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漢鼎順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漢南區(qū)紗帽鎮(zhèn)薇湖路79號。法定代表人:許天曉,該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袁芳,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武漢鑫奕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漢南區(qū)紗帽鎮(zhèn)薇湖路79號。法定代表人:胡峰,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丁中堂,湖北翰盈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武漢鼎順置業(yè)有限公司訴被告武漢鑫奕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1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12月27日、2018年2月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袁芳、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忠堂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武漢鼎順置業(yè)有限公司訴稱,2017年6月27日,原、被告簽訂《漢南天地A地塊供電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約定:被告負責漢南天地A地塊3#樓、4#樓、5#樓變電供電工程與安裝,漢南天地二期(A地)公變供電工程增容申請、審批、公變供電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通電等工程,合同約定工期120天(從2017年6月30日起至2017年10月29日止),合同包干價1250萬元。同時還約定,原告將4套商品房抵扣工程款,房款共計2250870元,現(xiàn)因被告未在規(guī)定期內完工,原告無法開盤交房,對原告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為此,訴訟至法院,請求:1、判決解除原、被告簽訂的《漢南天地A地塊供電工程承包合同》;2、判決被告返還工程款2250870元及利息29101.87元(利息按照2017年7月10日至2017年10月25日同期貸款利息計算);3、請求判決被告支付違約金500000元。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原告于2017年12月7日向本院申請將訴訟請求變更為:請求判決解除原被告簽訂的《漢南天地A地塊供電工程承包合同》;并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被告武漢鑫奕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辯稱,一、雙方合同約定的工程施工時間是2017年6月30日至2017年10月29日,原告在同年8月9日向被告提出解除合同,沒有法律依據(jù);二、被告現(xiàn)在無法履行合同是原告導致的,因為原告在供電局提供的《新建住宅供電配套工程建設費計算書》中的用電戶數(shù)為632戶、在《新建住宅供電配套工程供電方案答復函》中的用電戶數(shù)為682戶,與實際用戶數(shù)695戶均不一致,由于這些數(shù)據(jù)不一致,供電局無法審批,需要重新報裝。被告于2017年8月18日、9月20日向原告出具兩份工作聯(lián)系函,要求原告按照報裝資料盡快準備,重新審批,原告均未實施?,F(xiàn)在原告以被告不履行合同為由提出解除合同,沒有事實依據(jù),請求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二,因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認定,但該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原告在向被告發(fā)出解除合同通知書時,合同目的已無法實現(xiàn)的事實,也無法達到合同已被解除的證明目的,故對該證據(jù)的證明目的不予認定;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三中的工作聯(lián)系函,因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認定,但不能達到被告在約定工期內無法完成合同的證明目的,本院對其證明目的不予認定;對證據(jù)三中的會議紀要及授權委托書,因不能證明原、被告協(xié)商的內容為涉案工程,且無法達到被告對該工程未實施任何行為的證明目的,故對該授權委托書和會議紀要不予認定;對證據(jù)五因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且原告在2014年與供電公司簽訂的合同在先,2017年與被告簽訂合同在后,其主體、內容均不一致,原告與供電局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無法轉移到原告與被告之間,故本院對該證據(jù)不予認定。對于被告提交的證據(jù)一,雖然原告僅認可其真實性,不認可其證明目的,但原告認可其向供電公司申報的用電戶數(shù)與實際戶數(shù)不一致,這說明被告辯稱“原告所提供的需安裝的實際戶數(shù)與申報的戶數(shù)不符”是事實,故本院對其真實性及證明目的均予以認定;對證據(jù)二,雖然原告僅認可其真實性,不認可其證明目的,但被告代辦申報用電必須以原告的名義,且原告有提供蓋章資料等協(xié)助的義務,而原告未提供,導致該工程無法繼續(xù),故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及證明目的予以認定;對證據(jù)三、四、五能夠證明被告為履行合同進行了設計、設備采購并支付相應款項,原告雖對上述證據(jù)不予認可,但并未提供相反證據(jù)來駁斥,故本院對被告的證據(jù)三、四、五均予以認定。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6月27日,原、被告簽訂《漢南天地A地塊供電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約定被告負責漢南天地A地塊商住3#、4#、5#樓公變供電工程施工與安裝。承包內容為:“漢南天地二期(A地塊)公變供電工程增容申請、審批、公變供電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通電全部過程?!惫て跒椋汉贤炗喓?20天,自2017年6月30日起至2017年10月29日止。承包方式:“本工程由乙方(被告)實行獨立自主經營,獨立承擔盈虧風險責任、公供電工程的系統(tǒng)優(yōu)化、供電審批、增容費用、設備招標、設備采購、安裝調試、驗收等至正式通電期間產生的一切風險責任,均由乙方獨立承擔?!惫こ坛邪偘蓛r為12500000元。付款及結算:“1、本項目工程款在漢南天地二期(A地塊)3#、4#、5#樓三棟商品樓進行開盤銷售前,乙方均可在甲方未銷售的房源中優(yōu)先選購商品房,將商品房價款直接結清乙方在本項目的全部工程款,乙方所購商品房單價,按甲方(原告)開盤最低優(yōu)惠價再下浮3%確定……”。