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中農化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烈明,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何少?。ù頇嘞蓿捍鸀槌姓J、變更、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簽收法律文書),湖北天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源豐化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楊環(huán)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殷正升(代理權限:一般代理),湖北五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湖北中農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公司”)為與被上訴人湖北源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豐公司”)承攬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曾都民初字第0136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5月23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姚仁友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張歡、周鑫參加的合議庭,于2014年6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中農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何少俊,被上訴人源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殷正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中農公司訴稱,2008年9月29日,我公司與源豐公司簽訂《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合同簽訂后,我公司依約支付了全部貨款,但源豐公司卻未按期交貨,直到2008年10月10日,源豐公司才將我公司委托生產的120噸丹邁尼復合肥運送到購貨單位嘉興禾豐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由于錯過銷售時機,該復合肥未銷售。2009年7月,農業(yè)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經抽樣檢測,該批復合肥質量不合格。嘉興禾豐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隨即通知我公司要求退貨并返還貨款。我公司將此情況告訴了源豐公司,要求其答復,而源豐公司卻置之不理。嘉興禾豐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將我公司訴至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2010年6月22日,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09)嘉南商初字第1811號民事判決。我公司收到判決后,要求源豐公司迅速協(xié)商處理有關賠償事宜,源豐公司仍不予理睬,導致該案被依法強制執(zhí)行。在執(zhí)行過程中,我公司與嘉興禾豐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達成和解協(xié)議,由我公司實際賠償嘉興禾豐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各項損失80萬元,并承擔訴訟費和執(zhí)行費。我公司的上述損失,是源豐公司生產的化肥質量不合格造成的。請求依法判令源豐公司賠償各項經濟損失846160元(損失計算至2011年10月10日),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原審被告源豐公司辯稱,本案所訴事實是中農公司一事二訴,應依法駁回中農公司的起訴。2009年8月26日,嘉興禾豐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就本案所訴事實已向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0年6月22日,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我公司沒有承擔責任。中農公司又以同一事實起訴我公司屬重復訴訟,且所訴的理由與客觀事實不符。2008年9月29日,我公司已按與中農公司簽訂的《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在中農公司提出產品質量問題時,我公司及時與其協(xié)商處理,補償中農公司損失20000元,中農公司書面承諾此批貨物出現(xiàn)任何問題與我公司無關。中農公司相隔3年之余又提起訴訟,已超過訴訟時效,依法應不予保護。中農公司訴稱的損失系其怠于履行合同義務,對已經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沒有及時處理所致,此損失及擴大損失與我公司無關,無權向我公司追償,應由中農公司自行承擔,請求依法駁回中農公司的訴訟請求,維護我公司的合法權益。
