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漢市三山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青山區(qū)116街157門**號。法定代表人:孫獻玉,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胡延美,湖北文意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被告:湖北恒榮物貿有限公司。住所地:鄂州市華容區(qū)龍華路西側*棟*層。法定代表人:何燦,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童柳瓊,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委托代理人:郭衍文,男,1966年7月26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鄂州市人,住鄂州市鄂城區(qū),該公司副總經(jīng)理,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第三人:湖北正大珈豐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青山區(qū)118街坊83門*號。法定代表人:孫宏光,該公司總經(jīng)理。第三人:鄂州市福佳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鄂州市華容區(qū)楚藩路楚雄小區(qū)*棟*單元*層東。法定代表人:吳福華,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原告三山公司訴稱,被告恒榮公司是鄂州一家從事礦產品、煤炭、焦炭等產品銷售的企業(yè),其向陜西漢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鋼”)銷售鐵礦石。由于其面臨貨物采購和儲備的資金壓力,在缺少融資渠道的情況下,被告主動向原告提出合作請求:由原告投入合作資金墊付被告向陜鋼銷售鐵礦石所需資金,被告按照約定時間和比例向原告支付合作資金收益。基于以上合作方式,原、被告于2013年4月25日簽訂《合作協(xié)議書》,約定由原告向被告提供人民幣3000萬元,用于被告與陜鋼開展鐵礦石銷售業(yè)務的資金,被告按實際資金占用總額2%的比例每月向原告支付資金收益。雙方同時約定:被告當月未向陜鋼發(fā)貨的,仍應按資金占用總額2%的比例向原告支付資金收益,并且該資金實行??顚S?,被告不得挪用,原告有權對資金的使用進行監(jiān)督檢查。另外,雙方明確,第三人正大珈豐公司作為原告在同一實際控制下的關聯(lián)企業(yè),第三人福佳公司作為被告在同一實際控制下的關聯(lián)企業(yè),在雙方業(yè)務往來過程中,承擔原、被告部分資金支付和接收工作。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共向被告提供資金人民幣30620733.42元,被告僅利用該資金向陜鋼供貨3746.15噸后,就因貨物質量問題與陜鋼產生糾紛,隨后停止向陜鋼供貨。期間,原告多次致函被告要求其向陜鋼供貨并支付資金收益,均遭到被告拒絕。之后,考慮到協(xié)議目的己無法實現(xiàn),且為確保資金安全,原告隨即停止向被告補足資金,并通過截留的方式將己提供資金收回,與被告終止了合作關系,但截止原告起訴之日,被告仍有資金收益人民幣1839870.70元未能向原告支付。原告認為,按照協(xié)議約定,只要原告投入資金,被告就應按照實際占用資金的約定比例按時向原告支付資金收益,此約定并不以被告是否實際供貨或者是否實際產生業(yè)務往來為前提,因此,被告不按協(xié)議約定支付資金收益的行為系嚴重的違約行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原告有權要求被告承擔違約責任,故訴至本院,請求判令:1、被告向原告支付合作資金收益1839870.70元;2、本案訴訟費由兩被告承擔。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證據(jù)一、《合作協(xié)議書》傳真件一份,擬證明原、被告雙方合作的事實,以及證明被告不向原告支付資金收益的行為系違約行為。證據(jù)二、2010年至2013年10月18日期間四家公司的帳目往來憑證、詢征函四份,擬證明原告向被告提供資金的事實,以及原、被告之間就往來帳目進行了結算。證據(jù)三、三方轉款協(xié)議及附件,擬證明2014年2月10日,正大珈豐公司、恒榮物貿公司、武漢鐵路中力集團有限公司三方約定,由武漢鐵路中力集團有限公司代收恒榮物貿公司所欠正大珈豐公司貨款731萬元,從而證明正大珈豐公司與恒榮物貿公司進行了結算。證據(jù)四、《司法鑒定書》,擬證明恒榮物貿公司應支付三山貿易公司合作資金收益人民幣1,871,420.05元。被告恒榮公司辯稱,一、本案主體問題:答辯人與原告在2012年至2013年4月25日期間分別簽訂七份《工礦產品購銷合同》,雙方產生鐵精粉的買賣合同關系,答辯人與原告起訴的第三人正大珈豐公司之間也另行簽訂了三份《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并履行和結算完畢,答辯人與原告起訴的第三人福佳公司與原告之間簽訂有《工礦產品購銷合同》與答辯人無關。案件的四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清楚明白,答辯人與原告之間的爭議不存在處理結果與另兩當事人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此將正大珈豐公司、福佳公司列為本案第三人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四方都是獨立的法人,并不存在實際控制的關聯(lián)關系,因此將正大珈豐公司、福佳公司作為本案第三人錯誤。