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互為被告):河北邯鋼附企巨恒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邯鄲市復興區(qū)戶村鎮(zhèn)霍北村東,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4068432163X0。
法定代表人:任晨光,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軍,河北博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互為原告):任某增,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邯鄲市復興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石冀湘,河北鼓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互為被告):邯鄲市人力資源開發(fā)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住所地邯鄲市叢臺區(qū)人民路312號新時代商務大廈23層,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
法定代表人:尉遲祥,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曉雷,河北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互為被告)河北邯鋼附企巨恒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恒物流)與被告(互為原告)任某增、第三人(互為被告)邯鄲市人力資源開發(fā)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力資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8年12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互為被告)巨恒物流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軍、被告(互為原告)任某增委托訴訟代理人石冀湘、第三人(互為被告)人力資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曉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互為被告)巨恒物流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原被告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合同關系;2、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事實和理由: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2018年6月26日送達的邯勞人仲案(2017)592號仲裁裁決書錯誤,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一、裁決認定巨恒物流與任某增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認定事實錯誤。巨恒物流與任某增之間沒有事實勞動合同關系。人力資源公司與任某增之間簽訂了勞動合同書,巨恒物流只是按照《人力資源外包協(xié)議書》履行承攬合同,裁決認定明顯與事實不符。二、裁決適用法律明顯不當。裁決書引用了勞動法第46條、第47條明顯適用法律不當,任某增2017年8月離開是退回原單位即人力資源公司,巨恒物流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三、任某增的仲裁請求已超過申請仲裁的時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應當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任某增在無證據(jù)及法律依據(jù)的情況下,要求認定2010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間的各種社會保險費用、經濟補償金,任某增在2010年被派往巨恒物流處就應當知道其損失,應提出自己的主張,上述請求明顯超訴訟時效。綜上所述,為維護巨恒物流的合法權益,向本院提出訴訟。
巨恒物流為證實其主張?zhí)峁┳C據(jù)如下:
1、外包協(xié)議(2010年到2017年)共11份,證明任某增與人力資源公司建有勞動關系,同時證明人力資源公司負責外包人員的招聘,及收取服務費和負責管理工人工資,所以任某增與巨恒物流沒有事實勞動關系。
2、2010年全年、2011年到2016年某月、2017年全年關于勞務支出情況的發(fā)票和轉賬支票存根,證明按照合同約定向人力資源公司支付了勞務費用及管理費,證明勞務外包合同合法有效。
任某增辯稱,一、巨恒物流與任某增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任某增是通過巨恒物流的招聘信息來參加工作的,并按照其要求與人力資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勞動法有規(guī)定,外派工作是輔助性工作。任某增在巨恒物流是汽車司機,為該公司的主要工作,應當認定任某增與人力資源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二、因為未交各項社保的侵害是持續(xù)性的,侵害停止后才開始計算時效,任某增并未超過仲裁時效。
人力資源公司述稱,一、人力資源公司與巨恒物流之間勞務合同糾紛一案已由復興法院受理,雙方是基于項目承包合同而存在的合作關系,因為人力資源公司不具備相應資質,該合同無效,勞動者的各項損失應由巨恒物流承擔,另一案的結果直接影響該案結果,根據(jù)民訴法136條規(guī)定,本案應中止訴訟,待另一案作出判決結果后再繼續(xù)審理。二、邯勞人仲案(2017)592號仲裁裁決書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勞動者與巨恒物流的勞動關系違反了臨時性、替代性、輔助性崗位的強制性規(guī)定,人力資源公司與勞動者不存在勞動關系。