原審查明,中農公司成立日期為2008年4月11日,法定代表人:陳烈明,股東構成:李鵬、陳烈明、謝良財。李鵬為監(jiān)事,陳烈明為執(zhí)行董事、總經理,主要經營范圍:化肥銷售,2011年10月9日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2008年8月21日,浙江省嘉興禾豐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興公司”)與中農公司簽訂丹邁尼牌化肥買賣合同,雙方約定:嘉興公司購買源豐公司生產的丹邁尼牌化肥120噸,每噸4130元,質量按GB15063-2001執(zhí)行,款到15日內發(fā)貨等。合同簽訂后,嘉興公司于同年8月22日、8月25日分二次電匯給中農公司貨款495600元。2008年9月29日,中農公司(甲方)與源豐公司(乙方)簽訂《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合同的主要內容為:一、產品名稱為丹邁尼復合肥,總含量為44%,規(guī)格品種為16-5-23,性質為S,數(shù)量為120噸,到站價為3650元/噸,包裝重量50kg,總金額為438000元。二、運輸方式及到達站和費用承擔:鐵路運輸,乙方交貨地點為:甲方指定到站,乙方代辦鐵路運輸、費用由甲方承擔,到站及收貨單位依甲方傳真確認函為準。三、質量要求:乙方加工的產品內在質量應符合GB15063-2001的標準,品種、規(guī)格或內在質量如不符合標準或者抽查達不到要求,由乙方負責賠償甲方為此產生的一切損失,生產過程中由乙方負責協(xié)調當?shù)芈毮懿块T的相關檢查事宜……。五、結算方式:電匯,先款后貨,合同生效后甲方在三個工作日內支付貨款。每單品種、數(shù)量、價格依合同規(guī)定為準,鐵路運費依實際鐵路發(fā)生費用,憑有效單據(jù)由甲方支付。六、發(fā)貨:乙方根據(jù)甲方的傳真確認函及時安排生產和發(fā)運,乙方需確保在收到傳真確認函一周內將本合同批次貨物全部發(fā)出,如逾期未發(fā)出,乙方應賠償甲方因此產生的一切損失……。中農公司代理人李鵬、源豐公司代理人林毅在合同上簽名,雙方公司均在該合同書上加蓋公司合同專用章。在該合同簽訂的前一天,即2008年9月28日,中農公司通過銀行轉賬向源豐公司支付貨款400000元,余款38000元未付。源豐公司收到貨款后,于同年10月10日將丹邁尼復合肥120噸通過鐵路運輸?shù)街修r公司指定的收貨單位即嘉興公司。中農公司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向嘉興公司發(fā)貨,合同約定的時間應是2008年9月10日發(fā)貨,而實際發(fā)貨時間是2008年10月11日,導致嘉興公司在收到貨物后,錯過該化肥的銷售季節(jié)而未銷售,儲存在倉庫中。該批丹邁尼牌化肥在包裝上并未注明保質期限,其包裝袋子是中農公司提供。2009年1月15日,中農公司以嘉興公司提出源豐公司加工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派李鵬向源豐公司索賠,經雙方協(xié)商一致,中農公司的代理人李鵬向源豐公司出具了一份協(xié)議書。其內容為:源豐公司:茲有中農公司于08年9月29日,所訂120T16-5-23復合肥,因客戶提出質量有問題,客戶要求給予補償,因我公司相應向貴公司提出要求,經協(xié)商源豐公司補償貳萬整,此款在下批貨物中沖減,此批貨物在市場出現(xiàn)其他問題與源豐公司無關,特此證明。中農公司李鵬,09.1月15日。2009年1月16日,中農公司與源豐公司按照協(xié)議約定又簽訂了《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一份(傳真合同),甲方為中農公司,乙方為源豐公司,其主要內容對數(shù)量、運輸方式、質量要求、包裝、結算方式等進行了約定,該合同一式兩份,經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傳真具有同等效力。另注:本批貨物保價到09年2月28日,上漲不漲,降價相應下調。上批所定100噸16-5-23S、CI超標,經雙方友好協(xié)商,乙方給甲方200元每噸補償,此批扣除20000元,故此批貨物甲方共付給乙方122800元整。甲方代表李鵬簽字并蓋中農公司合同專用章,乙方蓋源豐公司合同專用章。本次合同簽訂后,雙方已履行并結算完畢。2009年7月13日,嘉興市農業(yè)經濟局對嘉興公司經銷的丹邁尼牌化肥進行抽樣,抽檢基數(shù)為5.5噸,送樣地點:浙江省肥料檢測站,受檢單位:嘉興公司,生產單位:源豐公司。而受檢單位既未通知銷售方,也未通知生產廠家,其法定代表人何龍生單方在抽樣單上簽字確認。抽樣單下方注明:“受檢單位應對所填內容進行確認,受檢單位是生產企業(yè)的,只需填寫受檢單位相應欄目”。2009年8月6日,農業(yè)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檢測報告》,檢驗結論為:檢測化肥質量不合格。后嘉興公司與中農公司為此事宜多次協(xié)商未果。2009年8月26日,嘉興公司向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中農公司及陳烈明返還貨款495600元,賠償損失100000元及罰款1500元。2010年6月22日,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09)嘉南商初字第1811號民事判決:一、解除原告嘉興公司與被告中農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二、被告中農公司返還原告嘉興公司本金459600元,賠償利息損失51549.39元,運輸費損失14958.60元,倉儲費損失36969.60元及罰金1500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三、被告陳烈明在對中農公司未出資到位的2000000元的范圍內對被告中農公司上述付款義務負連帶賠償責任。判決生效后中農公司未按期履行判決書確定的義務。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在執(zhí)行過程中,2011年8月10日嘉興公司、中農公司及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陳烈明三方達成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即中農公司、陳烈明以120噸丹邁尼復合肥殘值折抵150000元,另分兩次支付現(xiàn)金650000元,該案已執(zhí)行完畢。
原審另查明,產品質量監(jiān)督抽查實施規(guī)范要求在流通領域抽樣應要求經銷單位提供進貨發(fā)票或驗貨單及營業(yè)執(zhí)照等,并必須及時通知生產企業(yè)確認或由生產企業(yè)到場確認。
