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原告王某母親。
原告:王興合,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原告王某哥哥。
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翟紅海,山西近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袁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訴訟代理人:石國棟,山西啟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翼城縣。
被告:張亞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翼城縣。
原告王某、劉某某、王興合與被告袁某某、劉某、張亞帥健康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王興合及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翟紅海,被告袁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石國棟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劉某、張亞帥經(jīng)本院傳票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三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三被告賠償原告王某醫(yī)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共計83466.1元;2、依法判令三被告賠償原告劉某某醫(yī)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共計74356.06元;3、依法判令三被告賠償原告王興合醫(yī)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鑒定費、交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138096.48元;并由三被告承擔連帶賠償責任;4、由三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王某與被告袁某某此前因交通事故賠償事宜引發(fā)糾紛,原告待在被告袁某某家。2015年8月16日,原告劉某某和王興合前往被告袁某某家,被被告袁某某糾集五人予以毆打。三原告被打傷后均進行了門診和住院治療。打架事件發(fā)生后,翼城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予以受理,但對三原告的損失未予處理。三原告為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特向貴院起訴,請求依法判如所請。
被告袁某某辯稱,1、三原告訴狀所述并非事實。事實上是三原告非法入侵答辯人家住宅,答辯人和朋友劉某、張亞帥欲將三原告請出而引發(fā)沖突,而在沖突中張亞帥受傷。三原告中只有王興合的傷情與本案有關,王某、劉某某訴狀中所述傷情與本案無關。自2015年7月23日至案發(fā)當天(也就是2015年8月16日),原告三人非法侵入答辯人家住宅,長達24天之久,在這期間原告三人經(jīng)常在答辯人家摔東西、撿木棍砸墻,對答辯人和答辯人的家人進行恐嚇,迫于無奈答辯人和家人在外租房居住。答辯人也曾多次向公安機關報案,但公安機關未能對上述三人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理。至案發(fā)當天,劉某、張亞帥到袁某某家談訂婚攝像的事,碰到王某躺在答辯人家床上,王興合、劉某某賴在答辯人家不走。一開始劉某曾好言相勸,對王某說:“你為什么住在我姐家中,你們有事說事,別一直賴在這里不走?!敝笸跖d合就對劉某說“你是干啥的,和你有啥關系?!闭f著說著王興合就動手推了劉某,這是案發(fā)的起因。之后,張亞帥看到王興合推搡劉某,就跟了過去勸阻二人,王興合就和張亞帥撕扯了起來,緊接著王興合就打電話叫人,叫了三個人趕到現(xiàn)場后王興合就指著張亞帥說:“就是他打人呢?!比缓笸跖d合與其兩個幫手將張亞帥按在地上拳打腳踢,王興合在地上撿起一根木棍就往張亞帥的身上打,頓時張亞帥身上、胳膊上、臉上滿是傷痕和血跡。在這個過程中三被告并沒有與王某、劉某某有過肢體上的沖突。后來王興合搶先報了案,原告三人向公安機關作出虛假陳述,并迫使翼城縣公安局對三被告處以行政拘留的行政處罰決定。事后,三被告一致認為翼城縣公安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嚴重不公,但為息事寧人便沒有提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但是原告三人的行為已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答辯人將在另案予以追究。2、三原告在訴狀中提到的各項損失,答辯人不予認可。鑒于上述案發(fā)事實,在本案中只有王興合傷情與本案有關,而劉某某、王某所提到的傷情與本案無關。因為案發(fā)過程中答辯人和劉某、張亞帥不存在侵害劉某某、王某的事實,所以對劉某某、王某提到的各項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另外,針對三原告所提供的住院病歷以及住院費票據(jù)普遍存在醫(yī)療費用虛高,掛床現(xiàn)象明顯,針對這些質疑,在訴訟中答辯人向翼城縣人民法院提出對三原告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等醫(yī)療機構治療的必要性及所受損傷醫(yī)療時限的合理性進行鑒定,其中,王興合住院病歷上記載住院天數(shù)是207天,經(jīng)上海潤家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鑒定,王興合損傷后合理的醫(yī)療時限可考慮為60-90日。而王某、劉某某也存在上述問題,這里不再贅述。通過上述鑒定能夠反映三原告有明顯惡意擴大損失,答辯人對三原告的各項損失不予認可。3、針對王興合的損失,由于三原告非法侵入答辯人住宅過錯在先,三被告將三原告請出,亦合情合理。