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灤縣金某某礦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孔繁勇,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隋向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灤縣金某某礦業(yè)有限公司副經理。
委托代理人耿萬海,河北正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偉業(yè)鑄造廠。
法定代表人張德偉,廠長。
委托代理人楊慶恩,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王金增,河北北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灤縣金某某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某某公司)與被告唐山市豐某某偉業(yè)鑄造廠(以下簡稱偉業(yè)鑄造廠)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被告?zhèn)I(yè)鑄造廠提出反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合并審理。原告(反訴被告)金某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隋向斌、耿萬海,被告(反訴原告)偉業(yè)鑄造廠的委托代理人楊慶恩、王金增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金某某公司訴稱,原告與被告于2010年11月25日簽訂三級冶焦合同,原告依照合同約定于2010年11月30日至2010年12月7日給被告送焦炭1517.21噸,合款1883140.4元。被告至今未給付貨款,經原告多次催要未果。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給付原告焦炭款1883140.4元,并按日萬分之二給付逾期付款利息。
被告?zhèn)I(yè)鑄造廠辯稱,1、原告供應的焦炭質量有問題,不符合合同約定,不是山西銀焱的產品,根據(jù)合同第八條約定原告供應的焦炭以被告化驗為準,經被告檢驗,原告提供的焦炭中水分、硫均不符合合同的約定,原告提供質量不合格的焦炭,應按合同法規(guī)定承擔違約責任;2、被告使用原告供應的焦炭造成高爐凝固,損失82萬元,致使被告停產經營。請求法庭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反訴原告?zhèn)I(yè)鑄造廠反訴稱,2010年11月25日反訴人與被反訴人簽訂購銷合同,約定被反訴人供應反訴人三級冶焦20000噸,并約定了質量要求、技術標準、銀焱焦化及其他成分要求。合同生效后被反訴人供應焦炭1517.21噸,但反訴人使用后發(fā)現(xiàn)質量有嚴重問題,冶煉不正常,鐵水粘度過大,經化驗多項指標不符合合同約定,產品也不是銀焱焦化公司的。被反訴人應按雙方約定承擔反訴人的損失,故提出反訴,要求被反訴人給付反訴人因焦炭質量不合格承擔的違約金60萬元、冶煉高爐澆鑄,清除費80萬元,因質量不合格造成殘次產品導致經濟損失100萬元,合計240萬元。
反訴被告金某某公司辯稱,反訴原告所提出的反訴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依法不應支持。反訴原告聲稱的原告提供的焦炭不符合合同所要求的標準,并給其造成嚴重損失,完全是捏造事實:1、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反訴原告對產品的產地、質量均進行了認真檢驗,然后才收貨,并且給反訴被告出具了收到貨物數(shù)量、金額的單據(jù)。2、從反訴被告向反訴原告供應焦炭開始,其從未主張過所供應的焦炭存在任何質量瑕疵,或者其他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問題,只是以經營困難為由拖延付款,而且反訴原告已經將所供應的焦炭使用完畢,其法定代表人張德偉也從來沒有提出過反訴被告履行合同有瑕疵,因此反訴原告所主張的訴訟理由不是事實,其訴訟請求也不應該支持。
本訴原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的證據(jù)為:
