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長舟鹽化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應城市東馬坊棗林路*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981695133124Q。法定代表人:陳義林,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楊雄剛,湖北橫空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汪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應城市。委托訴訟代理人:胡萌,湖北誠拓律師事務所律師。
長舟鹽化上訴請求:1.撤銷原審判決第一項、第五項,并改判不必為汪某某繳納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間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2.判決汪某某承擔本案一、二審訴訟費。事實與理由:一、雙方勞動關系因汪某某離職已實際解除,無需判決再次解除。二、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間,汪某某并未為長舟鹽化提供勞動,且雙方勞動關系已實際解除,故其無權要求長舟鹽化為其繼續(xù)繳納養(yǎng)老保險。汪某某辯稱,長舟鹽化的上訴請求與實際事實不符,理由不成立,無法律依據(jù),請二審法院予以駁回,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裁判。一、原審法院認定基本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汪某某于1995年6月進入湖北七二八鹽化有限公司從事制鹽車間操作工工作。2009年11月湖北七二八鹽化有限公司改制為民營企業(yè)長舟鹽化,汪某某繼續(xù)在長舟鹽化工作。因工傷后,長舟鹽化未繼續(xù)支付醫(yī)療費和工資,汪某某為得到工傷賠償不得已走上法律維權之路。汪某某與長舟鹽化因為企業(yè)改制等歷史原因,雙方未簽書面勞動合同。按照認定工傷所需的必備條件之一(無勞動合同就需要首先確認雙方有勞動關系),汪某某于2016年1月13日向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申請確認雙方勞動關系。2016年3月28日,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作出應勞仲案字[2016]003號裁決書,確定了雙方的勞動關系,雙方均未起訴。之后長舟鹽化也一直未對汪某某送達任何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2016年4月6日,應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編號為2016009的工傷認定書,認定汪某某所受傷為工傷;2016年11月4日,汪某某經(jīng)孝感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孝勞鑒[2016]3039號”鑒定為工傷(職業(yè)病)的致殘程度為9級。2017年1月5日,汪某某根據(jù)雙方均認可的工傷結論向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提起勞動仲裁,要求解除雙方勞動關系和自己因工傷應得的賠償。2017年3月23日,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作出應勞仲案字[2017]011號裁決書,支持了汪某某的訴求。2017年5月22日,長舟鹽化向應城市人民法院起訴,應城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后作出(2017)鄂0981民初759號民事判決,該判決結果雖然有錯誤的地方[1.原審在判斷雙方勞動關系解除時間為2017年1月是不實的,既然裁決書未能生效那么雙方的勞動關系應一直存在,應推斷為判決書做出之日的2017年11月28日,養(yǎng)老保險也應補繳至此日,即使因汪某某未起訴對仲裁結果視為認可,也應計算至裁決書做出之日的2017年3月23日。2.原審在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時,把汪某某九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9個月的本人工資,錯誤計算成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考慮到汪某某身體和家庭原因,為了汪某某能早日拿到賠償款,用來維持生活開支,節(jié)約訴訟資源的同時也為節(jié)約因上訴可能需承擔的律師代理費等訴訟成本,汪某某沒有選擇上訴。二、原審判決適用法律基本正確,只是在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時,把汪某某九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9個月的本人工資,錯誤計算成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綜上,汪某某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證據(jù)充分,適用法律基本正確,故長舟鹽化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長舟鹽化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決長舟鹽化不必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住院伙食補助費、醫(yī)療費;2.判決長舟鹽化不必為汪某某補繳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養(yǎng)老保險;3.判決汪某某承擔本案訴訟費。一審判決認定:雙方有爭議的事項為仲裁裁決書第二項至第八項,其他事項雙方無爭議。一、入職時間:2010年7月;二、工資標準:月平均工資3309元;三、受傷時間:2015年2月7日;四、住院起止時間:2015年11月26日至2016年1月6日;五、拖欠醫(yī)療費數(shù)額:醫(yī)療費115253.30元,長舟鹽化墊付50000元;六、工傷認定情況:汪某某受傷認定為工傷;七、傷殘等級鑒定時間:鑒定時間2016年11月4日;八、傷殘等級:汪某某工傷的致殘程度為九級;九、受傷后至勞動能力鑒定前工資發(fā)放數(shù)額:3309元/月;十、雙方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時間及原因:2016年2月長舟鹽化停發(fā)汪某某工資,引發(fā)勞動爭議;十一、湖北省孝感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555.5元/月;十二、仲裁請求:汪某某請求與長舟鹽化解除勞動關系;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醫(yī)療費;請求長舟鹽化為汪某某繳納社會保險至解除勞動關系之日。十三、仲裁結果:1.汪某某與長舟鹽化解除勞動關系;2.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9781元;3.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3764.8元;4.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5647.2元;5.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停工留薪期工資35708元;6.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住院伙食補助費615元;7.