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彤。
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成海,黑龍江省薛成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石廣利,黑龍江省薛成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遲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成海,黑龍江省薛成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石廣利,黑龍江省薛成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雙鴨山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鄂履鵬。
委托訴訟代理人:裴華溢,黑龍江諾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鄂履鵬。
委托訴訟代理人:裴華溢,黑龍江諾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丹。
委托訴訟代理人:裴華溢,黑龍江諾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彤、遲某某與被告雙鴨山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某公司)、鄂履鵬、劉丹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2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彤、遲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成海、石廣利、被告云某公司、鄂履鵬、劉丹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裴華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王彤、遲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三被告向二原告償還借款8675312元并賠償損失(以8675312元為計算基數,從2014年7月15日起按月息3分計算至借款及損失付清止);2.三被告互負連帶責任;3.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由三被告承擔。訴訟過程中,王彤、遲某某變更訴訟請求為:1.三被告給付二原告欠款8675218元,并賠償損失7807696.20元(從2014年7月15日至2018年4月15日,以8675218為基數按月息2分計算),合計16182914.20元;2.三被告給付二原告損失以8675218元為基數,從2018年4月16日按月息2分計算至欠款付清止;3.三被告互負連帶責任。事實和理由:本案系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糾紛。2011年7月,二原告與鄂履鵬、劉丹達成開發(fā)房地產口頭協議,雙方共同出資。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15日,二原告籌資1000余萬元用于寶清縣品華庭小區(qū)一期7、8號樓建設,其中大部分款項是二原告從他處借款,期間原被告雙方償還了一部分借款。2012年12月10日,鄂履鵬、劉丹購買了云某公司股權,鄂履鵬是云某公司法定代表人。二原告的資金用于云某公司在寶清縣品華庭小區(qū)的建設中。2014年7月15日一品華庭小區(qū)7、8號樓投入使用,二原告與云某公司達成退伙協議,約定:張某等人的借款由原告承擔,云某公司提供1200萬元一品華庭房產結清以上借款。合同簽訂后,二原告退出合伙,但云某公司未按約定給付房產,給二原告造成了巨大損失。因云某公司無房產可供給付,且云某公司明確表示不同意給付房產,現請求現金給付欠款。