1、2010年11月25日本訴原告與本訴被告簽訂的供貨合同,用以證實雙方存在合同關系,以及合同約定的焦炭價格、質量、驗收方法和違約責任等;
2、本訴被告?zhèn)I(yè)鑄造廠財務工作人員及法定代表人張德偉于2010年12月8日簽字確認并以加蓋公章的貨物明細單,用以證實原告供應被告焦炭的數(shù)量、貨款總額以及合同所約定的質量標準、貨物產地、供貨時間符合合同約定的要求,原告供應被告焦炭1517.2噸,總價款為1883140.4元;
3、法院依據(jù)原告申請調取的灤縣公安局經偵隊的調查筆錄、立案表,證實被告法定代表人張德偉未付款的原因是資金周轉困難,不是原告焦炭的質量問題,欠款數(shù)額與原告訴請一致。
經庭審質證,本訴被告對本訴原告提供的證據(jù)1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認為不能達到本訴原告的證明目的,該合同明確約定質量要求,驗收由需方驗收,合同約定2萬噸,而原告只供應1517.2噸,說明原告沒有按照合同約定供貨;對證據(jù)2認為只是接收數(shù)量的確認,沒有對原告供應貨物的質量進行確認,上面并沒有寫明是什么焦炭,不能證實原告的證明目的;對證據(jù)3認為如果已經涉嫌刑事案件,要求中止審理,刑事案件的材料作為民事案件的證據(jù),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調查筆錄和立案表不全面,調取的材料上面加蓋了灤縣公安局偵查大隊的章,反訴原告認為不是單位公章,只是一個部門,對其真實性、合法主體資格不予認可。金某某公司報案內容中只提到偉業(yè)鑄造廠未付款,沒有提到為什么不供應貨物,產地是否屬于山西銀焱,沒有給付貨款,不能作為刑事案件,刑事案件辦案規(guī)定必須是兩人,詢問筆錄中的簽字是一人,灤縣公安局偵查大隊到豐潤偵查大隊進行調查,也有不妥之處,記錄內容也不全面,據(jù)代理人跟張德偉詢問,公安人員對其進行了施壓,有些不該記的記錄了,該記錄的沒有記錄,公安機關詢問筆錄違法,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這份證據(jù)是違法的,不真實的,記錄內容和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
被告(反訴原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提供的證據(jù)為:
1、2010年11月25日原被告簽訂的購銷合同復印件,用以證實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驗收標準、焦炭廠家應為山西銀焱;
2、偉業(yè)鑄造廠化驗單14份,證實偉業(yè)鑄造廠對金某某公司提供的焦炭進行了化驗,結果為不符合同要求、不合格;
3、豐潤瑞中化驗連鎖店的檢驗報告,證實對金某某公司所供的焦炭鐵品位為5.15,不符合合同約定;
4、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與偉業(yè)鑄造廠的生鐵采購合同一份,證實偉業(yè)鑄造廠為生產購買外礦粉2194.98噸,因焦炭質量不合格造成冶煉損失2282779.2元;
5、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收據(jù)3張,證實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收到偉業(yè)鑄造廠外礦粉共計2282779.2元,造成直接損失;
6、過泵單28張,證實偉業(yè)鑄造廠收到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外礦粉2194.98噸;
7、偉業(yè)鑄造廠與趙順青簽訂的鋼渣購銷合同、趙順青身份證復印件、收據(jù),證實偉業(yè)鑄造廠為生產,購趙順青鋼渣情況,趙順青收到了683280元款項;
8、偉業(yè)鑄造廠與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采購合同、過泵單5張、收據(jù)一張,證實偉業(yè)鑄造廠使用反訴被告的不合格焦炭,生產了不合格的生鐵,賣給皓曄商貿有限公司殘鐵價值1116975元。
9、過泵單6張,證實因使用不合格焦炭,生產出渣鐵517.6噸,賣給王某丙,單價1560元,合款249008元;
10、豐某某藍天機械和偉業(yè)鑄造廠的協(xié)議書,證實由于使用金某某的焦炭,造成高爐澆鑄,支付80萬元的清理費;
11、偉業(yè)鑄造廠因使用不合格焦炭造成直接損失一覽表,證實偉業(yè)鑄造廠的直接損失合計2874076.2元。
