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蔣錫軍,男,漢族,1964年9月25日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戶縣,大專文化,中共黨員,原系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民警,住郴州市。因涉嫌犯徇私枉法罪于2015年7月4日被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檢察院決定取保候審,2015年11月11日被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蔣海波,男,漢族,1979年1月30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陽市,大專文化,中共黨員,原系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民警,住郴州市城市。因涉嫌犯徇私枉法罪于2015年7月4日被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檢察院決定取保候審,2015年11月11日被本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廖晏,男,漢族,1988年1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永興縣,本科文化,原系郴州市永興縣公安局塘門口中心派出所民警,住湖南省永興縣縣委辦宿舍區(qū)。因涉嫌犯玩忽職守罪于2015年6月10日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17日被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檢察院決定取保候審,2015年11月11日被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
辯護人曾凡美,女,1988年11月16日出生,漢族,永興縣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住湖南省永興縣。系廖晏的妻子。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審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犯徇私枉法罪、原審被告人廖晏犯玩忽職守罪一案,于2015年12月27日作出(2015)郴北刑初字第345號刑事判決,宣判后,蔣錫軍、蔣海波、廖某2未提出上訴。上述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蔣海波向本院提出申訴,本院于2018年4月2日作出(2018)湘10刑申11號再審決定書,指令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于2018年6月28日作出(2018)湘1002刑再2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廖某2不服,提出上訴。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于2018年7月24日移送本案卷宗。本院于當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2015)郴北刑初字第345號刑事判決認定:
一、徇私枉法罪
2013年4月13日,李某1(已判死刑)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在郴州市厚爾酒店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民警查獲,現場繳獲冰毒和麻古238克,現金人民幣2200元及銀行卡、電子秤、小包塑料袋119包等物品。值班副所長段某(另案處理)指定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為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的具體承辦人。為逃避打擊,李某1請求段某幫忙,表示愿意出錢以求從輕處理。因李某1患有嚴重疾病,郴州市看守所不予收押,段某遂向領導匯報后,擬對李某1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被告人蔣錫軍按照段某的安排,在扣押李某1的22.6萬元后,給李某1辦理了取保候審手續(xù)。事后李某1送給被告人蔣錫軍人民幣1萬元表示感謝。為了將李某1上交的22.6萬元現金作為毒資處理,以獲得辦案返還款,段某與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等人商量,將李某1的訊問筆錄進行了修改。李某1被取保候審后,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未將對李某1取保候審的相關法律文書交付執(zhí)行,且在發(fā)現聯系不上李某1后,也未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致使李某1脫離公安機關偵控。