2017年8月9日,原告向被告郵寄《解除合同通知書》,該通知書載明:因貴司怠于履行合同主要義務,經我公司催告多次,貴司施工工程仍未見進展,……鑒于貴司的行為構成根本違約,且經我公司多次催促未果,現(xiàn)我司通知解除與貴司之間的合同關系,并保留通過司法途徑追究貴司違約賠償責任的權利”。2017年8月10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工程聯(lián)系函,就涉案工程中原工程預算的電子版與現(xiàn)有工程施工的電子版是否一致的事項進行溝通。2017年8月14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回復函》,不同意解除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合同。2017年8月17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工程聯(lián)系函,載明:“貴司提交給我司的電子版施工圖及計算書確認供電用戶數(shù)量為632戶,依據(jù)上述圖紙,我司聘請供電設計單位出具施工方案,并按施工方案組織土建施工?,F(xiàn)向供電公司報裝時,才發(fā)現(xiàn)貴司實際施工過程中已經改變規(guī)劃方案,三棟樓房的實際供電戶數(shù)達695戶,造成被告公司的施工組織方案已經無法實施……二、敬請貴司立即向供電公司重新報裝、由供電公司審核確定供電方案答復函(如果需要,乙方可以替甲方代辦)。后附高壓用電報裝資料清單一份”。2017年9月30日,被告向原告郵寄《工作聯(lián)系函》,載明:“2017年6月27日我司與貴司簽訂《漢南天地A地塊供電工程承包合同》以后,我司立即按合同約定,預定了本項目材料并支付了相應定金?,F(xiàn)在我公司已經代表貴司,向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武漢供電公司申請本項目的報裝,并將該項目入網工程合同范本領回,送至貴公司要求貴司蓋章確認,但是貴司一直拖延不予辦理,為此特致此函:與國網簽訂供電報裝工程合同是貴司必須履行的先合同義務(由于貴司前期申報過程中本項目申報的用戶數(shù)為632戶,現(xiàn)實際需報裝戶數(shù)為695戶,現(xiàn)必須重新申報),貴司必須盡快履行此義務,待報批審核后,我司才能按批準的實際用戶數(shù)量進行施工……”。原告未按照被告聯(lián)系函要求向被告提供用電報裝資料,原被告均未向供電局申報用電。合同期滿后,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與被告之間的《漢南天地A地塊供電工程承包合同》。另查明,原告于2017年7月10日與案外人胡浩、馮建國、馮萍分別簽訂《漢南天地商品房訂購協(xié)議書》,上述三人分別訂購漢南天地5-2-2304號、5-2-2204號、5-2-2104號商品房,建筑面積為均112.95㎡。協(xié)議約定:該商品房單價均為6200元/㎡,總價款均700290元整,在簽訂本協(xié)議后七日內交付全部房款計700290元整(含定金),同時簽訂《武漢市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告于2017年8月14日與案外人李忠簽訂《漢南天地商品房訂購協(xié)議書》,約定:乙方(李忠)自愿訂購漢南天地5-1-1301號商品房,建筑面積為112.07㎡,該商品房單價為7500元/㎡,總價款840525元整,在簽訂本協(xié)議后七日內交付房款150000元整(含定金),余款690525元于項目開盤7日內付清。上述購房人將購房款直接付給被告,共計2250870元。原告分別向上述購房人開具購房款收據(jù),被告向原告開具收到工程款共計2250870元的收據(jù)。又查明,被告于2017年7月2日與案外人武漢科力亞電氣有限公司簽訂設備購銷合同,并于2017年7月10日向武漢科力亞電氣有限公司支付1248000元,于2017年9月15日支付2285621元設備款項。2017年7月,案外人湖北中電建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為被告設計了武漢鼎順置業(yè)“漢南天地二期”公用工程施工圖一套。再查明,2014年,原告就漢南天地A地塊3#、4#、5#三棟樓的用電向湖北武漢供電公司進行申報,申報的用電戶數(shù)為632戶,湖北武漢供電公司經審查后,批準的用電戶數(shù)為682戶,現(xiàn)經被告核實,上述三棟樓的實際用電戶數(shù)為695戶。
本院認為,合同的解除分協(xié)議解除、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協(xié)議解除又稱“合意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之后未履行完畢以前,當事人通過協(xié)商使合同效力消滅的雙方法律行為。約定解除則是當事人按約定的解除權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則是當事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解除權而解除合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本案中,涉案合同未明確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且雙方當事人無法協(xié)商一致解除合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延遲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背艘蜓舆t履行已構成根本違約的情況以外,只有一方在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另一方才有權解除合同。本案中,被告未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也未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因原告無充足證據(jù)證明被告在約定期限內無法完成該工程,且在未對被告進行催告的情況下,就于2017年8月9日向被告發(fā)出《解除通知書》要求解除合同。被告不同意解除合同后,原告亦未根據(jù)被告的要求提供《高壓用電報裝申請資料清單》中所載明的材料,導致被告無法對涉案工程用電進行申報,以致后續(xù)工作無法開展。現(xiàn)原告于合同期滿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為由,到法院起訴要求解除合同。而本案的事實是原告不配合被告辦理用電申報,以及原告推定合同期已過48天,被告在剩余期限內無法完成合同內容。因此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根本原因在于原告,其向被告出具解除合同通知以及不配合辦理用電申報的行為構成了根本違約。雖然原告根本違約,被告享有法定解除權,但被告不同意解除合同,而且明確表示,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則該合同不應當被解除,所以原告以通知的方式行使解除權的行為是無效的,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武漢鼎順置業(yè)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80元,由原告武漢鼎順置業(yè)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