二、答辯人與原告之間的《合作協(xié)議書》沒有成立:答辯人與原告之間基于2012年至2013年4月25日之前的合作關系,雙方在2013年4月25日簽訂了意向性合作協(xié)議,但答辯人沒有認可該協(xié)議,因此協(xié)議上沒有加蓋公司的公章給原告,目前兩份加蓋了原告公章的合作協(xié)議的原件還保存在答辯人處,因此雙方之間的合作關系并沒有成立,原告的匯款及被告交付貨物都是履行2013年1月7日簽訂的《鐵礦石采購合同》和2013年1月份簽訂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三、雙方之間并沒有合作關系履行:由于雙方之間的合作關系并沒有成立,因此雙方之間沒有履行合作關系,雙方之間的付款及往來都是履行2013年4月25日之前簽訂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雙方之間貨款已經(jīng)結清,從原告訴狀中看出,答辯人不欠原告貨款,原告起訴的只是資金收益。由于雙方之間合作協(xié)議沒有成立,原告沒有按照合作協(xié)議約定向答辯人履行投入資金3000萬元,就沒有依據(jù)收取資金收益。綜上所述,由于答辯人與原告之間的合作協(xié)議并沒有成立,原告沒有向答辯人支付協(xié)議約定的投入資金3000萬元,因此原告起訴答辯人要求支付資金收益沒有依據(jù),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第三人正大珈豐公司述稱,該公司與三山公司屬于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之下的關聯(lián)企業(yè),在三山公司與恒榮公司業(yè)務往來過程中,承擔原、被告部分資金支付和接收工作,本案原告三山貿易公司的訴訟請求屬實,請求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恒榮公司為支持其辯稱意見,提交如下證據(jù):證據(jù)一、合作協(xié)議書,擬證實恒榮公司未在合作協(xié)議書上蓋章確認,故原、被告間不存在合作協(xié)議關系。證據(jù)二、工礦產品購銷合同、鐵礦石采購合同,擬證實恒榮公司分別與原告和第三人正大珈豐公司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證據(jù)三、資金往來增值稅發(fā)票,擬證實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且時間發(fā)生在原告提交的合作協(xié)議時間2013年4月25日之前。證據(jù)四、原告年檢報告,擬證實年檢報告中記載原告長期投資為零,表明原告沒有對外投資,不存在對被告有3000萬元的投資款。證據(jù)五、被告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擬證實被告恒榮公司的身份情況。證據(jù)六、被告和兩個第三人企業(yè)登記信息,擬證明原、被告及第三人均系獨立的法人,同時可以證實被告代理人郭衍文是股東,所以他的代理是有依據(jù)的。證據(jù)七、部分雷同原審證據(jù)二,現(xiàn)提交的是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七份,擬證明①原被告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②供貨結算方式預付貨款;③二份合同(恒榮公司與三山公司之間)履行期限分別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和2013年1月7日至2013年12月31日。證據(jù)八、部分雷同原審證據(jù)二,現(xiàn)提交的是被告與正大珈豐公司之間簽訂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鐵礦石采購合同兩份,擬證明被告與湖北正大珈豐公司之間買賣合同關系。證據(jù)九、司法鑒定委托書一份,擬證明鑒定委托的事項財務往來、結算情況、2013年4月25日起占用資金數(shù)額,并沒有委托收益計算。證據(jù)十、記賬憑證(原告在鑒定過程中向鑒定部門提交的記賬憑證第7本),擬證明鑒定往來明細漏記(結合審計報告看)2013年4月8日、4月22日開出的增值稅發(fā)票,供貨方是恒榮公司,收貨方是三山公司,合計人民幣8810338.91元的事實,所以造成審計結果與事實不符。第三人正大珈豐公司為支持其述稱意見,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證據(jù)一、工礦產品購銷合同、鐵礦石采購合同,擬證實福佳公司與原告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證據(jù)二、應收帳款詢證涵,擬證實原告下欠福佳公司貨款未予結算。證據(jù)三、收款收據(jù)9份(正大珈豐公司與三山公司),證明正大珈豐公司與三山公司之間存在關聯(lián)性;福佳公司經(jīng)手人伍銀花同時也經(jīng)手了恒榮公司收款收據(jù),也是恒榮公司經(jīng)辦人,恒榮公司與福佳公司存在關聯(lián)性。經(jīng)庭審舉證質證,本院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jù)認定如下:對于雙方?jīng)]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對于雙方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合作協(xié)議書》只能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要約行為,被告并未作出承諾,該合同不成立;原、被告及第三人均系獨立法人,四方帳目、資金往來均是正常的業(yè)務行為,不能證實原、被告間存在合作關系及被告占用原告資金;在原、被告對《合作協(xié)議書》的要約行為進行磋商之前,被告與原告及第三人之間均簽訂有工礦產品購銷合同、鐵礦石采購等合同,均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及資金往來、帳目結算等問題,司法鑒定書只能證實四方因買賣合同存在資金結算問題,不能證實被告占用原告資金。