李某1在脫管期間,于2013年4月23日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燕泉派出所抓獲并立案偵查,同年8月13日李某1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永興縣公安局抓獲并立案偵查。2015年2月,李某1因犯販賣甲基苯丙胺等毒品3萬余克,被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死刑。案發(fā)后,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主動投案,并主動退交收受李某1送的感謝費1萬元。
上述事實,有以下經當庭質證并經查證屬實的證據予以證明:1、情況說明、人民路派出所出具的證明、領條、發(fā)票;2、代保管物品清單;3、取保候審突出問題專項督察工作分類臺賬(取保候審人姓名李某1)、《重點人口考察、幫教情況記錄表》、談話記錄、立案決定書、拘留證、訊問筆錄、毒品鑒定書、不予收押證明、取保候審決定書;4、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出具的《證明》、案件信息表、呈請立案報告書、呈請拘留通知書、呈請刑拘解除轉取保候審報告書、呈請調取證據報告書、呈請扣押物品報告書、呈請收繳物品報告書、呈請沒收保證金報告書;5、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案刑事偵查卷宗復印件;6、視聽資料;7、證人李某1、楊某1、楊某2、劉某1、段某、羅某、何某、李某2、武某、吳某、趙某1、雷某、廖某1、周某、廖晏、劉某2、趙某2的證言;8、被告人蔣錫軍的供述、被告人蔣海波的供述;9、交辦案件線索通知書及立案決定書;10、戶籍證明、公務員登記表、任職及職稱評定證明、公務員(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錄用審批表、公務員登記表、干部任免審批表、證明、情況說明;11、到案說明;12、(2014)郴刑一初字第34號刑事判決書;13、李某1建行卡銀行歷史明細、取款憑條;14、湖南省財政廳、湖南省公安廳、湖南省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文件關于印發(fā)《湖南省禁毒罰沒財物管理辦法》的通知(湘財綜[2007]33號)。
二、玩忽職守罪
2012年11月13日,按照公安部門屬地管轄有關規(guī)定,李某1作為吸毒重點人員被郴州市永興縣公安局塘門口派出所(以下簡稱塘門口派出所)從湖南省警綜平臺落地管控系統(tǒng)中認領,2013年1月14日,李某1被列入公安部部級重點人員。被告人廖某32013年2月任塘門口派出所內勤,負責派出所的重點人員錄入系統(tǒng)數據填報、對重點人員開展管控等工作,鄺海文(另案處理)任塘門口派出所輔警,協(xié)助廖晏工作。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被告人廖晏、鄺海文明知李某1是重點人員,未履行對重點人員李某1走訪、見面了解、幫教、談話等監(jiān)管措施,在李某1處于失控,并多次涉毒犯罪并被判處死刑的情況下,仍然在重點人員落地管控系統(tǒng)中填報對李某1“在控、表現良好”等虛假信息。2013年4月13日和4月23日,李某1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犯罪分別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人民路派出所與燕泉派出所抓獲并立案偵查,同年8月13日李某1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永興縣公安局抓獲并立案偵查。2015年2月,李某1因犯販賣甲基苯丙胺等毒品3萬余克被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死刑。
上述事實,有以下經當庭質證并經查證屬實的證據予以證明:1、投遞郵件清單、監(jiān)視居住決定書;2、永興縣公安局塘門口派出所出具的證明;3、重點人員電子檔案、在控人員基本信息、重點人員登記記錄、公安派出所工作對象信息登記表、工作對象詳細信息、違法犯罪經歷維護;4、湖南省公安廳發(fā)電《關于開展重點人員落地管控工作的通知》(2011年9月9日)、郴州市公安局密碼電報轉發(fā)省廳《關于開展重點人員落地管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2011年9月10日)、《湖南省公安機關重點人員動態(tài)管控工作規(guī)定》;5、派出所警務工作正規(guī)化指南(湖南省公安廳編)(2011年)、塘門口派出所管理制度;6、湖南省公安機關協(xié)輔警管理辦法、郴州市公安機關協(xié)輔警管理辦法的通知、永興縣公安局輔警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7、證人郭某、曹某1、劉某3、馬某1、李某3、馬某2、易某、劉某4、周某、胡某、李某4、李某5、李某6、張某1、張某2、李某7、劉某5、向某、鄺海文;8、被告人廖晏的供述;9、交辦案件線索通知書及立案決定書;10、戶籍證明、公務員(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錄用審批表、公務員登記表、證明等;11、到案說明;12、(2014)郴刑一初字第34號刑事判決書。
