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務(wù)農(nóng),住新河縣,小學文化。委托訴訟代理人:武蘭鎖,男,系原告父親。被告: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住所地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城裕華街,組織機構(gòu)代碼78258900-7。負責人:劉雙壽,該校校長。
武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歸還結(jié)算至2017年9月9日的借款本息154,954元,以后利息計算至還清之日;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07年至2008年間,被告以學校資金緊張為由,通過關(guān)系借我現(xiàn)金57,000元,并約定按月息壹分計算(詳見借款協(xié)議),經(jīng)結(jié)算至2017年9月9日被告共欠本息共154,954元。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至今未還,請法院判如所請。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辯稱,對借款數(shù)額沒有爭議,經(jīng)武蘭鎖介紹自2007年開始,被告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向包括本案武某某在內(nèi)的武旭成、劉翠平、楊淑燕、武蘭鎖等人共計借款十四筆本金共計340,560元,后經(jīng)武蘭鎖手分別在2008年9月2日歸還80,000元,2012年7月6日歸還2,000元,2012年9月l6日歸還10,000元,2013年8月3日歸還3,000元,2014年4月16日歸還10,000元,2014年3月31日還20,000元,2015年2月7日還300,000元,加上武蘭鎖孫子學雜費3,000元,共還款455,000元。從借錢到還清總共借的本息減去還了的數(shù)額,就是應(yīng)該支付給原告的數(shù)額。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武某某、武旭成、劉翠平、楊淑燕、武蘭鎖均系親屬關(guān)系。自2007年開始,被告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通過武蘭鎖向上述當事人共計借款十四筆,其中1.借武某某三筆,本金合計57,000元(2007年4月5日借32,000元,2007年4月22日借15,000元,2007年7月2日借10,000元);2.借武旭成三筆,本金合計41,200元(2007年4月9日借20,000元,2007年4月22日借10,000元,2007年5月9日借1,1200元);3.2007年6月6日借劉翠平本金10,000元;4.借武蘭鎖六筆,本金合計201,000元(2007年3月20日借15,000元,2007年4月7日借84,000元,2007年4月25日借22,000元,2007年3月20日借40,000元,2007年9月29日借10,000元,2008年1月9日借30,000元);5.2008年1月23日借楊淑燕本金31,360元;上述14筆借款本金合計340,560元,且原被告約定上述十四筆借款利率均為月息1分。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經(jīng)武蘭鎖手分別于2008年9月2日還款80,000元,2012年7月6日還款2,000元,2012年9月l6日還款10,000元,2013年8月3日還款30,000元,2014年4月16日還款10,000元,2014年3月31日還款20,000元,2015年2月7日還款300,000元,加上武蘭鎖孫子在被告處應(yīng)交未交的學雜費3,000元,共還款455,000元。以上還款事實有武蘭鎖書寫的七筆收條在卷佐證,吳蘭鎖本人也予以認可。
原告武某某與被告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8年6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武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武蘭鎖、被告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負責人劉雙壽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合法的民間借貸關(guān)系受法律保護。原告武某某所提交的三份借款協(xié)議證實了其與被告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之間所存在的真實借貸關(guān)系,本院對此予以確認。被告未能按照借款協(xié)議約定的還款期限償還借款本息,依法應(yīng)承擔還款付息的違約責任。對于被告已償還的455,000元,由于還款時原被告對所還款額是償還本金還是償還利息約定不明,應(yīng)優(yōu)先沖抵利息;且庭審時被告也表示“從借錢到還清總共借的本息減去還了的數(shù)額,就是我應(yīng)該支付被告的數(shù)額”,故本院依法認定被告已還款項系支付的利息。對于被告已償還的455,000元利息原被告雙方未確定是還的十四筆借款中的哪一筆的利息,根據(jù)公平原則,在執(zhí)行時可按本案借款本金57,000元所占十四筆借款本金總額340,560元的比例予以分配,已償還的利息應(yīng)在本息付清時予以扣除。綜上所述,對原告訴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nèi)償還原告武某某借款本金57,000元及利息(利息按年利率12%計算,其中32,000元本金從2007年4月5日計算利息;本金15,000元從2007年4月22日計算利息;本金10,000元從2007年7月2日計算利息;直至本息還清之日止,已償還的利息應(yīng)在本息付清時予以扣除)。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案件受理費3,399元,由被告新河縣私立育英中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