在本案中王興合動手打人并叫來幫手行兇,三被告出面制止行為也符合正當防衛(wèi),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對王興合的損失,答辯人也不承擔責任。綜上所述,請求駁回三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劉某、張亞帥未作答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三原告與被告袁某某系同村村民。2014年11月,原告王某與被告袁某某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被告袁某某將原告王某撞傷。2015年7月下旬,原告王某住到被告袁某某家,要求被告袁某某出錢看病。原告劉某某、王興合偶爾給原告王某送飯,原告劉某某有時陪原告王某在被告袁某某家居住。2015年8月16日晚上21時,被告袁某某把被告劉某、張亞帥等人叫到家中,意圖強制讓原告王某離開她家,正好遇見給原告王某送飯的劉某某、王興合,雙方因言語不和,發(fā)生爭吵,繼而引發(fā)沖突。被告劉某將原告王某從床上拖到地上,致使原告王某頭皮血腫。被告張亞帥用拳打在原告王興合的面部,致使原告王興合左眼下眼瞼皮膚挫傷,一顆牙齒缺失,一顆牙齒斷裂,四顆牙齒松動。經(jīng)翼城縣公安局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原告王某、王興合的損傷均屬于輕微傷,原告劉某某的損傷不屬于輕微傷。
8月17日0時,三原告均被送往翼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原告王某共計住院210天,經(jīng)診斷為:腦震蕩、頭皮血腫、全身多處軟組織傷。其中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花費門診費686.5元、住院費8811.90元;在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花費門診費864元,共計花費醫(yī)療費用10362.4元。原告劉某某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210天,入院診斷為:腦震蕩、頭及全身多處軟組織傷;出院診斷為:腦震蕩、頭及全身多處軟組織傷、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重度焦慮抑郁癥);共計花費門診費647.5元、住院費12859.11元。住院期間,原告劉某某于9月16日至9月18日在山西大醫(yī)院就診,花費門診費5232.23元。2016年12月12日至12月29日,原告劉某某到山西大醫(yī)院就診,主要診斷為:創(chuàng)傷性應激障礙。原告劉某某住院治療17天,花費門診費599.6元、住院費5745.02元。另,原告劉某某于2016年12月15日、23日外購藥品花費14元。原告劉某某共計花費醫(yī)療費用25097.46元。原告王興合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207天,經(jīng)診斷為:腦震蕩、頭皮血腫、牙齒外傷性缺失、全身多處軟組織傷。原告王興合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花費門診費510.3元、住院費9878.01元;在山西大醫(yī)院花費門診費1363元;在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花費門診費1193.1元,共計花費醫(yī)療費用12944.41元。2015年10月23日,翼城縣公安局作出行罰決字(2015)00030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被告袁某某處以行政拘留十二日,并處罰款1000元;11月8日,翼城縣公安局作出行罰決字(2015)000318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被告張亞帥處以行政拘留十日,并處罰款1000元;12月19日,翼城縣公安局作出行罰決字(2015)000353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被告劉某處以行政拘留十日,并處罰款1000元。2016年4月7日,經(jīng)山西省翼城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原告王興合的損傷構成十級傷殘。原告王興合為此支付鑒定費1500元。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被告袁某某以翼城司法鑒定中心適用的鑒定標準錯誤為由向本院提出申請,要求對原告王興合的傷殘等級重新進行鑒定。本院依法委托山西省曲沃司法鑒定中心重新鑒定。曲沃司法鑒定中心以翼城司法鑒定中心對王興合的傷殘等級進行鑒定時《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標準尚未頒布、2017年1月1日頒布實施的《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和原有的《職工工傷致殘標準等級》兩個標準均屬有效適用標準為由,不予進行鑒定。另外根據(jù)被告袁某某申請,本院依法委托上海潤家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對三原告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的必要性及所受損傷醫(yī)療時限的合理性進行鑒定。經(jīng)鑒定,上海潤家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分別作出滬潤司鑒(2018)臨殘鑒字第59號、第60號和滬家(2017)臨殘鑒字第305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分別為:被鑒定人王某20**年8月16日損傷后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損傷后合理的醫(yī)療時限可考慮為45-90日;被鑒定人王興合2015年8月16日損傷后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損傷后合理的醫(yī)療時限可考慮為60-90日;被鑒定人劉某某2015年8月16日損傷后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損傷后合理的醫(yī)療時限可考慮為60-90日。被告袁某某為此分別支付鑒定費3500元、3500元、3000元,共計支付10000元。被告袁某某同時向本院申請對原告劉某某治療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焦慮抑郁癥)與被告的毆打行為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過錯參與度進行鑒定。本院依法委托上海潤家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進行鑒定。上海潤家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以此項鑒定超出其所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為由,未受理此項目鑒定。