原一審刑事判決認定:(一)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為徇私利,對明知是有罪的李某1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其行為已構成徇私枉法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予以確認;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以減輕處罰。鑒于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犯罪的主觀惡性不大、主動投案,被告人蔣錫軍積極退贓,具有悔罪表現,犯罪情節(jié)輕微,可免于刑事處罰。(二)被告人廖晏玩忽職守,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予以確認。被告人廖晏案發(fā)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從輕處罰。鑒于被告人廖晏案發(fā)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情節(jié)輕微,可免于刑事處罰。綜上,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作出如下判決:一、被告人蔣錫軍犯徇私枉法罪,免予刑事處罰;二、被告人蔣海波犯徇私枉法罪,免予刑事處罰;三、被告人廖晏犯玩忽職守罪,免予刑事處罰;四、被告人蔣錫軍退交的人民幣一萬元及涉案毒資二千二百元依法予以上繳國庫。
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認定:
一、關于徇私枉法罪
2013年4月13日,李某1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在郴州市厚爾酒店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民警查獲,現場繳獲冰毒和麻古238克,現金人民幣2200元及銀行卡、電子秤、小包塑料袋119包等物品。值班副所長段某(另案處理)指定原審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為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的具體承辦人。為逃避打擊,李某1請求段某幫忙,表示愿意出錢以求從輕處理。因李某1患有嚴重疾病,郴州市看守所不予收押,段某遂向領導匯報后,擬對李某1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蔣錫軍按照段某的安排,在扣押李某122.6萬元后,給李某1辦理了取保候審手續(xù)。事后李某1送給蔣錫軍人民幣1萬元表示感謝。為了將李某1上交的22.6萬元現金作為毒資處理,以獲得辦案返還款,段某與蔣錫軍、蔣海波等人商量,將李某1的訊問筆錄進行了修改。李某1被取保候審后,蔣錫軍、蔣海波未將對李某1取保候審的相關法律文書交付執(zhí)行,在2013年5月6日鑒定出上述現場繳獲的白色晶體238克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繳獲的紅色藥丸1.5粒含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成分后,未對李某1進行進一步偵察,且在發(fā)現聯系不上李某1后,未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致使李某1脫離公安機關偵控。李某1在脫管期間,多次涉毒犯罪,曾于2013年4月23日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燕泉派出所抓獲并立案偵查,于當日被刑事拘留,次日因患有嚴重疾病被變更為監(jiān)視居?。煌?月12日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永興縣公安局抓獲并立案偵查,于次日被刑事拘留。2015年2月2日,李某1因犯販賣毒品甲基苯丙胺30867.31克、甲基苯丙胺片劑2045粒等被郴州中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死刑,判決書中認定的李某1販賣毒品的數量包括2013年4月13日李某1在郴州市厚爾酒店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人民路派出所現場繳獲的毒品甲基苯丙胺238克、甲基苯丙胺片劑1.5粒(紅色藥丸)。
蔣錫軍、蔣海波辦案組因辦理2013年4月13日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可以領取的分局撥付的辦案經費為45087元,蔣錫軍代表辦案組已領取18596.5元。案發(fā)后,蔣錫軍、蔣海波主動投案,蔣錫軍主動退交收受李某1送的感謝費1萬元。
