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遼寧省大連市。
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遼寧省大連市。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龔兵安,湖北荊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王某某與被告張某某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5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王某某、被告張某某之訴訟代理人龔兵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賠償兩原告經濟損失17,874.45元(人民幣,幣種下同,已扣除被告已賠償原告3,600元);2.要求被告賠償原告王某某筆記20,000元;3.要求被告賠償原告王某某精神損害撫慰金3,50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王某某系王某某父親。2018年8月16日,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交納一個月租金2,900元、押金2,800元,合同期限一年,后房租交至2018年8月。原告王某某于2018年9月10日至法國出差。原告王某某2018年9月20日到上海,住在王某某租住的該房屋內。2018年9月21日,原告王某某發(fā)現其女兒租住房屋的房門打不開,且邊上有兩原告的部分物品。原告王某某就至被告處理論,被告表示其系房東,因王某某沒有交房租,所以其有權扔東西,后原告王某某報警。第二天,王某某回國,派出所民警就被告賠償問題與兩原告協商,后協商未果。關于原告王某某丟失的10,000元現金,現警方已立案。對于財物損失,警方要求由雙方至法院解決。2018年10月22日,被告為了讓兩原告盡快搬出,給了原告王某某3,600元,非本案所涉財物損失。另外,原告王某某在法國留學期間記錄的筆記本也丟失了。故兩原告訴至法院,提出如上訴請。
被告張某某辯稱,其不同意兩原告的訴訟請求,該案件產生的主要原因系兩原告不講誠信,拖欠房租引起。被告與兩原告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已由派出所民警調解并簽訂協議書,協議書上載明賠償的3,600元即對扔掉生活物品的賠償,協議內容中還包含兩原告在未支付租金的情況下居住到2018年10月21日,且按照雙方租賃合同約定押金2,800元系不退還的,但被告也退還了。原告王某某雖未在協議上簽名,但原告王某某系知道協議內容的。按照協議內容,兩原告收到3,600元之后就于2018年10月22日搬離了被告出租的房屋,應視為原告王某某對協議的認可,兩原告系住在承租房屋內,且系父女,被告當時相信原告王某某有權代表原告王某某才簽署協議。兩原告無證據證明兩原告所列舉的財產損失系存在的,且系兩原告所有。兩原告亦無足夠的證據證明兩原告所列舉的財產損失系被告損害的。被告現保留向兩原告追討租金及要求兩原告返還押金的訴訟權力。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F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兩原告系父女關系。2018年8月15日,兩原告至被告處租賃房屋,當天,原告王某某作為乙方與被告張某某作為甲方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約定被告將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恒南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恒南路房屋)出租給原告王某某,合同約定租賃期間1年,自2018年8月16日起至2019年8月15日,租金每月2,900元、保證金2,800元,補充條款規(guī)定首付一個月房租,下月二月一付等。合同簽訂后,原告方交納了一個月的房租、保證金,被告將恒南路房屋交付原告方使用。2018年9月21日,因原告方未繼續(xù)交納房租,被告張某某未經兩原告許可進入恒南路房屋,將兩原告的部分生活物品扔出房屋。后原告王某某報警,之后,兩原告與被告就上述租房及財物損失糾紛調解了幾次,兩原告一同出席過一次調解,其余每次都系原告王某某代表兩原告調解。2018年10月22日,在民警葉警官的主持下,雙方就租賃及財物損失糾紛事宜又進行了調解,被告張某某,原告王某某出席調解,王某某調解時表示其可代表王某某。當天被告張某某作為甲方,原告王某某作為乙方簽訂了一份協議書,協議書載明:“乙方和其女兒王某某一起住在一起,簽訂租房合同是王某某簽的字,同時,乙方表示能代表其女兒簽署協議。2018年9月21日,甲乙雙方因租房問題發(fā)生糾紛,甲方將乙方房內的部分生活用品扔掉,同時乙方指正甲方將其屋內的一萬元現金盜走(一萬元現金乙方已報案,派出所正在偵辦中)?,F甲乙雙方經過協商,就租房問題及扔掉的生活用品達成如下協議:1、發(fā)生糾紛的恒南路XXX號XXX室,乙方免費居住至2018年10月21日;2、之前簽訂租房合同時的押金2,800元人民幣,甲方退還給乙方;3、另外甲方賠償之前扔掉的乙方屋內生活用品3,600元人民幣。雙方均同意以上調解結果,一次了斷,今后無涉,后如果有任何不滿意,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張某某在協議書甲方落款處簽名,原告王某某在乙方落款處簽名,并注明王某某代王某某。當天,上述協議簽訂后,被告已按上述協議支付了被告王某某協議載明的款項。兩原告亦搬離了恒南路房屋。
庭審中,原告王某某表示2018年10月22日雙方協商時,原告王某某知曉其去協商,因原告王某某國外回來需倒時差,所以未參與協商過程。協商當日,原告王某某表示當天確實說過其可以代表王某某簽字。
本院認為,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本案中,原告王某某代表王某某就被告扔掉兩原告部分生活用品及租賃事宜與被告進行了協商,并簽訂了協議書,雖原告王某某抗辯原告王某某無權代表其簽字,但從協議書簽訂時的情況來看,該協議書簽訂系在民警的主持下簽訂,原告王某某明確向被告及民警表示其可代表王某某,考慮兩原告系父女關系,雙方在整個糾紛協商過程中有時亦由原告王某某代表其與王某某二人協商,且簽訂協議書當天,王某某收取了被告協議書載明的款項后,兩原告即搬出被告出租的房屋,被告有理由相信王某某的行為可以代表王某某,故即便原告王某某確未授權,原告王某某的行為亦可構成表見代理,對原告王某某亦發(fā)生效力?,F協議書明確雙方就租房問題及扔掉的生活用品達成協議,雙方均同意協議結果,一次了斷,今后無涉,且被告亦已按約履行協議,現兩原告再要求被告賠償扔掉的財物損失,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至于原告方主張協議約定的賠償款僅是為了讓原告方盡快搬出的費用,與被告扔掉的兩原告的財物損失無關,顯與協議書內容相悖,本院不予采信。另外,兩原告稱被告扔掉王某某價值20,000元的心血筆記,但兩原告對此亦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且兩原告要求被告另行賠償與上述協議約定相悖,故對兩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心血筆記20,000元的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對于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因本案系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原告亦未提供證據證明其受到嚴重精神損害,故原告該主張亦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亦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第六十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王某某、王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404.68元(兩原告已預繳),由兩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沈莞茜
書記員:王禕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