原審法院認為,中農公司與源豐公司簽訂的《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屬有效合同,雙方應按合同履行各自的義務。2009年1月15日中農公司經辦人李鵬向源豐公司出具一份協(xié)議,對產品質量問題雙方進行了協(xié)商解決,并聲明“此批貨物在市場出現(xiàn)其它問題與源豐公司無關”。李鵬作為中農公司工作人員雖未經公司授權處理產品質量的問題,但中農公司與源豐公司2008年1月16日又簽訂的《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中,其公司已對李鵬出具的協(xié)議內容予以蓋章認可,故應認定該協(xié)議為有效協(xié)議。中農公司在訴訟中提供一份《農業(yè)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報告》,證明該產品質量為不合格。嘉興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抽樣單簽字確認時,應提前通知銷售方或生產廠家到場簽字確認,而嘉興公司未通知。中農公司收到檢測報告后,應及時通知源豐公司對檢測報告是否提出異議,而又未通知,致使源豐公司失去抗辯權,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應由中農公司自己承擔。中農公司將涉案的120噸復合肥已作價處理抵償了自己的債務,爭議的標的物已不復存在。中農公司與嘉興公司之間是買賣合同關系,而中農公司與源豐公司之間屬加工承攬合同關系,故中農公司在得到源豐公司的補償后又以加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訴請源豐公司賠償損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其訴請應不予支持。本案經合議庭評議并提交原審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湖北中農化肥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2260元,訴訟保全費1500元,合計13760元,由中農公司負擔。
經審理查明,中農公司與源豐公司于2009年1月16日簽訂《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中的“另注”約定:“本批貨物保價到09年2月28日,上漲不漲,降價相應下調。上批所定100噸16-5-23S、cl超標,經雙方友好協(xié)商,乙方給甲方200元每噸補償,此批扣除20000元,故此批貨物甲方共付給乙方122800元整?!绷聿槊?,嘉興市農業(yè)經濟局委托農業(yè)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作出的《農業(yè)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驗報告》的樣品檢驗結果中的檢測項目包括總養(yǎng)分、總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鉀含量、氯離子五項,其中總氮含量、有效磷含量的實測值均符合標準要求和標明量,總養(yǎng)分實測值39.5%,不符合GB15063-2001標準要求≥40.0%和標明量≥44%,氯離子實測值18.8%,不符合GB15063-2001標準要求≤3.0%,鉀含量實測值9.87%,不符合標明量23★(≥21.5)%;檢驗結論為:依據(jù)GB15063-2001標準檢驗,該樣品所檢項目中有兩項不符合GB15063-2001標準《復混肥料(復合肥料)》高濃度的指標要求,有兩項不符合標明量,為不合格。原審認定其他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一為中農公司的業(yè)務經辦人李鵬于2009年1月15日向源豐公司出具的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履行完畢,能否因此免除源豐公司對事后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的賠償責任?焦點二為嘉興市農業(yè)經濟局對嘉興公司經銷的丹邁尼牌化肥進行抽樣,農業(yè)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檢測報告,源豐公司稱其未及時得到通知,是否使其喪失了抗辯權?焦點三為中農公司在本案中的損失有多少?
關于本案的爭議焦點一,中農公司的業(yè)務經辦人李鵬于2009年1月15日向源豐公司出具《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約定“因客戶提出質量問題,客戶要求給予補償……經協(xié)商源豐公司補償貳萬元,此款在下批貨物中沖減……”。李鵬作為中農公司的業(yè)務經辦人與源豐公司協(xié)商并出具《協(xié)議書》的行為應認定為李鵬履行職務行為,中農公司要求源豐公司賠償?shù)脑蛳怠翱蛻籼岢鲑|量問題,客戶要求給予補償”,中農公司與源豐公司2009年1月16日簽訂的《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在貨款中扣減了20000元,即中農公司、源豐公司已實際履行完畢李鵬出具的《協(xié)議書》的內容。因2009年1月16日簽訂的《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中注明了“上批所定100噸16-5-23S,cl超標”,結合本院2013年7月17日對證人李鵬某的詢問筆錄,可見李鵬出具的《協(xié)議書》所指的質量問題應為cl超標,即氯離子超標。雖然李鵬出具的《協(xié)議書》還約定“此批貨物在市場出現(xiàn)其它問題與源豐公司無關”,因該《協(xié)議書》的落款時間為2009年1月15日,而嘉興公司經銷的丹邁尼牌復合肥被檢測出不合格產品的時間為2009年7月13日,嘉興公司起訴要求中農公司等賠償?shù)臅r間為2009年8月,即中農公司李鵬出具《協(xié)議書》后又有新的事實發(fā)生,該約定主要是為了解決當時已經明確的損失,無法預見未來可能產生的其他產品質量問題和高額損失。且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09)嘉南商初字第1811號民事判決書判決中農公司賠償損失主要是因為中農公司委托源豐公司加工生產的產品質量不合格所致,故從公平原則考慮,不能免除源豐公司作為生產者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
關于本案的爭議焦點二,源豐公司按合同約定生產的丹邁尼牌復合肥經農業(yè)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為不合格產品,這一事實有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2009)嘉南商初字第1811號已生效的民事判決書、農業(yè)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樣品抽樣單等證據(jù)證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國家對產品質量實行以抽查為主要方式的監(jiān)督檢查制度,對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工業(yè)產品以及消費者、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產品進行抽查。