證明上述事實的證據,與本院原審認定的證據一致。
針對原審被告人蔣海波、蔣錫軍關于徇私枉法罪的辯解意見和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的意見,根據再審查明的事實和認定的證據,評判如下:
(一)蔣海波提出2013年4月13日北湖公安分局人民路派出所偵辦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蔣錫軍是主辦人、蔣海波是協(xié)辦人。經查,2013年4月13日北湖公安分局人民路派出所偵辦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的具體承辦人是蔣錫軍、蔣海波,不分主辦人、協(xié)辦人,故本院對蔣海波的上述辯解意見不予采納。上述事實有以下證據證實:
1、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出具的《證明》、案件信息表、呈請立案報告書、呈請拘留通知書、呈請刑拘解除轉取保候審報告書、呈請調取證據報告書、呈請扣押物品報告書、呈請收繳物品報告書、呈請沒收保證金報告書,證明: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的承辦人是蔣錫軍、蔣海波,案件信息表中主辦人一欄中顯示是“蔣錫軍”的名字,其余文書承辦人均顯示是蔣錫軍、蔣海波。
2、證人段某、羅某、雷某、趙某1的證言,證明:2013年4月13日李某1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的承辦人是蔣錫軍和蔣海波兩人。
3、證人何某的證言,證明:2013年4月13日李某1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具體承辦人是蔣錫軍和蔣海波兩人;在將案件錄入平臺時,用哪個辦案人員的數字證書沒有具體規(guī)定,輔警是隨機拿辦案人的數字證書將案件錄入平臺。
4、證人李某2、武某的證言,證明:李某1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的承辦人是蔣錫軍和蔣海波兩人;不能從公安辦案系統(tǒng)顯示的內容來判斷蔣錫軍就是該案的主辦人,也不能從呈請立案報告書等法律文書中承辦人署名的順序看出誰是主辦人、誰是協(xié)辦人,因為第一次錄入該案的案件信息是用誰的數據證書錄入的,辦案系統(tǒng)生成文書的時候他的名字就會排在前面,而輔警錄入平臺是隨機拿的數字證書,并不是嚴格按照誰主辦就用誰的數據錄入辦案系統(tǒng)。
5、證人吳某的證言,證明:(1)2013年4月13日李某1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承辦人是蔣錫軍和蔣海波兩人,誰主辦誰協(xié)辦不清楚;(2)如果按當天的輪班安排,應該是蔣海波負責辦理,但段某擔心蔣海波年輕辦案少,就安排蔣錫軍與蔣海波一起辦理;(3)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的接出警、立案信息是吳某順手拿蔣錫軍的數據證書錄入的,并不是因為蔣錫軍是該案的主辦人才拿蔣錫軍的數據證書錄入,該案的呈請立案報告書是吳某制作的,因第一次錄入該案的案件信息是用誰的數據證書錄入的,辦案系統(tǒng)生成文書的時候他的名字就會排在前面,所以雖然這些文書顯示主辦人是蔣錫軍,但是并不能證明蔣錫軍就是這個案件的實際主辦人。
(二)蔣海波提出李某1取保候審的文書由所里案排其他民警補送,與其無關;在得知李某1被燕泉派出所抓獲后,副所長段某向分局法制部門匯報過,將兩案一起合并偵查移送起訴。蔣錫軍提出原審判決認定“蔣錫軍在給嫌疑人李某1辦理取保候審手續(xù)后未按規(guī)定將相關文書送達李某1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致使李某1脫離公安機關的偵控”錯誤、認定“蔣錫軍明知李某1在取保候審脫管時未采取任何強制措施”不是事實,2015年4月23日以后的監(jiān)管措施由燕泉派出所負責。本院對蔣錫軍、蔣海波的上述辯解意見不予采納,理由如下:
1、證人周某的證言、廖晏的證言、劉某2的證言、趙某2的證言,以及蔣錫軍的供述、蔣海波的供述等證據,證明在對李某1采取取保候審后,蔣錫軍、蔣海波沒有將取保候審的執(zhí)行文書送達給李某1的戶籍地派出所交付執(zhí)行。
2、2013年4月23日李某1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燕泉派出所抓獲并立案偵查后,2013年4月13日李某1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并未移送燕泉派出所一并處理。
(三)蔣錫軍提出原審判決認定“蔣錫軍在訊問李某1時回避涉案的重要問題”不是事實,因其不是審訊李某1的訊問人。本院對該辯解意見不予采納,理由如下:
1、對李某1在2013年4月13日10時42分至14時09分的訊問筆錄及視聽資料,證明:系先由蔣海波、何某詢問,然后由段某、蔣海波進行詢問,后又由段某、蔣錫軍進行詢問,詢問結束時由蔣錫軍將筆錄對李某1進行宣讀,蔣海波、蔣錫軍等人在訊問時未追問李某1購買200多克毒品的去向,對現場繳獲的電子秤和119個塑料包裝袋用作何用未作訊問。