12、申請證人王某甲、馬某、王某乙、王某丙出庭作證,偉業(yè)鑄造廠生產廠長王某甲證實焦炭未檢測即投入使用,2010年12月6日、7日看見粘結物。偉業(yè)鑄造廠負責除塵的馬某證實2010年12月3日發(fā)現(xiàn)除塵效果不好,12月6日確定是焦炭問題,12月7日、8日修爐后就停產了。偉業(yè)鑄造廠負責熱風的王某乙證實2010年12月1日發(fā)現(xiàn)焦炭發(fā)粘,熱量不夠,向生產廠長王某甲反映,2010年12月8日停產。證人王某丙證實2010年12月15日左右從偉業(yè)鑄造廠購買廢渣150多噸及付款情況。
經庭審質證,反訴被告對反訴原告提供的證據(jù)認為:反訴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具有重大的偽證嫌疑,所有的交易均沒有合法的票證予以證實,且證據(jù)之間相互矛盾。對證據(jù)1真實性沒有異議,證據(jù)2不真實、不合法、不客觀,明顯提供的是偽證,該證據(jù)第一頁取樣日期2010年11月30日,檢測日期2010年12月9日中的“12”是用“11”改的,顯然不真實。另外這14張化驗單是出自一人之手,取樣日期2010年11月30日-12月7日,檢測日期卻都是2010年12月9日,不符合檢測規(guī)程,顯然是偽造的,這份報告按照反訴原告所說是按合同約定由需方化驗,需方是檢測合格后才能使用的,反訴原告檢驗的貨物不經過反訴被告的確認沒有效力,而且票據(jù)新舊程度也說明問題;證據(jù)3是偽造的,反訴原告所提交的11份證據(jù)中的損失是所有焦炭造成的損失,而張德偉也早就說過所有的焦炭都用完了,證據(jù)3的檢驗日期是2011年3月9日,沒有檢驗人員和審核人員簽名,本案正在訴訟中,在反訴期間內單方化驗,反訴原告不能證實化驗的是金圣論公司的焦炭;證據(jù)4、5、6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反訴原告作為鑄造企業(yè),購進外礦粉是很正常的;證據(jù)7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對證據(jù)8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有異議,這份證據(jù)說明反訴原告提供的是偽證,按道理來說收據(jù)是一式三聯(lián),這里顯示的是存根聯(lián),再有就是一百多萬元的支出,卻不是合法的收據(jù),正常價3810元,處理價2650元,沒有必要寫如何形成的殘鐵,這明顯是栽贓、陷害,這份合同是2010年12月14簽訂的,有張德偉簽字,顯然是在作假;證據(jù)9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證據(jù)10具有偽造嫌疑,這份協(xié)議書與唐山市皓曄商貿公司的協(xié)議書明顯一起打印出來的,筆體也一樣,這份協(xié)議所付的收據(jù)是給偉業(yè)鑄造廠的,80萬元的交易沒有合法票據(jù),豐某某藍天機械廠即便會修理高爐,也沒理由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些證據(jù)都與2011年4月12日公安機關對張德偉所進行的調查相矛盾,偉業(yè)鑄造廠的代理人一再指責這份公安機關的調查筆錄沒有法律依據(jù),公安機關在接受原告報案對張德偉詢問,無論是程序還是職責上都是合法的,通過這份筆錄上看,張德偉的法律意識非常強,既然這么懂法,能不說清楚為什么不給錢,顯然反訴原告說的不是事實,調查張德偉是2011年4月12日,原告起訴是2011年7月份,反訴原告在調查時說的很清楚,就是沒有說金某某公司的焦炭不合格。對證據(jù)11完全是一方捏造的,不具有客觀性。
對反訴原告提供的證人證言,反訴被告認為四位證人證言均有異議,前三位均是被告工人,和被告有利害關系,同時又是事故責任者,按照證人證實2010年12月1日就發(fā)現(xiàn)高爐有問題,到12月6日、7日已經確定就是焦炭問題,但是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甚至連化驗都沒有化驗。通過反訴原告出示的化驗單,2010年11月30日取樣,操作人員隨后發(fā)現(xiàn)有問題,懷疑是焦炭問題,但一直不做化驗,等到12月8日所謂爐停了,12月6日、7日確認是焦炭問題,還沒有化驗,到12月9日才開始檢測,原因只有一種,反訴原告在作假,這些證人在說假話。金某某公司提供的證據(jù)2確認單是2010年12月8日,也就是被告提供的證人證實的停爐那天,12月6日、7日就確認焦炭有質量問題,8日都停爐了,根據(jù)廠長王紅軍證實,多次找上級說是焦炭問題,張德偉仍然簽字確認數(shù)量和金額,不符合常理。2011年4月灤縣公安局調查張德偉時仍沒有說明,只能證實被告及其證人在說假話,證人在做偽證;王某丙證實從被告處購買廢渣有過泵單,過泵單內容又不一致,不能證實雙方存在買賣交易。請求法庭就本案提出司法建議,因為反訴原告這么大的交易全是不合法的收據(jù),偷稅漏稅,應由有關部門對反訴原告的非法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罰。
