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鄖西縣城關鎮(zhèn)鄖西大道**號。法定代表人:許明良,系該公司董事長。委托代理人:徐佳君,湖北正星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東岳路**號。法定代表人:金玉,系該公司總經理。委托代理人:秦娟,系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鄖西縣支公司職工。委托代理人:彭濤,湖北無為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給付王成福意外身故保險金590000元;2、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6年8月底,原告中標了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扶貧安置工程,并于9月19日與被告簽訂了該中標工程國壽建筑工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2017年5月17日上午,原告的工人王成福在該工程工地干活時,因土方塌方,造成王成福意外傷害死亡。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與王成福家屬協(xié)商,達成了一次性賠償王成福家屬59萬元的協(xié)議,其中5月18日原告委托工地負責人牛國成支付9萬元現(xiàn)金,5月22日又從牛國成的帳戶向王成福之子王洪林轉帳50萬元,王成福之子分別書寫了收條,之后王成福之子王洪林、女兒王洪艷、妻子王執(zhí)梅、母親張長英將該次事故保險受益權利轉讓給了原告。原告委托牛國成向被告主張保險理賠,被告回復不屬于合同約定的范圍,不予賠付。原、被告之間的國壽建筑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成立,依據合同約定,該次事故屬于保險合同范圍內的事故,被告依法應當支付本次發(fā)生的意外傷害事故保險金。特具此狀,請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辯稱,1、本次事故中死亡的王成福不是我公司與原告簽訂合同中約定的被保險人,原告與王成福未簽訂勞動合同,未建立勞動關系,其對王成福不具有保險利益,不是保險合同約定的被保險人,我公司不應當承擔保險責任;2、即使王成福與原告簽訂了勞動合同,我公司也不承擔賠償責任,本次事故發(fā)生地不是保險合同約定的我公司承保施工范圍,保險合同約定的工程范圍是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1、2、3、5、7、8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中1000平方米的建設工程,而本次事故發(fā)生地卻是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不是保險合同約定的施工區(qū)域,故我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3、本案中適格的原告是王成福的近親屬,而不是原告,原告主體不適格,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8月22日,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與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村民委員會簽訂《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建設合同書》,約定:根據《湖北省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實施計劃》的要求,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村民委員會擬在1、2、3、4、5、7、8組等處建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將該工程發(fā)包給原告承建。原告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規(guī)范施工,負責施工安全,要同村治保會(或鄉(xiāng)綜治辦)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要保證施工人員及運輸車輛的安全,需為施工人員購買保險,施工中需佩戴安全帽,施工車輛三證齊全,如發(fā)生任何意外事故,均由原告自行負責;工程價款:磚混結構920元/㎡;該房屋建筑工程為包工包料方式,機械設備、水泥、砂、磚、鋼筋、工具、水、電、保險費、雜費等一切費用均由原告自己負責;基礎場地平整由原告方承建,實際工程量及費用以竣工驗收為準,工程結算按照西精扶辦【2016】年3號文件執(zhí)行;本合同一式三份,雙方各執(zhí)一份,鄉(xiāng)扶貧辦備存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17年5月17日,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的員工王成福在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房工程工地施工時,因土方塌方,將王成福埋進土里,王成福被搶救出來時已死亡。事故發(fā)生的當天,原告與王成福家屬達成賠償協(xié)議,原告一次性賠償王成福家屬因王成福死亡而產生的各項補償金、安葬費等共計590000元。原告于次日向王成福之子王洪林支付了90000元,于2017年5月22日向王洪林支付了500000元,王洪林共計收到原告賠償款590000元。2017年7月20日,王成福的母親張長英、妻子王執(zhí)梅、女兒王洪艷、兒子王洪林與原告簽訂《權益轉讓協(xié)議書》,雙方就王成福在原告的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安置房工程工地傷亡保險一事,達成如下協(xié)議:將王成福在工地傷亡的保險權益轉讓給原告,保險權益等一切權利由原告享有。事故發(fā)生后,原告立即向被告告知了此次意外傷害事故,被告于當日下午即到事發(fā)點進行了核查。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向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提出保險理賠,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認為事故發(fā)生點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不是保險合同約定的施工區(qū)域,未予賠償,原告于2017年7月25日向本院提起民事訴訟訴。另查明,原告承建的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于2016年8月立項報建,2017年3月施工圖紙設計完畢;2017年2月25日開始平場地,2017年3月開工建設。王成福于2017年3月與原告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在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工地工作。另查明,2016年9月19日,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與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簽訂合同號為2016-420300-815-70000661-6號《保險合同》,投保單號為1030420100143784,投保人為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投保人客戶號:2016420307600014574,被保險人數為15人,合同生效日為2016年9月18日,合同期滿日為2017年9月17日,保險費為3000元,交費方式為躉交,險種名稱:國壽建筑工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2013版),保險金額為9000000元,個人保額為600000元,保險費2400元;國壽附加綠洲意外費用補償團體醫(yī)療保險,保險金額為750000元,個人保額為50000元,保險費為600元。特別約定:合同約定甲方為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委會,乙方為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工程總面積1000平方米,意外醫(yī)療免賠額100元,給付比例80%。王成福于2017年5月17日發(fā)生的人身意外傷害事故在此保險期間。王成福的母親張長英生于1935年12月28日,妻子王執(zhí)梅生于1963年6月18日,女兒王洪艷生于1984年4月30日,兒子王洪林生于1987年9月15日,四人均住在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元門村2組。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1、本案的意外事故發(fā)生地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工地是否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承保范圍內。原告提供了《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建設合同書》的原件,該合同書第一頁明確寫明該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范圍包括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被告提供了《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建設合同書》,該合同第一頁中工程范圍沒有包括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該頁是復印件,被告未提供原件。