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河北易德利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衡水市濱湖新區(qū)魏屯鎮(zhèn)魏齊路***號。法定代表人:蘇秀平,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廣寧,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公司職工。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樹可,河北威侖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濱湖新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趙保民,衡水市冀州區(qū)法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原審被告:吳廣占,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濱湖新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樹可,河北威侖律師事務所律師。
易德利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宋某某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原判認定結算單真實的依據不足,對于被上訴人提交的五張回款單,明知是復印件,且上訴人不予認可,并提出了充分的質證意見,仍對該回款單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依據不足。僅就結算單的內容而言,第一部分中有“項目剩余工程款全部到公司賬戶后及時轉賬到宋某某賬戶”的條件限制:一是九個項目都有剩余工程款,二是這九個項目的剩余工程款“全部”而不是部分到上訴人賬戶。在具備了前述兩個條件的情況下,才成立“后及時轉賬到宋某某賬戶”。而宋某某提供的五個回款單僅就內容而言,上面均作了“重要提示”即條件限制:“本回執(zhí)不作為收付款方交易的最終依款依據”的重要提示,這就對該回單的使用作了明確限制。而原判突破了證據本身的明確限制、造成事實認定錯誤。不僅如此,五個回款單當中有一筆是10萬元,還有一筆是20萬元,與其他回單形式一樣,但沒有認定,認定的一筆5萬元卻并沒有證據。上訴人認為原判認定證據的規(guī)則自相矛盾,且無據而判。原判認為該結算單第二部分與本案無關、這是選擇性判決。連被上訴人也不認可,因為被上訴人就第二部分提交了三份證據用來支持其主張,且不說這三份證據是否真實。但內容都與第二部分有直接關系。說明第二部分才是宋某某提出訴訟主張的依據,而第二部分顯然也有明確的執(zhí)行條件限制:所欠宋某某款額從恩黔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一分部項目所欠工程款和通嶺大道項目所欠工程尾款中支付,但宋某某負責追回這兩筆欠款。目前證據顯示,宋某某并沒有追回這兩筆欠款,所以向宋某某支付欠款的前提條件不具備。《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誰主張誰舉證,證據要提交原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規(guī)定,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主張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當事人應當對該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所舉證據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判對證據認證錯誤,導致認定事實錯誤,判決結果錯誤。請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原判,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宋某某答辯稱,易德利公司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吳廣占答辯稱,同意和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以及事實和理由。宋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易德利公司支付工程款本金930000元、利息40170元(月息按0.0065元計算),共計970170元。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反訴被告)與被告(反訴原告)易德利公司素有業(yè)務關系。2016年9月27日,原告(反訴被告)與被告(反訴原告)易德利公司簽訂結算單一份,載明包括江西宜春公路建設集團宜春南外環(huán)項目在內的9個項目原告(反訴被告)宋某某與被告(反訴原告)易德利公司已結清全部貨款,項目剩余工程款全部到公司賬戶后及時轉賬到宋某某賬戶,雙方并對其他款項的支付進行了約定。2017年1月20日,中鐵四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市港口大道工程第十一標段項目經理部向被告(反訴原告)易德利公司回款110000元。2017年1月24日,安徽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滬昆梨溫工程LM3項目部向被告(反訴原告)易德利公司回款150000元。2017年1月24日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吉安廬陵大橋項目經理部回款50000元。2017年1月26日,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八里湖大橋項目經理部向被告(反訴原告)易德利公司回款220000元。后雙方因結算單第一項約定9個項目工程款的支付問題發(fā)生糾紛,原告遂訴至本院,請求依法判令二被告支付工程款本金1030000元、利息40170元。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要求二被告支付工程款本金930000元、利息40170元。被告易德利公司提起反訴,要求反訴被告償還墊付稅金625056.06元、維修費137698元。一審法院認為,結算單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系雙方對工程款支付情況的約定,第二部分系雙方對借款情況的約定,本案原告起訴系結算單第一部分約定的工程款。原告提供的回款單中,2017年1月20日中鐵四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市港口大道工程第十一標段項目經理部回款110000元,2017年1月24日安徽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滬昆梨溫工程LM3項目部回款150000元,2017年1月24日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吉安廬陵大橋項目經理部回款50000元,2017年1月26日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八里湖大橋項目經理部回款220000元,此四筆回款530000元系結算單第一部分涉及的工程回款,被告易德利公司應依結算單的約定給付原告。因最后一筆回款系在2017年1月26日,故被告易德利公司應自2017年1月27日始至付清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向原告支付利息。