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漢市木某公路客運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黃陂區(qū)民安街308號。
法定代表人丁國志,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陳治剛,該公司員工。特別授權。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黃陂支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黃陂區(qū)前川街黃陂大道401號。
負責人馮志勇,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朱石令。一般授權。
原告武漢市木某公路客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木某公司)訴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黃陂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保險糾紛一案,本院2014年1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張武柯獨任審判,于2015年1月26日、2015年2月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木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治剛、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石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9月18日,原告木某公司為其所有的鄂A×××××號上海駿馬牌客車在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處投保了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主險為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每座責任限額為600000元,投保座位數(shù)為34人,累積責任限額為20400000元,附加險為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附加司乘人員,責任限額為600000元,累積責任限額為600000元,保險期間為2013年9月30日0時至2014年9月29日24時,運輸?shù)赜蚍秶鸀槟灸程斐刂翝h口。木某公司繳納保險費7000元。該《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第三條第二款約定:“旅客是指持有效運輸憑證乘坐客運汽車的人員,按照運輸主管部門有關規(guī)定免費乘坐客運車輛的兒童以及按照承運人規(guī)定銷售免賠待遇的人員。”
2014年9月27日9時,原告司機彭浩駕駛鄂A×××××號客車沿黃土公路由南向北行駛,途徑黃土線13KM+800M處路段時,與案外人周偉駕駛的鄂A×××××號貨車發(fā)生碰撞,造成駕駛員彭浩及其車上人員23人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jīng)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qū)分局交通巡邏民警大隊出具的武公交黃認字(2014)第BH018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彭浩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案外人周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2014年10月29日,原告木某公司與彭浩達成賠償協(xié)議,賠償彭浩各項損失共計11677.43元。上述款項已賠付完畢。后原告木某公司就已賠付的11677.43元向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理賠未果,訴至本院。
另查明:彭浩因本次交通事故住院治療11天,用去醫(yī)療費9056.43元,彭浩系鄂A×××××號客車的駕駛員。原告木某公司與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未就司乘人員進行特別約定保險條款。
經(jīng)依法核算,彭浩在此次交通事故中遭受的損失合計人民幣10741.43元,即1、醫(yī)療費9056.43元;2、住院伙食補助費165元(15元/天×11天);3、誤工費1370元(45470元/年÷365天/年×11天);6、交通費酌情認定150元。
本院認為:原告木某公司與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簽訂的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含司乘人員)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未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原告木某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對其所有的鄂A×××××號車向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交納了保險費,對被保險車輛具有保險利益,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承擔保險人的責任。原告木某公司對傷者彭浩賠付完畢,但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未簽字認可,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核算賠償金額后賠償原告木某公司10741.43元。原告木某公司與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簽訂的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中附加險為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附加司乘人員,明確將駕駛員作為保險標的,故被告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認為傷者彭浩系原告木某公司雇請的司乘人員,其人身損害不承擔賠償責任及原告木某公司應承擔的合同責任,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shù)拇疝q理由,本院依法不予采納。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黃陂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賠償原告武漢市木某公路客運有限公司人民幣10741.43元;
二、駁回原告武漢市木某公路客運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支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黃陂支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武柯
書記員:王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