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江新橋。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單斤奎。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陽,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上訴人江新橋因與被上訴人單斤奎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703民初7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江新橋、被上訴人單斤奎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陽到庭參加訴訟。
江新橋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事實與理由:1.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江新橋2014年10月13日以前多次向單斤奎借款,用于解決華容區(qū)農民工工資,并按借款數額向單斤奎出具了貸款憑證。江新橋不定時向單斤奎多次還款,其中有的用現金,有的用銀行轉賬,每次還款后,江新橋重新向單斤奎出具了借款憑證,并將借款日期改為還款的最后日期。2014年,江新橋向單斤奎分別出具了一張500,000元、一張600,000元的借款憑證,借款憑證的最后日期為2014年10月23日,之后,江新橋又分別多次向單斤奎通過銀行還款,總共還款658,000萬元,但單斤奎只承認150,000元。2015年單斤奎提起訴訟,要求江新橋還款950,000元及利息,經華容區(qū)人民法院主持下,就雙方債務達成調解。
單斤奎答辯稱:一、上訴人沒有證據證實償還了500,000元借款。上訴人所稱的500,000元還款除提供取款憑證外,再未提供其他證據予以證實,且在雙方無任何交易手續(xù)情況下,交付500,000元大額現金亦不符合民間借貸交易習慣。二、答辯人已提供銀行流水等證據證實上訴人實際仍差欠答辯人500,000元借款。上訴人在整個1,600,000元借款過程中償還650,000元借款,故答辯人在調解案中請求上訴人償還950,000元借款。答辯人在申請執(zhí)行調解書時,上訴人用已償還的500,000元借款抵償了執(zhí)行案件的借款,故上訴人仍差欠答辯人500,000元。綜上,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單斤奎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江新橋償還單斤奎借款500,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單斤奎分別于2014年10月11日、2014年10月13日向江新橋卡上轉帳350,000元、100,000元,另向江新橋付現金50,000元。單斤奎曾于2014年8月18日向江新橋卡上轉帳1,100,000元。江新橋分別于2014年11月2日、2014年11月14日、2014年12月19日、2014年12月19日、2015年1月5日向單斤奎銀行卡上轉帳100,000元、200,000元、100,000元、8,000元、150,000元。
2015年11月4日,單斤奎曾向法院起訴稱,2013年10月14、23日,江新橋向其借款500,000元、600,000元,除償還150,000元外,下欠950,000元未付。該糾紛以(2015)鄂華容民初字第00593號民事調解書結案,達成如下調解協議:“一、被告江新橋欠原告單斤奎借款人民幣950,000元,分三次付清,于2016年10月1日之前還款人民幣300,000元,2016年12月31日之前還款人民幣300,000元,于2017年5月1日之前還款人民幣350,000元。二、如被告江新橋在2014年10月23日之后有原告單斤奎的收條或銀行轉帳還款憑證,則扣抵被告江新橋所欠原告單斤奎借款,本院已經認定2014年10月23日之后還款150,000元除外”。該案在執(zhí)行過程中,江新橋以已通過銀行轉帳償還借款500,000元為由沖抵執(zhí)行標的,單斤奎以前期借款未付另行向本院起訴。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為江新橋辯稱曾以現金方式償還單斤奎借款500,000元事實是否成立及雙方之間是否存在未處理的借貸關系。從雙方之間的交易習慣看,雙方沒有大額(50,000元以上)的現金交易,即便是利息支付(2014年12月19日的8,000元)亦采用轉賬方式支付。500,000元現金支付不符合民間借貸的交易常理,且江新橋未提供證據證明500,000元現金合理來源與支付事實,故江新橋曾以現金方式償還單斤奎借款500,000元的辯稱理由不成立。
因雙方經法院調解同意將江新橋全部還款650,000元(銀行轉帳)沖抵(2015)鄂華容民初字第00593號案執(zhí)行標的,該案剩余執(zhí)行標的為450,000元。但從雙方之間的資金往來看,單斤奎共向江新橋出借1,600,000元,除去上述案件已處理的借款外,尚有500,000元(1,600,000元–650,000元–450,000元)未作處理(即2014年10月11日至13日間的借款)。
單斤奎提供了雙方沒有異議的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雙方形成了事實上的民間借貸關系。故單斤奎要求江新橋償還借款500,000元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江新橋關于單斤奎訴請的內容在(2015)鄂華容民初字第00593號案件已作過處理,請求駁回單斤奎的訴訟請求的辯解意見,因缺乏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江新橋應償還單斤奎借款500,000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付清;逾期履行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辦理。本案受理費8,800元,減半收取為4,400元,由被告江新橋承擔。
本院二審期間,江新橋提交兩份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爭議的證據、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證據一(2014年8月18日銀行轉款憑證)、證據二(2014年9月30日銀行取款憑證)。系銀行交易憑證,真實客觀,本院對真實性予以確認。證據一能證明江新橋于2014年8月18日向單斤奎匯款300,000元,證據二能證明江新橋于同年9月30日取款120,000元。2.在2014年10月14日和23日兩張借條前,江新橋是否已償還500,000元。江新橋于2014年8月18日向單斤奎匯款300,000元,同年9月30日又取款120,000元,同年10月14日和23日江新橋向單斤奎分別出具500,000元和600,000元兩張借條,因江新橋共向單斤奎借款1,600,000元,故可以認定在該兩張借條前,江新橋已償還500,000元。
本院經審理查明:單斤奎分別于2014年8月18日、同年10月11日、同年10月13日向江新橋匯款1,100,000元、350,000元、100,000元,及給付江新橋現金50,000元,合計1,600,000元。同年8月18日,江新橋向單斤奎匯款300,000元,同年10月出具借條前,江新橋向單斤奎給付現金200,000元,合計500,000元。同年10月14日、同月23日,江新橋向單斤奎分別出具500,000元、600,000元兩張借條。同年11月2日、同月14日、同年12月19日、2015年1月5日,江新橋分別償還單斤奎200,000元、200,000元、100,000元、150,000元,還于2014年12月19日支付單斤奎利息8,000元。2015年11月4日,單斤奎以上述兩張借條為據提起訴訟,請求江新橋償還借款950,000元。鄂州市華容區(qū)人民法院主持調解后,作出(2015)鄂華容民初字第00593號民事調解書。其他事實同一審法院查明事實。
本院認為,單斤奎向江新橋共出借1,600,000元,江新橋償還500,000元后,于2014年10月14日和23日向單斤奎出具兩張共1,100,000元的借條。2015年11月4日,單斤奎以上述兩張借條為據提起訴訟,請求江新橋償還借款950,000元。其后,鄂州市華容區(qū)人民法院主持調解后,作出(2015)鄂華容民初字第00593號民事調解書。本案中,單斤奎以上述1,600,000元中的350,000元、100,000元兩次匯款和50,000元現金共500,000元借款未還為由,提起訴訟請求償還該500,000元,該訴訟與上述調解案為重復訴訟。一審法院受理本案錯誤,本院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第三百三十條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一、撤銷鄂州市華容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703民初756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單斤奎的起訴。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 李志伸審判員趙國文審判員繆冬琴
書記員:陳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