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哈爾濱市新竹紙箱包裝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住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委托代理人張健,黑龍江益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明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固定職業(yè),系孫某某之子。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哈爾濱市新竹紙箱包裝有限公司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原告王某某申請將被告哈爾濱市新竹紙箱包裝有限公司變更為孫某某,本院變更被告后,依法由審判員楊玉凈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候德煜、婁忠杰、被告孫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張健、孫明宗、證人任某甲、任某乙、王某某、宋某甲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訴稱,2014年4月24日,原告經人介紹為被告搬運一臺印刷設備,約定報酬為700元。在搬運過程中,因地面有一定的坡度,導致設備脫離倒運小車,壓在撬棍上,撬棍將其左足砸傷。當日到哈爾濱市骨傷科醫(yī)院住院治療,診斷結論為:左足壓砸傷,多發(fā)開放性骨折,第一、二、三腳趾壞死。因事后與被告就賠償事宜協(xié)商無果,故訴至法院。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孫某某賠償醫(yī)療費31535.04元,誤工費17630.4元、護理費15287.40元、交通費128元、住院伙食補助費9500元、營養(yǎng)費9500元、殘疾賠償金76388元、子女撫養(yǎng)費11329.60元、父母撫養(yǎng)費37765.34元、精神撫慰金10000元、鑒定費3200元、鑒定檢查費110元,共計222373.78元。另原告因傷致骨質疏松,保留該部分訴權。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的成立,在舉證期內向本院提交并當庭出示了以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原告身份證、暫住證、社區(qū)證明、私營企業(yè)查詢單,證實原、被告主體資格,及應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對原告予以賠償。
證據(jù)二、門診醫(yī)療手冊、住院診斷書、醫(yī)療費票據(jù)、住院病例(含處方明細)、護理人員身份證及工資證明、證明兩份、原告父母身份證(含戶口)、原告弟弟的戶口、原告及原告妻子、兒子的戶口,證實王某某受傷后在哈爾濱市骨傷科醫(yī)院住院95天,及診斷治療情況、醫(yī)療費用支出情況、誤工損失情況、護理人數(shù)及護理費情況、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情況。
證據(jù)三、通話記錄復印件、證人王某某、任某甲、任某乙證言,證實原、被告聯(lián)系搬運設備的經過,及原告王某某受傷住院的經過。
證據(jù)四、交通費票據(jù),證實交通費的支出情況。
證據(jù)五、司法鑒定書一份,X線檢查報告單一份,醫(yī)療門診票據(jù)一份,鑒定費票據(jù)一份,證實原告?zhèn)麣埖燃?、醫(yī)療終結時間、護理人數(shù),以及原告因傷導致骨質疏松,其保留對此的訴權。
被告孫某某辯稱,其并未雇傭原告搬運設備,而是雇傭案外人(亦系本案證人)任某甲,任某甲因故將該工作介紹給原告,原告自帶設備到場工作。原告之傷并非地面坡度導致設備下滑所致,而是原告用撬棍撬拖設備時,因其個人重大過失致使撬棍將其砸傷。原告在這起事故中負有全部過錯,被告沒有過錯,依法不應承擔責任,但可以給付原告人民幣30000元。
被告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審理中,根據(jù)原告的申請,證人任某甲、任某乙、王某某到庭作證,并接受了原、被告的發(fā)問。
證人任某甲證實,其與被告不認識。事發(fā)前七、八天,被告電話與其溝通搬運設備,其查看搬運現(xiàn)場后與被告商定搬運費700元。設備到場后,因其另有它事,便詢問原告是否愿意接受此項工作,原告表示愿意接受。任某甲認為,以其個人水平,搬運這種設備用撬杠、滾杠即可。
證人任某乙證實,事發(fā)當日,其接到原告讓其干活的電話后,即開車到原告處拉取運載設備的倒運小車、撬杠、滾杠等工具。搬運過程中,設備從小車上滑脫落地,壓在撬杠上,撬杠將原告腳部砸傷。事發(fā)后,其將原告送往醫(yī)院處置完畢,返回現(xiàn)場,自己用導鏈將設備運到目的地。任某乙認為,兩個人搬運這種設備可以用撬杠,一個人只能用導鏈,而且,無論用撬杠還是導鏈,均存在危險。
證人王某某證實,事發(fā)后原告電話告知其受傷一事,其趕到新發(fā)鎮(zhèn)醫(yī)院,與任某乙一道將原告送往哈爾濱市骨傷科醫(yī)院。
審理中,根據(jù)被告的申請,證人宋某甲到庭作證,并接受了原、被告的發(fā)問。
證人宋某甲證實,其系設備生產廠家的調試工人,該設備重約5噸左右。事發(fā)時有兩人為被告搬運設備,傷者之傷系撬棍砸壓所致。傷后,另一搬運人將傷者送往醫(yī)院后,回到現(xiàn)場用導鏈將設備運到目的地。
根據(jù)原、被告的當庭陳述和辯解,以及對證人任某甲、任某乙、王某某、宋某乙證言的分析與認定,本院確認如下原、被告形成勞務關系以及原告受損的事實:
2014年4月18日前后,被告通過他人介紹,給證人任某甲打電話商量搬運設備一事,任某甲到達搬運設備現(xiàn)場查看后,答應為被告搬運設備,并商定搬運費700元。4月24日設備到場后,因任某甲另有它事,便電話詢問原告是否愿意接受該勞務,原告表示接受后,與證人任某乙一同自行攜帶倒運小車、撬杠、滾杠等設備到場工作。搬運設備過程中,重約5噸的設備自小車上滑脫落地,壓在撬杠上,致使撬杠倒地,將原告左足砸傷。傷后,原告到哈爾濱市骨傷科醫(yī)院住院治療95天,支付醫(yī)療費31535.04元。
審理中,根據(jù)原告申請,本院委托黑龍江省森工總醫(yī)院司法鑒定所對原告進行了司法醫(yī)學鑒定,鑒定結論為:(1)被鑒定人王某某左足外傷開放性骨折術后,評定九級傷殘;(2)醫(yī)療終結時間為傷后4個月;(3)傷后住院期間1人護理;(4)加強左足各趾關節(jié)功能練習,無需住院治療。
本院認為,雖然被告起初系與任某甲訂立了個人勞務合同,但該勞務合同并未實際履行。原告接受該勞務后,到達勞務現(xiàn)場進行勞務工作,被告并未表示反對,因此,原告及案外人任某乙與被告形成了事實上的個人勞務關系。因原告方系自行攜帶工具進行勞務,且該勞務是一種專業(yè)性工作,存在著一定的經驗和技巧,故原告方對設備的使用和搬運方法具有完全的自主權,被告無權、也無從干涉。同時,對于搬運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原告方應當知道并應當采取防護或避免措施,而被告無法知悉危險的存在,也無從采取防護或避免措施。因此,原告在勞務過程中造成的自身損害,系原告未采取適當有效的防護或避免措施所致,原告應自行承擔責任,被告無責。雖然被告無責,但因被告系該勞務活動的受益人,且同意補償原告人民幣30000元,此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規(guī)定,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按30000元予以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孫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王某某經濟補償款人民幣30000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訴訟費5615元(案件受理費2415元、鑒定費3200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
如果被告孫某某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二份,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玉凈
書記員: 趙曉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