云某公司、鄂履鵬、劉丹辯稱:三被告與二原告不存在合伙關系,也不欠付王彤、遲某某訴狀中列明的借款。三被告與二原告之間亦不存在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關系。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原告王彤、遲某某為證實其主張?zhí)峤涣艘韵伦C據,1.云某公司2014年7月15日出具的《證明》1份、房款收據9張,欲證明張某等人的借款由原告承擔,被告提供1200萬元一品華庭的房產結清以上借款;被告履行了該證明中的部分內容,支付給原告總計9套住宅,總價款為3324782元。被告質證意見:云某公司出具的證明不具有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該證明中并沒有鄂履鵬、劉丹的簽名,與鄂履鵬、劉丹并無關聯;由于王彤曾是云某公司的副總,遲某某曾是云某公司的財務及銷售經理,公章就在原告處保管,無論該證明是否為原告私自加蓋公章,在未得到云某公司追認的情況下不具有證明效力;該份證明所體現的王彤對外借款數額僅為720萬元,且借款人中多次出現王彤本人的名字,卻寫明云某公司要以“1200萬元的房屋結清以上借款”,證明內容本身漏洞百出明顯缺乏公平對等性。對9張房款收據真實性無異議,對房屋銷售的價格無異議,但是合法性、關聯性有異議,該收據權利歸屬于云某公司,而原告離職后私自竊取公司內部資料并作為證據提供,來源不合法;收據上體現的是云某公司銷售房屋、收取房款的情況,與本案不具有關聯性。因該《證明》由云某公司蓋章、王彤和遲某某簽字,應視為雙方的清算協議,被告未舉示充分的證據證實云某公司公章系原告私自加蓋;被告對房款收據真實性無異議,故本院予以采信。
2.云某公司于2011年8月24日出具的1465萬元收據1張、原告匯款憑證3份(2011年7月16日、27日遲某某分別匯給云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各500萬元,共計1000萬元;2011年8月30日遲某某匯給王*21萬元)和手機拍攝的郵儲銀行轉賬憑單3張,欲證明原告交付給云某公司1021萬元,其余款項系鄂履鵬交付,云某公司和該公司財務人員宋**收到了一品華庭項目轉讓費1465萬元,后期云某公司的股東變更為鄂履鵬、劉丹。被告質證意見:對收據真實性無異議,關聯性有異議,該份證據只能證明云某公司收到轉讓費,是否為股權轉讓無法確定;該證據標注的時間與原告提交證據1出具時間不相吻合,互相矛盾,該份收據不能夠證明原告欲證明的內容;對3份匯款憑證的真實性無異議,關聯性有異議;對手機拍攝的照片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有異議,該份證據并非銀行出具的具有證明效力的書證,不具有真實性,即使是匯給王*和李**,但款項的性質應結合其他證據予以確認,與本案無關。因被告對收據、匯款憑證真實性無異議,手機拍攝的郵儲銀行轉賬憑單與匯款憑證能相互認證,故本院予以采信。
3.借據22份、個人信用報告3份、還款計劃表1份、交易明細1份,欲證明原告從張某、王*、唐某、陳**等人處借款,并約定了利息,被告不履行給付房產的義務,導致原告經濟損失。被告質證意見:對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有異議,該證據系原告?zhèn)€人借款,同時部分借據的形成時間與原告提交的證據1中的債務借款形成時間互相矛盾,與本案無關。因該證據與《證明》中所列債權人基本吻合,故本院予以采信。
4.寶清縣人民法院(2015)清民商初字第207號民事判決書、(2018)黑0523民初1346號調解書各1份,欲證明法院判決二原告給付陳**借款本金898000元及按月利率2分給付利息,該判決已經生效,遲某某償還于**借款利息8萬元,進而說明被告應當賠償原告的損失。被告質證意見:對真實性、合法性沒有異議,關聯性有異議,寶清縣人民法院的判決只能證明原告欠付他人借款應當履行還款義務的事實,與本案三被告無關。因被告對其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且陳**、于**均系《證明》中所列債權人,故本院予以采信。
5.王*、鄂**、小*借款的還款收據3份,該單據上有鄂履鵬的簽字,欲證明云某公司償還王*部分利息,因王*系原告?zhèn)鶛嗳?,說明原被告間是合伙關系;從給付三人利息數額上體現雙方對外借款月息5分是經過鄂履鵬同意的;該證據原件在被告處。被告質證意見:證據1、3體現該借款的時間均是在2011年11月8日以后,不存在提前償還利息的情況,是原告在有鄂履鵬簽字的存根上后填寫的收款人王*以及存根上的內容,且在收款時間上有涂抹情況,該收據存根不具有真實性;2012年4月23日的收據,收款人是鄂履鵬,能證明他人向鄂履鵬交付錢款的事實,不能證明原告欲證明的內容和事實,與本案無關;2011年10月10日收據存根寫明的是還鄂**的利息與原告沒有任何關系,與本案也不相關聯。對于王*的還款收據,因王*系《證明》中所列債權人,被告雖然抗辯其不具有真實性,但未舉示證據加以證明,故本院予以采信;對于鄂**、小*的還款收據與本案無關,故本院不予采信。