2017年1月25日湖北恩來恩黔高速公路中鐵大橋局項目經理部第一工區(qū)回款200000元、2017年1月26日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通嶺大道橋梁工程項目經理部回款100000元,共計300000元回款系結算單第二部分涉及工程價款范圍,非結算單第一部分涉及工程項目回款,故原告對該部分回款的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原告系與被告易德利公司發(fā)生業(yè)務關系并達成結算單,原告要求被告吳廣占支付工程回款的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對于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多交的100000元投標保證金,因原告提交的結算單中未涉及該內容,現(xiàn)有證據不能充分證明雙方于2016年9月27日雙方結算時漏掉該款項,故對原告此項請求本案不予涉理。依法納稅是企業(yè)和公民的應盡義務,且當事人未提供證據證明稅費由誰承擔,故反訴原告要求反訴被告償還墊付稅金625056.06元的反訴主張不予支持。對于反訴原告要求反訴被告償還墊付維修費137698元的主張,但因其提供證據不能證明該費用與反訴被告的必然聯(lián)系,故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限被告河北易德利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給付原告宋某某工程款530000元,并自2017年1月27日始至付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向原告支付利息;二、駁回原告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三、駁回反訴原告河北易德利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反訴請求。案件受理費7216元,由原告宋某某負擔3566元,被告河北易德利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3650元;反訴費5714元,由反訴原告河北易德利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易德利公司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證據如下:證據一,2014年2月14日衡水市公安局出具的《銷毀印章回收登記證明信》,證明結算單上的印章在2014年2月就已經被收回銷毀;證據二,2014年2月10日,河北公安系統(tǒng)準許上訴人易德利公司啟用帶編碼的行政章的公示信息,證明自2014年2月10日起,易德利公司啟用帶編碼的行政章、財務章和法定代表人名章。以上兩份證據證明不帶編碼的印章已經作廢和銷毀,對外不再發(fā)生也不能發(fā)生約束上訴人的效力。被上訴人宋某某申請法院調取的易德利公司在衡水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設立的公司賬戶與案涉款項相關期間的交易明細。本院依法調取了易德利公司與汝陽縣公路管理局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案號為:(2015)冀民三初字第1193號】的電子卷宗,其中易德利公司的起訴狀、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法律文件上加蓋的是不帶編碼的印章。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本院對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是:因易德利公司在印章銷毀后仍使用該不帶編碼的印章,故本院對易德利公司提供的上述兩份證據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不予確認;對法院調取的易德利公司的交易明細,易德利公司對其真實性予以認可,本院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對法院調取的易德利公司的(2015)冀民三初字第1193號案的起訴狀、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本院予以確認。本院對原審經審理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上訴人河北易德利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易德利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宋某某、原審被告吳廣占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1181民初146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3月1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易德利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廣寧、張樹可、被上訴人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趙保民、原審被告吳廣占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樹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關于結算單真實性問題。二審中,易德利公司雖提交兩份證據擬證明該公司于2014年2月10日啟用帶數(shù)字編碼的印章,結算單上加蓋的不帶數(shù)字編碼的印章已于2014年2月14日銷毀。但本院從(2015)冀民三初字第1193號電子卷宗中調取的易德利公司的起訴狀、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證明易德利公司在自己主張的印章銷毀日后仍在繼續(xù)使用不帶數(shù)字編碼的印章。因此,其對結算單上加蓋印章所提異議不能成立。且該結算單上有該公司副總經理趙明瑞的簽字,易德利公司雖稱趙明瑞已于2016年7月份離職,但未提供證據證實,對此抗辯理由,本院不予采信。綜上,本院對該結算單的真實性予以確認。關于結算單第一部分條文內容的理解問題。該結算單第一部分表述為“以下9個項目宋某某已給河北易德利公司結清全部貨款,項目剩余工程款全部到賬戶后及時轉賬到宋某某賬戶”,該條款中“項目剩余工程款全部到賬戶后”所表現(xiàn)的字面意思與客觀實際不合,與人們所能接受的常理不合。該條款屬于雙方對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四項規(guī)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關于所涉項目回款數(shù)額問題。宋某某一審提交的銀行回單復印件所載內容與本院依宋某某申請調取的易德利公司相關銀行賬戶的交易明細一致,故本院對一審認定的53萬元的回款數(shù)額予以確認。關于銀行回單提示內容的理解問題。易德利公司上訴稱銀行回單上有類似“本回單不作為收款方發(fā)貨或者最終結算依據,并請勿重復記賬”等提示內容,該回單不應作為向宋某某給付工程款的依據。本院認為,該提示的目的在于提醒交易(買賣)雙方不能以付款方付款行為作為收款方發(fā)貨依據或買賣雙方交易的最終結算依據。但銀行電子回單作為工程款支付依據是該證據本身能證明的內容,且易德利公司收到了該工程款。易德利公司的主張曲解了提示的目的,本院不予采信。關于上訴人所提結算單第二部內容應否與本案一并解決的問題。首先,一審經核實認定宋某某僅就結算單第一部分提起本案訴訟,故對第二部分內容未予理涉符合不訴不理的原則。其次,結算單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在內容上并無交叉也無必然聯(lián)系,無需一并審理,故一審判決對此節(jié)的處理并無不妥。綜上所述,河北易德利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9100元,由上訴人河北易德利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