抽查的樣品應當在市場上或者企業(yè)成品倉庫內的待銷產品中隨機抽取?!a者、銷售者對抽查檢驗的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驗結果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實施監(jiān)督抽查的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或者其上級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申請復檢,由受理復檢的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作出復檢結論。”故嘉興公司在行政部門對其經銷的產品進行抽查時并無法定義務提前通知源豐公司到場,中農公司在收到檢測報告后也無法定義務通知源豐公司。嘉興公司于2009年8月26日向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將源豐公司列為被告。源豐公司在原審法院審理時也提交了嘉興公司的民事訴狀、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的傳票、應訴通知書作為證據(jù),由此可見,源豐公司對其生產的丹邁尼牌復合肥被檢測為不合格產品的這一事實是知曉的,源豐公司有權在法定的期間內向實施監(jiān)督抽查的部門提出異議或申請重新檢測,而其怠于行使其合法權利,故原審法院認定嘉興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抽樣單簽字確認時,應提前通知銷售方或生產廠家到場簽字確認而未通知,中農公司收到檢測報告后應及時通知源豐公司而未通知,致使源豐公司失去抗辯權屬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
關于本案的爭議焦點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承攬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攬人承擔修理、重作、減少報酬、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敝修r公司在本案中的經濟損失包括:1、貨款400000元。中農公司上訴稱有余款在源豐公司處沖抵了38000元貨款,但未提供賬目結算清單、收據(jù)等任何證據(jù)證明,源豐公司對此又不予認可,故應認定中農公司支付了400000元的貨款。源豐公司退還中農公司貨款后,中農公司理應退還本案合同約定的貨物,但中農公司在與嘉興公司執(zhí)行和解時將120噸丹邁尼復合肥殘值折抵150000元,即在事實上已擅自處分了該貨物,且源豐公司在履行2009年1月16日簽訂的《復合肥委托加工合同》時已賠償中農公司20000元,故上述170000元應當從源豐公司的賠償中予以扣減;2、運輸費損失14958.6元,系嘉興公司運輸化肥而實際支付的費用,因買賣合同已解除,源豐公司應當賠償此項損失;3、訴訟費13276元,因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在判決中確定中農公司存在未按期交貨和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兩個過錯行為,未按期交貨的過錯在于中農公司,故中農公司應自行承擔6638元的損失;4、上述幾項損失的利息損失,應計算至2009年10月31日,之后的利息損失系中農公司未自覺履行判決所致,應由其自行承擔。關于中農公司提及的其他損失問題,嘉興市南湖區(qū)人民法院判決中農公司賠償?shù)膫}儲費損失101649.6元,因遲延發(fā)貨的過錯在于中農公司,故復合肥儲存在倉庫積壓的責任應由中農公司承擔。中農公司在執(zhí)行時承擔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86828.57元、執(zhí)行費15000元系中農公司未自覺履行判決而造成的擴大損失,不應由源豐公司承擔。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钡谝话俣畻l規(guī)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北景钢校修r公司未及時與源豐公司訂立合同導致嘉興公司購買的復合肥錯過銷售季節(jié)而長期積壓,中農公司作為加工承攬關系的定作人未對源豐公司的產品予以驗收,中農公司在2009年即已得知源豐公司生產的該批復合肥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但未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且中農公司在得知其經銷的復合肥被檢測為不合格產品時也未及時通知源豐公司并積極補救,故中農公司存在怠于行使其合同義務的過錯,對于其損失應自負一半的責任。故源豐公司應當賠償中農公司貨款400000元、運輸費損失14958.6元、訴訟費損失6638元,扣減170000元,合計251596.6元的50%,即125798.3元,另應賠償125798.3元本金的利息損失(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從2008年8月25日計算至2009年10月31日)。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糾正。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八條、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二十條、第二百六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曾都民初字第01362號民事判決;
二、湖北源豐化工有限公司在收到本判決之日起三十日內賠償湖北中農化肥有限公司各項損失125798.3元,并賠償125798.3元本金的利息損失(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從2008年8月25日計算至2009年10月31日);
三、駁回湖北中農化肥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2260元,訴訟保全費1500元,合計13760元,由湖北中農化肥有限公司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2260元,由湖北中農化肥有限公司負擔8000元,湖北源豐化工有限公司負擔426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姚仁友 代理審判員 張 歡 代理審判員 周 鑫
書記員:朱玉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