另查明,原告王某、劉某某住院期間,各自花費床位費3360元;原告王興合花費床位費3296元。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陳述、醫(yī)療費票據(jù)、住院病歷、診斷證明、法醫(yī)學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司法鑒定意見書等證據(jù)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本案原、被告雙方因瑣事發(fā)生沖突,在沖突過程中,三被告將三原告致傷,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雙方未能采取正當合法、冷靜理智、較為妥善的方式處理糾紛、化解矛盾,從而導致本案發(fā)生,雙方均存在一定的過錯。結合本案實際情況,三被告應承擔主要責任,即承擔70%的民事賠償責任,其余損失由三原告各自承擔。被告袁某某雖否認三被告毆打原告王某、劉某某,但結合事發(fā)當天向公安機關報案的相關材料和醫(yī)院的診斷證明,以及翼城縣公安局司法鑒定意見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能夠相互印證原告王某、劉某某被打傷就診的事實。現(xiàn)被告袁某某不能解釋原告王某、劉某某在爭執(zhí)中為何受傷,也不能提交二人系自傷或被他人打傷的相應證據(jù),故對其該項辯解,本院不予采信。
原告王某的損失,本院依法確認為:1、醫(yī)療費,原告王某雖提供有門診費、住院費票據(jù)為證,用以證明其花費醫(yī)療費用10362.4元。但本案經(jīng)鑒定,其合理的醫(yī)療時限可考慮為45-90日,結合其受傷程度,本院酌定為60日。其中超出60日的床位費2400元(3360元÷住院天數(shù)210天×超出合理的醫(yī)療時限住院天數(shù)150天)應予扣除。故該項損失本院確認為7962.4元(10362.4元-2400元)。2、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山西省省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第17條規(guī)定的每天100元計算,應為6000元(100元×住院天數(shù)60天)。3、護理費,參照2017年山西省居民服務業(y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8547元計算,應為6336.49元(38547元÷365天×住院天數(shù)60天)。4、誤工費,參照2017年山西省農(nóng)、林、牧、漁業(y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1930元計算,應為8536.44元(51930元÷365天×住院天數(shù)60天)。5、交通費51元,有車票為證,被告袁某某雖認為該證據(jù)不能反映是原告王某外出就醫(yī)發(fā)生的費用,但結合翼城縣人民醫(yī)院出具的書面證明以及原告王某到西京醫(yī)院就醫(yī)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以上共計28886.33元。
原告劉某某的損失,本院依法確認為:1、醫(yī)療費,原告劉某某雖提供有門診費、住院費票據(jù)等為證,用以證明其花費醫(yī)療費用25388.46元。但本案經(jīng)鑒定,其在翼城縣人民醫(yī)院合理的醫(yī)療時限可考慮為60-90日,結合其受傷程度,本院酌定為75日。超出75日的床位費2160元(3360元÷住院天數(shù)210天×超出合理的醫(yī)療時限住院天數(shù)135天)應予扣除。關于原告劉某某在山西大醫(yī)院住院期間為治療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所花費的門診費599.6元、住院費5745.02元,經(jīng)被告袁某某申請,本院依法委托上海潤家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對其治療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焦慮抑郁癥)與被告的毆打行為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過錯參與度進行鑒定。但上海潤家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以此項鑒定超出其所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為由,未受理此項目鑒定。原告劉某某也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其患有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與本案三被告的行為具有因果關系,故其該部分費用本院無法認定。另外,原告劉某某主張外購藥品花費305元,但根據(jù)其提供的票據(jù)顯示,其中291元是餐飲費,另外14元用藥是其在山西大醫(yī)院住院期間購買,其也不能證明該項費用和本案有關聯(lián),故其該部分費用本院亦無法認定。綜上,原告劉某某的該項損失本院依法確認為16578.84元(25388.46元-2160元-599.6元-5745.02元-305元)。2、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山西省省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第17條規(guī)定的每天100元計算,應為7500元(100元×住院天數(shù)75天)。3、護理費,參照2017年山西省居民服務業(y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8547元計算,應為7920.62元(38547元÷365天×住院天數(shù)75天)。4、交通費,原告劉某某提供有車票為證,用以證明其外出就醫(yī)花費交通費818元,但結合翼城縣人民醫(yī)院出具的書面證明(主要內(nèi)容為:劉某某于2015年9月16日-9月21日于我院住院期間因病情需要,曾到上級醫(yī)院治療。)顯示,原告劉某某到山西大醫(yī)院就醫(yī)的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9月21日,而其提供的車票并不在該期間范圍,本院對此不予認定。但是結合其到山西大醫(yī)院就醫(yī)的事實,本院酌定為500元。以上共計32499.46元。