6.屠**、常**、賀*、王**購房款收據各1份,欲證明云某公司出售的房屋用現金購買時,在收據上使用財務專用章,不使用公章,而抵頂債務房屋的房款收據系使用公章,而不使用賬務專用章。被告質證意見:對真實性無異議,關聯性有異議,該證據不能證明使用財務專用章和使用公章之間有所區(qū)別。因原告僅舉示了4份現金房款收據,其不能充分證實原告欲證明的內容,故本院不予采信。
7.錄音資料1份(包含2017年11月3日遲某某和云某公司的銷售經理吳**、售樓員李**的錄音資料;2017年12月21日鄂履鵬、呂**、遲某某談話錄音),2017年11月3日錄音欲證明云某公司有多套房產;2017年12月21日錄音欲證明鄂履鵬同意用四套房屋抵頂原告?zhèn)鶛啵趼涅i同意將公司變更給原告,進而說明雙方存在合伙關系,在合伙期間將股權自行變更為鄂履鵬和劉丹;現被告想抵頂給原告的房屋已被寶清縣人民法院查封。被告質證意見:對2017年11月21日錄音的合法性、關聯性、真實性有異議,錄音出現了五個人以上的聲音,無法清晰辨認哪些話是由誰發(fā)出聲音并向哪個對象對話,錄音不夠完整;錄音當中多次出現了嫂子等指向不明的人,錄音中多次出現兩個人以上的聲音混淆在一起,無法聽清和辨識為哪個對象及所述的具體內容;錄音是在鄂履鵬不知情的情況下,在鄂履鵬與他人交談的過程中進行偷錄,證據不合法,且與本案不具有關聯性;對2017年11月3日和2017年11月吳**的錄音證據的真實性和關聯性有異議,雙方之間的對話無法確認是否是事先排演,且與本案無關聯,不應采信。2017年11月21日錄音雖系原告私自錄制,但結合本案其他證據可以證明本案相關事實,亦證明鄂履鵬承認原告向案涉工程投資,故本院予以采信;對其他錄音,因與本案無關聯,故本院不予采信。
8.現金存款單據交接單三份和現金日記賬三份、說明一份、交接單一份,欲證明2012年王彤、遲某某和鄂履鵬均對一品華庭房產開發(fā)項目進行投資,說明原告和鄂履鵬、劉丹是合伙關系;馬**是公司的會計,馬**在交接單上的簽字和現金日記賬上的記載均是真實的;公司的記賬憑證在2013年4月16日均交給了孫**,孫**是云某公司的會計,以上證據綜合證明二原告和鄂履鵬、劉丹之間的合伙關系。被告質證意見:對現金交接單和日記賬憑證、馬**的說明、孫**的交接單真實性、關聯性有異議,馬**所作的說明體現出其受鄂履鵬委托,是從2011年9月份到12月份為云某公司的會計,并沒有說明2012年之后是否為云某公司的會計,結合現金交接單有馬**和遲某某簽字,沒有云某公司財務專用章加以確認,不排除兩人在交接單書寫的內容上與現金日記賬的內容、時間不一致;結合孫**交接單、2012年記賬憑證應當保管在孫**處,而原告此次提供的記賬憑證在原告處保管,相互矛盾,證據來源不合法;結合被告提供的云某公司2012到2013的審計報告以及公司賬戶流水可以確認,云某公司在2012年之后沒有資金注入,審計報告是經第三方作出的,證明效力優(yōu)先于原告提交的本證據。因該證據已經證明原告將云某公司財務單據交付給了云某公司,故本院予以采信。
9.證人張某、周某、唐某、袁某出庭作證,欲證明王彤與鄂履鵬蓋樓,王彤從四人處借款,并且該借款系王彤個人借款的事實。被告質證意見:四名證人僅能證實其與原告簽署過借據。因張某、周某、唐某、袁某均為《證明》中所列債權人,且證言與本案相關聯,故本院予以采信。
10.錄音光盤1張,內容為王彤與李**及遲某某與王*的錄音,陳*、杜**、孫**、何**、于**、張某的視頻資料,欲證明李*收到了案涉工程轉讓款,佳木斯設計院的王*收到了案涉工程設計費,陳**、杜**、孫**、何**、于**、張某的借款由王彤償還。被告質證意見:對李**、王*的錄音真實性有異議,無法確認被錄音者的真實身份,李**的錄音文件中也并沒有提到是誰收到了誰的款項,王*的錄音無法辨析錄音中的內容與三被告之間有關聯,兩份錄音文件中存在著引導性問話,錄音內容不能作為證據使用;孫**的視頻沒有看到其提供身份證,無法辨認其真實身份,張某的視頻在上一次庭審中張某已經作為證人出庭;本次庭審中原告提供的視頻資料與上一次的證人證言不相一致應以上一次庭審內容為準,且孫**、陳**、杜**、于**視頻資料與三被告之間沒有關聯,視頻中提到的借款事實也不是本案的爭議焦點,不能在本案中加以確認,不能作為證據采信,何**的視頻存在著引導性陳述,何**是在他人引導下來進行陳述不能代表其真實意愿,所做出的內容不具有真實性。因李**、王*錄音均證實原告向案涉工程投資的事實,孫**、陳**、杜**、于**、張某、何**均為《證明》中所列債權人,且證實其債權均系原告?zhèn)€人債務,與《證明》中所載明內容相符,故本院予以采信。
