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嵩山,耐火廠退休職工。
被告劉某某,無業(yè)。
委托代理人劉洋、馮海洋,河北昊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嵩山與被告劉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畢海波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嵩山、被告劉某某委托代理人劉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1年7月,被告與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簽訂《委托代理合同》,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律師指派原告作為被告與王建富共有權糾紛一案的代理人,被告交納代理費20000元。該案以王建富撤訴結案。后王建富就共有權糾紛再次起訴被告,2012年7月10日,被告又與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簽訂《委托代理合同》,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指派原告作為被告代理人,約定代理費為10000元,被告未交納。后劉某某提起上訴,2012年8月23日,被告與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簽訂《委托代理合同》,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指派原告作為被告代理人進行二審訴訟,約定二審期間代理費為10000元,被告未交納。
原告稱,被告未交納一、二審代理費20000元,至2012年11月25日,因律師事務所結賬,被告沒有錢交,讓我借給他2萬元,被告說房子賣了再給我錢。被告向我出具《借條》一份。
原告提交:
證據(jù)一、《借條》原件一份,內(nèi)容為:“劉某某借王嵩山人民幣2萬元,2012年11月25日,王建忠”。證明欠款金額及借貸關系;被告對《借條》真實性無異議,認為借貸關系不成立。
證據(jù)二、2012年7月10日、2012年8月23日的兩份《委托代理合同》原件各一份,證明為被告進行了一、二審的代理訴訟。被告認為,未與律師所簽訂過兩份代理合同,被告手里沒有這兩份代理合同,被告已經(jīng)全額交納了訴訟代理費2萬元。
被告稱,在2012年11月25日被告出具了借條,但原告并沒有實際借給被告2萬元。當時是在二審訴訟期間,原告承諾被告案件一定能勝訴,加之被告年歲已高,原告故意誘導,所以才簽下借條。實際上原告并沒有按借條履行實際的借款義務,也未代替被告向原告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交納2萬元的代理費,借貸關系不成立。即便這兩份代理合同上的簽字為被告本人,除了委托代理合同之外,律師事務所也必須開具稅務局的發(fā)票來證明委托代理關系完全成立。如按原告自己所述,原告已經(jīng)向被告借款2萬元并向律師事務所交納,那么原告必須應當出具一共4萬元的票據(jù)存根方能證明其主張事實成立,否則借貸事實不存在。
被告提交:
證據(jù)一、2011年海民初字第4383號《民事判決書》復印件一份及2012年秦民終字第1065號《民事判決書》復印件一份。證明在判決書上寫明2011年9月21日是原告申請撤訴。但被告已經(jīng)向原告律師事務所交納了2萬元代理費,在王建富再次起訴時,本案原告代理被告進行了一、二審訴訟程序。因被告已經(jīng)交納了2萬元的代理費用,所以被告不欠原告任何代理費。后邊的兩個合同以及所謂的借條均是在承諾案件勝訴之后給付的。原告對兩份判決書無異議。認為,在第一次起訴的時候,因王建富未到庭,法院說另定時間開庭,我們不接受,后來沒過多久,原告又起訴了。原告再次訴訟違法,不符合最高院的相關解釋。屬于一個案件事實立案兩次。第二次訴訟,結果是強行判決。我沒保證過打贏官司。
我院依職權調(diào)取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出具的2011年12月28日收取劉某某代理費10000元的《收據(jù)》復印件一份、2012年8月23日收取劉某某上訴代理費10000元的《收據(jù)》復印件一份,被告對《收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lián)性有異議,認為與原告陳述的事實不符,原告所述是在2012年11月25日因律師事務所結賬產(chǎn)生的借款,但是收據(jù)時間是在2011年12月28日和2012年8月23日交納的代理費,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借貸關系。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相關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借款合同,自原告為被告向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交納20000元代理費時,借款合同生效。根據(jù)被告向原告出具的《借條》,以及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收取20000元代理費的二份《收據(jù)》,能夠證實原、被告之間的借款合同已生效。被告關于不存在借款事實,原告從未借給被告兩萬元錢的辯解不能成立。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20000元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某某向原告王嵩山償還借款2000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履行完畢。
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上述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由被告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畢海波
書記員:尚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