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特步(中國)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泉州市。
法定代表人:丁水波,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傅海鵬,福建奉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健,上海偉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吳某姣,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原告特步(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步公司)與被告吳某姣、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同年12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特步公司申請撤回對被告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起訴,本院裁定予以準許。原告特步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健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吳某姣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特步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吳某姣:1.立即停止銷售侵犯第XXXXXXX號“”注冊商標(以下簡稱權利商標,詳見附件)專用權的商品;2.賠償經(jīng)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15萬元(合理開支包含律師費6,000元、公證費4,000元)。審理中,特步公司確認被訴行為已停止,申請撤回第1項與停止侵權相關的訴訟請求。
事實和理由:特步公司系開發(fā)、生產(chǎn)和銷售運動鞋、服、球等為主的大型體育用品企業(yè),經(jīng)多年使用、推廣,使用權利商標的商品已經(jīng)得到相關公眾認可,并被認定為馳名商標,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吳某姣未經(jīng)許可在拼多多平臺開設的小鄭男鞋網(wǎng)絡店鋪中宣傳、銷售標注與權利商標近似商標的同種商品,侵害了特步公司享有的權利商標專用權,應承擔侵權責任。
吳某姣未作答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特步公司于2011年3月27日經(jīng)核準轉讓取得權利商標,核定使用在第25類的服裝、帽子、足球鞋、鞋等商品,經(jīng)續(xù)展有效期自2006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
特步公司于2011年3月27日經(jīng)核準轉讓取得第XXXXXXX號“”注冊商標,核定使用在第25類的運動鞋、足球鞋、跑鞋(帶金屬釘)、運動靴等商品,經(jīng)續(xù)展有效期自2000年12月28日至2020年12月27日。2011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商評字[2011]第11581號爭議裁定書中,認定該商標為使用在運動鞋商品上的馳名商標。2015年11月12日,該商標被認定為第25類鞋類商品上的福建省著名商標,有效期3年。
吳某姣于拼多多平臺開設名稱為小鄭男鞋的網(wǎng)絡店鋪。
2018年8月23日,特步公司委托代理人瀏覽拼多多平臺的小鄭男鞋網(wǎng)絡店鋪,該店鋪中有2個商品鏈接的商品詳情顯示商品均為運動鞋款,在兩側鞋面、鞋舌以及鞋跟處均標注“”標識(詳見附圖),上述商品顯示的價格為27.50元、29.90元,已拼數(shù)為1.8萬件、27件;同日,特步公司委托代理人在該網(wǎng)絡店鋪中,支付27.50元拼單購買了名稱為“網(wǎng)鞋透氣運動鞋……”的1件商品,該商品鏈接顯示已拼1.8萬件,單獨購買37.90元,拼單購買27.50元,該商品鏈接的商品詳情顯示商品均為運動鞋款,在兩側鞋面、鞋舌以及鞋跟處均標注“”標識;同月27日,特步公司委托代理人接收被訴商品,被訴商品為運動鞋款,在兩側鞋面、鞋舌以及鞋跟處均標注“”標識。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公證處就上述證據(jù)保全信息分別出具(2018)閩泉桐證內字第1825號、第1826號、第1827號、第1879號公證書。
拼多多平臺的運營者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具商品操作記錄,顯示被訴商品鏈接于2018年10月31日被拼多多平臺禁售。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稱被訴商品鏈接中成功交易的數(shù)量共計26,642件,金額合計713,616.36元,退款的數(shù)量共計387件,金額合計10,338元。
審理中,勘驗被訴商品,該商品及包裝紙盒無生產(chǎn)商、銷售商信息,做工較為粗糙,各處標注的標識與上述公證書一致。特步公司稱未生產(chǎn)該款商品,面料、做工與其生產(chǎn)商品存在諸多差異,非其生產(chǎn)或授權生產(chǎn)。
本院認為,被訴行為于2019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施行前已經(jīng)停止,故涉案糾紛應適用2013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特步公司系權利商標權利人,享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審理中,特步公司否認被訴商品系其商品,本院注意到,被訴商品系三無商品,做工較為粗糙,故本院采信被訴商品非特步公司生產(chǎn)或授權生產(chǎn)。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guī)定,商標的使用是指將商標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yè)活動中,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未經(jīng)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以及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均屬于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被訴商品在兩側鞋面、鞋舌以及鞋跟處均標注“”標識,上述標識突出醒目易于識別,起到了區(qū)分商品來源的作用,屬于商標使用。經(jīng)隔離比對,被訴商品使用的標識與權利商標相比,存在左撇覆蓋右捺以及左撇上方存在疊影等差異;鑒于權利商標與第XXXXXXX號“”注冊商標的權利人均為特步公司,圖形相同,且均核定使用在第25類與鞋相關的商品,本院認為兩注冊商標所承載的商譽可以輻射,考慮到權利商標具有較強的顯著性和較高的知名度,特步公司主張兩者構成近似,本院予以支持;被訴商品與權利商標核定使用的鞋屬于相同商品,被訴商品使用被訴標識容易使相關公眾混淆為特步公司生產(chǎn)銷售的商品,故本院認定被訴商品系侵害權利商標專用權的侵權商品,吳某姣的銷售行為亦侵害了特步公司享有的權利商標專用權。
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侵權責任。審理中,特步公司確認被訴侵權行為已停止,申請撤回停止侵權的訴訟請求,系自行處分訴訟權利,于法無悖,本院予以準許。因吳某姣未提交證據(jù)證明侵權商品確有合法來源,故應當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鑒于特步公司未能舉證證明被侵權所遭受的實際損失或吳某姣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其按照法定賠償標準主張經(jīng)濟損失,本院予以準許。本院綜合考量權利商標知名度、吳某姣的過錯程度及侵權后果、被訴商品的售價等因素予以酌定。賠償數(shù)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特步公司主張的律師費、公證費,屬維權所需,雖未能提供明確對應的支付憑證及發(fā)票等證據(jù),但提供了保全證據(jù)公證書,委托律師亦參加了訴訟,已證實確會產(chǎn)生相應支出,本院將綜合政府指導價、律師的實際工作量、案件疑難復雜程度、實際判賠額與訴請賠償額的比例,以及公證書數(shù)量等因素酌情判定。
吳某姣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自行放棄訴訟權利,由本院缺席判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訂)第四十八條、第五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十三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二款、第十六條第二款、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吳某姣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特步(中國)有限公司經(jīng)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14.8萬元;
二、駁回原告特步(中國)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00元,由原告特步(中國)有限公司負擔22元,被告吳某姣負擔3,278元;公告費560元,由被告吳某姣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雙方當事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知識產(chǎn)權法院。
審判員:王霞萍
書記員:孫??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