被告任某增(互為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任某增與人力資源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2、確認任某增與巨恒物流之間存在勞動關系;3、判決巨恒物流與人力資源公司向任某增支付經濟補償金50000元。4、判決巨恒物流與人力資源公司為任某增補辦2010年12月至2017年8月的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計劃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5、支付加班工資80000元。6、退還押金2000元。7、支付任某增被辭退到勞動合同解除前的工資。8、賠償失業(yè)保險金23520元。9、退還風險金3500元。事實與理由:2010年12月,巨恒物流招聘大貨車司機,稱工資為每月3500元至5000元,會給每個人辦理養(yǎng)老保險等。任某增于2010年12月開始在巨恒物流工作,并交押金2000元。任某增在巨恒物流擔任大貨車司機,與其他工友兩個人開一臺貨車,每人工作12小時,歇人不歇車,每周工作84小時。任某增上班后,巨恒物流一直拖著沒辦保險,大約到了2012年年初,巨恒物流通知其與人力資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但只讓任某增在空白合同上簽了名字,內容是什么勞動者并不知情。簽字后勞動合同就被收走了,沒有給過勞動者。同類合同每年一簽,簽了好幾次。2017年8月,巨恒物流通知超過55歲的司機一律辭退。任某增要求其按照國家規(guī)定給予相應補償,但被拒絕。任某增到巨恒物流處工作,其應按照承諾辦理國家規(guī)定的各種保險。但巨恒物流一直未予辦理。由于其沒有為原告辦理失業(yè)保險,故應當賠償任某增的失業(yè)保險金。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尊嚴,任某增訴至法院。
任某增為證實其主張?zhí)峁┳C據(jù)如下:
一、身份證復印件,證明主體資格;
二、押金條,證明其與巨恒物流存在勞動關系及工作年限;
三、工資流水,證明其工資收入及與巨恒物流的勞動關系。
四、證人韓某、郭某、姜某的當庭證言。
巨恒物流辯稱,任某增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其與人力資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按照勞務外包派到巨恒物流,巨恒物流是將其清退回人力資源公司,不對其進行管理。該案涉及的另一個合同案件,非勞動法調整范疇,不影響本案的審理結果,不應中止本案審理。任某增與人力資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清楚與人力資源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法院應對其訴求予以駁回。任某增請求的加班費無證據(jù),巨恒物流屬于勞務外派,向人力資源公司支付費用是按照工程量計算,不按工作時間計算。任某增請求風險金無證據(jù)。社會保險不屬于法院受案范圍,不應受理。
人力資源公司辯稱,對任某增第1、2項訴求無異議,第3、5、6、7、8、9項訴求人力資源公司不應承擔責任。人力資源公司與巨恒物流即不屬于勞務派遣也不屬于勞務外包,如屬勞務派遣則合同違反臨時性、替代性、輔助性崗位的強制性規(guī)定,如屬項目外包則人力資源公司超范圍經營,合同應無效。基于人力資源公司與巨恒物流之間的合作關系無效,其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也應當認定無效。第4項訴求應屬于行政強制征繳范圍,不屬法院受案范圍,應不予受理。勞動者應當承擔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不能舉證應承擔不利后果。
人力資源公司為證實其辯解提供證據(jù)如下:
一、2009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巨恒物流與人力資源公司簽訂的外包協(xié)議書。
二、項目承包合同,證明承包內容超過人力資源公司的經營范圍,應屬無效合同。
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原被告及第三人對對方提供證據(jù)的真實性均無異議,對關聯(lián)性有異議。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經審理查明:2009年起至2017年止,巨恒物流與人力資源公司每年簽訂《人力資源外包協(xié)議書》,外包服務的具體要求有:1、大車司機50人,13元車,0.4元噸。2、巨恒公司負責外包服務人員的日常工作管理,包括績效考核,勞動質量、勞動標準、勞動定額等,并負責工作期間的勞動安全培訓等。5、巨恒物流按照年初外包服務人員總數(shù)向乙方支付意外傷害保險費沒人每年220元。醫(yī)療最高賠額3萬元,工亡最高賠額15萬元。期間人員調換不再增加費用。6、巨恒物流有義務支付人力資源公司外包服務費用,該費用包括勞務費+服務費。合同簽訂后,巨恒物流根據(jù)任某增等人的工作量向人力資源公司轉賬,并支付服務費用。
2010年12月21日,任某增到巨恒物流工作,從事司機業(yè)務,巨恒物流收取任某增押金2000元,由巨恒物流向任某增發(fā)放工資。2012年元月,人力資源公司與任某增每年簽訂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并開始向任某增發(fā)放工資。2017年8月,任某增離開巨恒物流,不再向其提供勞務,人力資源公司為其發(fā)放工資至2017年8月。任某增離開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4967.1元。
2017年8月,任某增至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仲裁申請事項與任某增訴訟請求一致。2018年4月18日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邯勞人仲案(2017)592號仲裁裁決書,裁決如下:一、任某增與巨恒物流自2010年12月至2017年8月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二、巨恒物流向任某增支付經濟補償金34959.54元。三、巨恒物流為任某增繳納2010年12月至2017年8月的社會保險(具體數(shù)額由社保中心出具)。四、巨恒物流退還任某增押金2000元。五、任某增的其他仲裁請求本委暫不支持。任某增與巨恒物流均不服該裁定,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經過雙方的訴辯,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任某增與巨恒物流之間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與人力資源公司是否存在勞動合同關系。2、任某增的請求是否超過時效;3、巨恒物流與人力資源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否影響本案的審理,本案是否應當中止審理;4、任某增的各項請求是否應予支持。
