因感情破裂離婚,導致兩個家庭對簿公堂,現(xiàn)原告要求從2015年12月起計算逾期付款利息,顯然與當初借款時的初衷不符,更不利于兩個家庭的和諧,兩被告婚生女兒陳麗婷也是兩原告的外甥,雖然兩被告已離婚,但外甥、女兒的血緣關系是無法割斷。相信兩原告和兩被告都深愛外甥和女兒,不會因為一些蠅頭小利在今后面對外甥、女兒難于啟齒。雖然被告二提到了訴訟時效,但結合其愿意提前歸還50萬元借款的表態(tài),可見也非其本意,本法官也不愿看到兩原告因小失大。
綜上所述,為減少訟累,且兩被告也愿意提前歸還借款,故兩原告要求兩被告歸還全部借款之訴求,依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利息訴求,本院不予支持。且兩被告已離婚,故兩被告之間是互為連帶責任而非共同責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某、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連帶歸還原告王德某、王某某借款50萬元;
二、駁回原告王德某、王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800元,減半收取計4,900元,由被告陳某某、王某連帶負擔,兩被告負擔之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納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唐寶根
書記員:陸笑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