2、對李某1在2013年4月13日17時07分至17時29分的訊問筆錄,證明:訊問人為蔣錫軍、蔣海波,訊問時未追問李某1購買200多克毒品的去向,對現場繳獲的電子秤和119個塑料包裝袋用作何用未作訊問。
3、李某1的證言,證明:扣押清單上的電子秤和塑料包裝袋是用來販毒時裝毒品和稱毒品重量的工具,當時辦案民警沒有問到這個問題。派出所當時繳獲李某1有200多克冰毒,自己不可能吃這么多,派出所民警發(fā)現李某1的銀行卡里有9.6萬元錢,做工作要李某1將這9.6萬元錢交給派出所,李某1將9.6萬元錢取出交給派出所后,辦案民警沒有打算往下查。
4、蔣錫軍的供述,證明:李某1主動上交22.6萬元毒資,是因為根據當時現場繳獲電子秤等物品,李某1可能涉嫌販賣毒品罪,為了不被查實販毒的事實,所以愿意上交22.6萬元。在訊問筆錄中,蔣錫軍沒有問李某1是否有販賣毒品的事實,辦完取保候審后,也沒有對李某1是否涉嫌販賣毒品的事實進行取證調查。
(四)蔣海波、蔣錫軍提出沒有包庇李某1的主觀故意,沒有徇私、徇情、枉法的事實和故意。本院認為:
1、蔣海波、蔣錫軍提出對李某1沒有徇情的事實和故意,與查明的事實相符,本院予以采納。
2、蔣海波、蔣錫軍提出沒有包庇李某1的主觀故意、沒有徇私枉法的事實和故意。經查,蔣海波、蔣錫軍作為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的承辦人,明知李某1的涉案毒資只有2200元,為了小集體的利益,與段某等人商量,將李某1的訊問筆錄進行了修改,非法將李某1交納的22.6萬元作為收繳的毒資上繳,以獲取返還款,蔣錫軍還收受了李某1一萬元的感謝費;蔣海波、蔣錫軍在訊問李某1時回避涉案的重要問題,在對李某1取保候審后未按規(guī)定將相關文書送達李某1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執(zhí)行,涉案毒品鑒定結果出來后未進行進一步偵查,且在發(fā)現聯系不上李某1后,未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致使李某1脫離公安機關的偵控;李某1在脫管期間,多次涉毒犯罪,后被郴州中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死刑。上述事實,有在案的情況說明、人民路派出所出具的證明、領條、發(fā)票、代保管物品清單、毒品鑒定書、刑事判決書、視聽資料,證人李某1、段某、何某、李某2、武某、廖某1、周某、劉某2、趙某2等人的證言,以及蔣錫軍的供述、蔣海波的供述等證據證實。綜上,本院對蔣海波、蔣錫軍的上述辯解意見不予采納。
二、關于玩忽職守罪
2012年11月13日,按照公安部門屬地管轄有關規(guī)定,李某1作為吸毒重點人員被郴州市永興縣公安局塘門口派出所(以下簡稱塘門口派出所)從湖南省警綜平臺落地管控系統(tǒng)中認領。2013年1月14日,李某1被列入公安部部級重點人員。廖晏在2013年2月-10月任塘門口派出所內勤,負責派出所的重點人員錄入系統(tǒng)數據填報、對重點人員開展管控等工作,鄺海文(另案處理)任塘門口派出所輔警,協(xié)助廖晏工作。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廖晏、鄺海文明知李某1是重點人員,未履行對重點人員李某1走訪、見面了解、幫教、談話等監(jiān)管措施,在李某1處于失控,并多次涉毒犯罪的情況下,仍然在重點人員落地管控系統(tǒng)中填報對李某1“在控、表現良好”等虛假信息。李某1在脫管期間,多次涉毒犯罪,曾于2014年4月13日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抓獲并立案偵查,因患有嚴重疾病被取保侯審;同年4月23日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燕泉派出所抓獲并立案偵查,于當日被刑事拘留,次日因患有嚴重疾病被變更為監(jiān)視居?。煌?月12日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永興縣公安局抓獲并立案偵查,于次日被刑事拘留。2015年2月2日,李某1因犯販賣毒品甲基苯丙胺30867.31克、甲基苯丙胺片劑2045粒等被郴州中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死刑。
證明上述事實的證據,與本院原審認定的證據一致。原審被告人廖晏的辯護人提交的證據,與本案無關。
針對原審被告人廖晏及其辯護人關于玩忽職守罪的辯解、辯護意見和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的意見,根據再審查明的事實及認定的證據,評判如下:
(一)廖晏的辯護人提出廖晏在2014年2月26日才被首次評定授予警銜,廖晏在塘門口派出所任內勤期間尚不是人民警察,不具有對重點人員錄入、管控的主體資格,對重點人員進行錄入、管控不能認定為廖晏的工作職責。本院認為,雖然廖晏在2014年2月26日才被首次評定授予警銜,但廖晏被永興縣公安局錄用后,作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履行其工作職責、完成所在單位安排的工作任務,本院對上述辯護意見不予采納。
