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金某制衣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戰(zhàn)備路,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100735635226B。
法定代表人:鄭德抗,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理科,該公司職員。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貴才,北京市京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原告河北金某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某公司)與被告宋某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河北金某制衣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理科、何貴才,被告宋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金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決原告不應向被告支付未提前30日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一個月工資1480元;二、判決原告不應向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22875元,且裁決書計算錯誤;三、判決原告不應支付被告2017年4月份生活費1184元;四、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一、裁決書裁決原告因解除勞動合同未提前三十日通知而向被告賠償一個月工資,適用法律不當。原告為英國企業(yè)的獨資企業(yè),所生產和加工產品主要供應英國超市。因受英國脫歐和經濟危機影響,加上國內原材料和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公司出現(xiàn)了嚴重的虧損,導致公司生產經營嚴重困難。為避免停產給職工和社會造成影響,在取得被告的理解后,經雙方協(xié)商于2017年4月30日解除勞動合同。經雙方協(xié)商解除勞動合同的,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即便適用該條,但原告在聽取公司工會意見后,公示了裁減人員名單,并由裁減組逐個談話后放假,據此,原告已履行了通知義務。裁決書依據被告當庭陳述未接到通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七條、第四十條裁決原告向被告賠償一個月工資1480元,屬于適用法律不當。同時,裁決書既裁決原告未提前30日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支付一個月工資,又裁決原告支付被告經濟補償金和在家休息的生活費,顯失公平。二、裁決書裁決原告支付被告經濟補償金無法律依據且計算錯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情形,并不包括經濟性裁員,裁決書裁決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沒有法律依據。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被告在原告處工作的時間為2009年10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其工作年限為7年7個月,原告向其支付的經濟補償金為8個月;原告解除勞動關系前,即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該期間原告12個月的平均工資應為1510元。據此,原告應支付給被告的經濟補償金為1510元x8個月=12080元,裁決書裁決經濟補償金為22875元為計算錯誤。三、裁決原告向被告支付2017年4月份生活費1184元,認定事實不清。《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非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勞動者停工一個月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生活費”。被告于2017年4月12日開始停工休息,并與原告于4月30日解除勞動關系,原告停工的時間不足一個月,依據該規(guī)定,原告無需支付被告在家休息期間的生活費,裁決書要求被告支付原告2017年4月份生活費1184元認定事實不清。此外,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書》中約定對被告實行計件工資制度,在工廠停產期間,申請人并沒有提供計件勞動,其要求支付生活費沒有事實依據。
綜上所述,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相關規(guī)定,向貴院提起訴訟,請依法判如所請。
宋某某辯稱,原告沒有依法提前30天書面通知被告,要求原告賠償一個月工資1835元。原告應當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12個半月。同意仲裁裁決的結果,原告應出示2003年10月到2009年9月的工資明細。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03年10月1日原被告訂立《勞動合同書》一份,約定被告到原告單位從事機工工作,實行計件工資制度,期限至2005年9月30日。原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到期時雙方續(xù)簽。2005年4月12日被告在河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礦區(qū)支行設立發(fā)放工資的賬戶,月工資計發(fā)周期為每月10日至次月10日。2017年2月原告提出經濟困難進行裁員,2017年4月10日前,被告宋某某正常在被告單位上班,雙方于2017年4月30日解除勞動關系。被告宋某某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1834.87元。
開庭時被告稱自己實際在2005年3月到原告金某公司處工作;原告稱被告在2009年10月到原告單位工作,且此前的勞動合同是為了給被告補交保險而訂立。
原、被告雙方發(fā)生勞動爭議后,被告宋某某向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礦勞仲裁字第[2018]第017號裁決書,裁決金某公司未依法提前30日書面通知宋某某解除勞動合同需支付宋某某一個月工資1480元;支付宋某某經濟補償金22875元;支付宋某某2017年4月份生活費1184元。裁決后,原告金某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對于原告與被告勞動關系成立的時間問題:本院依照被告申請依法調取的勞動合同書顯示雙方第一次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為2003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原告認為雙方勞動關系建立的時間為2009年,并稱2009年以前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是為被告補交保險而補簽,但未提供證據;并且原告對2005年4月12日為被告設立的工資賬戶不能做出合理解釋,雖然否認,但并未提交證據,故對其主張本院不予認定。被告稱實際的用工時間為2005年3月,正式入職時間為4月12日,根據被告提交工資卡記載的工資銀行流水(河北銀行儲蓄普通存折)顯示開戶時間為2005年4月12日,該存折的流水摘要部分顯示為工資,與原告提交的部分工資數(shù)額一致,工資卡賬戶是用工單位為錄用職工開戶設立發(fā)放工資的特定賬戶,結合原被告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工資計發(fā)周期、原被告雙方陳述,本院認定被告的實際用工日為2005年4月12日。
被告認為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為2017年5月以后,但未能提交證據予以證明,現(xiàn)根據原告提交的《解除中止勞動關系登記表》足以認定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為2017年4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剪人員……,……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二)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的;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本案原告因生產困難裁員,與被告解除了勞動合同,被告據此要求原告給付經濟補償,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對于經濟補償?shù)脑鹿べY,應當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據此,被告在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1834.87元;截至2017年4月30日,被告在原告處工作的時間為12年零18天,故應當按照12.5個月計算,原告應當向被告支付的經濟補償為1834.87元x12.5個月=22935.88元。現(xiàn)被告同意按仲裁裁決書認定的數(shù)額22875元給付,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
因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是因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進行的解除,并無法律規(guī)定需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的情形,故原告無需額外支付被告一個月工資。被告在2017年4月11日前仍有打卡上班的記錄,至2017年4月30日解除合同,停工并未滿一個月,故原告不應當支付被告停工期間的生活費。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原告河北金某制衣有限公司給付被告宋某某經濟補償金22875元;
二、原告河北金某制衣有限公司不支付被告宋某某未提前30日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一個月工資1480元和2017年4月份生活費1184元;
三、駁回原告河北金某制衣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承擔4元,被告承擔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愛忠
書記員: 賈倩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