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
周建軍(河北厚天律師事務所)
陳某
馬玉強(北京宏健仁和律師事務所)
孫建勇
金澤
陳某乙
劉某
李霈(北京宏健仁和律師事務所)
原告:王某,住香河縣。
委托代理人:周建軍,河北厚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住香河縣。
委托代理人:馬玉強,北京宏健仁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建勇,系河北強勝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推薦。
被告:陳某乙,現住河北省涿州市。
被告:劉某,現住河北省涿州市。
二
被告
委托代理人:李霈,北京宏健仁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金澤,系北京蘭高志誠商貿中心推薦。
原告王某與被告陳某、陳某乙、劉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2月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周建軍、被告陳某委托代理人馬玉強、孫建勇、被告陳某乙、劉某共同委托代理人李霈、金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庭審中,原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提交轉款憑證10張。證明原告已將被告陳某乙、劉某通過被告陳某所借款項轉入陳某賬戶內。
經質證,被告陳某認為該證據只能證明原告給其匯過款項的事實,原告與其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處分夫妻財產的行為,不能證明原告與其存在借款事實,不能達到原告舉證目的。被告陳某乙、劉某認為只能證明原告與陳某匯款或處分夫妻存款的行為,與其無關,不能證明原告舉證目的。本院對真實性予以確認。
被告陳某提交結婚證(復印件)一份。證明被告陳某與原告于2011年10月9日登記結婚?,F為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不能證明涉案財產的性質,不能證明在雙方未訂立借款協議的情況下,原告將陳某列為本案被告沒有法律依據。
經質證,原告認為,其與陳某是夫妻關系,夫妻之間也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是被告陳某乙、劉某通過陳某借款,所借款項通過陳某取得的,將陳某列為本案被告并無不當,該證據真實性由法院庭下核實。被告陳某乙、劉某對真實性無異議。經本院庭下核實,被告陳某提交的結婚證與原件一致,本院對結婚證真實性予以確認。
被告陳某乙、劉某未提供證據。
根據原告申請,本院從北京工商銀行調取的陳某、陳某乙銀行賬戶交易明細。證明原告已將被告陳某乙、劉某通過被告陳某從原告處所借款項通過陳某轉給陳某乙、劉某。
經質證,原告無異議,認為原告每次轉款都是根據被告陳某乙、劉某的需要,被告陳某收到原告借款后都是在次日或兩、三日內如數轉給被告陳某乙、劉某及被告劉某的工作人員朱春梅、劉紹海。從轉款時間看,足以證明資金的轉入轉出并非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原告所出借款項并不是夫妻共同財產,是原告婚前財產,原告所出借的款項不是陳某個人的生意。被告陳某認為,只能證明原告給其匯款事實,不能證明原告與其存在借款事實;陳某乙賬戶交易明細中無原告與陳某乙的交易記錄,與本案無關,不能證明原告舉證目的。被告陳某乙、劉某認為陳某賬戶交易明細只能證明陳某與陳某乙、劉某之間取匯款的事實,不能證明與原告存在借貸關系,該證據不能證明原告舉證目的;陳某乙賬戶交易明細未記錄與原告之間的匯款記錄,只記錄陳某乙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交易記錄,該證據與本案無關聯,也不能證明原告舉證目的。本院對上述證據真實性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合法債權債務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提交的其給被告陳某的匯款憑證及本院調取的被告陳某、陳某乙的銀行賬戶交易明細中能反映出原告在2012年12月8日至2014年3月27日7次匯款給被告陳某,被告陳某在2013年2月4日至2014年3月28日6次轉款給被告陳某乙。從原告匯款及被告陳某轉款時間上可見,被告陳某在收到原告匯款后的幾天內便將原告所匯金額全部轉匯給被告陳某乙,且金額大。被告陳某辯稱原告為了讓其以后生活有個好的保障,決定將部分經營收入贈與給自己才給其匯款。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陳某結婚時間較短,原告在婚后第二年便開始多次、大金額的給被告陳某匯款,其辯稱不符合常理。原告匯款與被告陳某轉款的時間及金額更符合借款特征即被告陳某乙、劉某通過被告陳某向原告借款,并通過陳某收到借款,原告與被告陳某乙、劉某應為借貸關系。經計算,在上述期間內原告共計匯款9000000元。因原告與被告陳某乙、劉某未對借款期限作出約定,故原告可隨時主張返還。原告要求被告陳某乙、劉某償還借款本金10000000元,本院對9000000元請求予以支持,對超出部分請求不予支持。原告請求被告陳某乙、劉某支付自收款之日起至還清之日的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四倍計算。本院認為,由于雙方對利息未作約定,故該筆借款為無息借款。又由于雙方對借款期限未作約定,原告請求被告陳某乙、劉某支付利息無法律依據,本院對該請求不予支持。原告請求被告陳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本院認為,被告陳某并非借款人,故本院對該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百二十三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乙、劉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王某借款本金9000000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利息。
案件受理費82700元、保全費5000元,原告負擔9936元,被告陳某乙、劉某負擔77764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合法債權債務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提交的其給被告陳某的匯款憑證及本院調取的被告陳某、陳某乙的銀行賬戶交易明細中能反映出原告在2012年12月8日至2014年3月27日7次匯款給被告陳某,被告陳某在2013年2月4日至2014年3月28日6次轉款給被告陳某乙。從原告匯款及被告陳某轉款時間上可見,被告陳某在收到原告匯款后的幾天內便將原告所匯金額全部轉匯給被告陳某乙,且金額大。被告陳某辯稱原告為了讓其以后生活有個好的保障,決定將部分經營收入贈與給自己才給其匯款。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陳某結婚時間較短,原告在婚后第二年便開始多次、大金額的給被告陳某匯款,其辯稱不符合常理。原告匯款與被告陳某轉款的時間及金額更符合借款特征即被告陳某乙、劉某通過被告陳某向原告借款,并通過陳某收到借款,原告與被告陳某乙、劉某應為借貸關系。經計算,在上述期間內原告共計匯款9000000元。因原告與被告陳某乙、劉某未對借款期限作出約定,故原告可隨時主張返還。原告要求被告陳某乙、劉某償還借款本金10000000元,本院對9000000元請求予以支持,對超出部分請求不予支持。原告請求被告陳某乙、劉某支付自收款之日起至還清之日的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四倍計算。本院認為,由于雙方對利息未作約定,故該筆借款為無息借款。又由于雙方對借款期限未作約定,原告請求被告陳某乙、劉某支付利息無法律依據,本院對該請求不予支持。原告請求被告陳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本院認為,被告陳某并非借款人,故本院對該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百二十三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乙、劉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王某借款本金9000000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利息。
案件受理費82700元、保全費5000元,原告負擔9936元,被告陳某乙、劉某負擔77764元。
審判長:周樹斌
審判員:李芳
審判員:劉興海
書記員:張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