11.寶清縣拆遷管理辦公室與云某公司簽訂的協議書,欲證明寶清縣品華庭小區(qū)動遷時法定代表人是李**,進而證明二原告和鄂履鵬、劉丹合伙購買了李**的股權,對一品華庭小區(qū)進行開發(fā)。被告質證意見:對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有異議,因該份證據原告并未提供原件,不具有真實性,該份證據即使存在也應屬于云某公司內部資料,原告提供該份證據來源不合法,該份證據協議書的內容與原告訴請的合伙糾紛并無關聯。因該證據蓋有行政機關出具且加蓋公章,具有真實性,其能證實案涉工程一直在云某公司控制之內,故本院予以采信。
12.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各1份,欲證明云某公司2012年7月13日取得建設用地許可證,2012年7月17日取得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2013年1月30日取得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被告質證意見:證據來源不合法,所要證明的問題與本案無關,但對取得各項許可證的時間無異議。因該證據可以證明案涉工程均由云某公司進行申請與審批,故本院予以采信。
13.建設工程規(guī)劃申請書、土地登記代理委托書、土地證各1份,欲證明填表人和辦理土地手續(xù)的人員為王彤,進而證明王彤為一品華庭小區(qū)項目的合伙人;被告質證意見:證據來源不合法,王彤作為填表人和聯系人,不能代表王彤是云某公司的合伙人,且與本案無關。因該證據系相關部門檔案材料,故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采信。
14.寶清縣房地產管理處出具的房屋情況說明、一品華庭小區(qū)7、8號樓未備案已抵賬入住清單各1份,欲證明一品華庭小區(qū)7、8號樓均已登記或抵賬;被告質證意見:證據來源不合法,與本案無關聯,且未備案已抵賬入住清單是原告自行擬定,不具有真實性。因寶清縣房地產管理處出具的房屋情況說明加蓋了出具單位公章,故本院予以采信;對未備案已抵賬入住房屋清單系原告自行制作,且被告提出異議,故本院不予采信。
15.貸款還款憑證復印件5份,欲證明原告一直償還唐某、陳**的銀行貸款利息,進而證明云某公司簽訂的《證明》內容的真實性,也證明被告沒有及時還款給原告造成了損失。被告質證意見:該證據與本案無關。因該證據與唐某等證言相符,本院予以采信。
被告云某公司、鄂履鵬、劉丹為證實其主張?zhí)峤灰韵伦C據,1.云某公司章程1份,欲證明:云某公司的股東僅為鄂履鵬、劉丹,王彤、遲某某不是云某公司股東,與鄂履鵬、劉丹之間不存在合伙關系;云某公司在2012年12月7日之前的股東為張**、付*,王彤、遲某某訴稱2011年7月與鄂履鵬、劉丹合伙以云某公司名義建設一品華庭小區(qū)一期的事實不能成立;2012年12月7日云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鄂履鵬,原告訴稱2012年12月10日鄂履鵬、劉丹購買的云某公司股權并成為法定代表人時間錯誤,足見原告根本不掌握公司內部的實際情況,不是合伙人。原告質證意見:對真實性無異議,關聯性有異議,企業(yè)章程僅是登記在工商管理機關對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能證明原告和鄂履鵬、劉丹不存在合伙關系;也正是因為被告私自將股權變更在鄂履鵬和劉丹名下,才導致雙方散伙并簽訂了形式為《證明》,實際為散伙的協議。本院對該證據真實性予以采信,對證明目的不予采信。
2.云某公司2012-2014年度審計報告各1份、云某公司銀行賬目交易流水,欲證明原告不是云某公司股東,與鄂履鵬、劉丹之間不存在合伙關系;在資產負債表中未體現云某公司對外有借款,實收資本也僅為鄂履鵬、劉丹繳付的2000萬元,并無其他實收資本,王彤、遲某某與云某公司之間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在鄂履鵬、劉丹接手公司以后,公司沒有對外借款。原告質證意見:對于審計報告,2011年購買李**為法定代表人的云某公司一品華庭小區(qū)A、B兩塊地的開發(fā)手續(xù),歷經一年多才變更到鄂履鵬名下,具體變更時間沒通知我方,該證據不能證明股權轉讓款是鄂履鵬和劉丹所出具,實際上該股權轉讓款,二原告支付了1021萬元,雙方之間的爭議源于被告出具的《證明》(原告證據1),在該《證明》沒有撤銷的情況下,應當認定為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的成立,其他質證意見同對云某公司章程的質證意見;對于云某公司銀行賬目交易流水,對真實性無異議,關聯性有異議,該證據只能證明該公司的銀行賬目流水,不能證明其他內容,更不能證明云某公司沒有對外借款。因該證據與本案無關聯,本院不予采信。
