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殷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文捷,上海聯(lián)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吉林省四平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旭淼,上海市嘉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軍杰,上海市嘉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上海舟欣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新河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利華,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萍。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潔夏。
原告殷某1與被告宋某某、第三人上海舟欣置業(yè)有限公司離婚后財產(chǎn)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文捷、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旭淼、王軍杰、第三人上海舟欣置業(yè)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萍、馬潔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殷某1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分割上海市崇明區(qū)新河鎮(zhèn)新開河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下簡稱新開河路房屋),要求由原告取得房屋,原告按房屋價值的10%支付被告折價款。事實與理由:原、被告于2008年11月登記結婚,2011年1月生育一子名殷某2。原告于2017年7月向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經(jīng)法院于2017年11月判決,解除原、被告的婚姻關系。因新開河路房屋涉及案外人,離婚時未處理。新開河路房屋系2015年9月,原告為平息家庭風波,滿足被告提出的購房投資要求,由原告的父母出全資計721,590元購買,由原、被告與第三人簽訂了商品房預售合同,2015年10月8日,該房屋預告登記權利人登記為原、被告二人。因房屋系原告父母出資,另被告婚內(nèi)出軌導致離婚,被告是過錯方,且離婚判決確定兒子隨原告共同生活,故考慮房屋登記、購房時間、出資情況、過錯情況、子女撫養(yǎng)情況等因素,提出如上訴請。
被告宋某某辯稱,新開河路房屋系原、被告共同共有的財產(chǎn),首付32萬元由原告賬戶內(nèi)錢款支付,該部分錢款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另剩余的房款是原告父母對原、被告雙方的贈與。原告撫養(yǎng)子女系原告通過不正當?shù)氖侄稳〉茫嬷鲝埍桓娉鲕墴o事實依據(jù),分割財產(chǎn)應保護女方的利益。故被告要求取得房屋50%的折價款。
第三人上海舟欣置業(yè)有限公司述稱,新開河路房屋房款已付清,可以辦理產(chǎn)權登記,與第三人無債權債務關系。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于2008年11月登記結婚,2011年1月生育一子名殷某2。原告曾于2016年1月、10月提起離婚訴訟,均未獲準許。原告于2017年7月向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法院于2017年11月判決,解除原、被告的婚姻關系,判決雙方所生之子殷某2隨原告共同生活,被告每月支付撫育費2,000元。因新開河路房屋等房屋涉及案外人,離婚時未處理。離婚判決認定,寶山區(qū)水產(chǎn)路的商鋪由原告父母出資購買,于2013年8月登記在原告一人名下,系原告父母對原告的個人贈與,故判決確定水產(chǎn)路的商鋪歸原告所有。
另離婚判決查明,被告曾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在工作日期間頻繁在中午或下班后到酒店開鐘點房。其中有照片顯示有異性陪同被告開房。對此,被告在離婚訴訟中辯稱系夫妻感情不和,精神抑郁,身體不適,故常在單位附近開鐘點房休息,被拍到的男同事僅是給被告送文件,被告并未出軌。離婚判決中法院認為,原、被告雖系自主婚姻,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但婚后未能處理好夫妻關系,致使發(fā)生隔閡,特別是被告在工作日期間頻繁在外開鐘點房,致使矛盾升級,最近兩年原告已三次起訴離婚,可以認定雙方感情已破裂。
2015年9月,原、被告與第三人簽訂了商品房預售合同,購買新開河路房屋,價款721,590元。2015年10月8日,該房屋預告登記權利人登記為原、被告二人。房款721,590元中,45萬元系原告父母支付。對于其余房款的來源,原告表示,2萬元定金是原告父母現(xiàn)金支付,其余系水產(chǎn)路的商鋪租金,并表示,原告承諾租金給父母養(yǎng)老,租金應認定為父母的財產(chǎn)。
經(jīng)評估,新開河路房屋市場價值1716,000元。原告支付評估費6,000元。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提供的民事判決書、商品房預售合同、房地產(chǎn)登記證明(預告登記)、銀行交易明細、評估報告、當事人陳述等予以證明,經(jīng)庭審質證,本院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新開河路房屋在原、被告婚后由原、被告與第三人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購買,預告登記權利人登記為原、被告二人,該房屋依法應認定為原、被告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關于房屋的資金來源,本院認為,原告父母的出資依法應認定為對原、被告雙方的贈與,而水產(chǎn)路的商鋪系原告婚后受贈取得的個人財產(chǎn),原告陳述的用于支付房款的租金系個人財產(chǎn)在婚后的收益,該收益非孳息和自然增值,故依法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但分割房屋時應考慮資金來源情況。綜合考慮婚姻存續(xù)時間及購買房屋后婚姻維持時間、貢獻大小、離婚原因等因素,確定房屋歸原告所有,酌情確定原告支付被告折價款55萬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上海市崇明區(qū)新河鎮(zhèn)新開河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原告殷某1所有,原告殷某1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被告宋某某折價款55萬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10,122元、評估費6,000元均由原告殷某1、被告宋某某各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吳??曉
書記員:周羚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