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湖北博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宜都市陸城城河大道59號。
法定代表人陳永毅,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曹志強,湖北亮節(jié)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宜都市冰河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宜都市陸城園林大道東段。
法定代表人曹某某,該公司董事長。
被告曹某某。
被告李斌。
原告湖北博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某公司)訴被告宜都市冰河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冰河公司)、曹某某、李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5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均到庭參加訴訟。案件審理過程中,本院根據博某公司的申請,依法對冰河公司的土地、房屋采取了保全措施,同時因冰河公司另案起訴博某公司撤銷權糾紛一案,本案裁定中止審理,該案判決生效后,恢復訴訟繼續(xù)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4年4月8日,原告博某公司與被告冰河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及裝飾合同各一份,約定由博某公司承包建設“宜都市冰河商貿市場綜合樓及商鋪新建工程””,包括施工圖紙范圍內的建筑土建主體工程和建筑裝飾主體工程,含臨時設施,圖紙規(guī)劃面積25783平方米;合同工期從2014年4月18日至2015年4月18日,共365天;合同價款采取固定總價,其中裝飾工程430萬元,土建主體工程2280萬元,工程總價款2710萬元;合同還就增減工程確認、竣工驗收、工程款支付、違約責任等等進行了約定。2014年6月8日,雙方針對裝飾施工事宜簽訂補充協議一份,就不在承包范圍內的裝飾項目、地磚規(guī)格、工程款支付等進行了補充約定,并再次明確工程為包干價格。2015年7月9日,施工單位博某公司、建設單位冰河公司及監(jiān)理單位共同簽署了工程竣工報告,同年7月18日建設單位冰河公司簽署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確認工程合格。2015年8月3日博某公司出具工程結算資料,并向冰河公司提交,同年8月6日,冰河公司和博某公司辦理工程造價審核確認表,同意確認宜都市冰河商貿市場綜合樓及商鋪工程的建筑面積為27884.36平方米,結算價格為2948萬元。同日雙方簽署《補充合同》一份,約定:工程結算總價款為2948萬元,沖減已經支付的款項后,截止2015年8月6日,冰河公司應付博某公司工程款為1946萬元,定于2015年8月30日前支付500萬元(分兩次支付:8月8日前付200萬元,8月30日前付300萬元),余下工程款1446萬元,由冰河公司用商品房銷售收入和租金收入優(yōu)先償還;若冰河公司在2015年10月1日前未能付清,同意以實際下欠工程款為基數按月利率15‰支付違約金,直至全部還清為止,違約金當月支付;最終全部償還下欠工程款的時間為2016年8月6日;任何一方不遵守補充合同約定的條款,均構成違約,需向對方支付違約金200萬元,博某公司同時有權提前收回下欠工程款。被告曹某某、李斌作為冰河公司股東,在補充合同上簽字,自愿對下欠工程款及違約金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補充合同簽訂后,冰河公司在2015年8月30日前僅支付工程款80萬元,其后至2015年年底,分多次支付110萬元,合計190萬元,仍下欠工程款1756萬元。
同時查明,1、2015年8月8日“冰河時代廣場”夜市城開業(yè)。2、2015年11月17日,博某公司承建的建設工程經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驗收為整體合格,無需整改內容。3、2016年2月16日,本院受理了冰河公司起訴博某公司撤銷權糾紛一案,冰河公司以工程沒有驗收、受脅迫、博某公司乘人之危以及顯失公平為由,請求撤銷2015年8月6日簽訂的《補充合同》。2016年4月29日本院作出(2016)鄂0581民初356號民事判決書,駁回了冰河公司的訴訟請求。該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
上述事實,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協議、工程竣工報告、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建設工程造價審核確認表、補充合同、開業(yè)照片、(2016)鄂0581民初356號民事判決書、結算資料及當事人的陳述、詢問筆錄等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一、《補充合同》的效力認定;二、違約金的認定。
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當事人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在合同上簽名或蓋印起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本案中,無論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及補充協議,還是商定工程價款結算及支付方式的《補充合同》,都是博某公司和冰河公司設立或變更相互之間權利義務的協議,體現了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也包含了對合同履行風險的承擔。除非存在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或者一方當事人行使合同撤銷權并成立,否則應認定該合同當然有效?!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钡谖迨臈l規(guī)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本案中,被告冰河公司沒有提交證據證明《補充合同》存在無效的法定情形,其以受脅迫、乘人之危、顯失公平為由,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補充合同,也沒有得到支持。因此,2015年8月6日博某公司與冰河公司簽訂的《補充合同》有效。被告曹某某、李斌在保證人一欄簽名,明確約定自愿對冰河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符合保證擔保的相關規(guī)定,其與博某公司之間的保證合同關系依法成立。
法律設定違約金的主要目的是彌補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同時兼顧一定的懲罰目的。只要不過分高于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就是適當的。冰河公司沒有按照補充合同的約定支付工程款,構成違約,博某公司因對方違約的直接損失是資金利息損失,按照補充合同的約定,從2015年10月1日起冰河公司同意支付逾期付款的違約金,如果計算到2016年8月1日,時間10個月,以下欠工程款1756萬元為基數,200萬元所對應的年利率是13.7%,此利率與商業(yè)銀行貸款利率浮動后的標準相比,不屬于過分高于的情況。對原告博某公司按照約定主張的違約金200萬元,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百七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二條、第十八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宜都市冰河置業(yè)有限公司向原告湖北博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1756萬元,承擔違約金200萬元,合計1956萬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
二、被告曹某某、李斌對上述判決第一項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三、駁回原告湖北博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適用簡易程序,訴訟費減半收取70480元,由被告宜都市冰河置業(yè)有限公司承擔69580元,原告湖北博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擔900元;保全申請費5000元,由被告宜都市冰河置業(yè)有限公司承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兩份,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姚洪濤
書記員:方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