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
張某某
王某某
劉某英
石廣濤(天津津孚律師事務所)
龔建榮(天津津孚律師事務所)
原告王某某。
原告張某某。
委托代理人王某某。
系原告張某某丈夫。
被告劉某英。
委托代理人石廣濤,天津津孚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龔建榮,天津津孚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張某某與被告劉某英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6月15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李百軍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王某某、原告張某某委托代理人王某某、被告劉某英及其委托代理人石廣濤、龔建榮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張某某訴稱,我二人系夫妻關系。
2004年4月我二人共同出資在香河縣劉宋鎮(zhèn)劉慶莊村建造了房屋,2004年5月20日取得該房屋的集體土地使用證,我二人一直居住至今。
我二人有三個子女,建造涉案房屋時長子王海橋31歲、次子王海賓23歲、女兒王秀清27歲左右。
建造涉案房屋時王海賓沒有出資出力。
2013年5月被告與我二人之子王海賓結婚,與我二人共同居住在該房屋中。
2015年王海賓去世,后被告與我二人爭吵不斷,2016年6月13日被告將原告王某某關在門外,阻止其居住,現(xiàn)雙方無法共同在一起生活。
我二人認為,被告不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和居住權,為了維護我二人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搬離房屋,訴訟費由被告負擔。
被告劉某英辯稱,我不同意二原告的訴訟請求,1、我是二原告的兒媳,2013年5月與二原告之子王海賓結婚,2014年生一女王蕊,戶籍落戶在香河縣××村,我婚后和女兒一直居住在該房屋中,沒有其他住處;2、二原告有三個子女,二子一女,我與王海賓結婚后,二原告一直在兩個兒子處輪流居住,王海賓去世后因為二原告侵占我母女二人賠償款,我母女二人起訴二原告,此后原告強行搬入劉慶莊村322號,該房雖登記在原告名下,但建房時王海賓已經(jīng)24周歲,與二原告共同生活,其已經(jīng)有勞動能力參加了工作,建房出了資也出了力,涉案房屋應為原告夫妻與王海賓的家庭共同財產(chǎn),不是二原告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王海賓去世后,我對該房部分份額享有繼承權,故我在該房享有居住的權利。
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私人對其合法的房屋享有所有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破壞,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本案中,二原告主張涉案房屋為其二人出資建造,系二人夫妻共同財產(chǎn),提交了集體土地使用證一份,對此被告不予認可,認為房屋產(chǎn)權只能寫一個人的名字,雖然涉案房屋是二原告與王海賓的共同財產(chǎn),但因原告王某某是戶主,所以登記在王某某名下。
本院認為,被告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jù)證實建造涉案房屋時王海賓出資出力、該房屋系二原告與王海賓的共同財產(chǎn),且結合涉案房屋建造于2004年,當時二原告有三個子女,集體土地使用證登記在原告王某某名下,因此應確認涉案房屋為二原告所有,故本院對被告的主張不予采信。
在王海賓去世后,被告曾報警稱其公公要強奸她,因此原、被告之間存在的矛盾不適宜雙方在一起居住生活,故對二原告主張被告搬離涉案房屋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 ?、第六十四條 ?、第六十六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某英于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nèi)搬離并騰空位于香河縣劉宋鎮(zhèn)劉慶莊村東鄰張德海、西鄰王海利的房屋(集體土地使用證證號為香集用(2004)第06097號,土地使用權人為王某某)。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50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私人對其合法的房屋享有所有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破壞,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本案中,二原告主張涉案房屋為其二人出資建造,系二人夫妻共同財產(chǎn),提交了集體土地使用證一份,對此被告不予認可,認為房屋產(chǎn)權只能寫一個人的名字,雖然涉案房屋是二原告與王海賓的共同財產(chǎn),但因原告王某某是戶主,所以登記在王某某名下。
本院認為,被告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jù)證實建造涉案房屋時王海賓出資出力、該房屋系二原告與王海賓的共同財產(chǎn),且結合涉案房屋建造于2004年,當時二原告有三個子女,集體土地使用證登記在原告王某某名下,因此應確認涉案房屋為二原告所有,故本院對被告的主張不予采信。
在王海賓去世后,被告曾報警稱其公公要強奸她,因此原、被告之間存在的矛盾不適宜雙方在一起居住生活,故對二原告主張被告搬離涉案房屋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 ?、第六十四條 ?、第六十六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某英于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nèi)搬離并騰空位于香河縣劉宋鎮(zhèn)劉慶莊村東鄰張德海、西鄰王海利的房屋(集體土地使用證證號為香集用(2004)第06097號,土地使用權人為王某某)。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50元,由被告負擔。
審判長:李百軍
書記員:楊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