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大譚村特1號。
法定代表人:黎建華,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付凱,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湖北瀚海潮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硚口區(qū)解放大道148號-28號16-17層2號。
法定代表人:周繼兵,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章力,湖北惠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袁斗斗,湖北惠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告)訴被告武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被告)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9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代理審判員李志濤獨任審判,于2014年10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付凱,被告的委托代理人章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因承建高新五路(光谷二路-光谷三路)道排工程和保利十二橡樹工程,與原告簽訂了《武漢市建設工程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合同約定被告購買原告的混凝土,并對混凝土的價格、貨款結算及支付方式、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式等進行了約定。合同簽訂后,原告嚴格按照合同約定供應混凝土,認真履行合同,但被告卻未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截至2014年9月8日,被告尚欠原告混凝土貨款359900元,并且被告拖欠原告貨款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約,應依約向原告支付截至2014年9月8日止的違約金224383元,并應支付自2014年9月9日起至欠款全部付清之日止的違約金。故訴請判令:1、被告支付原告混凝土貨款359900元;2、被告向原告支付截至2014年9月8日的違約金224383元,并支付2014年9月9日至欠款付清之日止的違約金;3、被告承擔訴訟費用。訴訟中,原告明確其違約金計算方式為以559900元為本金,以月利率3%,自2013年11月9日,并相應扣減被告于2014年1月28日、3月21日各支付的100000元分段計算。
被告口頭辯稱,1、被告僅就高新五路道排工程中向原告購買了混凝土,被告認可原告提供的關于高新五路項目的結算單的真實性,總貨款700000元左右,被告已付款530000元,余款還剩200000元左右沒有付清。保利五月花、保利十二橡樹項目與被告無關,被告沒有向原告購買混凝土,也沒有就這兩個項目向原告付款。結算單上雖然有其項目負責人袁曉豐、工作人員韓用高、伍仲章的簽字,但公司未對其進行授權,被告懷疑是上述三人以個人名義承接的工程,被告不應當承擔還款責任。2、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混凝土買賣合同是無效合同,該合同是被告公司高新五路道排工程項目部與原告公司簽訂的,并沒有經(jīng)過被告公司蓋章確認。3、高新五路工程的混凝土貨款,原告提高了貨物價格。4、原、被告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法院予以降低,并且違約金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
經(jīng)審理查明,2011年2月25日,原告與被告的高新五路道排工程項目部(以下簡稱高新五路項目部)簽訂一份混凝土買賣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購買混凝土,總數(shù)量為約3000立方米,預計金額為約1000000元,具體混凝土品種、單價為:C30,320元/m3、C25,310元/m3、C20,300元/m3、C15,290元/m3、C10,280元/m3,數(shù)量均以實際小票量為準,上述單價含泵送費,自卸減10元/m3。交貨地點為高新五路(鐵路橋下),交貨方式為小票簽收。結算方式為每月5日進行結算,每月按結算量支付70%的砼款,尾款在砼款供應完畢后3個月內付清。合同用手寫字樣約定“所有款項若未按時按量支付,被告需向原告按應付金額月利率的3%支付違約金?!焙贤诎藯l第6款同時約定了被告未按合同的規(guī)定向原告支付購貨款,被告需向原告支付違約金,每遲延一天支付總貨款的萬分之5的違約金。原告加蓋了其合同專用章,被告加蓋了高新五路項目部公章,并由其工程部經(jīng)理胡順簽字。2011年6月1日,原告向被告發(fā)送一份工作聯(lián)系函,載明原告欲對混凝土的價格作出調整,自2011年5月1日起混凝土合同基準價每立方上調30元,項目經(jīng)理簽字(蓋章)處加蓋了高新五路項目部公章,并有手寫字樣“經(jīng)項目部研究決定,同意從2011年5月25日起商砼合同價格每立方上調壹拾伍元,2011年6月1日,五月花工地同,同意,胡順,2011年6月1日”,被告認為該字樣不是胡順所簽。
合同簽訂后,被告于2011年5月11日至2013年8月8日向原告供應了C30、C25、C25不加粉煤灰、C20、C20不加粉煤灰、C15、C10等型號的混凝土,每次供應雙方均會簽署一份結算表,結算表載明了項目名稱、日期、工地名稱及部位,等級、生產(chǎn)方量、輸送方式、砼單價及砼金額等內容,被告項目負責人袁曉豐或工作人員韓用高、伍仲章在結算表上收貨單位處簽字。結算表中載明的項目名稱除高新五路項目外,還有保利五月花和保利十二橡樹項目,但樣式基本一致,總貨款金額為1139900元。其中,2011年5月25日前的結算表載明的混凝土單價與合同約定一致,2011年5月25日后的結算表載明的混凝土單價均比合同約定上調了15元。