本院對雙方提供的證據(jù)認證如下:本訴原告金某某公司提供的證據(jù)1,偉業(yè)鑄造廠對其真實性沒有異議,本院予以認定;本訴原告提供的證據(jù)2中有其提供焦炭的數(shù)量和金額,本訴被告?zhèn)I(yè)鑄造廠工作人員、法定代表人張德偉均簽字,并蓋有被告公司的財務章,證實了原告為被告提供焦炭的數(shù)量和金額,本院認定為有效證據(jù)。原告申請本院調取的灤縣公安局對被告法定代表人張德偉的調查筆錄,其中張德偉關于與原告發(fā)生業(yè)務關系的陳述,和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認定。
反訴原告?zhèn)I(yè)鑄造廠提供的證據(jù)1,反訴被告金某某公司沒有異議,本院予以認定。反訴原告提供的證據(jù)2記載偉業(yè)鑄造廠自2010年11月30日至2010年12月7日分14次取樣化驗,化驗日期均為2010年12月9日,結論為不合格,其為偉業(yè)鑄造廠單方出具的化驗單,金某某公司不認可提取的是該公司提供的焦炭,本院不予認定。偉業(yè)鑄造廠提供的證據(jù)3不是具有資質的檢測部門出具的,且不能證實檢驗的是本訴原告為本訴被告提供的焦炭,本院不予認定。偉業(yè)鑄造廠提供的證據(jù)4、5、6,偉業(yè)鑄造廠未按本院指定的期限提供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不能確認其真實性,本院不予認定。偉業(yè)鑄造廠提供的證據(jù)7、9,和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認定。偉業(yè)鑄造廠提供的證據(jù)8,其未按本院指定的期限提供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且偉業(yè)鑄造廠2010年12月14日一式二聯(lián)的收到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殘鐵款1116975元的收據(jù),是沒有復寫的一聯(lián),不具有真實性,本院不予認定。偉業(yè)鑄造廠提供的證據(jù)10,未按本院指定的期限提供唐山市皓曄商貿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不能確認其真實性,本院不予認定。證據(jù)11屬于偉業(yè)鑄造廠陳述,證人王某甲、馬某、王某乙的證言證實偉業(yè)鑄造廠高爐出現(xiàn)問題的時間相互矛盾,不能相互印證,本院不予認定。
根據(jù)原、被告當庭陳述及本院認定的上述證據(jù),查明如下事實:
2010年11月25日金某某公司(供方)與偉業(yè)鑄造廠(需方)簽訂了《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合同約定:一、產品為三級冶焦,粒度30-60,生產廠家銀焱焦化、數(shù)量20000噸、單價每噸0.124萬元、總金額2480萬元。二、質量要求、技術標準、供方對質量負責的條件和期限:……三、交貨地點和方式:偉業(yè)鑄造廠;……七、產品價格:12月份進廠不含稅價格每噸1240元,其他月份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市場價格變化隨行就市;……八、驗收標準由需方化驗為準,稱量以需方過秤為準;九、結算方式及期限:現(xiàn)金或承兌結算,承兌結算每噸增加10元,結算時間在當日或次日結清貨款。長期押500噸,以后開始結算,合同終止時,押款和貨款一次性付清。十、違約責任:因質量問題和供應數(shù)量影響需方,由供方承擔違約責任,因結算時間造成供方不能按時供貨和影響數(shù)量由需方承擔責任。其他未涉及的問題雙方協(xié)商解決。合同簽訂后,本訴原告金某某公司自2010年11月30日開始為本訴被告?zhèn)I(yè)鑄造廠送焦炭,截止到2010年12月3日金某某公司為偉業(yè)鑄造廠運送的焦炭超過500噸(544.29噸),后金某某公司于2010年12月4日、12月5日、12月6日、12月7日分25次為偉業(yè)鑄造廠送貨,截止至2010年12月7日金某某公司為偉業(yè)鑄造廠提供焦炭1517.21噸。