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滄州市新華區(qū)永濟路24號。
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
法定代表人:馮會祥,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東元,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何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滄縣。
原告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與被告何某某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于2018年11月5日、12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東元、被告何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請求依法判令被告返還40萬元賠償款,并支付利息,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2018年2月8日起計算至全部清償之日止;二、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及理由:2012年6月15日,原、被告簽訂了一份關于被告承包原告名下冀J×××××大巴車的合同,其中第八條約定:“乙方必須服從甲方有效管理,指定有資質駕駛經驗的司機駕駛承包車輛,并將司機情況報甲方安技科備案,如有特殊情況需更換司機,必須報甲方同意。如果乙方隨意將車輛交給他人駕駛,一旦發(fā)生扣車和交通事故,甲方不負責處理,后果由乙方自負。乙方以及乙方聘用、招用的司乘人員和甲方不具有勞動關系,上述人員發(fā)生的人身傷亡事故由乙方承擔責任?!痹凇逗贤瑫分杏忻鞔_約定的情況下,被告仍然私自更換司機,并發(fā)生了交通事故,事故造成司機郝久軍本人嚴重受傷,郝久軍在取得了交通事故賠償款后,狀告原告,要求原告承擔工傷責任,經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6)冀09民終1101號民事判決書,認定郝久軍與原告存在勞動關系,經新華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7)冀0902民初1515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原告向郝久軍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0873元;停工留薪期工資7767元;自2014年9月24日起每月向郝久軍支付傷殘津貼2756元。原告為避免損失擴大,與郝久軍達成庭外和解,一次性賠償郝久軍40萬元?,F原告依據《合同書》的約定,向被告追償。
被告何某某辯稱:原告方提供的合同書是偽造的,第一頁的字是我簽的字,第三頁的也是我簽的。我承包的這個車是在2012年6月15日到2013年6月14日,在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時間為2014年1月24日,沒有在合同期間內。此外郝久軍不是我方的司機,而是原告的司機。發(fā)生交通事故時,我是租用的這個車,這個司機是原告方的司機。
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向本院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原、被告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原告為證實其主張向法院提交證據如下:
一、包車審批表,證實被告在承包該車輛時其司機是徐玄彬,但是私自在承包過程中私自將司機換成郝久軍,也正是此次更換司機造成該起交通事故。
二、合同書一份,證實河北路洋運輸總公司與何某某簽訂合同一份;
三、和解協(xié)議、付款憑證、收條,證實原告已經按照和解協(xié)議給付郝久軍工傷賠償款;
四、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證實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的經過,郝久軍駕駛車牌號為冀J×××××大型普通客車沿蘭南高速公路許昌至南陽方向行駛,撞到何紅衛(wèi)駕駛的車牌號為(豫E×××××)重型半掛車尾部,造成兩車受損、豫E×××××(豫E×××××)重型半掛車所載貨物受損及冀J×××××大型普通客車駕駛員郝久軍、乘坐人XX亭、李清云、李德倉、李永民、張勝利受傷的交通事故;認定郝久軍在此次事故中負主要責任,何紅衛(wèi)在此次事故中負次要責任;
五、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9民終1101號民事判決書、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0902民初1515號民事判決書,均證實原告訴狀所述事實。該車輛名為承包,實為掛靠;
六、每個月被告給付服務費的三聯(lián)單5張。
被告的質證意見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中院的判決、新華區(qū)的判決、和解協(xié)議均與我沒有關系。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省、市際包車審批表上關于王成軍、徐全斌的簽字我確認不是他們二位簽的。我和徐全斌、王成軍都有大車本,經常給人替班。合同是偽造的。我當時包原告車沒有任何手續(xù),僅僅是通過電話溝通的,包括現在租車也是電話溝通,錢款都是回來支付。關于我給付服務費的三聯(lián)單,我從來沒有收到過票據。只承包了一年,一次性給付承包費。承包時只簽過一次合同書,承包期限是從2012年6月15日至2013年6月14日。2013年6月15日之后沒有給付原告任何的錢,這期間有用原告的車租車的時候。我就是中介,賺個差價,錢都是現金支付,給司機。關于三聯(lián)單,上面沒有體現我的名字,2015年1月6日上有我的名字,是我用車的票據,這是線路使用費,是我用車的費用,交款人我不認識。
原告主張冀J×××××一開始登記在原告名下,車掛靠在我公司,該車實際控制人是被告,被告現在已經將車出售。
審理過程中,本院對郝久軍和徐全彬進行了詢問。
針對詢問筆錄原告的質證意見為:對郝久軍和徐全彬所述事實的真實性及合法性不予認可,首先他們是被告雇傭的,和被告有利害關系,其所敘述的事實不客觀。郝久軍所述事實與其和原告在其他糾紛中所述的事實不一致。郝久軍在(2016)冀09民終1101號判決書中的上訴意見中陳述,因為被告不具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因此上訴人郝久軍不可能向何某某主張存在勞務關系,只能向被掛靠的原告主張勞務關系。(2017)冀0902民初1515號案件中,依據原告的起訴,郝久軍辯稱其承認與原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該事實關系是基于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中確定的,不是雙方真正的存在雇傭關系。鑒于郝久軍的陳述與之前他在案件中陳述不一致,因此陳述不能作為本案的證據。
上述證據中雙方無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對于雙方有爭議的事實,經本院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2年6月15日被告何某某所有的車輛冀J×××××靠在原告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名下。原告提交2012年6月15日簽訂的關于被告承包原告旅游大巴車和旅游線路的《合同書》一份,合同書上有被告何某某的簽字及按指印。被告何某某對其簽字承認,但對合同內容不予認可;
2014年1月23日7時50分許,郝久軍駕駛車牌號為冀J×××××大型普通客車沿蘭南高速公路許昌至南陽方向行駛,于上述時間、地點撞到何紅衛(wèi)駕駛的車牌號為(豫E×××××)重型半掛車尾部,造成兩車受損、豫E×××××(豫E×××××)重型半掛車所載貨物受損及冀J×××××大型普通客車駕駛員郝久軍、乘坐人XX亭、李清云、李德倉、李永民、張勝利受傷的交通事故;認定郝久軍在此次事故中負主要責任,何紅衛(wèi)在此次事故中負次要責任。