根據(jù)確認的證據(jù),結合庭審調查,本院認定如下事實:2012年1月9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被告與原告之間簽訂了三份《工礦產品購銷合同》、五份《鐵礦石采購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供應造球鐵精粉、精礦粉等產品,原告向被告支付貨款。第三人福佳公司與被告分別于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5日簽訂了兩份《鐵礦石采購合同》,約定由第三人福佳公司向原告供應精礦粉,原告向第三人福佳公司支付貨款。2013年4月25日,原、被告形成合作意向,被告意欲利用原告資金與陜鋼進行鐵礦石貿易,但因種種原因,被告未對《合作協(xié)議書》予以蓋章確認,該協(xié)議未成立。原、被告及第三人均是獨立的法人,四方均發(fā)生有業(yè)務往來,且仍有帳目未結算。2015年6月17日,原告申請對原、被告及第三人四家公司自2010年8月20日至2013年4月25日的財務往來、結算情況以及自2013年4月25日起被告、第三人福佳公司實際占用原告、第三人正大珈豐公司的資金數(shù)額進行審計。本院依法委托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司法鑒定。2016年2月2日,湖北中天會計師事務有限責任公司出具鄂中會財字(2015)052號司法鑒定書,鑒定結論:2013年4月25日-2014年2月,三山公司應收恒榮公司1871420.05元。本案爭議焦點:原、被告之間《合作協(xié)議書》是否成立?被告是否應當向原告支付合作資金收益?關于原、被告之間《合作協(xié)議書》是否成立問題。本院認為,由于原告未能提供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正式《合作協(xié)議書》,且與被告提交的《合作協(xié)議書》不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guī)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雖然雙方希望訂立《合作協(xié)議書》,但原告出具的傳真件《合作協(xié)議書》上只有原告加蓋的公章,沒有被告加蓋的公章;而被告提交的《合作協(xié)議書》上既沒有原告加蓋的公章,也沒有被告加蓋的公章;因此雙方所提交的《合作協(xié)議書》完全不同。由此可以認定,某一方并未作出承諾,該《合作協(xié)議書》并未成立。關于被告是否應當向原告支付合作資金收益問題。本院認為,由于原、被告雙方希望訂立的《合作協(xié)議書》沒有成立,更談不上生效和履行問題。根據(jù)現(xiàn)有的證據(jù)分析,原、被告在意欲簽訂《合作協(xié)議書》之前就存在買賣合同關系,雙方存在貨款未結算的問題。另外,根據(jù)鑒定結論也可以看出,原、被告之間所謂資金占用都是貨款未結算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由此可以認定,原、被告雙方的《合作協(xié)議書》既未成立,也未實際履行,故被告不存在向原告支付合作資金收益。
原告武漢市三山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山公司”)與被告湖北恒榮物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榮公司”)、第三人湖北正大珈豐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珈豐公司”)、第三人鄂州市福佳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佳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2月30日作出(2015)鄂華容民初字第00215號民事判決書。被告恒榮公司不服該判決,向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2017年12月25日,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7)鄂07民終516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本院(2015)鄂華容民初字第00215號民事判決,發(fā)回本院重審。本案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三山公司的訴訟代理人胡延美,被告恒榮公司的訴訟代理人郭衍文,第三人正大珈豐公司法定代表人孫宏光均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福佳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己審理終結。
綜上所述,對于原告的訴訟請求,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對于被告的辯稱意見,本院予以采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三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武漢市三山貿易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21359元,由原告武漢市三山貿易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