3.證人許某出庭,欲證明云某公司的決策人是鄂履鵬,2012年左右云某公司公章一直在王彤、遲某某手中保管等內容。原告質證意見:對該證人證言有異議,證人不能客觀、完整的證明所要證明的內容,涉及到具體的事情時間、地點、人物和過程,均不能說清楚,不符合證人出庭證實的一般要件,特別是在原告和法庭發(fā)問后對證明的內容前后矛盾,根據證人的當庭表現,原告認為證人所證明的內容是虛假的。因許某與云某公司存在勞務承包關系,其證言證明效力較低,故本院不予采信。
4.2012年12月19日雙鴨山日報第三頁所刊登的聲明,欲證明云某公司股權轉讓給鄂履鵬、劉丹以及法定代表人變更等事宜已向社會公示,不存在原告在第一次開庭時所訴稱的并不知道鄂履鵬、劉丹私下將公司股權劃歸到鄂履鵬、劉丹名下所有。原告質證意見:對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和證明目的均有異議,該證據僅證明了云某公司就股權變更進行登報聲明,并不能證明二原告在股權變更時知曉,事實上進行股權變更時是鄂履鵬、劉丹私自進行的,在變更之后的一段時間里,二原告知道后才達成了2014年散伙協議。因該證據與云某公司工商檔案相印證,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王彤、遲某某系夫妻關系;鄂履鵬、劉丹系夫妻關系。云某公司于2010年12月20日,經寶清縣人民政府批準,以出讓方式取得寶清縣品華庭小區(qū)建設用地使用權,2011年9月21日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書》,2012年7月13日取得《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2012年7月17日取得《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2013年1月30日取得《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2010年3月23日至2012年7月2日期間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李**;2012年7月2日云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張**,2012年7月26日股東由李*、付*變更為張**、付*;在2012年12月7日云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鄂履鵬,其股東由張**、付*變更為鄂履鵬、劉丹。2011年7月16日、27日,王彤、遲某某以自有資金及對外借款,共匯給云某公司當時法定代表人李**1000萬元,鄂履鵬亦支付部分款項,用于開發(fā)案涉工程寶清縣品華庭小區(qū)一期項目,2011年8月24日云某公司出具了1465萬元“一品華庭轉讓費”收據。2011年8月30日遲某某匯給佳木斯設計院王*21萬元,用以支付案涉工程的設計費用。2011年8月王彤任云某公司副總經理、遲某某任云某公司財務人員,同年年末開始案涉工程開發(fā)建設,現已投入使用。2014年7月15日云某公司與王彤、遲某某簽訂《證明》,載明該《證明》中所列借款由乙方王彤、遲某某承擔,與甲方云某公司無任何關系,云某公司提供壹千貳百萬一品華庭房產結清以上借款。該《證明》中所列舉的債權人通過出庭作證、影像資料等方式,證實《證明》中的借款系王彤、遲某某個人所負債務,與云某公司無關。2014年1月5日至2016年6月8日期間,云某公司按《證明》約定的內容向王彤、遲某某提供了價值3324782元的房產,其余房產未按約履行。本院要求鄂履鵬本人到庭,就案件有關事實接受詢問,但鄂履鵬拒不出庭,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本院對主張的事實不予認定。
本院認為,本案中雖然王彤、遲某某與云某公司未就開發(fā)寶清一品華庭小區(qū)一期項目簽訂書面的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但王彤、遲某某于2011年7月16日、27日分別匯給云某公司當時法定代表人李**各500萬元,用于開發(fā)案涉工程項目;2011年8月30日遲某某匯給佳木斯設計院王*21萬元,用以支付案涉工程的設計費用;2011年8月王彤任云某公司副總經理、遲某某任云某公司財務人員,參與案涉工程的開發(fā)建設;2014年7月15日云某公司與王彤、遲某某簽署的《證明》,云某公司用1200萬元案涉工程房產結算王彤、遲某某向他人的借款,以上行為均證明王彤、遲某某向云某公司注入資金,用于開發(fā)案涉工程,故應認定原告與云某公司形成事實上的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法律關系。
