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滄州運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滄州市新華區(qū)北郊津德路石油北庫北5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900106615898G。
法定代表人:趙雙彥,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春甜,河北傲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回族,住滄州市新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譚齊,河北三和時代(滄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滄州運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與被告張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1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春甜、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譚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法院對于滄州市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的滄勞人仲案(2018)57號裁決書中的第一、二、三項內(nèi)容予以糾正,判決原告不承擔賠償責任(不服金額為43143元)。事實與理由:第一、裁決中要求原告支付被告工資5000元是錯誤的。首先,被告在仲裁中主張我方應當支付其5000元工資并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jù)予以支持。其次,原告方在仲裁中也已經(jīng)提交了3月份的工資表證明3月份的工資發(fā)放數(shù)額并非原告主張的5000元。裁決認定事實錯誤。第二、裁決書中要求原告支付被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38143元,明顯錯誤。首先,在被告入職時我公司己經(jīng)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在仲裁過程中我方提交的入職協(xié)議一份也可以證明。該協(xié)議屬于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屬于合法且有效的。合同的訂立是指締約方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并達成合意而形成的合同。本合同即符合合同訂立的要求。仲裁裁決書主張勞動合同應當具備幾項內(nèi)容,但是并不是說合同中沒有全部包含幾項內(nèi)容就屬于無效的合同或者合同不成立,而且合同的效力也并不影響合同的訂立,所以此份協(xié)議可以證明張某某在入職時簽訂了勞動合同的,仲裁裁決認定原告支付被告方因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期間二倍工資的差額明顯錯誤。其次,仲裁裁決書中計算的差額存在錯誤,根據(jù)原告方之前發(fā)放的工資數(shù)額計算,其二倍工資差額并沒有達到38143元。第三、仲裁委要求原告為被告補交拖欠的社會保險費是錯誤的。因為在被告工作之初其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屬于明知且認可的,這屬于對自己權(quán)利的放棄,所以被告方現(xiàn)在主張補交屬于不合理的。第四、對于張某某2017年8月份工資計算錯誤,其8月24日上班,但是由于當時會計失誤按正常出勤30天發(fā)放底薪,所以多為其發(fā)了867元工資,應當予以返還。綜上所述,原仲裁裁決錯誤,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為了維護當事人合法權(quán)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望判如所請。
被告辯稱,滄州市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滄勞人仲案(2018)57號裁決書所作裁決正確,原告應當按照裁決內(nèi)容向被告承擔責任。一、原告應當向被告支付工資5000元。被告在仲裁過程中提交了銀行工資流水,被告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在原告處工作共8個月,根據(jù)被告提交的銀行流水可以看出,2018年3月份的工資原告尚未支付。被告在為原告提供勞動的期間內(nèi),月平均工資為5056.9元,原告主張5000元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二、原告應當向被告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38143元。1、被告自2017年8月23日入職原告處,2018年4月7日提交辭職報告,在此期間原告從未與被告簽訂過勞動合同,因此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及實施條例規(guī)定,向被告支付自2017年9月起至2018年3月止的雙倍工資。2、原告在仲裁過程中提交的入職協(xié)議并非勞動合同。《勞動法》第19條、《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guī)定了勞動合同應當具備的條款。勞動合同不同于合同法中對于一般合同的規(guī)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必備條款。原告提交的入職協(xié)議不具備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不屬于勞動合同。3、被告認可仲裁委員會認定的數(shù)額。三、原告應當為被告補交拖欠的社會保險費。繳納社會保險系法定義務,被告自2017年8月即在原告處工作,原告應當按時為被告繳納社會保險。并且原告提交的錄音中,被告并未認可其在入職時明知原告不繳納社保費。四、原告主張2017年8月份為被告多發(fā)867元工資與本案無關(guān)。原告的該項主張并非爭議事實,不應當在本案中提出,如原告主張返還,應當另行起訴。并且原告在訴狀中提到“正常出勤30天”,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應當向被告支付加班費,被告對此保留訴權(quán)。
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8月23日,被告到原告處工作,擔任銷售顧問。工作期間,被告向原告繳納了3000元風險抵押金。原告未給被告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亦未給被告繳納社會保險費。2018年4月7日,被告因個人原因離職,原告未支付被告2018年3月份工資。為此雙方產(chǎn)生爭議,被告向滄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原告為被告:1、支付2018年3月份工資5000元;2、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支付的雙倍工資57692元;3、補繳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社會保險費;4、退還3000元押金。該仲裁委經(jīng)審理作出滄勞人仲案[2018]57號裁決書,裁決:1、原告支付被告工資5000元;2、原告支付被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38143元;3、原告依法為被告補繳拖欠的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繳納的基數(shù)和系數(shù)按照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gòu)的計算執(zhí)行,申請人承擔個人應當繳納的部分;4、原告退還被告押金3000元。原告不服該裁決,訴至本院。以上事實有風險抵押金收據(jù)、滄勞人仲案[2018]57號仲裁裁決書、當事人陳述等事實予以證實。
原、被告對爭議事實陳述、舉證如下:
一、原被告是否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原告提交被告入職時雙方簽訂的入職協(xié)議一份,該協(xié)議約定了風險抵押金的繳納、入職培訓,被告需遵守的規(guī)章制度及離職程序等內(nèi)容,原告主張該入職協(xié)議即為勞動合同。被告主張該協(xié)議缺少勞動報酬、合同期限等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九條關(guān)于勞動合同內(nèi)容的規(guī)定,不屬于勞動合同。
二、原告拖欠被告工資情況。被告主張,根據(jù)其華夏銀行卡(卡號62×××31)個人明細賬單(記賬日期為2017年10月31日至2018年6月21日)顯示,原告為被告發(fā)放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工資共計27246.9元,2017年8月和9月工資均以現(xiàn)金形式發(fā)放,分別為3094.5元和5000元左右。故被告要求原告按照5000元的標準支付2018年3月份工資。原告主張被告2018年3月份工資應為400元,并提交了原告公司2018年4月份工資發(fā)放表一份。
本院認為,被告于2017年8月23日至2018年4月7日在原告處工作,擔任銷售顧問,雙方之間形成勞動關(guān)系。根據(jù)被告提交的銀行卡工資轉(zhuǎn)賬記錄,其月平均工資為5449元(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工資總額27246.9元除以5個月),被告按照5000元的標準主張2018年3月份拖欠的工資,本院予以支持。原告雖主張被告3月份工資為400元,但其提交的工資發(fā)放表系由原告單方制作,亦未有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故對原告的該項辯稱本院不予支持。
對于雙方簽訂的入職協(xié)議是否為勞動合同。本院認為,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guān)系、明確雙方權(quán)利義務的協(xié)議,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yè)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倍景冈桓婧炗喌娜肼殔f(xié)議僅約定了被告作為勞動者應遵守的公司規(guī)定等多項義務,缺少合同期限、勞動報酬等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不應認定為勞動合同。故原告應向被告支付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的二倍工資差額38143元(按照月平均工資5449元的標準計算7個月)。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蛘咭云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故原告應退還收取的風險抵押金3000元。
對于補繳社會保險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guī)定,征繳社會保險費是社保管理部門的職責,社保管理部門與繳費義務主體之間是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法律關(guān)系,被告請求原告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圍。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第十六條、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七條、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支付被告2018年3月份工資5000元;
二、原告退還被告風險抵押金3000元;
三、原告支付被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38143元。
上述給付內(nèi)容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元,由原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英杰
書記員: 李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