焦點1、根據(jù)巨恒物流出具的押金條記載的時間,確定任某增于2010年12月21日到巨恒物流從事司機工作,其提供的勞動屬于巨恒物流業(yè)務組成部分,并由巨恒物流為其發(fā)放工資,雙方形成事實勞動關系。任某增與人力資源公司均認可自2012年元月份起每年簽訂為期1年的勞動合同,該勞動合同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應受法律保護。合同簽訂后,由人力資源公司向任某增發(fā)放工資,應當認定任某增與人力資源公司自2012年元月份起建立勞動合同關系,與巨恒物流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由人力資源公司派遣任某增到巨恒物流工作。關于人力資源公司以其與巨恒物流之間的勞務外包行為違反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工作臨時性、替代性、輔助性崗位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抗辯,人力資源公司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本院認為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工作三性的強制性規(guī)定屬于管理性強制規(guī)定,按照《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應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進行處罰,而不必然影響勞務派遣的效力。
焦點2、2017年8月任某增離開巨恒物流,后向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其請求人力資源公司支付其各項請求未超過一年的仲裁時效。由于任某增自2012年元月起與巨恒物流已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其于2017年8月提起仲裁請求超一年的仲裁時效。
焦點3,本案系任某增與人力資源公司及巨恒物流之間的勞動爭議糾紛,關于人力資源公司與巨恒物流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影響本案的審理。
焦點4,1、任某增2017年8月離職,其請求解除與人力資源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其要求確認與巨恒物流之間的勞動關系本院不予支持。
2、任某增離開巨恒物流后,任某增未再提供勞動,人力資源公司亦未給其發(fā)放工資,根據(jù)任某增的工作時間及工資報酬,人力資源公司向任某增支付經濟補償金4967.1元×6個月=29802.6元。
3、任某增要求人力資源公司與巨恒物流賠償其失業(yè)保險金,因人力資源公司未為其辦理失業(yè)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根據(jù)任某增的工作時間及《河北省失業(yè)保險實施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其要求人力資源公司支付失業(yè)保險金為990元×12個月+940元=12820元,本院予以支持。
4、任某增要求人力資源公司與巨恒物流支付其被辭退到勞動合同解除前的工資,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5、任某增要求人力資源公司與巨恒物流為其支付加班工資,因其提供的證人均已向仲裁機構提起相同的申請,與本案審理結果有一定的利害關系,證人證言本院不予采信,任某增又未提交其他證據(jù)證實其加班的事實,本院對該項請求不予支持。
6、任某增要求巨恒物流退還其押金2000元,因押金收據(jù)未載明退還時間,且巨恒物流亦不持異議,任某增的該項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7、任某增要求巨恒物流退還風險金3500元,因其未提供相應證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8、任某增要求人力資源公司與巨恒物流為其補辦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計劃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訴請不屬于法院受理范圍,本院不予審理。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五條,《河北省失業(yè)保險實施辦法》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被告(互為原告)任某增與第三人(互為被告)邯鄲市人力資源開發(fā)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
二、第三人(互為被告)邯鄲市人力資源開發(fā)服務中心有限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被告(互為原告)任某增支付經濟補償金29802.6元和失業(yè)保險金12820元,共計42622.6元。
三、原告(互為被告)河北邯鋼附企巨恒物流有限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退還被告(互為原告)任某增押金2000元。
四、駁回被告(互為原告)任某增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互為原告)任某增與第三人(互為被告)邯鄲市人力資源開發(fā)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各負擔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鄭文肖
代理審判員 康瑞嬌
人民陪審員 郭艷芬
書記員: 楊珍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