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醫(yī)療費65253.30元;8.長舟鹽化為汪某某繳養(yǎng)老保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9.駁回汪某某其他仲裁請求。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為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汪某某所受工傷致殘程度為九級,其工傷保險待遇為: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標準依照《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九級傷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為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為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2個月。如果工傷保險基金不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則應由長舟鹽化支付。長舟鹽化應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3163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5555元,長舟鹽化還應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42666元。由于汪某某對勞動仲裁裁決未提出不服,視為其對仲裁裁決結果的認可,故一審法院對仲裁裁決中的“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數(shù)額仍然予以維持,僅對“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數(shù)額予以調整,即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3163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3764.8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5647.2元。2016年1月6日的出院記錄,要求汪某某全休三個月,汪某某應于2016年4月6日上班,汪某某工資已發(fā)到2016年2月,長舟鹽化仍應發(fā)放汪某某停工留薪期間工資3970.80元[3309÷30×(30+6)]。汪某某住院41天,長舟鹽化應支付其住院伙食補助費2050元,由于汪某某認可仲裁裁決中的“住院伙食補助費”數(shù)額,故一審法院仍然維持該項,即長舟鹽化應支付汪某某住院伙食補助費615元。汪某某因工傷支出醫(yī)療費115253.30元,長舟鹽化僅墊付50000元,故仍須支付醫(yī)療費65253.30元。汪某某于2017年1月申請仲裁,請求解除與長舟鹽化的勞動關系,長舟鹽化亦同意解除勞動關系,故一審法院依法確認長舟鹽化、汪某某雙方勞動關系自2017年1月解除。長舟鹽化為汪某某交納社會保險至2016年2月,長舟鹽化仍應為汪某某交納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間社會養(yǎng)老保險。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四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1.確認長舟鹽化與汪某某的勞動關系已于2017年1月解除。2.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3163元,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3764.8元;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5647.2元。3.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醫(yī)療費65253.3元,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住院伙食補助費615元。4.長舟鹽化支付汪某某停工留薪期間工資3970.8元。5.長舟鹽化為汪某某繳納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間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6.駁回長舟鹽化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元,由長舟鹽化負擔。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二審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判決所列的十三項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本案系因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就勞動關系的解除、經(jīng)濟補償?shù)葐栴}而發(fā)生的糾紛,應定性為勞動爭議。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問題是:長舟鹽化與汪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的時間如何確定,長舟鹽化應否為汪某某繳納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間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關于焦點問題,本院認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一款“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guī)定,長舟鹽化與汪某某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本案中,長舟鹽化既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汪某某解除勞動關系,也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額外向汪某某支付了一個月工資,故一審判決認定汪某某2017年1月申請仲裁的時間為雙方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并無不妥?;谝陨显u判,本院對長舟鹽化關于不必為汪某某繳納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間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上訴人湖北長舟鹽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舟鹽化)因與被上訴人汪某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應城市人民法院(2017)鄂0981民初759號民事判決書,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綜上所述,長舟鹽化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湖北長舟鹽化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 錚
審判員 胡 紅
審判員 汪書力
書記員:陳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