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湖北咸寧咸運集團崇陽天某運輸有限公司
委托代理人陳艷霞,湖北順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崇陽支公司
委托代理人汪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咸寧分公司員工。
原告湖北咸寧咸運集團崇陽天某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某運輸公司)訴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崇陽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崇陽支公司)機動車輛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0年12月01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甘煜華獨任審判,于2010年12月2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天某運輸公司委托代理人陳艷霞、被告人崇陽支公司委托代理人汪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天某運輸公司訴稱,2010年5月19日,原告為其車輛鄂L×××××客車在被告所在保險公司購買了機動車保險,原告作為被保險人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險及商業(yè)險,其中商業(yè)險中第三人責任險保險金額為50萬,且不計免賠,交強險及商業(yè)保險期間均為2010年5月26日至2011年5月25日,原告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支付了保險費。2010年7月4日14時20分,沈重璋駕駛鄂L×××××客車從崇陽到通山,途徑G106線南林嶺路口時,與從南林蘆坑往南林方向行駛的吳某駕駛的鄂L×××××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吳某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通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于2010年7月13日做出第2010年(097)號交通事故認定書:沈重璋應負本事故的全部責任,吳某在本次事故中無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在通山交警大隊主持下沈重璋和吳某就吳某受到的損失進行協商,雙方達成賠償協議。吳某各種損失合計59095.7元,沈重璋車輛受到的損失980元,合計60075.7元。原告按照協議約定對吳某賠償后向被告遞交索賠證明和資料請求被告賠償,但被告卻以各種理由拒絕向原告進行賠付。為此,原告根據《合同法》及《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特具狀起訴,請求法院判準其訴訟請求。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1,保險合同兩份,證明原告于被告之間存在保險合同關系。
證據2,通山縣交警大隊出具的2010年(097)號交通事故認定書,證明原告對受害人吳某所負的事故責任及車輛受損的事實。
證據3,沈重璋的身份證、駕駛證及鄂L×××××客車行駛證,證明沈重璋具有合法的駕駛資格及鄂L×××××客車具有行駛資格。
證據4,咸寧市中心醫(yī)院住院醫(yī)療收費收據及住院病歷及通山縣人民醫(yī)院門診收費收據,證明吳某治療花費醫(yī)療費合計27844.7元,住院時間29天
證據5,咸寧是中心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出具的(2010)臨鑒字396號意見書,證明吳某所受傷構成十級殘,休息時間為150天,護理時間為75天,后期醫(yī)療費用為8500元
證據6,咸寧市健康久久藥房出具的收據,證明吳某殘疾用具拐杖費用為90元。
證據7,吳某家戶籍證明及通山縣公安局和南林橋羅城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證明吳某親屬被撫養(yǎng)人基本情況。
證據8,通山物價價格認證中心出具的車輛損失價值鑒定結論書,證明吳某駕駛的摩托車鄂L×××××車輛損失為1110元,鑒定費100元。
證據9,崇陽縣汽車大修理廠出具的發(fā)票,證明原告車輛鄂L×××××客車修理費980元,
證據10,通山縣交警大隊出具的交通事故賠償調解書記賠償憑證,證明原告和吳某在通山縣交警大隊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并且按照協議給予賠償。
證據11,賠償憑證,證明原告按照協議對吳某給予賠償。
證據12,索賠申請書,證明原告向被告提出索賠,被告以各自理由拒絕,案件訴訟費應由被告承擔。
被告人保崇陽支公司辯稱,原告主張的賠償數額過高,對相關部分應當核減;根據公安部的規(guī)定,護理時間不能超過休息時間的三分之一;誤工費只能計算到8月1號;原告的車輛損失不能計入賠償范圍。
被告人保崇陽支公司對自己的辯稱,沒有向本院提交證據。
經庭審質證,被告人保崇陽支公司對原告天某運輸公司提供的證據1、證據2、證據3、證據4、證據6、證據7、證據8、證據10、證據11、證據12無異議,故本院對其予以認定;對于證據5的真實性無異議,對其合法性、關聯性有異議,被告對該證據保留重新鑒定的權利;對證據9的關聯性有異議,被告認為原告的該部分損失不在保險合同的賠償范圍之內。
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5,被告的異議僅在于其中費用的計算,實為法律適用問題,不涉及真實性異議,故本院對原告提供的證據5的真實性予以認定。對于證據9,根據原被告之間的保險合同及《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其關聯性予以認定。
本院根據上述有效證據并結合當事人陳述,認定事實如下:
