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湖北建始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建始縣業(yè)州鎮(zhèn)廣潤路17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2800616351191U。
法定代表人:李毅,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尹華平,系該公司信貸管理部副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劉永安,湖北夷水(建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建始縣西某鞋業(yè)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建始縣業(yè)州鎮(zhèn)廣潤工業(yè)園區(qū)。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2822698043415Q
法定代表人:龔某某,系該公司總經理。
被告:龔某某,男,生于1977年6月9日,漢族,湖北省建始縣人,住建始縣。即被告建始縣西某鞋業(yè)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龔某某)
被告:劉家芳,女,生于1980年1月19日,漢族,四川省富順縣人,戶籍地四川省富順縣,現(xiàn)住建始縣。系龔某某之妻。
被告:恩施州農發(fā)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住所恩施市金桂大道硒都茶城1幢390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2800784479047W
法定代表人:黃曉笛,系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劉威,湖北雄視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湖北建始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建始農商行)與被告建始縣西某鞋業(yè)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龔某某、劉家芳、恩施州農發(fā)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建始農商行的委托訴訟理人劉永安、尹華平,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的委托訴訟理人劉威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龔某某、劉家芳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建始農商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償還原告借款本金660萬元及同期利息(含罰息);2、判令被告龔某某、劉家芳、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對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在建始農商行的660萬元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3、案件受理費及保全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1月18日,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與原告簽訂建農商營流借字第(2017)A020號《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授信280萬元,借款年利率為10.44%,用于公司流動資金周轉,期限12個月。同日,原告與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簽訂編號為建農商營保字第(2017)A020號《保證合同》,龔某某、劉家芳簽訂《家庭共有人還款承諾書》,對該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2017年2月23日,原告給被告發(fā)放貸款280萬元到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82010000001596994賬戶。2017年4月21日,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與原告簽訂編號為建農商營流借字第(2017)A145號《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授信380萬元,借款年利率為10.44%,用于公司流動資金周轉,期限12個月。同日,原告與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簽訂編號為建農商營保字第(2017)A145號《保證合同》,龔某某、劉家芳簽訂《家庭共有人還款承諾書》,對該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2017年5月26日原告給被告發(fā)放貸款380萬元到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82010000001596994賬戶。借款期限屆滿后,被告因經營困難無法償還借款本息。特請求判準訴請。
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辯稱原告所訴屬實?,F(xiàn)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無能力履行保證責任。
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未提交證據(jù)。
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龔某某、劉家芳未答辯,亦未舉證。
原告建始農商行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由原告與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原告與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簽訂的《保證合同》,龔某某、劉家芳以自然人身份簽名向原告提交的《家庭共有人還款承諾書》及《借款憑證》、《關于履行代償責任函》、《催收貸款通知書》等,均具有證據(jù)效力和證明力,能夠證明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向原告借款和三被告對借款本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的事實,本院予以采信。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1月26日,被告龔某某、劉家芳共同在《家庭共有人還款承諾書》上簽名,書面向原告建始農商行作出承諾,對擬由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因生產經營需流動資金周轉,向原告的借款280萬元愿以家庭共有財產承擔連帶清償責任。2017年1月18日,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與原告簽訂《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向原告借款280萬元,約定借款年利率為10.44%,期限12個月,若借款人未按約定的期限歸還借款的,在上述約定利率基礎上加收50%罰息。同日,原告與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簽訂《保證合同》,約定保證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保證范圍為主合同項下的全部債務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賠償金、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和所有其他應付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保證期間自主合同項下的借款期間屆滿之次日起兩年,原告根據(jù)主合同之約定宣布借款提前到期的,則保證期間為原告向借款人通知的還款之次日起兩年。2017年2月23日,原告發(fā)放貸款280萬元到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82010000001596994賬戶。2017年3月8日,被告龔某某、劉家芳以前述相同方法書面向原告作出承諾,對擬由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因生產經營需流動資金周轉,向原告的借款380萬元愿以家庭共有財產承擔連帶清償責任。2017年4月21日,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與原告簽訂《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向原告建始農商行借款380萬元,借款年利率為10.44%,用于公司流動資金周轉,借款期限12個月,若借款人未按約定的期限歸還借款的,在上述約定利率基礎上加收50%罰息。同日,原告與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簽訂《保證合同》,其保證方式、保證期間與前述約定相同。2017年5月26日原告給被告發(fā)放貸款380萬元到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82010000001596994賬戶。被告借款后對借款本金380萬元的利息(含罰息)支付至2018年5月30日,對借款本金280萬元的利息(含罰息)支付至2018年4月6日,但對借款本金未予返還。借款期限屆滿后,經原告催收,被告未償還借款本息。
訴訟中,原告將被告借款逾期后的利息請求由約定貸款利率基礎上加收50%變更為加收30%即年利率13.572%(含罰息)。
本院認為,原告建始農商行與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足以證明雙方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該合同有效合法,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應受法律保護,當事人應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未按合同約定的期限還款,構成違約,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返還借款、支付利息和罰息。被告恩施農發(fā)擔保公司與原告簽訂的《擔保合同》和被告龔某某、劉家芳以自然人身份用《家庭共有人還款承諾書》方式約定為案涉借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三被告依法應承擔擔保責任。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追償。綜上,原告建始農商行的訴訟請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建始西某鞋業(yè)公司、龔某某、劉家芳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相應的民事訴訟權利,應承擔由此產生的不利后果。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建始縣西某鞋業(yè)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返還原告湖北建始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本金660萬元并支付以借款本金380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5月31日起按年利率13.572%(含罰息)計算至借款還清之日止和以借款本金280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4月7日起按年利率13.572%(含罰息)計算至借款還清之日止的利息;
二、被告龔某某、劉家芳、恩施州農發(fā)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對上述借款本金、利息、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被告建始縣西某鞋業(yè)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追償;
三、駁回原告湖北建始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58000.00元,減半收取29000.00元,由被告建始縣西某鞋業(yè)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經濟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呂正兆
書記員: 王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