訴訟中,原、被告共同確認被告于2011年6月29日、2012年1月20日、2013年2月5日、2014年3月21日依次分別向原告支付貨款100000元、150000元、180000元、100000元,共計530000元。原告主張被告還于2013年2月4日、2014年1月28日、分別向其支付150000元、100000元,被告認為其僅支付了高新五路工程的工程款530000元,這兩筆貨款不是被告所支付。
以上事實,有混凝土買賣合同、工程聯(lián)系函、結算單、付款憑證及當事人陳述等在卷予以證明。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的高新五路項目部簽訂的混凝土買賣合同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合法有效。高新五路項目部作為被告設立的內部機構,被告應當對其債務承擔責任。原告于2011年6月1日向被告發(fā)送的工作聯(lián)系函載明了原告欲將合同單價每立方上調30元,被告加蓋了其高新五路項目部公章,并且有同意自2011年5月25日每立方上調15元的字樣。被告雖然不認可簽字字樣系胡順所簽,但其未對字樣真實性提出鑒定申請,結算單上也加蓋了高新五路項目部公章,且根據(jù)結算單的價格可以看出雙方所有的結算單單價均是按照工作聯(lián)系函簽字字樣履行,即每立方上調15元,履行期間也與簽字字樣一致。故本院認定工作聯(lián)系函系原、被告真實意思表示,雙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和工作聯(lián)系函的約定履行。原、被告雖然只就高新五路項目簽訂了買賣合同,保利五月花和保利十二橡樹項目未簽訂書面合同,但保利五月花和保利十二橡樹項目的結算單上均有被告項目負責人袁曉豐、韓用高、伍仲章的簽字,且結算單樣式、混凝土型號、單價及簽字字樣與高新五路項目部的結算單一致,工作聯(lián)系函上也記載有“五月花工地同”的字樣,故本院認定原、被告就保利五月花和保利十二橡樹項目的混凝土買賣以實際履行的方式也達成了合意,被告應當對原告供應的混凝土支付貨款。根據(jù)結算單的記載,被告共計向原告提供混凝土1139900元,原告確認被告已向其支付了780000元,雖然被告只認可其僅支付了530000元,但原告對自己不利事實進行了自認,并結合本案其他事實,本院認定被告向原告支付了780000元貨款,尚欠原告貨款359900元未支付。
原告最后一次供貨是2013年8月8日,根據(jù)合同約定,被告最遲應當在11月8日前將所有貨款向被告付清,被告延期付款已構成違約。原、被告在合同中約定了所有款項若未按照按量支付,被告需向原告按應付金額月利率的3%支付違約金。合同第八條第6款同時約定了被告未按合同的規(guī)定向原告支付購貨款,被告需向原告支付違約金,每遲延一天支付總貨款的萬分之5的違約金。因上述兩種方式對違約金的計算方式不一致,原、被告均未提供證據(jù)證明雙方真實意思是按照何種方式進行,屬于約定不明。且被告認為約定過高并請求本院予以調減,原告也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因被告的違約行為受到實際損失的證據(jù),故本院認定原告的損失為利息損失。因2013年11月9日,被告欠付原告貨款559900元,后被告分別于2014年1月28日、3月21日各向原告支付100000元,故2013年11月9日至2014年3月21日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金額分段計算為10390元。2014年3月21日后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被告應當以359900元為本金,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2014年3月22日支付至款項付清之日止。
綜上,原告的訴訟請求部分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支付貨款359900元;
二、被告武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支付2013年11月9日至2014年3月21日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10390元;
三、被告武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支付自2014年3月22日起至款項付清之日止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以359900元為本金,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四、駁回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武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9643元,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4821.5元,由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負擔964.3元,由被告武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負擔3857.2元。財產(chǎn)保全費3441元,由被告武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負擔。(上述款項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已墊付,被告漢市西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支付上述款項時一并向原告武漢建江混凝土有限公司支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全稱:武漢市財政局非稅收入?yún)R繳專戶市中院訴訟費分戶;賬號:07×××93;開戶行:農行武漢市民航東路分理處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代理審判員 李志濤
書記員: 虞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