關于2014年7月15日云某公司與王彤、遲某某所簽訂《證明》的認定問題。該《證明》加蓋了云某公司的公章,云某公司雖辯稱該《證明》是遲某某利用工作便利制作的,但其未提供充足證據加以證明,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該《證明》表明云某公司對王彤、遲某某從他人處借款,并投入到案涉工程開發(fā)的事實予以認可,并同意用1200萬元案涉工程房產結算所有借款,同時結合2011年8月24日云某公司出具了1465萬元收據,該《證明》應視為云某公司與王彤、遲某某就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事宜達成了清算協議。
關于清算后的投資款給付的問題。在云某公司與王彤、遲某某簽訂《證明》前后,云某公司已給付王彤、遲某某價值3324782元的房產,其余價值8675218元房產未履行,云某公司應繼續(xù)履行《證明》中約定的義務。因王彤、遲某某主張云某公司無法履行《證明》中約定的給付房產的義務,且云某公司亦未提交證據用以證明其具有履行《證明》中約定給付房屋的能力,故王彤、遲某某主張云某公司給付8675218元(12000000元-3324782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因案涉工程一直在云某公司掌控之下,且鄂履鵬、劉丹本人未在《證明》上簽字,并否認與王彤、遲某某存在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關系;王彤、遲某某未能舉示其與鄂履鵬、劉丹簽訂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的證據,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其要求鄂履鵬、劉丹承擔給付責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原告主張經濟損失的問題。王彤、遲某某主張云某公司賠償損失7807696.20元(從2014年7月15日至2018年4月15日,以8675218為基數按月息2分計算)的訴訟請求,因2014年7月15日云某公司與王彤、遲某某簽署的《證明》,未約定給付房產的期限和逾期利息及經濟損失,故本院不予支持;王彤、遲某某主張云某公司給付以8675218為基數,從2018年4月16日按月息2分計算至欠款付清止的訴訟請求,因雙方簽訂的《證明》未作出明確約定,且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該債務系一般金錢義務,并非民間借貸,故王彤、遲某某主張按年利率24%計算損失,沒有充分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因云某公司未按《證明》約定履行義務,故王彤、遲某某主張的損失,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自起訴之日(2017年12月1日)起計算至給付之日止。
綜上所述,王彤、遲某某的部分訴訟請求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雙鴨山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王彤、遲某某8675218元;
二、雙鴨山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王彤、遲某某以8675218元為基數,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自2017年12月1日起至給付完畢止的損失;
三、駁回王彤、遲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財產保全費5000元,由雙鴨山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案件受理費120697元,由雙鴨山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64702元;王彤、遲某某負擔5599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王玉娟
審判員 朱世濤
審判員 段余昆
書記員: 張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