原告王興合的損失,本院依法確認為:1、醫(yī)療費,原告王興合雖提供有門診費、住院費票據(jù)為證,用以證明其花費醫(yī)療費用12944.41元。但本案經(jīng)鑒定,其合理的醫(yī)療時限可考慮為60-90日,結合其受傷程度,本院酌定為75日。其中超出75日的床位費2102元(3296元÷住院天數(shù)207天×超出合理的醫(yī)療時限住院天數(shù)132天)應予扣除。故該項損失本院確認為10842.41元(12944.41元-2102元)。2、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山西省省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第17條規(guī)定的每天100元計算,應為7500元(100元×住院天數(shù)75天)。3、護理費,參照2017年山西省居民服務業(y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8547元計算,應為7920.61元(38547元÷365天×住院天數(shù)75天)。4、誤工費,參照2017年山西省農(nóng)、林、牧、漁業(y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1930元,從原告王興合受傷之日起計算至定殘前一天即2016年4月6日,原告王興合主張33148.91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5、殘疾賠償金,參照山西省2017年農(nóng)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424元與農(nóng)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8元之和19212元計算,應為38424元(19212元×20年×傷殘系數(shù)10%)。被告袁某某雖對原告王興合的傷殘等級鑒定意見提出異議,認為本案應當適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相關標準對原告王興合的傷殘等級進行鑒定。但翼城司法鑒定中心是于2016年4月7日作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書,此時,上述相關標準并未頒布,翼城司法鑒定中心適用《職工工傷致殘標準等級》進行鑒定并無不當。被告袁某某的此項辯稱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納。6、鑒定費1500元,有鑒定費票據(jù)為證,本院予以確認。7、住宿費、交通費,原告王興合提供有住宿費票據(jù)、車票為證,用以證明其外出就醫(yī)花費住宿費385元、交通費1340.5元,被告袁某某認為該證據(jù)不能反映是原告王興合外出就醫(yī)發(fā)生的費用,但結合翼城縣人民醫(yī)院出具的書面證明(主要內(nèi)容為:王興合于2015年9月16日-9月21日于我院住院期間因病情需要,曾到上級醫(yī)院治療,于2016年1月8日-1月10日到上級醫(yī)院檢查。)以及原告王興合到山西大醫(yī)院和西京醫(yī)院就醫(yī)的事實,本院對合理期間的部分交通費595.5元以及住宿費385元予以確認。8、精神損害撫慰金,本案造成原告王興合十級傷殘,給其精神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但其要求賠償8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過高,結合其損害程度以及治療情況,本院酌定為3000元。以上共計103316.43元。
綜上所述,三被告應當賠償原告王某各項損失20220元(28886.33元×70%),賠償原告劉某某各項損失22750元(32499.46元×70%),賠償原告王興合各項損失72322元(103316.43元×70%),并互負連帶責任。被告劉某、張亞帥經(jīng)本院傳票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訴訟權利,不利后果自行承擔。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條、第九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袁某某、劉某、張亞帥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王某各項損失20220元;
二、被告袁某某、劉某、張亞帥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劉某某各項損失22750元;
三、被告袁某某、劉某、張亞帥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王興合各項損失72322元;
四、被告袁某某、劉某、張亞帥互負連帶賠償責任;
五、駁回原告王某、劉某某、王興合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608元,由原告王某負擔1434元、原告劉某某負擔1153元、原告王興合負擔1470元,三被告負擔2551元;鑒定費10000元,由原告王某負擔2502元、原告劉某某負擔1929元、原告王興合負擔2240元,三被告負擔3329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續(xù)紅萍
人民陪審員 孫兆亮
人民陪審員 鄭東雷
書記員: 劉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