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汪某某。
委托代理人鄧朝全,湖北卓力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汪祖家。
委托代理人劉紹權,湖北卓力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汪某某與被告汪祖家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5月2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羅守俊擔任審判長,、人民陪審員馮建軍、劉義鎖參加的合議庭,于2013年9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汪某某及委托代理人鄧朝全、被告汪祖家的委托代理人劉紹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汪某某訴稱:2010年5月,因承接中國水電水利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越南松邦4水電站工程后,被告與原告等人協(xié)商,承諾月包干收入不低于27000元?;诖?,原告等人與被告達成赴越南松邦運輸?shù)目陬^協(xié)議。此后,被告組織原告等多人購置十臺四川嘉寶自卸貨車,其中原告購車二臺,做好去越南的準備。原告在購車后,應被告的要求將其購買的鉆機設備等從十堰運回被告住所地,被告承諾運輸費用一并結算。原告將被告購買的設備運回后,被告不準卸車,還要求原告組織看管,等待去越南的通知。直到2010年10月6日,也就是等待了三個月后,原告等人才從黃陂出發(fā),2010年10月11日到達越南水電站現(xiàn)場。到達越南后,原告等人又等待了三十五天,才開始施工。此間被告不兌現(xiàn)承諾,并提出不平等要求,在結算上也大做文章,導致原告等人無利可圖直致虧損。2011年4月6日,原告提出將車暫時停在越南,先行回國,車輛任何人不得使用,被告答應。在原告回國后,被告私自使用原告車輛達二個月之久。為此原告提出要求被告按約定將車輛運送回國內,被告拒絕。2012年5月8日,被告才為原告辦理了車輛運輸回國的手續(xù)。綜上所述,被告未按約定支付原告的運輸費和提供合理的運輸勞務,且擅自使用原告的車輛,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請求依法判決被告支付原告車輛停運損失252000元;運輸費100000元;賠償使用原告車輛損失72000元,合計424000元。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汽車運輸合同》1份。證明原、被告之間的運輸關系;原告有二臺車為被告提供運輸;
證據(jù)二、運輸證明1份。證明原告為準備向被告提供運輸服務,購車二臺;原告為被告運輸設備到越南共9天的事實;
證據(jù)三、證明1份。證明在越南從事運輸后,2011年6月5日被告才將車輛分給原告;2012年5月8日才將車輛運回國內;原告承擔了運輸車費12000元;
證據(jù)四、證明1份。證明被告未經(jīng)原告同意使用原告的車輛時間為二個月;
證據(jù)五、情況反映材料1份。證明2010年5月1日被告與原告等人協(xié)商到越南從事運輸?shù)氖乱?,被告承諾月收入不低于18000元;原告等人按被告的要求購買了車輛后,因被告的原因導致車輛不能正常經(jīng)營,造成原告等人損失的事實;
證據(jù)六、決算書(復印件)1份。證明按被告單方?jīng)Q算,應支付原告運輸費28000元,但被告未支付的事實。
被告汪祖家辯稱:原告參與購車營運系商業(yè)行為,被告從未承諾過原告月包干收入不低于27000元;原、被告之間的權利義關系均依運輸合同所明確;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為支持其辯稱意見,被告向本院提供了下列證據(jù):
證據(jù)一、《汽車運輸合同》1份。證明原、被告之間的運輸關系;
證據(jù)二、協(xié)議及附件各1份。證明2011年6月5日原、被告對車輛的權屬進行了區(qū)分;
證據(jù)三、情況說明1份。證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五上的內容系原告自己所寫;
證據(jù)四、收條1份。證明原、被告之間已結算完畢,原告已領款32870元。
庭審中,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一的真實性不持異議,但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合同的簽訂時間為2010年1月6日是,該合同不能證明十臺車中哪二輛車屬原告所有;對證據(jù)二的真實性不持異議,但不認可其證明目的,認為如果存在運費的話,原告應找吳利高主張運費;對證據(jù)三不持異議;對證據(jù)四持異議,認為證人應出庭作證,該證據(jù)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對證據(jù)五的真實性持異議,認為該材料是原告自己所寫,并非客觀事實;對證據(jù)六的真實性持異議,該賬已經(jīng)結算完畢,不存在欠運輸費的情況。原告對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一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其證明目的,該合同恰恰說明被告應承擔責任;對證據(jù)二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其證明目的,分車協(xié)議之前原告對十臺車中的二輛享有所有權是清楚的,該協(xié)議只是對利益的分配;對證據(jù)三的真實性無法判斷;對證據(jù)四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其證明目的,認為原告雖然領了款,但不等于說原、被告之間已結算完畢。
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一,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該證據(jù)只能證明原、被告之間的聯(lián)合運輸關系,不能證明原告有二臺車為被告從事運輸,該證據(jù)部分予以采信;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二,只能證明原告給案外人吳立高運輸設備的事實,不能證明原告為被告運輸設備,該證據(jù)部分予以采信;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三,被告不持異議,予以采信;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四屬證人證言,被告的質證意見成立,該證據(jù)不予采信;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五,系原告自己的陳述,該證據(jù)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不予采信;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六,系復印件,該證據(jù)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不予采信。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一、證據(jù)二,原告對其真實性不持異議,該證據(jù)能達到其證明目的,予以采信;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三,能達到其證明目的,予以采信;被告提供的證據(jù)四,只能證明原告領款32870元的事實,不能證明原、被告之間已結算完畢,該證據(jù)部分予以采信。
經(jīng)審理查明:2010年10月6日,原告及汪強、胡志紅、汪德華、汪國華等五人與被告簽訂《汽車運輸合同》一份。該合同約定:合同雙方共提供嘉寶自卸車十臺,聯(lián)合運輸越南松邦4水電站的右壩肩開挖的轉運土、石方;運輸方式為聯(lián)合運輸,利潤按比例分成,費用按比例分攤;其中原告、汪強各提供二臺車,胡志紅、汪德華、汪國華各提供一輛車,被告提供三輛車。合同還對駕駛員的配備、運輸價格、結算等事項進行了約定。合同簽訂后,原告等人與被告一行即前往越南。期間,因種種原因,雙方在越南從事運輸經(jīng)營,效益不好。2011年6月5日,原、被告及汪強、汪德華、汪國華等人將十臺車進行進行分配,其中2號、11號車屬原告所有,并對車隊運輸?shù)馁~務進行了初步清算。2012年1月20日,原告從被告處領款32870元。原告的二臺車自分車后,一直停放在越南,2012年5月8日,原告的二臺車運送回國。2013年5月29日,原告為此案訴訟至本院。
另查明:2010年6月20日至2010年6月22日,原告受被告委托為吳立高運輸設備從十堰到黃陂,2010年10月6日至2010年10月15日,又將上述設備運輸?shù)皆侥稀?br/>本院認為,原告等人與被告簽訂的《汽車運輸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根據(jù)合同約定,當事人雙方系聯(lián)合運輸,利潤及費用按比例享有和承擔。原告訴請被告支付車輛停運損失及賠償使用原告車輛損失一節(jié),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該項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訴請被告支付運輸費100000元,因原告系為案外人運輸設備,故該訴訟請求本院亦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汪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700元,由原告汪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羅守俊
人民陪審員 馮建軍
人民陪審員 劉義鎖
書記員: 劉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