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現(xiàn)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趙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現(xiàn)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樊某某(系原告趙某某丈夫)。
上列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慶權,上海市中信正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顧新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現(xiàn)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張維文,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現(xiàn)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顧佳靈,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現(xiàn)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上列三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沙林,上海謐竹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樊某某、趙某某與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相鄰損害防免關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2月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月8日、10月17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樊某某、趙某某及其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慶權、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沙林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樊某某、趙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三被告排除對兩原告房屋造成的居住使用安全隱患,對其拆改的多處承重墻體按照上海市房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意見書》的鑒定意見恢復原樣并加固處理;二、判令三被告賠償原告房屋受損修復費用32,397元(人民幣,下同);三、判令三被告承擔鑒定費13,000元、評估費2,000元,合計15,000元;四、判令三被告支付原告律師代理費5,000元。事實與理由:原、被告雙方均居住在本市浦東新區(qū)惠南鎮(zhèn)聽潮路XXX弄XXX號樓,其中兩原告居住在402室,三被告居住在202室。2016年8月,原告發(fā)現(xiàn)被告裝修其房屋時破壞多處承重墻,對原告房屋及整幢房屋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為此原告多次向物業(yè)、居委、城管等部門舉報反映,但均未能制止被告之違法裝修行為。經(jīng)相關房屋質量檢測部門專項檢測,被告裝修時拆除的墻體確屬房屋承重構件并建議將之恢復原狀,然被告仍置之不理。后被告之違法裝修行為逐步造成原告的房屋外墻開裂,室內(nèi)墻面出現(xiàn)裂痕、滲水、發(fā)霉、油漆剝落、瓷磚開裂等一系列現(xiàn)象。因雙方無法協(xié)商解決賠償?shù)葐栴},故訴至法院請求解決。
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辯稱,一、確認自身在裝修202室房屋時存有拆除承重墻體的行為,認可原告的第一項訴訟請求。二、原告房屋本身存在裂紋等質量瑕疵,此系原告及開發(fā)商責任,即原告損失并非均由被告拆改承重墻體的行為引起,故對其認可的原告修復方案內(nèi)的損失8,633.64元,同意賠償其中的60%計5,180.18元,對于修復方案外的損失因非原告合理損失故不予賠償。三、對于兩筆鑒定費,分別同意賠償其中的7,800元及600元。四、因本次事件中不存在人身傷害,原告主張律師代理費無依據(jù),故不認可。
經(jīng)審理查明,兩原告與三被告系鄰居關系。兩原告共同共有本市浦東新區(qū)聽潮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402室房屋)。三被告共同共有本市浦東新區(qū)聽潮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202室房屋)。2016年8月,兩原告發(fā)現(xiàn)三被告在裝修202室房屋過程中存在拆改承重墻體的行為,故投訴至本區(qū)惠南鎮(zhèn)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中隊。該執(zhí)法中隊經(jīng)查勘后,于同年11月委托上海浦東房屋質量檢測站對被拆改的202室墻體是否為承重構件進行專項檢測。該質量檢測站于當月作出檢測報告,確認三被告在裝修過程中敲除5處承重構件,房屋承重結構被損壞,建議就此請有資質的單位按相關規(guī)范標準恢復原樣。后執(zhí)法中隊據(jù)此對三被告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要求其將被破壞的承重結構恢復原狀。因三被告未履行恢復墻體義務且雙方就被告行為是否引發(fā)原告損失等問題產(chǎn)生爭議,故兩原告于2017年12月具狀訴至本院,請求判如所請。
