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漢源縣。
法定代表人徐明忠,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漫露,四川同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芝清,男,生于1977年1月24日,漢族,四川省漢源縣人,住四川省漢源縣。
委托代理人周驍,四川同興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泰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李芝清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四川省漢源縣人民法院(2016)川1823民初18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6月14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錦泰公司系在雅安市漢源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的從事硫酸生產及銷售,鉛鋅礦開采、洗選、銷售,鉛鋅礦、鉛精粉、鋅精粉、鋅焙砂、鋅錠、鋅合金、硫鐵礦購銷,鋅的冶煉及所需原輔材料購銷及產品購銷的有限責任公司。李芝清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在錦泰公司唐家鉛鋅礦工作,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但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2015年3月,雙方簽訂了礦長安全生產管理目標責任書,有效期為一年,即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2015年9月,李芝清離開錦泰公司。錦泰公司為李芝清繳納了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的養(yǎng)老保險。后李芝清向漢源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經濟補償等)仲裁,2016年1月15日,漢源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漢勞人仲案字〔2015〕第38號仲裁裁決書,裁決由錦泰公司支付李芝清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15719元、支付賠償金31296元。錦泰公司對該裁決書不服,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一、錦泰公司無需向李芝清支付雙倍工資15719元;二、錦泰公司無需向李芝清支付賠償金31296元;三、依法要求李芝清返還一個月養(yǎng)老保險費752.08元;四、由李芝清承擔本案訴訟費用。在原審庭審過程中,雙方均認可已不存在勞動關系。
原審法院另查明,錦泰公司為李芝清繳納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基數為2608元/月。
原審法院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錦泰公司與李芝清在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間存在勞動關系,雖然雙方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但依法可視為雙方從2011年1月起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F(xiàn)錦泰公司無證據證實其解除與李芝清的勞動關系,也沒有解除勞動關系的相關手續(xù),故應認定錦泰公司屬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李芝清不要求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錦泰公司應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李芝清支付賠償金。因雙方均沒有提供證據證實李芝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原審法院根據錦泰公司為李芝清繳納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養(yǎng)老保險繳費基數2608元/月,認定李芝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2608元。李芝清在錦泰公司勞動5年零8個月,錦泰公司應向李芝清支付賠償金為2608元/月×6個月×2=31296元。錦泰公司提出仲裁裁決要求錦泰公司支付李芝清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15719元,與客觀事實不符,且李芝清的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意見,經查,李芝清從2010年1月起在錦泰公司處勞動,因雙方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李芝清本可要求錦泰公司支付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期間的雙倍工資,其在錦泰公司處勞動滿一年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就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應當在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內申請仲裁,而李芝清申請仲裁的時間已超過仲裁時效,故錦泰公司該意見成立,原審法院依法予以采信。錦泰公司提出關于仲裁裁決要求錦泰公司向李芝清支付違反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賠償金31296元,與客觀事實不符,且缺乏法律依據的意見,與查明的事實不符,原審法院依法不予支持。錦泰公司要求李芝清返還一個月養(yǎng)老保險費752.08元的訴訟請求與李芝清在錦泰公司處勞動至2015年8月,錦泰公司應為李芝清繳納該月養(yǎng)老保險費的事實不符,依法不予支持。李芝清關于錦泰公司未與李芝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應當支付未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應從李芝清離職起計算,其請求沒有超過訴訟時效的意見,經查,錦泰公司未與李芝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但在此期間已支付了李芝清的一倍工資,按法律規(guī)定支付第二倍工資系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懲罰性處罰,該爭議不屬于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拖欠勞動報酬的爭議,其仲裁時效應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一年,故該意見依法不予采納。李芝清關于錦泰公司應向李芝清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15648元的意見,與已經支付賠償金不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規(guī)定不符,依法不予采納。據此,原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由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向李芝清支付賠償金31296元;二、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無需向李芝清支付雙倍工資15719元;三、駁回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承擔。
二審審理查明:李芝清在二審中陳述,自2015年8月20日開始,未到錦泰公司上班。
二審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原審審理查明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錦泰公司是否違法解除與李芝清的勞動關系是本案的爭議焦點。李芝清認為,錦泰公司的礦上管理人告訴自己不要來了,系錦泰公司作出與自己解除勞動關系的指令,故錦泰公司屬于違法解除與自己的勞動關系,應按照法律規(guī)定給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而錦泰公司則認為,李芝清系因與工友關系處理不好,自行辭職而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對于雙方當事人的主張,均未提交足以證明的依據。但因錦泰公司是否要解除與李芝清的勞動關系,并非根據礦山管理人員的一句話可以決定,而是應該根據公司出具的書面文件予以確定。李芝清在未見到書面文件之前,不能盲目的相信公司已經作出了解除與自己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但2015年8月20日,李芝清未到錦泰公司上班,應認定為李芝清作出了與錦泰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或者是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故,本案并無相應證據證明錦泰公司有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原審判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由錦泰公司給付李芝清賠償金的意見不當,本院予以更正。綜合考慮李芝清在錦泰公司勞動5年零8個月的事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之規(guī)定,本案中,錦泰公司應支付李芝清勞動5年零8個月的經濟補償金15648元(2608元/月×6個月)。
綜上,上訴人錦泰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依法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2016)川1823民初185號民事判決第二項,即“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無需向李芝清支付雙倍工資15719元”和第三項,即“駁回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撤銷(2016)川1823民初185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由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向李芝清支付賠償金31296元”;
三、由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向李芝清支付經濟補償金15648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漢源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承擔;一審案件受理費按原審判決執(zhí)行。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徐 劍 審 判 員 劉 瓊 代理審判員 文 茜
書記員:蔣瑞佳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