(二)廖晏辯護人提出廖晏只對2013年2月6日至9月期間的重點人員李某1統(tǒng)計錄入相關督促工作負責,原審判決認定廖晏督促錄入虛假信息的時間明顯錯誤。經查,證人郭某的證言、廖晏在2015年3月17日的供述、在原審開庭回答公訴人的詢問時的陳述,證明廖某32013年2月-10月任塘門口派出所的內勤,因此原審判決認定“…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被告人廖晏、鄺海文明知李某1是重點人員,未履行對重點人員李某1走訪、見面了解、幫教、談話等監(jiān)管措施,在李某1處于失控,并多次涉毒犯罪并被判處死刑的情況下…”有瑕疵,應予糾正為“…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廖晏、鄺海文明知李某1是重點人員,未履行對重點人員李某1走訪、見面了解、幫教、談話等監(jiān)管措施,在李某1處于失控,并多次涉毒犯罪的情況下…”。
(三)廖晏的辯護人提出廖晏對李某1于2013年4月涉嫌毒品犯罪不知情。經查,本院原審判決對廖晏是否收到北湖公安分局在2013年4月13日對李某1取保候審的決定書、在2013年4月24對李某1監(jiān)視居住的決定書,沒有作出認定,只認定廖某4李某1是重點人員,未履行對重點人員李某1走訪、見面了解、幫教、談話等監(jiān)管措施。
(四)廖晏辯護人提出李某1在2013年處于郴州市公安機關的管控之下,李某1在2013年4月13日之后已不屬于重點人員,無須對李某1以重點人員方式進行管控;對重點人員李某1的管控地應是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原審判決直接認定李某1由塘門口派出所管控不當。本院對上述辯護意見不予采納,理由如下:
1、經查,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11日期間,李某1并未處于公安機關的管控之下,李某1脫管期間,多次涉毒犯罪。
2、《湖南省公安機關重點人員動態(tài)管控工作規(guī)定》,證明:吸食、注射毒品的以及情報平臺推送的涉毒人員,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出所的所外執(zhí)行人員等列入重點人員動態(tài)管控范圍;重點人員戶籍所在地和實際居住地公安機關共同負擔管控職責,實現戶籍地和實際居住地的“雙列管”。
(五)廖晏辯護人提出的第2、第7、第8、第9點辯護意見,本院不予采納。經查,李某1作為重點人員被塘門口派出所認領后,廖晏在該派出所擔任內勤期間,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不認真履行職責,未按重點人員落地管控系統(tǒng)的要求,對李某1進行管控,導致李某1脫離公安機關的管控,李某1脫管期間,多次涉毒犯罪,后被郴州中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死刑。上述事實有在案的永興縣公安局塘門口派出所出具的證明、重點人員電子檔案、違法犯罪經歷維護、《派出所警務工作正規(guī)化指南(湖南省公安廳編)》、《湖南省公安機關重點人員動態(tài)管控工作規(guī)定》、刑事判決書,證人郭某、曹某1、馬某1、李某3、馬某2、易某、劉某4、周某、李某6、張某1、張某2、鄺海文的證言,以及廖晏的供述等證據證明。
原一審再審判決認為:原審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身為國家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為徇私利,對明知是有罪的李某1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已構成徇私枉法罪。原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原審根據原審被告人蔣海波、蔣錫軍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所判刑罰適當,應予維持。原審被告人蔣海波、蔣錫軍提出的不構成徇私枉法罪、請求改判宣告無罪的辯解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原審被告人廖晏身為國家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已構成玩忽職守罪。原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原審根據原審被告人廖晏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所判刑罰適當,應予維持;原審認定廖晏未履行對重點人員李某1監(jiān)管職責的期間存在瑕疵,本院再審予以糾正。原審被告人廖晏及其辯護人提出的不構成玩忽職守罪、請求改判無罪的辯解及辯護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對原審被告人蔣錫軍、蔣海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款和第四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對原審被告人廖晏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三十七條,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四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三百八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維持本院(2015)郴北刑初字第345號刑事判決。
