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高邑縣富村鎮(zhèn)古城村。
法定代表人:劉志武,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慶臣,該公司法律顧問。
被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瑞卿,河北法詮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與被告張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1日作出(2017)冀0127民初90號民事判決。原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不服該判決,向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9月18日作出(2017)冀01民終7545號裁定,發(fā)回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12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慶臣、被告張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姜瑞卿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查清事實,確認我公司與被告不存在勞動關系;2.駁回被告要求我公司支付工資等請求;3.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4年8月,被告經(jīng)人介紹,代理我司生產的瓷磚在山東的銷售業(yè)務,我司按照被告的銷售業(yè)績給付其提成。被告不是我司銷售業(yè)務員,更不是銷售副總經(jīng)理。我司與被告非勞動關系,是委托關系。高邑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高勞人仲字第19號仲裁裁決書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我司沒有任何文件任命過被告為我司銷售副總經(jīng)理,更沒有口頭任命該職務。裁決書以申請人做過口頭任命,認定我司與被告存在事實上勞動關系,僅憑勞動監(jiān)察大隊提供的處理意見書認定被告在我司月基本工資為2000元,沒有證據(jù)證實,也與事實不符。2015年9月被告在山東淄博陶瓷會期間,為提高自己業(yè)績和提成,對外稱為我司銷售副總經(jīng)理,并收取客戶訂購我司瓷磚貨款20多萬元,但被告時候據(jù)為己有。為此我司以被告等人涉嫌詐騙向高邑縣公安局報案,現(xiàn)尚未了結。裁決書適用《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八十三條規(guī)定,認定我司應支付被告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工資及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
被告張某辯稱,我方與原告確實存在勞動關系,被告系原告的員工,關于被告工作期間,原告拖欠被告的工資,且也沒有簽訂書面勞動關系合同,因此原告應依法履行給付拖欠工資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及相關的賠償金和經(jīng)濟補償金。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本院認定:2014年8月,被告張某經(jīng)人介紹,原、被告產生業(yè)務關系。被告張某稱雙方已形成勞動關系,并提交證據(jù)如下:1、高邑縣勞動和社會保障監(jiān)察大隊2016年5月13日出具的關于張某投訴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拖欠工資的處理意見;2、原告申請調取的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工資表(銷售)及高邑縣公安局詢問筆錄;3、高邑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書。上述證據(jù)1,高邑縣勞動和社會保障監(jiān)察大隊并未具體確定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的身份及職務,且僅為口頭調查核實;證據(jù)2,被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向高邑縣公安局提供的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工資表(銷售),旨在證明案外人王冬升涉嫌職務侵占行為,該工資表均為被告單方制作,未提供公司員工收到工資的相關證據(jù),并且該工資表僅為14年11月份至15年7月份。同時在高邑縣公安局詢問筆錄中,王冬升也否認該工資表的真實性。并且高邑縣公安局詢問筆錄還證實原告張某、王冬升等人在銷售被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貨物后,并未按被告要求將貨款匯至被告賬戶,而是讓客戶將貨款匯至其它賬戶,完全不能體現(xiàn)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隸屬關系;證據(jù)3,高邑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書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另,被告張某在本案陳述與高邑縣公安局詢問筆錄中的陳述,其工作期限及所任職務均不一致。綜上,被告張某提交的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根據(j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沒有證據(jù)或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被告張某提供的證據(jù),即不能證明其在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間,從事原告所屬業(yè)務勞動,更不證明其受原告勞動管理和原告勞動規(guī)章制度約束。故,原、被告之間在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間不存在勞動關系。
綜上所述,被告張某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其訴訟事實的存在。故,原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要求確認與被告張某不存在勞動關系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與被告張某在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間不存在勞動關系。
二、原告河北鑫祥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無需支付被告張某工資報酬及經(jīng)濟補償金。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張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耿蘭敏
人民陪審員 李曉娟
人民陪審員 胡小四
書記員: 王奕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