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承某市雙灤區(qū)雙塔山鎮(zhèn)灤河北岸遠通礦業(yè)大廈十一樓。
負責人:鄭樹剛,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孔慶鋼,河北承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住承某市雙橋區(qū)。
原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與被告劉某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1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8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孔慶鋼、被告劉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事實認定
仲裁情況、訴訟請求:
一、劉某某的勞動仲裁請求:劉某某于2019年5月23日向承某市雙灤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一、依法裁決被申請人(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給付申請人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工資人民幣50000.00元。二、依法裁決被申請人給付因未與申請人簽訂勞動合同而支付的11個月工資人民幣40000.00元。三、依法裁決被申請人給付因沒給申請人繳納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間的五險而導致申請人遭受的損失約人民幣15603.00元。
二、勞動仲裁結果:承某市雙灤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于2019年6月24日作出雙灤勞人仲案字[2019]第159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被申請人于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3日內一次性給付申請人工資人民幣伍萬元整(¥50000.00)。二、駁回申請人要求被申請人支付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的11個月工資40000元的仲裁請求。三、駁回申請人要求被申請人因未繳納養(yǎng)老、醫(yī)療、生育、失業(yè)和工傷保險而導致的15603元損失的仲裁請求。
三、原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的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原告無需向被告給付工資50000.00元;2、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以下是雙方當事人沒有爭議的事項,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劉某某自2016年9月經原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原車商部經理李某招用在原告處從事內勤工作。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劉某某與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之間未簽訂過勞動合同。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未支付過劉某某該期間的工資,亦未繳納養(yǎng)老、醫(yī)療、生育、失業(yè)和工傷保險費。
庭審時被告明確表示:對仲裁裁決書中經審理查明的內容及仲裁裁決結果都認可。對于其他兩項仲裁請求,被告未提出相應的訴訟請求,視為服從裁決。
以下是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的事項,本院認定如下:
原告主張無需向被告給付工資50000元,認為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原告與被告不構成勞動關系,被告是李某個人招聘雇傭的人員,即使向被告補發(fā)工資也不是5萬元的數額。本院認為,原告所舉2018年工資表,只能客觀反映2018年被告劉某某的工資收入情況,原告應提交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原告公司同崗位員工工資收入證據而未提交,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被告所舉微信聊天記錄、表格、轉賬憑證及證人李某當庭證言,能夠相互印證,證實:“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間被告與原告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李某向被告劉某某墊付工資合計50000元,2019年6月21日劉某某將該50000元退還給李某”。原告作為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即本案被告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故原告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裁判結果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劉某某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勞動報酬人民幣5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某中心支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楠
書記員: 李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