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泗陽縣強龍木制品廠。
負責人:張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某。
被告:棗陽市華某包裝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段某。
原告泗陽縣強龍木制品廠(以下簡稱強龍木制品廠)訴棗陽市華某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2016年8月1日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強龍木制品廠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某,被告華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某、段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強龍木制品廠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貨款107150元及逾期利息;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5年12月16日,被告購買原告生產(chǎn)的各種型號木板共計1580捆,合款137150元,并經(jīng)被告工作人員檢驗入庫。被告支付30000元后未支付其余貨款,雖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以種種理由推脫未付,為保護原告合法權益,特訴至貴院,請求依法判決。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fā)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jù),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該解釋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驗期間已支付一部分價款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買受人同意購買,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首先,強龍木制品廠、華某公司未簽訂書面,通過電話聯(lián)系,強龍木制品廠將其木板運輸至華某公司,華某公司在強龍木制品廠送貨單簽字確認木板的規(guī)格、數(shù)量、單價,同時,又將木板檢驗后入庫;其次,強龍木制品廠開具了兩張結算增值稅發(fā)票交付給華某公司入賬;第三,華某公司在2016年4月向強龍木制品廠支付30000元貨款;第四,華某公司自認使用強龍木制品廠提供的木板加工產(chǎn)品。綜上,可以認定雙方買賣合同關系成立,應受法律保護。華某公司購買強龍木制品廠木板后,應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清貨款,但華某公司僅支付部分貨款,尚欠大部分貨款經(jīng)催要未付引起糾紛,應當對糾紛的產(chǎn)生承擔民事責任。故強龍木制品廠要求華某公司支付貨款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華某公司辯稱本案屬試用合同僅憑送貨單載明“暫入庫,試用不合格退回”不足以證實,且也不符合試用買賣合同的條件,故其辯稱理由不成立,其相應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強龍木制品廠自愿撤回要求華某公司支付逾期利息的請求是其依法對自己民事權益的處分,且系自愿,本院予以準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棗陽市華某包裝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向泗陽縣強龍木制品廠支付貨款10715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443元,減半收取計1221.50元,由棗陽市華某包裝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13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襄陽萬山支行,戶名: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帳戶17×××56。上訴人也可將上訴案件受理費交到本院或直接到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交費。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彭金宏
書記員:邱小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