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寶某。
委托代理人耿萬海,河北正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原開灤唐山礦工人。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唐山市路南區(qū)新華東道70號。
法定代表人張文學,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巍,唐山社區(qū)服務中心經管部副部長。
委托代理人張繼敏,唐山社區(qū)服務中心干部。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田春生,無業(yè)。
李忠林于2002年12月13日將王某某、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田春生起訴至法院,要求確認12883號公房買賣契約及購房證書無效,恢復0132號購房證書的效力,宣告被告王某某與第三人田春生房屋買賣契約無效,判令被告返還原告被侵占的房屋并賠償損失,訴訟費由被告承擔。唐山市路南區(qū)人民法院于2003年4月16日作出(2003)南民初字第151號民事判決,判決:“一、被告王某某返還第三人田春生購房款130000元,付款之日第三人田春生在路南區(qū)燕承樓1樓2門6室中搬出,判決生效后三日履行完畢。二、被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退給被告王某某購房款7279元,判決生效后三日被履行完畢。三、座落于路南區(qū)燕承樓1樓2門6室的住房歸原告李忠林所有。四、其他之訴不予支持?!薄M跄衬?、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田春生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3年8月11日作出(2003)唐民終字第244號民事判決,判決:“一、維持唐山市路南區(qū)人民法院(2003)南民初字第151號民事判決;二、由被上訴人李忠林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返還上訴人王某某出資款18920元?!碧锎荷环鲜鲆弧⒍徟袥Q,向本院提出再審申請,本院于2011年3月11日作出(2011)唐民再字第86號民事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fā)回唐山市路南區(qū)人民法院重審。唐山市路南區(qū)人民法院于2013年7月8日作出(2012)南民再字第7號民事判決。王寶某不服該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F(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重審查明,2000年1月6日,李忠林與原審被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單位開灤唐山礦業(yè)公司簽訂了公房買賣契約,以18920元的價格購得座落于唐山市路南區(qū)燕承樓1樓2門6室住房,并取得開灤房屋改革辦公室頒發(fā)的購房證書0132號。2002年5月20日,原審被告王某某到原審被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房管部門辦理該房產的退房手續(xù),后又與原審被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單位開灤唐山礦業(yè)公司簽訂了公房買賣契約,以26199元的價格購得該涉案房產,并取得開灤房屋改革辦公室頒發(fā)的購房證書12883號。2002年9月19日原審被告王某某通過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商品房中介服務所介紹,與原審第三人田春生簽訂了房地產買賣契約,以135000元的價格將涉案房產賣給原審第三人田春生,田春生于2002年9月19日、2002年10月5日共計交付房款130000元后入住,但未辦理涉案房產產權變更手續(xù)。另查明,1981年5月5日,李忠林收養(yǎng)王寶某為養(yǎng)女,并在唐山市公證處進行了公證。李忠林于2001年9月6日立下(2001)南證字民字第283號公證遺囑:“將屬于自己的座落在唐山市路南區(qū)二十六號小區(qū)燕承樓一樓二門六號的房產待我去世后由王某某繼承”。2002年9月28日李忠林在唐山市路南區(qū)公證處聲明撤銷(2001)南證字民字第283號遺囑,并重新立下公證遺囑,即(2002)唐南證民字914號“現(xiàn)在我準備與王某某訴訟,如果通過訴訟,法院判決上述房產歸我是所有權人,待我去世后,該房由我的養(yǎng)女王寶某一人繼承”。
一審法院認為,涉案房產系原審被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單位開灤礦務局自管自建的公有住房,開灤唐山礦業(yè)公司依據(jù)《開灤礦務局自管公有住房出售辦法》的規(guī)定,向職工出售公房并發(fā)放購房證書,政策性強且具有企業(yè)福利性質,系一種準行政行為,原審原告王寶某請求確認12883號公房買賣契約及購房證書無效,恢復0132號購房證書的效力,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原審被告王某某與原審第三人田春生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契約,系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的效力應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予以認定。