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汕頭市柏綺某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汕頭市。
法定代表人:方紀咸,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方蘭平。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明賢,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上海富某單向透視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富龍,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季楊,上海市天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汕頭市柏綺某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綺圖公司)因與被申請人上海富某單向透視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1民終49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jié)。
柏綺圖公司申請再審稱,(一)富某公司提供的設備清單不能證明雙方當事人之間達成了買賣的合意。雙方當事人之間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劉應飛簽署設備清單系其個人行為。陳富龍將設備投入柏綺圖公司是為了取得10%的股權,而非基于買賣關系。(二)富某公司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雙方當事人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原審法院判令柏綺圖公司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系舉證責任分配錯誤。柏綺圖公司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之規(guī)定申請再審。
富某公司提交意見稱,富某公司與柏綺圖公司是兩個法人之間的買賣關系,與陳富龍個人無關。陳富龍是富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單項透視材料的原創(chuàng)者,柏綺圖公司的股東在公司設立前,通過劉應飛與陳富龍商談,形成設備清單,劉應飛對設備清單簽字確認。柏綺圖公司收到了富某公司的全部設備。之后,柏綺圖公司又向富某公司購買了第二批設備。柏綺圖公司支付了28萬元的貨款,余款100萬元未予支付。柏綺圖公司將陳富龍變更為公司股東,是冒充陳富龍的簽字。從柏綺圖公司的章程看,股東是以貨幣出資,而非實物出資。富某公司請求駁回再審申請。
審理中,柏綺圖公司向本院提交2份股東會決議,1份股權轉(zhuǎn)讓合同,1份錄音資料,用于證明系爭設備不是柏綺圖公司購買的,而是陳富龍對柏綺圖公司的出資。富某公司認為股東會決議和股權轉(zhuǎn)讓合同不是新的證據(jù),錄音資料的真實性無法確認。本院認為,股東會決議和股權轉(zhuǎn)讓合同的落款時間均在訴訟之前,故不屬于本案新的證據(jù),錄音資料是否是劉應飛的陳述,真實性也無法判斷,且劉應飛若作為證人應到庭接受詢問。綜上,本院對柏綺圖公司提交的證據(jù)材料不予采納。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富某公司第一次轉(zhuǎn)讓設備清單由柏綺圖公司的股東劉應飛簽字,富某公司第二次轉(zhuǎn)讓設備清單亦由劉應飛簽字確認。柏綺圖公司收到了上述兩份清單中的設備,并支付了第二次轉(zhuǎn)讓設備的價款28萬元。本院認為,柏綺圖公司收取了富某公司的設備,理應支付相應的貨款?,F(xiàn)富某公司請求判令柏綺圖公司支付第一次轉(zhuǎn)讓設備的價款98萬元。柏綺圖公司則抗辯,第一次轉(zhuǎn)讓設備價款98萬元與第二次轉(zhuǎn)讓設備價款的余款2萬元,共計100萬元系作為陳富龍在柏綺圖公司的出資,故柏綺圖公司無需支付相應的貨款。對此,本院認為,首先,從富某公司第一次轉(zhuǎn)讓設備清單看,明確是富某公司出讓設備而非陳富龍以富某公司設備出資入股,且柏綺圖公司設立時,陳富龍并不是柏綺圖公司的股東。其次,根據(jù)柏綺圖公司變更后的章程,陳富龍持有柏綺圖公司10%的股權,但該章程約定股東是以貨幣出資,而非以實物出資。第三,本案中,沒有證據(jù)證明富某公司、柏綺圖公司以及陳富龍等,就富某公司以出讓設備作為陳富龍在柏綺圖公司的出資達成了合意。因此,原審法院認定富某公司主張的買賣關系比柏綺圖公司主張的股東出資更具有證據(jù)優(yōu)勢,柏綺圖公司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原審法院適用法律正確。
綜上,柏綺圖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汕頭市柏綺某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員:夏??青
書記員:徐??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