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溧陽支公司,住所地溧陽市溧城鎮(zhèn)南大街76號。
代表人:王益斌,系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志蘭,江蘇德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鼎五,江蘇德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常州市天寧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嘉,江蘇張林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常州市天寧區(qū)。
上訴人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溧陽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保險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王某、楊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常州市新北區(qū)人民法院(2016)蘇0411民初53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7月1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太平洋保險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或者發(fā)回重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一、王某關于誤工費的請求無充分證據(jù)予以支持,不應支持。根據(jù)王某在一審中提交的江南銀行客戶對賬單,其于事故前一年僅發(fā)放7次工資,平均月工資為2254.94元,也未顯示事故發(fā)生后工資停發(fā)情況;其提交的賬戶交易明細清單,因無賬戶名、銀行公章模糊,無法證明其與事故的關聯(lián)性;其提交的誤工證明中顯示,其僅休病假2個月,故我公司認為王某僅有兩個月的誤工損失,而獎金不屬于固定收入,無法確定其金額,故獎金方面的減少不應計入誤工減少的范疇。二、鑒定費、訴訟費用不屬于保險范圍,不應由我公司承擔。
王某答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楊某未作答辯。
王某向一審法院訴訟請求:判令太平洋保險公司、楊某賠償經(jīng)濟損失合計143155.5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12月24日8時,楊某駕駛牌號為蘇D×××××號車輛沿常州市新北區(qū)惠國路由北向南行駛至龍城大道路口右轉彎時,遇王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沿龍城大道由東向西行駛至此,兩車相撞,致王某受傷,兩車受損。王某受傷后當即被送至常州市新北區(qū)三井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檢查治療,后隨即入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被診斷為左脛骨平臺后方骨折(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行關節(jié)鏡下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固定術,于2016年1月11日出院,后王某陸續(xù)至醫(yī)院檢查治療,上述門診及住院期間,王某共用去醫(yī)療費44249.81元。2015年12月25日,常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新北大隊出具第3204030134794號事故認定書,認定楊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王某之傷經(jīng)常州市新北區(qū)人民調解委員會委托,無錫中誠司法鑒定所于2016年8月11日出具錫誠[2016]臨鑒字第01126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載明:王某左下肢喪失功能10%以上(不足25%)評定為十級傷殘;其誤工期180日,護理期60日,營養(yǎng)期60日為宜。楊某駕駛的車輛在太平洋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30萬元,并投保了不計免賠險。事故發(fā)生后,太平洋保險公司已墊付王某賠償款10000元,楊某已墊付賠償款32972.31元。王某為江蘇蘇地行土地房產(chǎn)評估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以下簡稱蘇地行公司)員工,職務為房產(chǎn)估價師、土地估價師,其兒子名王臨風,出生于2002年4月4日,系常州市北環(huán)中學學生。王某工作單位出具的證明載明其在該單位連續(xù)工作3年,年收入為人民幣100000元,自2015年12月24日至2016年6月24日,因交通事故未上班,故停發(fā)其工資。
一審法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王某系在與楊某發(fā)生的交通事故中受傷,依法有權獲得賠償。公安機關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各方均無異議,法院予以采信。因肇事車輛已在太平洋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故王某的合理損失應首先由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超過部分由楊某負擔。經(jīng)法院審核,王某主張的醫(yī)療費44249.8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900元、營養(yǎng)費720元、誤工費48000元、護理費3600元、殘疾賠償金79339.2元(包含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4993.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交通費300元,合計182109.01元應為合理,其余不予支持,該費用由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合計賠償167684.03元(已扣除其墊付款10000元),由楊某賠償4424.98元,因楊某已支付王某賠償款32972.31元,故太平洋保險公司向王某的賠償款中應向楊某轉付28547.33元,判決:一、王某因本次交通事故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等合理損失由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合計賠償167684.03元,其中向王某支付139136.7元,向楊某支付28547.33元。上述款項,太平洋保險公司均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二、駁回王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113元,鑒定費2520元,合計3633元,由王某負擔102元,由太平洋保險公司負擔3531元(此款王某已預交,太平洋保險公司應負擔的部分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直接向王某支付)。
二審中,各方均未提交新證據(jù)。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相一致,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應維持原判。
理由及依據(jù)為:
一、關于誤工費的認定。王某具有注冊房地產(chǎn)估價師、土地估價師資格,其就職于蘇地行公司。為了證明事故發(fā)生前的收入,王某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江蘇銀行、江南銀行出具的2015年工資收入銀行清單兩份;2.江蘇省常州市地方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出具的關于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期間的稅收完稅證明,3.蘇地行公司先后出具《停發(fā)工資證明》、《工作收入證明》、以及關于因其病休兩個月扣減2015年度獎金16500元的《證明》。根據(jù)銀行清單所載,蘇地行公司通過銀行發(fā)放的王某2015年度工資為50223.68元,根據(jù)蘇地行公司出具的《證明》,王某2015年度應發(fā)獎金48000元,上述收入合計為98223.68元,該金額與《工作收入證明》中所載王某年收入為10萬元的內容基本吻合。一審法院認定王某六個月誤工損失為48000元,王某予以認可,太平洋保險公司雖有異議,但未能提交相關證據(jù)予以反駁。同時,關于其誤工期限的問題,司法鑒定意見明確誤工期限為180天,蘇地行公司的《證明》所陳述的是關于王某2015年度獎金扣減情況中涉及的兩個月的誤工情況,并非指王某的誤工期就是兩個月。綜上,一審法院關于誤工費的認定并無不當。
二、關于鑒定費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鑒定費系王某為了確定其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具體損失而實際支出的合理費用,亦屬于當事人因事故造成的損失,太平洋保險公司應予以賠償。關于訴訟費,根據(jù)《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guī)定,訴訟費用由敗訴方負擔,勝訴方自愿承擔的除外。太平洋保險公司系本案的訴訟當事人,依法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故一審依法確定其負擔相應的訴訟費用并無不當。
綜上,上訴人太平洋保險公司的上訴主張,無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正確,本院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113元,由上訴人太平洋保險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裴國偉 審判員 袁海燕 審判員 孫海萍
書記員:方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