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秦某某彬彬襪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秦某某市海港區(qū)西港北路64號(北部工業(yè)區(qū)內)。組織機構代碼證代碼:60115168-0。
法定代表人:吳彬,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葉曉群,北京市智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工人。
上訴人秦某某彬彬襪業(yè)有限公司為與被上訴人王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秦某某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5)海民重初字第3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原告于1985年1月1日到秦某某市針織一廠從事擋車工工作,后調至廠銷售科工作。2000年秦某某市針織一廠企業(yè)改制為被告,改制時原告沒有買斷,在被告處整裝車間從事包裝工作。2011年4月25日原告在秦某某市第一醫(yī)院被診斷為“C2/3、C3/4、C4/5、C5/6椎間盤突出,腰5/骶1椎間盤突出”,原告一直帶病工作。2011年6月6日原告在加班后回家過程中暈倒在路邊,后到醫(yī)院救治,醫(yī)囑要求原告“住院治療,臥硬床休息”。后經多次治療,醫(yī)囑均要求原告臥床休息。原告因病連續(xù)向被告請病假至2011年11月3日,病假期結束后。原告因身體原因不能適應原工作崗位,一直未到崗工作。2013年1月6日,秦某某彬彬襪業(yè)有限公司根據相關程序作出《解除王某某勞動關系的通知書》,內容為“你自2011年6月10日至2011年8月16日期間累計曠工36天,此期間,勞資人員對你多次提醒,但其拒不改正,自2011年8月22日至今處于連續(xù)曠工狀態(tài),已嚴重違反了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39條及公司規(guī)章制度(員工守則)第四條、第五條之規(guī)定,經公司研究并征求工會同意,公司決定解除與你的勞動關系。請你于接到通知后七日內到公司勞資部門辦理相關離職手續(xù),否則后果自負。”并以郵寄方式向原告送達。2013年3月14日,王某某簽字確認收到了此文件。2013年3月27日,原告向秦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賠償金85500元、支付非工傷醫(yī)療期工資31500元。2013年9月2日,秦某某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秦勞人仲案字(2013)第217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被申請人(被告)自收到本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申請人支付2011年6月7日至2011年11月3日期間病假工資5462.07元;二、對被申請人其他仲裁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裁決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賠償金85500元、支付非工傷醫(yī)療期工資31500元。
另查,被告主張在2011年11月4日后要求原告上班,但原告主張不能勝任原來的工作。被告就此陳述稱將原告的工作崗位調整為編織車間,并口頭通知原告,但未提交證據。原告對此不予認可,原告稱被告以沒有合適的崗位為由讓原告回家等待辦理病退。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存在勞動關系,雙方均應按勞動法律關系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一、關于原告請求被告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賠償金85500元問題。首先,應確認被告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是否違法。審理過程中,雙方對原告是否存在違紀行為即“2011年6月10日至2011年8月16日期間累計曠工36天”“8月22日至今處于曠工狀態(tài)”存在爭議,1、2011年6月10日至2011年8月16日期間原告生病向被告請假并提供了相關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被告認可2011年6月7日秦某某軍工醫(yī)院的診斷證明書、2011年7月11日、7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秦某某醫(yī)院的病假單及秦某某市第一醫(yī)院2011年8月3日、8月17日的診斷書已經交給被告。被告以負責人無權全部批準原告提交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上標注的假期,產生了曠工36天,對此勞動者生病并提供了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在醫(y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按此證明批準假期,批準權限是單位內部管理問題,被告所依據的“2011年6月10日至2011年8月16日期間累計曠工36天”不成立,故對被告主張此期間原告曠工36天的主張不予支持;2、2011年8月22日至2011年11月3日原告未上班是否屬于曠工問題。被告稱原告未請假,屬于曠工。但原告提供的2011年8月17日的秦某某市第一醫(yī)院的診斷證明書及秦某某市第一醫(yī)院的出院記錄可以證明原告于2011年8月22日至2011年11月3日一直在治療;3、2011年11月4日之后原告未上班是否屬于曠工問題。此期間原告未上班,但原告主張多次要求單位安排工作,被告一直未安排,并同意為原告辦理病退。根據勞動監(jiān)察大隊的視頻資料顯示,被告明確表示可以給原告安排工作,但不能安排管理崗。《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原告患病不能從事原工作,被告應為其另行安排工作,被告雖主張已將原告崗位調整為編織車間,未提供證據證明,原告對此亦不予認可,且被告也未提交證據證明已將調整崗位事宜通知原告,故2011年11月4日之后原告不屬于曠工,被告不應與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綜上,被告與原告合法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不成立,應屬違法解除勞動關系,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被告應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其次,關于賠償金數額問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秳趧雍贤ā返谒氖邨l規(guī)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本案中,原告自1985年1月1日到秦某某市針織一廠,秦某某市針織一廠雖改制為秦某某彬彬襪業(yè)有限公司,但原告的工作年限應連續(xù)計算,至2013年3月14日王某某簽收解除文件,其工作年限共計28年零3個月,被告應支付28.5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被告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未向原告支付工資,因雙方未舉證證明勞動關系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故原告工資按秦某某市最低工資1320元計算,故被告向原告支付的賠償金數額為1320元×28.5個月×2=75240元;二、關于原告請求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計21個月的非工傷醫(yī)療期工資31500元問題。醫(yī)療期是指企業(yè)職工因患××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本案中,原告提供了2011年6月7日至2011年11月3日的《診斷書》、《病假條》、《秦某某市第一醫(yī)院出院記錄》等證據,證明此期間原告確因患××休息,被告應按《企業(yè)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yī)療期規(guī)定》向原告支付病假工資,故被告主張原告未履行請假手續(xù),應屬曠工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主張按其工作年限,醫(yī)療期應為24個月,但2011年11月3日之后,原告未提供需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的證據,故對其主張的2011年11月3日之后的醫(yī)療期工資不予支持。被告提交的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的工資發(fā)放明細表復印件的工資發(fā)放情況表明每月向原告支付的工資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且主張因應發(fā)工資數額低于其保險應繳納數額,故未實際向原告發(fā)放,故原告2011年6月7日至2011年11月3日的醫(yī)療期工資應按秦某某市最低工資1100元標準支付,被告向原告支付的醫(yī)療期工資為1100元÷21.75天×18天+1100元×4個月+1100元÷21.75天×3天≈5462.07元。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參照《企業(yè)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yī)療期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秦某某彬彬襪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十日內向原告王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賠償金75240元;二、被告秦某某彬彬襪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十日內向原告王某某支付醫(yī)療期工資5462.07元。
二審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相同。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對于解除勞動關系是否合法及上訴人是否應向被上訴人支付非工傷醫(yī)療期工資存在爭議。首先,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于2011年6月10日至2011年11月3日期間曠工的觀點本院不予支持,在此期間被上訴人王某某提供了醫(yī)院的診斷證明書,不能認定為曠工。關于2011年11月4日之后被上訴人未上班是否屬于曠工問題。被上訴人主張多次要求單位安排工作,被告一直未安排,并同意為原告辦理病退。根據勞動監(jiān)察大隊的視頻資料顯示,被告明確表示可以給原告安排工作,但不能安排管理崗。可以認定被上訴人確實主張要求安排工作。上訴人主張已將被上訴人崗位調整為編織車間,未提供證據證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等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責舉證。故上訴人解除與被上訴人的勞動關系違法。2011年6月7日至2011年11月3日期間被上訴人提交了病假證明,上訴人應該支付被上訴人病假工資。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鮑成新 審 判 員 郭玉田 代審判員 王林果
書 記 員 李 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