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惠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伍某某
徐秋林(湖北謙順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惠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大冶市汪仁鎮(zhèn)汪仁街供銷社綜合大樓。
法定代表人:羅棟良,該公司總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伍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秋林,湖北謙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湖北惠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惠某建筑公司)因與被上訴人伍某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大冶市人民法院(2015)鄂大冶民初字第038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7月1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惠某建筑公司上訴請求:1、確認其與伍某某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2、不支付伍某某各項工傷保險待遇。
事實與理由:1、本案一審由其提起訴訟,伍某某并未提起反訴,一審法院違反“不告不理”原則,判決由其支付伍某某工傷保險待遇屬適用法律錯誤;2、其承接鐘山綜合樓建筑工程后,與黃石市宏順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順勞務公司)簽訂了《建筑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已將該工程的泥、木、鐵等勞務分包給宏順勞務公司,所有勞務工人均由宏順勞務公司聘請,與其無關;3、伍某某并非其聘請,一審法院在認定伍某某由金得州聘請的情況下,仍然判決其與伍某某存在勞動關系錯誤;4、伍某某因違章作業(yè)而受傷,根據(jù)過錯原則,應由伍某某與宏順勞務公司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伍某某辯稱:其雖系金得州聘用,但金得州與惠某建筑公司簽訂有勞務協(xié)議,惠某建筑公司將工程發(fā)包給不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個人,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當予以維持。
惠某建筑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其與伍某某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無需為伍某某辦理勞動關系轉(zhuǎn)移手續(xù);2、不支付伍某某各項工傷保險待遇以及雙倍工資。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3年,惠某建筑公司承接了鐘山綜合樓建筑工程,并組建了項目部。
該項目部由吳遠紅擔任經(jīng)理,全面負責工程施工工作。
在施工過程中,該項目部將鋼筋工程承包給自然人金得州負責。
2014年3月,伍某某經(jīng)金得州聘用進入惠某建筑公司承接的鐘山綜合樓工程做鋼筋工,未簽訂勞動合同,未辦理社會保險。
同年5月21日,伍某某在工地發(fā)生墜樓事故后被送往黃石市中心醫(yī)院治療,共住院34天。
住院期間,惠某建筑公司未派人護理。
出院后,伍某某未回工地上班。
2014年12月16日,伍某某向黃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確認其與惠某建筑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2015年2月5日,該委作出黃勞人裁字(2015)第02號仲裁裁決書,認定伍某某與惠某建筑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2015年4月3日,黃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伍某某所受事故傷害為工傷。
同年7月31日,伍某某的傷情經(jīng)黃石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致殘程度捌級。
后雙方因賠償問題協(xié)商未果,伍某某于2015年8月17日向黃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申請仲裁,請求:解除其與惠某建筑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由惠某建筑公司支付其經(jīng)濟補償812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共計142070.67元;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59546.67元;停工留新期工資64960元;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等5122.50元。
該委于2015年10月30日裁決后,惠某建筑公司不服,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伍某某在惠某建筑公司工地受傷后,經(jīng)勞動仲裁機構(gòu)裁決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并被認定為工傷,致殘程度捌級,對該事實予以確認。
伍某某要求與惠某建筑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以支持。
結(jié)合本案事實,伍某某依法應享有的工傷保險待遇有:1、護理費2676.13元(28729÷365×34);2、住院伙食補助費1700(50元×34天);3、停工留薪期工資4976.16元(41754÷365×21.75×2);4、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7368.89元(41754÷365×21.75天×11個月);5、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1740元(3174元/月×10個月);6、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0784元(3174元/月×16個月),合計119245.18元。
鑒于伍某某系其他承包人所聘請,與惠某建筑公司之間沒有實際形成管理與被管理關系,故對伍某某要求惠某建筑公司支付經(jīng)濟補償8120元、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59546.67元的請求不予以支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一、解除惠某建筑公司與伍某某之間的勞動關系;二、由惠某建筑公司支付伍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工資待遇計119245.18元,定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付清;三、駁回惠某建筑公司與伍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
經(jīng)二審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一、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后,當事人對裁決中的部分事項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
由此可見,作為以仲裁為訴訟前置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與普通民事案件不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仲裁申請人申請仲裁的請求事項進行全面審理,而不是僅根據(jù)原告不服仲裁裁決的部分請求事項進行審理,因此,“不告不理”的民事訴訟原則在勞動爭議案件中,體現(xiàn)在仲裁和訴訟兩個請求相結(jié)合的形式上,故一審法院全面審理仲裁申請人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
惠某建筑公司主張一審法院違反“不告不理”原則審理屬適用法律錯誤的上訴意見不能成立。
二、惠某建筑公司雖與宏順勞務公司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但該合同不包括鋼筋工的勞務分包,且其針對鋼筋工勞務又與自然人金得州簽訂了《勞務協(xié)議書》,將案涉工程的鋼筋工勞務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個人金得州施工,而伍某某系金得州聘請的勞務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因工受傷,根據(jù)勞社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 ?第(四)項 ?“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承包業(yè)務轉(zhuǎn)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yè)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的規(guī)定,惠某建筑公司雖與伍某某未建立勞動關系,但依法應對伍某某所受工傷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故對惠某建筑公司要求確認其與伍某某不存在勞動關系的請求予以支持,但對其要求不支付伍某某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惠某建筑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對于建立勞動關系與承擔用工主體責任的概念理解不當,本院予以修正。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大冶市人民法院(2015)鄂大冶民初字第0381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二項;
二、變更大冶市人民法院(2015)鄂大冶民初字第0381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三項為:惠某建筑公司與伍某某之間未建立勞動關系,但應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三、駁回惠某建筑公司的其他上訴請求以及伍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10元,由惠某建筑公司與伍某某各負擔1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一、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后,當事人對裁決中的部分事項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
由此可見,作為以仲裁為訴訟前置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與普通民事案件不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仲裁申請人申請仲裁的請求事項進行全面審理,而不是僅根據(jù)原告不服仲裁裁決的部分請求事項進行審理,因此,“不告不理”的民事訴訟原則在勞動爭議案件中,體現(xiàn)在仲裁和訴訟兩個請求相結(jié)合的形式上,故一審法院全面審理仲裁申請人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
惠某建筑公司主張一審法院違反“不告不理”原則審理屬適用法律錯誤的上訴意見不能成立。
二、惠某建筑公司雖與宏順勞務公司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但該合同不包括鋼筋工的勞務分包,且其針對鋼筋工勞務又與自然人金得州簽訂了《勞務協(xié)議書》,將案涉工程的鋼筋工勞務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個人金得州施工,而伍某某系金得州聘請的勞務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因工受傷,根據(jù)勞社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 ?第(四)項 ?“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承包業(yè)務轉(zhuǎn)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yè)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的規(guī)定,惠某建筑公司雖與伍某某未建立勞動關系,但依法應對伍某某所受工傷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故對惠某建筑公司要求確認其與伍某某不存在勞動關系的請求予以支持,但對其要求不支付伍某某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惠某建筑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對于建立勞動關系與承擔用工主體責任的概念理解不當,本院予以修正。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大冶市人民法院(2015)鄂大冶民初字第0381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二項;
二、變更大冶市人民法院(2015)鄂大冶民初字第0381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三項為:惠某建筑公司與伍某某之間未建立勞動關系,但應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三、駁回惠某建筑公司的其他上訴請求以及伍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10元,由惠某建筑公司與伍某某各負擔10元。
審判長:尹策
審判員:胡志剛
審判員:周希
書記員:劉必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