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男,漢族,住保定市徐水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唐秋艷,河北匡合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河北正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保定市徐水區(qū)城內中大街99號。法定代表人:史動臣,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何艷明,該公司法律顧問。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正陽,河北廣容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按照約定向原告交付位于匯源路東側城內居民居住區(qū)2號樓面積為22至25平方米的車庫兩個;2.如被告不愿或者客觀上不能履行第1項訴訟請求,要求被告給付車庫折價款400000元。訴訟過程中,原告放棄第2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2010年,被告針對匯源路東側的城內居民居住區(qū)進行舊城改造時,雙方就原告的宅基地7間房包括西側道的拆遷事宜進行協(xié)商,于2010年6月25日簽訂“王某拆遷安置協(xié)議書”(以下簡稱安置協(xié)議),約定由被告安置2號樓車庫兩個,每個面積在22至25平方米左右,并有房屋以及儲物間等安置內容約定。簽訂協(xié)議后,被告履行了除車庫外的其他財產的安置和交付工作。但對約定的車庫沒有履行交付義務。雙方簽訂的安置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受法律保護。正達公司辯稱,1.原、被告簽訂的安置協(xié)議第一條第1款約定:原告家原宅基地7間房(包括西側道),現(xiàn)安置在12#樓三單元201室100㎡一套,12#樓五單元301室100㎡一套,2#樓二單元201、202室118㎡二套,車庫二個每個22㎡-25㎡安排在2#樓,儲藏間二個每個12㎡-16㎡安排在12#樓,多余11㎡建筑面積按出售價格付款。按照城內村舊城改造拆遷安置標準,原告原有住宅應得到的拆遷安置面積應為425㎡,但是客觀操作時,被告規(guī)劃的安置房不可能恰好有總數(shù)為425㎡的房屋對原告進行安置,因此在簽訂安置協(xié)議時,以城內村舊城改造的安置樓房范圍,在安置時給原告100㎡+100㎡+118㎡+118㎡=436㎡的房屋,超出標準11㎡進行安置,當時約定超出的面積需由原告另行按照出售價格付款。后被告按照約定于2014年6月5日將兩套各100㎡(城內新村11號樓4單元201、202室)的房屋交付給原告,并經與原告協(xié)商,于2017年6月19日將原協(xié)議約定的2號樓二單元201室、202室各118㎡的房屋置換為3號樓1401室、1404室各152㎡的房屋,協(xié)議中約定的兩個儲藏間也向原告交付。至此,被告向原告交付的房屋總面積共計504㎡,超出安置標準79㎡。按照原、被告簽訂安置協(xié)議時城內新村房屋售價每平方米3600元計算,原告應再向被告支付284400元的房款。2.2010年6月25日,原、被告簽訂訂房協(xié)議,原告向被告另行購買車庫一個、儲藏間一個,約定按照統(tǒng)一出售價格購買,原告預付定金80000元。被告于2014年6月5日向原告交付車庫和儲藏間各一個,按照原告購買車庫時的價格,車庫為160000元一個,儲藏間為30000元一個,兩項共計190000元,扣除80000元定金,剩余110000元原告至今未支付。3.被告認可未向原告交付安置協(xié)議中約定的兩個車庫,但起因是原告未按照安置協(xié)議約定向被告支付超標準安置房屋面積的差價,以及未向被告支付另行購買車庫及儲藏間的余款。被告同意在原告所欠余款394400元范圍內解決安置協(xié)議中的遺留問題,即按照簽訂安置協(xié)議時車庫每個160000元的價格計算,兩個車庫共計320000元,原告只需再向被告支付74400元即可。本院經審理,對于當事人雙方沒有爭議的事實,予以確認如下:1.2010年,保定市徐水區(qū)匯源路東側城內居民居住區(qū)進行舊城改造。被告對原告原宅基地及地上7間房屋包括西側道進行拆遷。2010年6月25日,原、被告經過協(xié)商,簽訂《王某拆遷安置協(xié)議書》,約定雙方達成協(xié)議后,原告領取搬遷過渡費7500元,安置給原告12#樓三單元201室100㎡一套、12#樓五單元301室100㎡一套、2#樓二單元201室、202室118㎡二套、2#樓每個面積為22㎡-25㎡的車庫兩個、12#樓每個面積為12㎡-16㎡的儲藏間兩個,超出的11㎡建筑面積原告按出售價格付款。被告至今未交付原告車庫。對超出被告應安置的房屋面積,雙方對價格存在爭議,原告未向原告付款。2.保定市徐水區(qū)城內新村一區(qū)規(guī)劃方案中,2#樓規(guī)劃為住宅,且有停車位的規(guī)劃。該規(guī)劃方案于2010年9月20日經徐水縣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局審核后給被告頒發(fā)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
原告王某與被告河北正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達公司)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2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唐秋艷、被告正達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正陽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安置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依法成立并生效。原、被告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原告已將原有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等交給被告拆遷,依約履行了合同義務。根據(jù)徐水縣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局審核的規(guī)劃方案,2號樓規(guī)劃為住宅。被告未完全按照安置協(xié)議交付2號樓兩個車庫,已屬違約,應承擔繼續(xù)履行的違約責任。對原告主張的由被告交付兩個車庫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放棄以支付金錢的方式要求被告承擔責任,經本院釋明,原告對訴訟請求不作變更,且雙方對協(xié)議的其他問題尚存爭議,雙方也未約定車庫的交付時間,被告應在2號住宅樓交付時交付原告車庫。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河北正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保定市徐水區(qū)城內新村一區(qū)2號住宅樓交付之日交付原告王某位于2號住宅樓面積22平方米至25平方米的車庫2個。案件受理費7300元,減半收取計3650元,由被告河北正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