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湯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黑龍江省集賢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任振杰(湯某某的妻子),住黑龍江省集賢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關明明,黑龍江集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集賢縣永安鄉(xiāng)永革村民委員會,住所地黑龍江省集賢縣。
法定代表人:湯守義,該村民委員會主任。
上訴人湯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集賢縣永安鄉(xiāng)永革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永革村委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集賢縣人民法院(2017)黑0521民初10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9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F(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湯某某的上訴請求:一、依法撤銷集賢縣人民法院(2017)黑0521民初1056號民事判決;二、請求依法判決被上訴人履行合同,給付上訴人缺地補償款17500元。事實與理由:一、原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上訴人外出打工,不知道二輪土地承包的事情,更沒有授權湯吉林代分土地。原審法院認定該事實屬主管臆斷。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以及湯吉林于2016年6月7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真實、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二、原審法院對證據(jù)的認定違反了證據(jù)規(guī)則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出示的土地承包合同,湯吉林沒有到場認證,無中間人證實是湯吉林所簽,對此合同應不予認定,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上訴人湯某某與其家庭成員(共4口人)均系永革村村民。199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因上訴人湯某某與家庭成員均未在永革村居住,被上訴人永革村委會將其家庭承包田分在其弟湯吉林等親屬一塊。上訴人湯吉林回到永革村時,認為少分0.5坰土地,便向被上訴人永革村委會要求補分土地。2016年6月7日,上訴人湯某某與被上訴人永革村委會以及案外人湯吉林簽訂協(xié)議書一份,協(xié)議主要內容為:湯某某因缺地0.5坰,通過合(核)實,由湯吉林多出0.5坰歸湯某某所有……。補償湯某某5年缺地款每年均價3500元,從2012年至2016年等于17500元。以上協(xié)議簽字后生效。事后,被上訴人永革村委會以發(fā)現(xiàn)土地臺賬中記載曾于2007年為上訴人湯某某補地0.45坰,該土地被湯吉林轉包給了喬立新為由,拒絕履行該協(xié)議。上訴人湯某某和案外人湯吉林均否認2007年補地的事實,湯吉林否認曾與喬立新簽訂過該土地轉包合同。
本院認為,上訴人湯某某與被上訴人永革村委會簽訂的協(xié)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該協(xié)議自簽訂之日成立并生效。當事人應當按照協(xié)議內容履行各自的義務。被上訴人雖然主張該協(xié)議是在誤以為上訴人少分得土地的情況下而簽訂,但并未以重大誤解為由申請撤銷,該協(xié)議依然有效。被上訴人僅以該事實作為不履行協(xié)議的理由,缺乏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上訴人湯某某的上訴請求成立,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集賢縣人民法院(2017)黑0521民初1056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集賢縣永安鄉(xiāng)永革村民委員會給付上訴人湯某某補地款17500元,此款于本判決送達后10日內付清。
三、駁回上訴人湯某某的其他上訴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237.5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37.50元,合計475元,由被上訴人集賢縣永安鄉(xiāng)永革村民委員會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高山峰 審判員 張金環(huán) 審判員 蔣 昱
書記員:高欣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