在庭審過程中,原、被告均提出安家鄉(xiāng)財政所有《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建設合同書》的備案合同,原告申請本院調取。本院依法到安家鄉(xiāng)財政所和安家鄉(xiāng)扶貧辦(合同上寫明安家鄉(xiāng)扶貧辦備存該合同)依法調取了二份備案合同,二份備案內容均與原告提供的一致,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范圍包括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在庭審中,原告提出2017年5月17日下午,被告曾到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村民委員會查看了該村的《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建設合同書》,并拍照。經查,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村民委員會的合同內容與原告提供的一致,合同明確寫明該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包括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被告提出該工程可能存在二份不同的合同,但未向本院提供相應證據,對此主張,本院不予采信。故本院依法認定《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建設合同書》以原告提供的合同原件為準,該工程范圍包括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被告提出原告投保時約定工程總面積是1000平方米,而該村1、2、3組的工程實際面積已超過1000平方米,該村4組工程不應在投保的1000平方米之內,但未提供證據證明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的工程不在工程總面積1000平方米以內,故對此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本院依法認定本案的意外事故發(fā)生地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工地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承保范圍內。2、原告與王成福之間是否建立了勞動合同關系。原告提供了與王成福簽訂的《勞動合同書》,該《勞動合同書》落款時間為“2016年5月7日”,原告解釋這屬于筆誤,雙方簽訂《勞動合同書》的時間應為“2017年5月7日”,王成福于2017年3月到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工地工作,當時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2017年5月因原告要給王成福辦理工傷保險及社保手續(xù),雙方才于2017年5月7日補簽了《勞動合同書》。被告對此落款時間有異議,當庭提供了原告向其理賠時提供的2017年3-5月《工人工資表》,認為該《工人工資表》上王成福的每日工資是100元,而該《勞動合同書》上約定每日工資是120元,兩者不一致,且此《工人工資表》上無工人的領款簽名。本院認為,雖然該《勞動合同書》存在明顯瑕疵,落款時間及工資數額約定與《工人工資表》不一致,但該《勞動合同書》上明確寫明,原告是因在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中標該村扶貧搬遷工程,需要建筑工人,才與王成福簽訂的勞動合同。2016年8月22日,原告與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村民委員會簽訂《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工程建設合同書》,而2016年5月7日,原告還沒有中標該工程,故原告陳述該《勞動合同書》落款時間筆誤寫成“2016年5月7日”,本院予以采信。雖然該《勞動合同書》上約定每日工資120元與《工人工資表》上王成福2017年3-5月每日工資100元不一致,但可說明原告與王成福之間建立了勞動合同關系,且王成福系2107年5月17日在原告中標的鄖西縣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工程工地工作時意外死亡,故本院依法認定原告與王成福于2017年3月建立了勞動合同關系。被告提供了對牛國成的調查詢問筆錄,牛國成陳述他是王成福的老板,雇傭王成福替其干活。經查,牛國成是原告委托的該工程項目負責人,不是該工程的承包方,王成福在原告中標的安家鄉(xiāng)八道河村4組工地工作,應為原告的施工工人。綜上,本院依法認定原告與王成福之間建立了勞動合同關系,被告辯稱原告與王成福未建立勞動合同關系,本院不予采信。3、原告是否為本案的適格原告。本院認為,王成福系本案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王成福死亡后,其母親張長英、妻子王執(zhí)梅、女兒王洪艷、兒子王洪林是其法定繼承人,是保險合同的受益人。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與張長英、王執(zhí)梅、王洪艷、王洪林達成賠償協(xié)議,在原告賠償到位后,張長英、王執(zhí)梅、王洪艷、王洪林與原告達成了《權益轉讓協(xié)議書》,約定將王成福在工地傷亡的保險權益轉讓給原告,保險權益等一切權利由原告享有。該《權益轉讓協(xié)議書》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該轉讓行為有效,本院予以支持,故原告主體資格適格。本院認為,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訴請的要求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賠償其支付王成福家屬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王成福母親張長英的)、喪葬費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對于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2016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年的20倍進行計算;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及喪葬費按2017年《湖北省道路事故損害賠償標準》規(guī)定的建筑業(yè)人均年平均工資收入的標準47121元/年進行計算。依照《工傷保險條例》和2017年度《湖北省道路事故損害賠償標準》,本院核定王成福因工死亡的實際損失為:一次性工亡補助金672320元(33616元/年×20年),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70681.50元(47121元/年×30%×5年),喪葬費23560.50元(47121元/年÷2),合計766562元。原告與王成福家屬達成賠償協(xié)議,并向王成福家屬支付了賠償款590000元,該金額未超過王成福因工死亡的實際損失,也未超過國壽建筑工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2013版)約定個人保額600000元的額度。故原告應獲得王成福意外傷害保險金590000元。綜上所述,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要求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在國壽建筑工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2013版)內賠償經濟損失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應予以支持,且理賠金額未超過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應承擔賠付責任。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辯稱不予賠償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條、第十二條、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四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三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訴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2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徐佳君、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秦娟、彭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湖北新鵬建筑有限公司賠付王成福意外傷害保險金590000元。案件受理費9700元減半收取計4850元,由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農業(yè)銀行十堰北京路支行;帳號:17×××01。通過郵局匯款的,款匯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張灣區(qū)浙江路66號。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法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審判員 鄧少波
書記員:陳新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