因原審原告王寶某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原審被告王某某與原審第三人田春生簽訂房地產買賣契約存在惡意串通的情形,故原審原告王寶某請求法院宣告王某某和田春生房地產買賣契約無效,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原審被告王某某持自己名下的購房證書以市場價格將涉案房產出售與原審第三人田春生,原審第三人田春生交付房款后,原審被告王某某將涉案房產交付原審第三人田春生居住使用直至涉案房產拆遷,雙方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契約已經實際履行且合同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的情形,故原審第三人田春生主張原審被告王某某與其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契約合法有效,本院予以采納。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遂判決:原審被告王某某與原審第三人田春生房地產買賣契約有效。案件受理費6383元,由原審被告王某某負擔3191.5元,原審第三人田春生負擔3191.5元。
二審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除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外,二審審理還查明:李忠林與李忠玉系義兄妹關系,李忠玉系王某某、王寶某母親,李忠林與王某某系義舅甥關系。王某某原為開灤唐山礦職工。李忠林與李忠玉均非開灤職工。李忠林系原唐山市搬運公司退休職工。李忠玉丈夫生前系開灤職工,李忠玉系家屬無工作。1981年6月,李忠玉做為承租人承租了本案爭議房屋唐山市路南區(qū)燕承樓1樓2門6室,同居人口有李忠林、王寶蓮、王寶某、邱起。同一時期王某某作為承租人承租了唐山市路南區(qū)燕承樓1樓1門11室,同居人口有其妻子張月榮兒子王塑。1991年,王某某與張月榮離婚,將唐山市路南區(qū)燕承樓1樓1門11室分給張月榮,其搬到了本案爭議房屋居住。1993年12月李忠玉去世。1998年本案爭議房屋的承租人變更為王某某,住宅卡片上登記的在冊人員有李忠林、趙緒紅、王龍。2000年1月3日,王某某以李忠林的名義申請購買本案爭議房產,并在《購買公房申請登記表》中將二人關系寫為父子。單位審核意見為用李忠林工齡買房。在《購買公有住房職工職務工齡核準書》中載明“購房人李忠林,配偶李忠玉”,核準意見為“②可享受優(yōu)惠的工齡37.5年”。2000年1月6日,王某某以李忠林的名義與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0132號《公房買賣契約》,并由王某某出資付清18920元購房款。即申請購房、簽訂《公房買賣契約》、支付房款均由王某某辦理,李忠林并未參與。2001年9月6日,李忠林在唐山市路南區(qū)公證處立下遺囑:“一、我于2000年初買下座落在路南26號小區(qū)燕承樓1-2-6號房屋產權……購房資金是由我的養(yǎng)子王某某出資交納的……二、……我的生活一直由養(yǎng)子王某某照顧,為了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待我去世后,上述房產由我的養(yǎng)子王某某一人繼承,任何人無權干涉”。2002年5月20日,王某某用其與妻子趙緒紅的工齡共29年享受優(yōu)惠后,與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唐山礦就本案爭議房屋重新簽訂了《房屋買賣契約》,并付清了26199元房款。2002年9月22日左右,李忠林自本案爭議房屋搬至由王某某承租的唐山市路南區(qū)立新東樓304-5-11。另查明,李忠林于2004年6月12日死亡。2010年11月15日,田春生與唐山市路南區(qū)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唐山市燕承樓區(qū)域改造住宅用房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田春生亦實際領取了該安置協(xié)議書里載明的補償款項。
本院認為,2002年9月19日,在開灤有限責任公司商品房中介服務所,被上訴人王某某向被上訴人田春生出示了其與被上訴人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唐山市路南區(qū)燕承樓1樓2門6室簽訂的《房屋買賣契約》、購房證書及有李忠林捺手印的聲明,田春生因此與王某某簽訂了《房地產買賣契約》,以13萬的價格購買了該房產,并隨后實際居住至2010年11月該房產被拆遷。即田春生作為買受人已盡到了謹慎的審查義務,支付了合理對價,并實際占有了標的物。而上訴人王寶某未能舉證證明田春生與王某某存在惡意串通損害其權益的行為,故其要求確認田春生與王某某所簽《房地產買賣契約》無效沒有依據(jù),要求三被上訴人返還其房產亦無依據(jù),本院均不予支持。上訴人稱一審判決該《房地產買賣契約》有效超出了其訴訟請求,經查屬實,對此本院予以糾正。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唐山市路南區(qū)人民法院(2012)南民再字第7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上訴人王寶某的訴訟請求。
二審案件受理費6383元,由上訴人王寶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苗會新 代理審判員 高賀莉 代理審判員 王國聚
書記員:趙亞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