原審被告人蔣錫軍上訴提出,上訴人蔣錫軍在辦理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一案中,沒有徇私、徇情、枉法的主觀故意和動機目的,也沒有故意包庇李某1的具體的作為,在辦理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的案件中,上訴人蔣錫軍都是在帶班副所長段某的安排下做的一些工作,收繳李某122.6萬元現金作為當場繳獲的毒資都是段某出面講好并經請示上級領導后上交到北湖分局禁毒專項賬戶上,對李某1的處理決定都是副所長段某向所長羅某請示所作出的決定,作為民警的上訴人蔣錫軍只是在工作中服從領導的安排,執(zhí)行領導的命令,并沒有決定權限。因此,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上訴人蔣錫軍不構成徇私枉法罪,請求二審宣告無罪。
原審被告人蔣海波上訴提出,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案的主辦人是蔣錫軍,上訴人僅是協(xié)辦人,該案受案、立案手續(xù)、刑拘手續(xù)、取保候審手續(xù)、扣押及收繳手續(xù)都是上訴人蔣錫軍辦理的,上訴人蔣海波作為副班均沒有參加。關于李某1取保候審執(zhí)行文書的送達,人民路派出所領導已安排其他干警將李某1取保候審執(zhí)行文書送達給李某1戶籍所在地派出所交付執(zhí)行,上訴人蔣海波在辦案中均是依法履行職責,因此上訴人蔣海波在辦理李某1涉嫌非法持有毒品一案中沒有徇私、徇情的故意,更沒有枉法的故意,其行為不構成徇私枉法罪,請求二審宣告無罪。
原審被告人廖晏上訴提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1、上訴人在塘門口派出所任職內勤期間,尚不是人民警察,不具有對重點人物進行管控的執(zhí)法資格和執(zhí)法權,對重點人物進行管控不能認定是上訴人的工作職責;2、錄入重點人物落地管控系統(tǒng)中重點人物的虛假信息,是由塘門口派出所領導決定的,輔警鄺海文某上訴人廖晏只是聽從領導的指示而進行虛假錄入;3、上訴人廖晏對李某1于2013年4月涉嫌毒品犯罪主觀上不知情;4、根據屬地管轄的規(guī)定,對重點人物李某1的主要管控地系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永興縣公安局塘門口派出所協(xié)助管控。因此,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上訴人廖晏的行為屬于工作失職,但不構成玩忽職守罪,請求二審宣告無罪。
經審理查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已在一審、一審再審開庭時宣讀、出示并質證。在本院審理期間,上訴人蔣錫軍、蔣海波、廖某2未提交新的證據。本院對原判認定的事實和證據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蔣錫軍身國國家工作人員,為徇私利,對明知是有罪的李某1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其行為已構成徇私枉法罪,上訴人廖晏身為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上訴人蔣錫軍案發(fā)后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有自首情節(jié),上訴人廖晏案發(fā)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法可對其從輕處罰。
關于上訴人蔣錫軍提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求宣告無罪的上訴意見。經查,在案情況說明、人民路派出所出具的證明、領條、發(fā)票、代保管物品清單、毒品鑒定書、視聽資料等書證、證人李某1、段某、何某、李某2、武某、吳某等人的證人證言及上訴人蔣錫軍、蔣海波的供述均能證明,上訴人蔣錫軍作為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一案的承辦人,明知李某1的涉案毒資只有2200元,為了小集體的利益,與段某等人商量,將李某1的訊問筆錄進行了修改,非法將李某1交納的22.6萬元現金作為現場收繳的毒資上繳,以獲取返還款。在取保候審手續(xù)辦理過程中,蔣錫軍還收受了李某1一萬元的感謝費,且在訊問李某1時回避涉案的重要問題,在對李某1取保候審后未按規(guī)定將相關文書送達李某1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執(zhí)行,涉案毒品鑒定結果出來后未進行進一步偵查,在發(fā)現聯系不上李某1后,未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致使李某1脫離公安機關的偵控,罪犯李某1在脫管期間,多次涉毒犯罪,后被本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死刑,因此,上訴人蔣錫軍的行為已構成徇私枉法罪,其上訴理由與事實不符,應不予采納,其要求宣告無罪沒有理由,應不予支持。