偉業(yè)鑄造廠收到本訴金某某公司的焦炭后投入生產使用。2010年12月8日偉業(yè)鑄造廠工作人員及法定代表人張德偉簽字確認了金某某公司提供焦炭的噸數(shù)、金額。2011年2月9日,本訴原告金某某公司到灤縣公安局報案稱,2010年11月25日金某某公司與偉業(yè)鑄造廠簽訂合同,約定金某某公司為偉業(yè)鑄造廠提供焦炭,截止到2010年12月7日金某某公司共運送價值1881340.4元的焦炭,偉業(yè)鑄造廠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德偉收到焦炭后,將焦炭用于鑄造廠生產,張德偉以資金周轉不開為由沒有給付金某某公司貨款,后經金某某公司了解,唐山市豐某某偉業(yè)鑄造廠已于2010年10月19日被唐山市豐某某人民法院查封。2011年4月12日,灤縣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對張德偉進行了詢問,張德偉陳述未付金某某公司貨款是因為資金周轉不開。收到金某某公司供給的焦炭用于生產面包鐵了,生產的面包鐵銷售給開平的馮春光,馮春光給付了100多萬元的貨款,用于公司正常經營了。
本院認為,本訴原告金某某公司與本訴被告?zhèn)I(yè)鑄造廠簽訂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原、被告簽訂合同后,金某某公司陸續(xù)為偉業(yè)鑄造廠運送焦炭,按雙方合同約定金某某公司送貨超過500噸后,偉業(yè)鑄造廠應每次與金某某公司結算貨款,但偉業(yè)鑄造廠均未按合同約定與金某某公司結算貨款。金某某公司起訴要求偉業(yè)鑄造廠支付貨款后,偉業(yè)鑄造廠反訴要求金某某公司賠償因焦炭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2011年8月15日庭審中雙方認為合同無履行的必要,同意終止履行,本院予以確認。合同終止履行后,金某某公司要求偉業(yè)鑄造廠支付貨款1883140.4元,有偉業(yè)鑄造廠出具的確認數(shù)量和金額的單據(jù)予以證實,證據(jù)充分,本院予以支持。偉業(yè)鑄造廠未及時給付金某某公司貨款,違反合同約定,應承擔違約責任,偉業(yè)鑄造廠應自雙方同意終止合同之日起支付金某某公司逾期付款利息。反訴原告?zhèn)I(yè)鑄造廠要求反訴被告金某某公司支付因焦炭質量不合格的違約金并賠償損失,偉業(yè)鑄造廠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實是金某某公司提供的焦炭并存在質量問題。偉業(yè)鑄造廠申請本院對焦炭質量予以鑒定,金某某公司不認可偉業(yè)鑄造廠所述的不合格焦炭為其提供。合同履行過程中,偉業(yè)鑄造廠收取金某某公司的焦炭后,已經實際使用。2010年12月8日金某某公司催要貨款時未提出質量問題,并確認金某某公司提供焦炭的數(shù)量和金額,且未封存樣品,在無法確認偉業(yè)鑄造廠所述的存在質量問題的焦炭是金某某公司提供的情況下,偉業(yè)鑄造廠要求對焦炭質量進行鑒定,本院不予準許。偉業(yè)鑄造廠反訴請求,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六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本訴被告唐山市豐某某偉業(yè)鑄造廠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本訴原告灤縣金某某礦業(yè)有限公司焦炭款1883140.4元及利息(利息自2011年8月16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二、駁回反訴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偉業(yè)鑄造廠的反訴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訴案件受理費21750元,保全費5000元,反訴案件受理26000元,合計52750元,均由本訴被告(反訴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偉業(yè)鑄造廠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陳春青
審判員 韓陽
人民陪審員 王月凌
書記員: 王利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