審理中,經(jīng)兩原告申請,本院依法委托上海市房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就402室房屋受損與202室房屋墻體拆除之間有無因果關系及關聯(lián)程度等進行司法鑒定,鑒定意見如下:一、202室房屋在裝修過程中拆改多處承重墻體且未見加固設計和施工資料,影響到房屋的居住使用安全,應予以恢復加固處理。二、402室房屋墻面自身存在不規(guī)則細裂紋,受202室房屋拆改墻體影響,墻面裂縫進一步擴展和增加,主衛(wèi)瓷磚開裂。三、402室房屋受損現(xiàn)狀與202室房屋裝修時敲掉墻體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關聯(lián)度。
后經(jīng)兩原告申請,本院委托上述公司就三被告拆改墻體后202室房屋及402室房屋的修復方案進行補充鑒定,鑒定意見如下:“一、202室房屋的修復/加固方案:1、對拆改的所有承重墻按原設計要求予以恢復,確?;謴偷膲w與房屋樓面連接牢靠,與原墻體應有拉結措施。2、對新開設門洞,在門洞上方增設過梁,過梁與墻體應有拉結措施。備注:墻體恢復加固時,需對房屋頂板采取臨時支撐措施。202室房屋墻體恢復/加固還應提請有資質和經(jīng)驗的設計、施工單位進行實施,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二、402室房屋修復/加固方案:1、鏟除墻面開裂的涂飾層和膩子層;2、清理干凈墻面,濕潤墻面,涂刷界面劑;3、批刮膩子層;4、對涂飾層墻面滿刷涂料層;5、更換主衛(wèi)墻面開裂的瓷磚。備注:臥室、客廳、餐廳、主衛(wèi)?!眱稍鏋樯鲜鲨b定事項支付鑒定費13,000元。
審理中,經(jīng)兩原告申請,本院依法委托上海申元工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就402房屋受損修復工程進行工程造價鑒定,鑒定意見如下:402室房屋受損修復工程總造價為32,397元,其中爭議金額為16,727元(本院注:爭議金額系原告主張的修復方案外損失)。兩原告為上述鑒定事項支付鑒定費2,000元。
以上事實,由當事人的陳述及上海市房地產(chǎn)權證、情況說明、現(xiàn)場照片、房屋質量檢測報告、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費發(fā)票等經(jīng)庭審質證的證據(jù)證實。
本院認為,不動產(chǎn)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相鄰關系。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三被告確認其拆改承重墻體的行為不當,故同意按照兩原告第一項訴請予以恢復,本院予以照準。關于兩原告房屋受損所需修復費用,根據(jù)上海市房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本院認為三被告的不當裝修行為系兩原告房屋受損的主要原因,故其應共同對兩原告受損房屋修復所需費用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關于三被告應承擔的具體修復費用,結合上述鑒定意見書中所作出的原因分析、修復方案及上海申元工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就402室房屋修復費用的具體鑒定意見,本院酌定為15,670元(本院注:修復方案內(nèi)損失)的80%計12,536元。關于兩原告提出的修復方案外損失,雖鑒定部門作為雙方爭議金額確認為16,727元,但因兩原告并無證據(jù)證明該部分損失亦系因三被告之違法拆改墻體所引起的合理損失,故本院對此難以支持。兩次鑒定費合計15,000元,均系兩原告為確定本次事件中的因果關系、修復方案、自身損失等而支出的合理必要費用,而兩原告在本次事件中并無過錯,故上述費用均應由三被告承擔。另根據(jù)案件難易程度、當事人的訴訟能力,并綜合考量三被告的過錯程度等因素,本院支持兩原告要求三被告承擔律師代理費5,000元之訴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五條、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八十四條、第九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提請相關具有資質和經(jīng)驗的設計、施工單位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范要求對其進行過墻體拆改的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聽潮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按照以下方案進行修復/加固:1、對拆改的所有承重墻按原設計要求予以恢復,確保恢復的墻體與房屋樓面連接牢靠,與原墻體應有拉結措施;2、對新開設門洞,在門洞上方增設過梁,過梁與墻體應有拉結措施。以上墻體恢復加固時,需對房屋頂板采取臨時支撐措施;
二、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樊某某、趙某某房屋修復費用12,536元;
三、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樊某某、趙某某鑒定費15,000元;
四、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樊某某、趙某某律師代理費5,000元;
五、駁回原告樊某某、趙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55元(已減半收取,原告樊某某、趙某某已預交),由原告樊某某、趙某某負擔311元,由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負擔244元,被告顧新軍、張維文、顧佳靈應負擔之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向本院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周??清
書記員:朱??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