關于上訴人廖晏提出的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求宣告無罪的上訴意見。經查,在案的永興縣公安局塘門口派出所出具的證明、重點人物電子檔案、違法犯罪經歷維護、《派出所警務工作正規(guī)化指南(湖南省公安廳編)》、(湖南省公安機關重點人員動態(tài)管控工作規(guī)定)、刑事判決書等書證,證人郭某、曹某1、馬某1、李某3、馬某2、易某、劉某4等證人證言及上訴人廖晏的供述均能證明,李某1作為重點人物被塘門口派出所認領后,廖晏在該派出所擔任內勤期間,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不認真履行職責,未按重點人物落地管控系統(tǒng)的要求,對李某1進行管控,既未履行對重點人物李某1走訪、見面了解、幫教、談話等監(jiān)管措施,亦在李某1處于失控,并多次涉毒犯罪的情況下,仍然在重點人物落地管控系統(tǒng)中填報對李某1“在控,表現良好”等虛假信息,最終導致李某1被應以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死刑,因此,上訴人廖晏的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其上訴理由與事實不符,應不予采納,其要求宣告無罪沒有理由,應不予支持。
關于上訴人蔣海波提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求宣告無罪的上訴理由。經查,證人段某證實,因擔心上訴人蔣海波年紀較輕,辦案經驗少,遂安排蔣錫軍和蔣海波共同承辦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案,結合其他證人證言、書證及上訴人蔣錫軍、蔣海波供述,可以證實,在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一案中,將李某1籌措的22.6萬元現金作為現場收繳的毒資上繳以獲取返還款是由多人商議后由帶班副所長段某向上匯報決定的;訊問罪犯李某1是由包括上訴人蔣錫軍和蔣海波等多人訊問的;當郴州市看守所因罪犯李某1患有嚴重疾病而拒絕收監(jiān)時,人民路派出所擬對李某1采取取保候審手續(xù)系由帶班副所長段某向北湖分局相關領導匯報后決定的,取保候審手續(xù)的辦理由上訴人蔣錫軍為主經辦的,當取保候審手續(xù)完成后,罪犯李某1及其同伙還向上訴人蔣錫軍送上一萬元現金表示感謝,在整個辦案過程中,上訴人蔣海波作為李某1非法持有毒品一案共同經辦人,其地位和作用要次于上訴人蔣錫軍及帶班副所長段某,從本案具體情節(jié)看以及與派出所其他辦案干警在李某1一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可予認定上訴人蔣海波犯罪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性不大,可不以犯罪論處。上訴人蔣海波的部分上訴理由成立,應予以采納。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對上訴人蔣錫軍、廖晏適用法律正確,定罪準確,審判程序合法,判處免予刑事處罰適當,但原審判決對上訴人蔣海波適用法律錯誤,導致錯誤人提訴人蔣海波定罪,二審依法予以糾正。據此,對上訴人蔣錫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對上訴人廖晏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三十七條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第(三)項之規(guī)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二項),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二)項之規(guī)定,并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2018)湘1002刑再2號刑事判決及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2015)郴北刑初字第345號刑事判決第(一)、(三)、(四)項即對原審被告人蔣錫軍、廖晏定罪及免予刑事處罰部分以及對原審被告人蔣錫軍退交的人民幣一萬元及涉案毒資二千二百元依法予以上繳國庫的判決;
二、撤銷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2018)湘1002刑再2號刑事判決及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2015)郴北刑初字第345號刑事判決第(二)項即對原審被告人蔣海波定罪免予刑事處罰的判決;
三、上訴人蔣海波無罪。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