2010年5月12日,原告對其所屬鄂L×××××客車向被告投保了機動車損失險、第三者責任保險,同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保單,保險期間為2010年5月26日起至2011年5月25日止。其中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正本)約定: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100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動車保險單(正本)約定:機動車損失險責任限額100,000元、第三者責任險責任限額500,000元,且第三者責任險不計免賠率。2010年7月4日14時20分,沈重璋駕駛鄂L×××××客車從崇陽到通山,途徑G106線南林嶺路口時,與從南林蘆坑往南林方向行駛的吳某駕駛的鄂L×××××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吳某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吳某在咸寧市中心醫(yī)院、通山縣人民醫(yī)院治療共花醫(yī)療費27844.7元,2010年7月4日,通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沈重璋應負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當事人吳某在本次事故中無責任。2010年8月2日咸寧市中心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2010)臨鑒字第396號《法醫(yī)學意見書》作出鑒定結論為:吳某2010年7月4日所受傷屬于輕傷(甲級),構成X(+)級傷殘,休息時間150天,護理時間75天,后期醫(yī)療費用8500元。2010年8月16日,經通山縣交警大隊調解原告雇員沈重璋與受害人吳某達成調解協議,向受害人賠償醫(yī)療費36344.7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90元、殘疾賠償金1007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2046元、誤工費6000元、護理費3000、住院伙食補助費435元、吳某車輛損失1110元,共計59095.70元。原告賠償后向被告人保崇陽支公司理賠,被告以種種理由拒賠,由此而發(fā)生本案保險合同爭議。
本案雙方辯論的焦點集中于誤工費損失、護理費用的計算期間及原告車輛損失是否在賠償范圍之內。
本院認為,(一)、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原告于被告間訂立的機動車保險合同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原告是本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享有保險金的請求權,被告是本保險合同的保險人,有依照保險單的約定承擔賠償保險金的義務。(二)、關于誤工費用的計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的規(guī)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可以計算至定殘日的前一天。因此,被告人保崇陽支公司關于誤工費計算的辯論意見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三)、關于護理期限的計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三款規(guī)定: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被告提出的根據公安部的規(guī)定,護理時間不能超過休息時間的三分之一本庭不予采納。(四)、關于原告的車輛損失是否在賠償范圍之內。原告向被告投保了機動車損失保險,故車輛損失屬于其承保范圍,因此,對原告的這一訴求,本庭予以支持。(五)、原告在通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主持調解下賠償了吳某59095.70元,是原告對自己民事權利的自由處分。但是原告對受害人吳某的賠償屬于損害賠償糾紛,是同一損害事故引起的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原被告間系保險合同法律關系,原告與受害人之間屬于民事侵權法律關系,應當依照不同的法律予以調整。因此,原告承擔的賠償費用不能全部轉由被告承擔,被告在本案中只能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和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其應當承擔的責任。
經本院核定,原告于本保險合同項下的保險金請求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被害人吳某所遭受的人身損失為醫(yī)療費36344.7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90元、殘疾賠償金1007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2046元、誤工費1120元、護理費3000、住院伙食補助費435元、吳某車輛損失1110元,合計54215.70元;二是原告的車輛鄂L×××××損失980元、鑒定費損失100元,合計1080元;兩項共計55295.70元。
綜上事實和理由,本院為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第十二條、第十四條、第六十四條、第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崇陽支公司賠償原告湖北咸寧咸運集團崇陽天某運輸有限公司保險金55295.70元。
以上給付義務,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履行完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300元,由原告承擔50元,被告承擔12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1300元并注明系本案上訴費,款匯戶名: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咸寧市工行泉山支行;賬號:18×××64。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甘煜華
書記員: 饒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