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平山縣,
委托代理人:聶成才、張書芳,石家莊市平山南甸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張不只(又名張不知),男,1942年6月18日,漢族,住平山縣。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平山縣,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張曉敏,河北日星律師事務所律師。第三人:韓國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平山縣。身份證號xxxx。
第三人:韓彥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平山縣。
委托代理人:李力濤,石家莊市平山工業(yè)區(qū)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武某某與被告張不只、張艮剛,第三人韓國祥、韓彥明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史增中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武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聶成才、張書芳,二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張曉敏,二第三人的委托代理人李力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武某某訴稱,2016年,在韓國祥、韓彥明與平山縣人民政府及第三人張璋集體土地使用證糾紛一案中,韓國祥、韓彥明出示了署名借款人為原告的2007年12月1日的借條,該借條背面有張不知、張艮剛書寫的:“此款到期還不清土地(1.117畝)協(xié)議作廢。此土地有彥明、國祥使用?!钡膬?nèi)容。此內(nèi)容原告從未同意,當時也不知情。在行政訴訟中,原告才知此事。二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quán)利,其書寫的內(nèi)容應屬無效。請求判決確認二被告在署名借款人為原告的2007年12月1日的借條背面所寫“此款到期還不清土地(1.117畝)協(xié)議作廢。此土地有彥明、國祥使用?!钡膬?nèi)容無效。
二被告辯稱:一、首先,原告起訴被告要求確認協(xié)議內(nèi)容無效,訴訟主體不合格,答辯人不應為被告,理由如下:1、被告不是2007年12月1日借條約定的內(nèi)容主體,更不是約定內(nèi)容的利害關(guān)系人,答辯人與原告之間不存在法律關(guān)系,原告起訴被告確認合同無效,無事實與法律依據(jù),原告起訴不符合條件,無明確的被告,請求裁定駁回起訴。2、原告主張確認無效的內(nèi)容是以二被告為中間人,給原告與第三人辦理的改道約定。在2007年農(nóng)歷十月份左右,第三人找到答辯人表明自家門前的彎道想整修成直道通向村集體道路,需占用其他村民的閑散地,請二答辯人出面說和占地賠償事宜,第三人要想直行必須經(jīng)過原告門前,有二被告在場的情況下,第三人于原告協(xié)商整修道路,原告表示同意,但當時沒有錢補償,答辯人以中間人的身份提出可向第三人借款。經(jīng)協(xié)商,原告、第三人均表示同意。答辯人再次以中間人的身份陳述。既然是借,什么時候還?總要有期限。原告當場表明,到第二年的芒種時還清。還不清,0.117畝地由第三人使用。到了第二年,原告未付款,那0.117畝地一直由第三人占有、使用至今無異議。綜上,在本案合同訂立的過程中,答辯人以中間人的身份促成協(xié)議的訂立,并不存在法定七種合同無效的情形。二、自2008年本案的所涉土地由第三人占有使用,按協(xié)議履行至今無異議。十八年后,原告的起訴行為已超過訴訟時效。訴狀中,原告稱“不知情、不同意”完全是虛假陳述。綜上,請求法院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第三人述稱:1、2007年12月1日原告及第三人所寫的欠條約定內(nèi)容合法有效,理由:1、是原告及第三人的真實意思表示。2、該借條簽訂后,原告方?jīng)]有按照欠條所列條款給付第三人的欠款,第三人一直經(jīng)營耕種該地。2016年原告在沒有經(jīng)任何人同意的情況下在該處打了根基。第三人得知情況后,向平山縣人民法院起訴撤銷原告的土地證,平山縣人民法院也支持了第三人的請求。