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戴天明(湖北山河律師事務所)
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
鄒斌
朱浩壬(湖北赫誠律師事務所)
原告: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新洲區(qū)陽邏平江西路亞東大道66號。
法定代表人:張才雄,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戴天明,湖北山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新洲區(qū)陽邏開發(fā)區(qū)紅崗村創(chuàng)業(yè)服務中心1206室。
法定代表人:徐海波,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鄒斌,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浩壬,湖北赫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力水泥制品公司)與被告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邏港產業(yè)園)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2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5年4月14日、2016年10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2015年6月15日,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撤銷委托訴訟代理人謝晨光、唐賓的委托權限,重新委托鄒斌、朱浩壬為訴訟代理人。
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戴天明,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謝晨光、朱浩壬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償還原告貨款4583520元;2.判令被告支付違約金30000元(自2014年5月1日起算至全部償還貨款之日止,按日萬分之二計算);3.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2012年3月12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一份《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合同約定:“商品混凝土品種、價格、結算方式、剩余貨款于2013年8月31日前付清全部貨款等其他事項”。
2012年11月30日,原、被告又簽訂了一份《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合同約定:“商品混凝土品種、價格、結算方式、剩余貨款于2014年1月31日前付清全部貨款等其他事項”。
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被告供應商品砼,被告卻未按約付款,截止2014年4月30日被告尚欠原告貨款4583520元。
原告多次找被告催要貨款未果。
故原告訴至本院,提出如上訴訟請求。
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答辯稱,2012年3月12日,原、被告就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3、L4、A3樓工程及園區(qū)食堂工程簽訂了《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合同履行中,被告一直按進度支付原告貨款。
雙方于2013年8月22日就該合同項下的貨款進行了結算,確認貨款金額為9986832.50元。
該筆貨款被告在2014年4月23日前全部支付給原告,該合同項下的款項已履行完畢。
2012年11月30日,原、被告就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樓工程簽訂《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合同履約過程中,被告已向原告支付貨款4500000元。
該合同項下的工程未完工,且雙方未完成最后結算,被告審核確認該合同項下總貨款為4860830元,被告只欠原告貨款360830元。
根據合同第四條第二款關于結構封頂結算后三個月內付清余款的約定,剩余貨款360830元的支付條件未成就,原告主張逾期付款違約金缺乏事實依據,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原告提交的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3、L4、A3工程結算單中有部分結算單未加蓋被告公司印章或簽名,被告不予認可。
本院結合被告提交的2013年8月22日雙方簽訂的結算書,該結算書對2012年3月12日雙方簽訂《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項下的A區(qū)L3、L4、A3及園區(qū)食堂工程進行了結算,雙方簽字認可,故本院對該合同項下的工程結算書予以確認。
原告提交陽邏產業(yè)園A區(qū)L1、L2樓的部分工程結算單中有部分結算單未加蓋被告公司的印章或簽名,被告不予認可,且鑒定報告系由原告提交的材料作出的結論,鑒定時被告不在場。
本院認為,對于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樓工程因雙方一直未結算,經原告申請對該合同項下工程提供的商品砼數(shù)量進行鑒定,且本院已向被告釋明,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鑒定部門提交施工圖紙,否則由其承擔不利后果。
根據當事人的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2年3月12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一份《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合同約定:1.項目名稱為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3、L4、A3號樓及園區(qū)食堂工程,商品混凝土的品種、單價進行了約定,數(shù)量按圖紙計量,供應量結算按甲方正式的施工圖紙計算砼的使用量,圖紙中的預制構件、裝飾砼為現(xiàn)場攪拌,應于計算中扣除;2.結算方式約定A區(qū)L3、L4號樓結構工程完工至9層,甲方(被告)支付乙方(原告)已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60%(但最遲不超過2012年9月30日,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結構封頂完成付至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70%(但最遲不超過2013年8月31日,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結構封頂結算后三個月內付清余款;A3號樓每十層付款一次,每次支付已完成工程量總價款60%,結構封頂完成付至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70%,結構封頂結算后三個月內付清余款;3.違約責任,甲方未按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甲方需向乙方支付違約金,按每遲延一天支付未付貨款的萬分之二違約金,乙方未按雙方商定的供貨計劃及時供貨,所造成甲方經濟損失由乙方承擔,每遲延12小時,乙方須向甲方支付20000元的違約金,同時甲方有權終止合同等內容。