(2016)冀09民終1101號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中認定郝久軍與河北陸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017)冀0902民初1515號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中判令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向被告郝久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2018年2月8日,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與郝久軍之間簽訂和解協(xié)議,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一次性給付郝久軍補償款40萬元整。
以上事實,另有原、被告雙方的當庭陳述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本案原告向被告提起訴訟、行使追償權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與被告有發(fā)生經濟損失時的合同約定,一個是被告擅自更換司機。本案原告提交的原、被告簽訂的《合同書》屬于制式填充式合同,在手寫填充的內容中所載明的時間明顯不符合常理,前后相互矛盾,且與本院從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調取的所謂同一合同在手寫填充的內容上出入較大,且何某某雖然認可本案原告提交的合同上的簽名,但對其內容并不認可,無法證明此案所涉及的交通事故發(fā)生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所以對本案原告提交的合同中手寫內容的真實性本院不予認可。原告所提交的有所謂“梁全斌”簽字的審批單,經本院詢問梁全斌,梁全斌對其予以否認。故原告提起訴訟的兩個理由不能成立。即使原告所提交到本案的合同是真實有效的,原被告簽訂的合同第八條約定“乙方必須服從甲方有效管理,指定有資質駕駛經驗的司機駕駛承包車輛,并將司機情況報甲方安技科備案,如有特殊情況需要更換司機,必須報甲方同意。如果乙方隨意將車輛交給他人駕駛,一旦發(fā)生扣車和交通事故甲方不負責處理,后果由乙方自負?!贝藯l款為格式性免責條款。我國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钡谒氖畻l規(guī)定“格式合同條款的無效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惫试?、被告之間的這一約定不符合我國的立法精神,顯失公平,應為無效條款。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規(guī)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職工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工傷事故發(fā)生時,職工為之工作的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二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工單位工作期間因工傷亡的,派遣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三單位指派到其他單位工作的職工因工傷亡的,指派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四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承包業(yè)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yè)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五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前款第四、五項明確的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后,有權向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追償。此條款應理解為由于掛靠關系中職工和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用人單位之間并不存在真實的勞動關系,確定用工單位和被掛靠單位作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用人單位,雖然有利于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但在責任的承擔上,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會出現免除實際侵權人賠償責任的不公平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司法解釋明確了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用人單位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實際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后,可以根據實際支出的工傷保險待遇,向免責的實際侵權人行使追償權。本案中,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9民終1101號民事判決書中認定郝久軍與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故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0902民初1515號民事判決書中確定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向被告郝久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依據法律規(guī)定,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在向郝久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后,有權向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追償,即有權向實際侵權人行使追償權。被告何某某作為不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為實際侵權人,如果未免責,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有權向何某某追償。但是,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南民三終字第00211號民事判決書中認定:被告何某某為冀J×××××的大型普通客車在被告太平洋財險滄州支公司投保有座位險,投保座位數為每次事故每座人身賠償限額為500000元,太平洋財險滄州支公司在座位險最高限額中賠償郝久軍493780元。此款應該由何某某支付,但因為何某某為事故車輛投保了大數額的座位險,導致何某某將無法預見的交通事故所發(fā)生的經濟損失合法、合理轉嫁,相當于何某某也承擔了賠償責任。本案中,郝久軍相當于因為不同的法律關系在一個交通事故中得到了兩份賠償,但是何某某在已經承擔了向郝久軍賠償的責任(投保賠付)后,再次承擔工傷賠償責任,相當于一個事故承擔了雙重賠償責任,顯示公平,于法無據。我國民法總則第六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惫蕪墓絹碇v,原、被告各承擔一半為宜。
綜上所述,依照《最高人民法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六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何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賠償款20萬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650元,由原告河北路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和被告何某某各負擔18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靳增全
書記員: 張向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