該庭審筆錄中原告方也認可這一事實,平山縣人民法院根據(jù)這一事實作出了合法有效的判決書,并且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生效,該事實證明原告及第三人約定的事實合法有效。其他意見同被告方意見一致。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及第三人系同村村民。第三人系遷建戶,與原告三戶的宅基地為同一排,自東向西依次為原告武某某、第三人韓彥明、韓國祥。2007年12月,原告與第三人共同協(xié)商,為修整門前道路,共同出資占用門前其他村民的土地。委托張不只、張艮剛與其他村民協(xié)商,于2007年12月1日訂立了“賣契”,載明:“賣契立賣契人張文其張林堂張增崗張明軍魏金龍任夢龍因韓顏明、韓國樣、武某某三人修整門前道路需要占地,經(jīng)雙方協(xié)商及辦事人說合,賣方愿將閑散地一段以每畝價洋肆萬元賣于韓顏明等三人長期使用。張文其地肆厘捌毫價洋壹仟玖佰貳拾元。張林堂地壹分貳厘價洋肆(仟)捌佰元,張增崗地肆厘叁毫伍價洋壹仟柒佰伍肆拾元,任夢龍地叁厘價洋壹仟貳佰元,張明軍地壹厘伍毫價洋陸佰元,魏金龍地陸毫捌價洋貳佰柒拾貳元。關(guān)于日后不管土地調(diào)整等事宜與買方一概無關(guān),恐口無憑,立字為證。此約賣方買方每人壹份。辦事人張某某張艮元,代筆人張不知,二00七年十二月一日”。2009年12月20日,平山縣人民政府對原告及第三人自己使用的土地及“賣契”中所占用他人使用的相應土地分別向原告之子張璋及第三人頒發(fā)了集體土地使用證。2016年,原告之子張璋動工建設(shè),第三人提出干涉,并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平山縣人民政府為原告之子張璋頒發(fā)的平山集用(2009)第01420486號集體土地使用證。2016年8月15日,平山縣人民法院作出(2016)冀0131行初19號行政判決書,判決撤銷平山縣人民政府2009年12月20日為張璋頒發(fā)的平山集用(2009)第01420486號集體土地使用證。在該行政訴訟中,韓彥明、韓國祥提供了2017年12月1日署名借款人武某某的借條且背面載有“備注:此款到期還不清土地(1.117畝)協(xié)議作廢。此土地有彥明、國祥使用。證明人張不知張艮剛2017年12月1日”的書證。該書證借款內(nèi)容為“因賣門前道路今借韓彥明韓國祥現(xiàn)金貳仟捌佰元整2008年芒種還清此款。借款武某某2007年12月1日”。在本案審理中,原告稱:2007年12月1日的借條的內(nèi)容及簽名非本人所寫,記不清手印是否本人所按。買地時,我出過1200元,沒有給清。他們干涉我動工時說我還欠2564元。關(guān)于借條背面的內(nèi)容,我沒有授權(quán)二被告,既不知情,也不同意。對此,當事人均未進一步提供證據(jù)。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陳述,“賣契”,借條,平山縣人民法院(2016)冀0131行初19號案庭審筆錄及行政判決書等證據(jù)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雖然當事人對借款數(shù)額存有爭議,但不影響本案爭議的認定和處理。二被告在借條背面以證明人的身份所寫的“備注”內(nèi)容,為原告和第三人確定了民事權(quán)利義務,并且與“借條”內(nèi)容相關(guān),成為了借款合同的內(nèi)容,但該“備注”沒有原告和第三人簽名,應認定系二被告的代理行為?,F(xiàn)第三人認可“備注”內(nèi)容,而原告稱沒有授權(quán)二被告,既不知情,也不同意,并且原告在2009年12月20日取得相關(guān)土地的集體土地使用證。被告和第三人沒有充分證據(jù)證明二被告書寫的“備注”內(nèi)容取得原告授權(quán)或追人,現(xiàn)原告也不認可,故應認定二被告所寫的“備注”內(nèi)容對原告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張不只、張艮剛在署名借款人為原告武某某的2007年12月1日的借條背面所寫“此款到期還不清土地(1.117畝)協(xié)議作廢。此土地有彥明、國祥使用。”的內(nèi)容無效。
案件受理費40元,由被告負擔,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刻在判決書送達之日其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史增中
書記員: 李英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