2012年11月30日,原告與被告再次簽訂了一份《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合同約定:1.項目名稱為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號樓工程,商品混凝土的品種、單價進行了約定,數(shù)量按圖紙計量,供應量結算按甲方正式的施工圖紙計算砼的使用量,2.結算方式約定A區(qū)L1、L2號樓結構工程完至9層,甲方(被告)支付乙方(原告)已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60%(但最遲不超過2013年9月31日,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結構封頂完成付至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70%(但最遲不超過2014年1月31日,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結構封頂結算后三個月內付清余款;3.違約責任,甲方未按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甲方需向乙方支付違約金,按每遲延一天支付未付貨款的萬分之二違約金,乙方未按雙方商定的供貨計劃及時供貨,所造成甲方經濟損失由乙方承擔,每遲延12小時,乙方須向甲方支付20000元的違約金,同時甲方有權終止合同等內容。
2013年8月22日,原、被告對雙方于2012年3月12日簽訂的《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中約定的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3、L4、A3號樓及園區(qū)食堂工程進行了結算,雙方并簽訂了陽邏國際產業(yè)園A區(qū)商品混凝土供應結算書,該結算書確定被告已付工程款為6588246元,未付工程款為3398586.50元。
2014年4月23日,被告向原告支付貨款3398586.50元。
2013年5月24日、2013年10月22日、2014年1月17日、2014年4月24日,被告分四次向原告支付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號樓工程貨款共計人民幣4500000元。
原、被告對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號樓使用商品砼的數(shù)量分歧較大,致使雙一直未簽字確認。
2015年9月16日,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向本院申請對編號為YLG-2012-3-18的合同中L3、L4、A3及園區(qū)食堂工程項下的工程主體和工程二構使用的商品砼實際方量進行鑒定;編號為YLG-2012-11-30的合同中L1、L2工程項下的工程主體和工程二構使用的商品砼實際方量進行鑒定。
2015年9月26日,本院委托湖北峰業(y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對上述原告的申請進行鑒定。
2016年4月,湖北峰業(y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亞力水泥公司只能提供商品砼的結算單,無法提供工程竣工圖紙及相關資料,要求陽邏港產業(yè)園提供相關資料,但陽邏港產業(yè)園不配合,以致無法對工程商品砼實際方量進行鑒定工作,由于委托期限將至,特申請將本司法鑒定項目進行退卷。
2016年5月,本院再次啟動鑒定程序,委托湖北峰業(y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對原告的申請進行鑒定。
在鑒定過程中,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對編號為YLG-2012-3-18的合同中L3、L4、A3及園區(qū)食堂工程項下的工程主體和工程二構使用的商品砼實際方量不要求進行司法鑒定。
本院向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釋明,鑒定部門所需要的相關圖紙及資料,逾期不向鑒定部門提交,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2016年9月,湖北峰業(y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對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L1、L2工程主體工程二構使用的商品砼作出了司法鑒定報告,結論為: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L1、L2號樓主體砼和二次結構砼、結構以外用砼和措施項目用砼共計用砼量為22827.50立方米,計人民幣7373735元。
本院認為,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與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簽訂的《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該合同成立并已生效。
雙方應按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
雙方對編號為YLG-2012-11-30號合同項下使用商品砼量的分歧較大,經鑒定部門鑒定該合同項下所用商品砼及二次構件共計人民幣7373735元,對鑒定結論本院予采信。
庭審中,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辯稱合同中沒有約定二構部分金額,但根據行業(yè)規(guī)則,應由總承包方負擔,因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供應量的結算按甲方(被告)正式施工圖紙計算砼使用量,故本院對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抗辯理由不予支持。
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未按約定支付貨款,已構成違約,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要求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支付違約金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最后一次付款時間為2014年4月24日,故違約金的起算時間應從2014年4月24日開始計算。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支付貨款2873735元及違約金(自2014年4月24日起以2873735元為基數(shù),按每日萬分之二的比例計算至實際付清之日止,已支付的4500000元已扣減);
二、駁回原告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3700元,鑒定費80000元,合計人民幣123700元,由原告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負擔13910元,被告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10979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對于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樓工程因雙方一直未結算,經原告申請對該合同項下工程提供的商品砼數(shù)量進行鑒定,且本院已向被告釋明,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鑒定部門提交施工圖紙,否則由其承擔不利后果。
根據當事人的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2年3月12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一份《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合同約定:1.項目名稱為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3、L4、A3號樓及園區(qū)食堂工程,商品混凝土的品種、單價進行了約定,數(shù)量按圖紙計量,供應量結算按甲方正式的施工圖紙計算砼的使用量,圖紙中的預制構件、裝飾砼為現(xiàn)場攪拌,應于計算中扣除;2.結算方式約定A區(qū)L3、L4號樓結構工程完工至9層,甲方(被告)支付乙方(原告)已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60%(但最遲不超過2012年9月30日,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結構封頂完成付至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70%(但最遲不超過2013年8月31日,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結構封頂結算后三個月內付清余款;A3號樓每十層付款一次,每次支付已完成工程量總價款60%,結構封頂完成付至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70%,結構封頂結算后三個月內付清余款;3.違約責任,甲方未按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甲方需向乙方支付違約金,按每遲延一天支付未付貨款的萬分之二違約金,乙方未按雙方商定的供貨計劃及時供貨,所造成甲方經濟損失由乙方承擔,每遲延12小時,乙方須向甲方支付20000元的違約金,同時甲方有權終止合同等內容。
2012年11月30日,原告與被告再次簽訂了一份《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合同約定:1.項目名稱為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號樓工程,商品混凝土的品種、單價進行了約定,數(shù)量按圖紙計量,供應量結算按甲方正式的施工圖紙計算砼的使用量,2.結算方式約定A區(qū)L1、L2號樓結構工程完至9層,甲方(被告)支付乙方(原告)已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60%(但最遲不超過2013年9月31日,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結構封頂完成付至完成工程量總價款的70%(但最遲不超過2014年1月31日,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結構封頂結算后三個月內付清余款;3.違約責任,甲方未按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甲方需向乙方支付違約金,按每遲延一天支付未付貨款的萬分之二違約金,乙方未按雙方商定的供貨計劃及時供貨,所造成甲方經濟損失由乙方承擔,每遲延12小時,乙方須向甲方支付20000元的違約金,同時甲方有權終止合同等內容。
2013年8月22日,原、被告對雙方于2012年3月12日簽訂的《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中約定的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3、L4、A3號樓及園區(qū)食堂工程進行了結算,雙方并簽訂了陽邏國際產業(yè)園A區(qū)商品混凝土供應結算書,該結算書確定被告已付工程款為6588246元,未付工程款為3398586.50元。
2014年4月23日,被告向原告支付貨款3398586.50元。
2013年5月24日、2013年10月22日、2014年1月17日、2014年4月24日,被告分四次向原告支付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號樓工程貨款共計人民幣4500000元。
原、被告對陽邏港產業(yè)園A區(qū)L1、L2號樓使用商品砼的數(shù)量分歧較大,致使雙一直未簽字確認。
2015年9月16日,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向本院申請對編號為YLG-2012-3-18的合同中L3、L4、A3及園區(qū)食堂工程項下的工程主體和工程二構使用的商品砼實際方量進行鑒定;編號為YLG-2012-11-30的合同中L1、L2工程項下的工程主體和工程二構使用的商品砼實際方量進行鑒定。
2015年9月26日,本院委托湖北峰業(y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對上述原告的申請進行鑒定。
2016年4月,湖北峰業(y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亞力水泥公司只能提供商品砼的結算單,無法提供工程竣工圖紙及相關資料,要求陽邏港產業(yè)園提供相關資料,但陽邏港產業(yè)園不配合,以致無法對工程商品砼實際方量進行鑒定工作,由于委托期限將至,特申請將本司法鑒定項目進行退卷。
2016年5月,本院再次啟動鑒定程序,委托湖北峰業(y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對原告的申請進行鑒定。
在鑒定過程中,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對編號為YLG-2012-3-18的合同中L3、L4、A3及園區(qū)食堂工程項下的工程主體和工程二構使用的商品砼實際方量不要求進行司法鑒定。
本院向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釋明,鑒定部門所需要的相關圖紙及資料,逾期不向鑒定部門提交,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2016年9月,湖北峰業(y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對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L1、L2工程主體工程二構使用的商品砼作出了司法鑒定報告,結論為: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L1、L2號樓主體砼和二次結構砼、結構以外用砼和措施項目用砼共計用砼量為22827.50立方米,計人民幣7373735元。
本院認為,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與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簽訂的《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該合同成立并已生效。
雙方應按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
雙方對編號為YLG-2012-11-30號合同項下使用商品砼量的分歧較大,經鑒定部門鑒定該合同項下所用商品砼及二次構件共計人民幣7373735元,對鑒定結論本院予采信。
庭審中,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辯稱合同中沒有約定二構部分金額,但根據行業(yè)規(guī)則,應由總承包方負擔,因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供應量的結算按甲方(被告)正式施工圖紙計算砼使用量,故本院對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抗辯理由不予支持。
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未按約定支付貨款,已構成違約,原告亞力水泥制品公司要求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支付違約金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陽邏港產業(yè)園最后一次付款時間為2014年4月24日,故違約金的起算時間應從2014年4月24日開始計算。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支付貨款2873735元及違約金(自2014年4月24日起以2873735元為基數(shù),按每日萬分之二的比例計算至實際付清之日止,已支付的4500000元已扣減);
二、駁回原告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3700元,鑒定費80000元,合計人民幣123700元,由原告武漢亞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負擔13910元,被告武漢陽邏港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109790元。
審判長:黃芳
審判員:張金元
審判員:馮再清
書記員:竇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